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嫡女謀權》第244章 哪家的凶手這麽招搖過市
  護衛早就拿下馬前凳,伸出手給陸微雨扶著。

  “回府!”領頭護衛見大小姐回了車廂,這才高喊一聲。

  其他護衛也都趕緊上了馬,車從這才繼續前行。

  這次可沒人攔路了,看熱鬧的人群也紛紛避讓。

  議論聲卻是隨著寒風吹向四方。

  “這就是如今武昌伯的長女啊,這氣勢不愧是將門之後,能擔大事。”

  “能不擔大事嘛,大小姐若不能乾些,這後宅還不知亂成什麽樣兒呢。”

  “聽說伯爺寵妾滅妻,原來府裡都在傳……”

  “唉,伯夫人年紀輕輕就得了怪病,一到冬天就病得死去活來的,也不怪伯爺有二心了。”

  “如今有這大小姐掌家,到是沒再聽說寵妾滅妻的事兒了……”

  “說明這大小姐有本事啊,你瞅瞅剛才這陣仗,換了哪家千金怕是早就嚇哭了吧?”

  “哈哈,說得也是,就算不嚇哭,也會束手無策,乖乖地被刁難呢。”

  “也不對,你剛才沒聽說這位大小姐兩次搬出舅舅呢,你可知她舅舅是誰?”

  “那可是定國將軍,定國將軍上頭還有定國公呢。伯府再無勢,將軍府也不是好惹的。”

  “哎、哎,你們都說哪兒去了呢。”又有人提醒大家別扯遠了。

  “這城門口攔著還在挨個盤查呢,也不讓進,雪越下越大了才是麻煩吧。”

  “對喲,這可是京城,怎麽好端端的就戒嚴了呢,一副隻準出、不準進的架勢,為何?”

  “什麽為何,聽說前兒咱們那無權無勢的大皇子秋天出京遊玩,去了濱城。”

  “只不過是被一路追殺逃過去的。”有人神秘兮兮地悄悄說起內幕。

  “內傷、外傷還有毒,死了許多侍衛還有毀了兩艘大船,最後被逼到絕境了,差點被斬殺在海裡。”

  “是定國將軍的長公子,在最後時刻帶了大批人手趕到,才將人救回來。”

  “聽說這一路養傷、喬裝、躲躲藏藏才總算回了京,也就是上一場下雪的時候。”

  “咱們大夏王朝向來國力強盛、兵強馬壯、百姓也安居樂業,沒想到……”

  “如今竟然出現了皇子被追殺的情況,還是在咱們自家地界,也難怪京城會戒嚴了。”

  眾人聽後一陣驚嚇、噓唏,只不過……

  “就算追殺被連著追著幾百上千裡,可與京城有何關系?難道凶手一路追回京城來了?”

  很快就有人提出疑惑。

  “也不對呀,既然擔心凶手追到了京城,或者本來就是京城裡的人。”

  “難道不應該是隻準進、不準出,再來個挨家盤查嗎?”

  “怎麽反而出城不攔,進城卻攔了呢?”

  “就算進出都攔,攔著人家伯府的馬車算什麽?難道懷疑是伯府……”

  “哈哈哈,懷疑伯府的人是啥腦子啊!”

  “就是!伯府與將軍府是姻親啊,難道自家人追殺自家人?人家一個小姑娘也有嫌疑?”

  “喂,關伯府啥事,這不都在排隊巡查嗎。”又有人替守城衛說公道話。

  “只是剛好遇上了伯府車馬,那麽多帶刀護衛跟著,才會起疑的吧,誰會想到馬車裡是那麽小的孩子。”

  “哪家的凶手這麽招搖過市,被追殺的可是皇子!”另一人也不認同。

  這樣的議論聲很快就從城門內外向京城市井傳播開去。

  誰會想到這樣的大雪天裡,會有這麽多閑人在閑談?

  只是將大皇子被追殺差點死在濱城的消息傳出來的,又是誰?
  皇上已派出龍騎暗衛徹查此事。

  人不可能在京城眼皮子底下慢慢查,更不可能鬧出這樣的動靜。

  這樣的動靜卻是兵部下令到巡城衛、守城衛等五城兵馬衙門。

  南門城衛將領確實是奉令行事。

  只不過……上頭也有人發了話,要將陣仗搞起來。

  眼看就年關了,京城各路人馬都動起來,嚇嚇暗中的宵小也好。

  沒想到這才一天,就撞上了武昌伯府的兩個孩子。

  一個極其難纏,一個連面兒都沒露卻沒人敢驚動,因為年紀太小了。

  真若嚇到武昌伯唯一的兒子,恐怕就是兵部、陳家,也擔不起這個責任。

  暗殺與明面兒上的衝突,意義和結局都是不一樣的。

  若陳家因此被林家與陸家追責,恐怕就是中宮換人,都不稀奇。

  陸微雨在城門口這一表現,就算如今執掌兵部的陳家氣惱,卻是真的不敢說什麽的。

  不然陸家都不需要長輩出來,一個孩子就能攪得陳家灰頭土臉。

  因為,陸微雨在城門口當著那麽多圍觀百姓可是說得清楚。

  她陸氏無人入朝、無人領職,也久不掌兵,不敢得罪哪家權貴。

  你還上趕著找麻煩,是要告訴這天下,陸家小丫頭得罪了你家權貴?

  只會讓這天下看陳家笑話罷了。

  一行車從跑在京城大街上,直奔武昌伯府。

  好在這天氣出門的人多聚集在酒樓茶樓、酒館飯攤,閑聊打發時間居多。

  匆匆趕路的人尤其是出城的人,幾乎沒有。

  但這天氣進城的人卻很多,都是出城去莊子上或是從別處剛趕回來的。

  第一場雪之後晴了兩天,自然都會急著趕路,就怕遇上第二場雪。

  這不,下午不就又下了起來嘛。

  因而,進城的人都有正常理由,只是突然被攔著盤查,怨聲載道是肯定會有的。

  也因此,不到天黑,關於大皇上被追殺一事,就已傳得滿城風雨。

  也越來越多的人無法理解,大皇上是在外面被追殺,怎麽京城卻戒嚴了?

  難道追殺者是敵人兵馬,怕打進大夏京城?
  當其他各城駐兵都是吃素的?

  慢慢的,從城門口的閑話,就變成了誰下的無腦命令。

  再到大皇上被追殺一事,是否兵部該擔責的問題。

  又有人爭論,事情發生在東邊與南邊,理應負責東大營和南大營的林家承擔追責。

  只不過很快就有人將說這話的人揍了一頓。

  說林家掌兵,是給你巡城的還是給你當護衛的?要不給你抓賊去?

  真要是東大營或是南大營滿地兒跑,才是真的要承擔追責的吧。

  沒有調令,誰敢動一步試試看!

  而東大營和南大營,以及西大營、北大營,負責的都是京城外京畿之地布防。

  守的是朝廷社稷安危,防的是外敵內叛,可不用於地方治轄。

  除非地方出現大范圍且危機嚴重的情況。

  當地衙門以文書方式求救,駐兵才會派一小支隊伍出去協助地方。

  若這一小支隊伍遇到強烈抵抗,就會被視為造反,才會有更多兵馬出動平亂。

  若有外敵,朝廷點兵派將,這些兵馬才會大動。

  而這四座大營若真有大動,也就是強敵已深入大夏腹地,事關京城安危了。

  這四大營也是非調不能進京城半步的。

  京城內有巡城衛、守城衛還有其他治轄衙門。

  還有禁軍。

  因此,有人想將責任推向林家,立刻就被其他好事者給揍了。

  市井之中的言談,暫時還不會影響到那些高門大戶,但朝廷在市井之中是有耳目的。

  尤其是那些言官和內閣的暗線,還有隸屬皇上的情報司。

  當天晚上,這些事情就已傳到了皇上耳中。

  令皇上氣得又開始砸東西,卻不知要罵誰,最後全部罵了一遍。

  此是後話了。

  馬車裡,陸微雨正被醒過來的弟弟問東問西。

  在城門口時馬車停了下來,他很快就醒過來了,只是外婆摟著他不讓出去。

  而林老將軍卻是笑眯眯的,隻誇了一句孩子有見識,就沒有多說什麽了。

  他沒出去,京城裡人是否知道他回來了,都不重要。

  剛才他招來一名林府護衛,交代他先行回將軍府傳消息。

  說他們先把孩子送回伯府,就回將軍府。

  又讓掌家媳婦趕緊往宮裡令牌子,就說父母剛剛回城,問林妃可有時間,爹娘想她了。

  老倆口想女兒是肯定的,只是這女兒嫁去的是宮裡,不是尋常隨便可見的。

  當然,他們也可以直接去皇城往林妃宮裡遞牌子,一樣能見到。

  只不過天氣不好,他們又多年未回,自然要先通知一聲,讓自家女兒有個緩緩情緒的時間。

  他們便要去,最快也得是明天,若明天雪太大,過幾天雪停了再走也行。

  但讓林老將軍決定先遞牌子通知一聲的原因,卻是剛才城門口的事情。

  就連市井閑人都會議論,他一個半生戎馬的將軍,能不知道這戒嚴令下得荒唐?
  再看這城門口天氣如此惡劣下排起長隊盤查的陣仗。

  也知道是有人想搞大事情,間接讓皇上覺得,都是大皇上的錯,擾民了。

  眼下這局面,只能說陸叔有先見之明,而他歪打正著趕上了。

  甚至不需要通過任何人當借口。

  隻說是送孩子回城不想讓人知曉,歇兩天再回莊子的,誰知道還沒進城就遇上了這事兒。

  這就不怪他久居城外莊子,也能知曉這件事情吧。

  林老將軍迅速將整個計劃在心中盤算一番。

  馬車原本是要從側門悄悄回去的,但有了城門口的動靜,想要低調是不可能了。

  陸微雨傳了令直接從大門回去。

  而她早就派了一名護衛先行騎馬回城,告知父母,外祖父和外祖母一同回來的事情。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