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忙著編戶,而公報上的一篇政評,其掀起了波瀾難以計量,依舊在醱酵。
其如此鮮明的提出了亡國原因——貪官毀國。
還要知道,在民間輿論之中,大明亡國的黑鍋,一直是由閹黨在背。
即使東林黨被打倒,即使崇禎元年後再無閹黨,但讀書人仍舊固執的認為是閹黨的鍋。
轉眼間,輿論被引爆。
對於貪官汙吏的憎恨,讓百姓們同仇敵愾,紛紛對此表示讚同。
而廣大的士紳,讀書人,則一分為二,有的讚同,有的依舊認為是閹黨的鍋。
更有甚者,直接把鍋扣到了東林黨上,一句偽君子誤國,更是讓輿論大爆。
沒有人敢把崇禎帶入其中,為尊者諱,皇帝是不可能犯錯誤的,只能是奸臣蒙蔽聖聽。
王夫之下了衙,就見路邊議論不止。
“還得是貪官,他們假傳聖旨,貪了不知多少錢……”
“官逼民反呀!”
“貪官害人……”
這些公然的議論也就罷了,而讓王夫之震驚的是,書鋪中竟然公然擺放著禁書《水滸傳》。
店家也會做生意,吆喝著:“這裡面都是貪官害人,官逼民反的鐵證——”
這下,立馬就排起了長隊,人們爭相購買。
嗅覺何其敏銳。
“也對,公報是內閣審閱,而內閣又聽陛下的話,這不等於是皇帝在背書?”
王夫之一想,隨即恍然。
“而農兄,而農兄——”至巷口的茶鋪中,忽然聞聽有人叫自己。
“太衝兄!”王夫之扭頭一看,竟然是下衙的黃宗羲。
“快坐。”黃宗羲招呼了一聲:“老規矩。”
很快,一壺酒,兩碟小菜就端了上來。
黃酒二十文,爆炒羊肚、豬耳朵各十文,合計四十文。
“坐,今天我請客。”
黃宗羲輕笑道,他知曉其養一家人,比較拮據。
“也沒幾天閑的了,過段時間你怕見不到我身影咯!”
“為何?”王夫之一愣,監察禦史有那麽忙?
“你聽——”黃宗羲指了指一旁的閑聊吃酒的客人,說道。
“我說呢,這大明朝怎麽說完就完了,合著是那些貪官們給賣了——”
“聽我爹娘說,還是萬歷爺那會舒坦,石米只要五六錢,天下太平無事……”
“我爺是明人,我爹是明人,轉眼我就變成了順人,然後又是清人?這找誰說理去?”
“我爹娘餓死了,兄弟姐妹七個,隻活我一個,兒子都沒了兩三個,造孽啊……”
“貪官們就得死,千刀萬剮,就得學太祖爺那會兒,直接剝皮塞草人——”
三五桌的客人們,都在議論著,隨著酒水的入肚,一個個義憤填膺,辱罵不止。
許多人說著前些年的舊事,一個個流下了淚來。
王夫之驚了,屁民何時有這般膽子?
他不解地看向黃宗羲。
黃宗羲輕聲吐露兩個字:“京營——”
王夫之恍然大悟。
在皇帝遷都前,北京城的百姓不足十萬,而伴隨著遷都,大量的京營士兵入住北京城,朝廷半賣半送下,他們得到了容身之地,成為了北京人口的主力。
十萬京營,加上家屬,多半的北京人都是京營子弟。
如此一來,其必然有囂張的資本。
“我也是如此。”黃宗羲歎道:“都察院傳了風聲,身為山東監察司禦史,過不了兩日就得去山東巡查了。”
“不是有巡按嗎?”
“他們不頂事。”黃宗羲不屑道:“天天四處巡查,也不見多少事,仿佛天下太平。”
“你在內閣,對於他們的奏疏應該是知道的。”
回想起各地巡按的奏疏,黃宗羲不得不點頭:“循規蹈矩,天下太平,彈劾的極少,地方官場一片和氣啊!”
“和氣生財嘛!”黃宗羲不屑道:“沆瀣一氣,早就沒了風骨,再者說隻緣身在此山中。”
王夫之瞥了黃宗羲一眼,關切道:“你能查出來?”
“我好歹當過一任知縣,當然能。”
黃宗羲氣勢十足道。
王夫之則一臉不信。
“那個,朝廷倒是給我配了人。”
黃宗羲無奈道:“錢糧、刑名老吏各一人,錦衣衛小旗十來人,還有京營的一隊人馬貼身保護。”
“僅僅是山東,像我這樣的監察禦史就派了四隊。”
河北、山東、陝西、山西、河南五省,共派出了二十組監察禦史,以團隊為主,或明或喑。
一旦掌握了確實的證據,即可先行關押,移交給大理寺審判。
“聖上這是要弄個大動靜啊!”
王夫之驚了。
“之前忙活著要打仗,一時間沒有顧及,如今建奴不足為慮,自然要大刀闊斧的蕩清吏治。”
黃宗羲低聲道:“秋後算帳,這很正常。”
“對了,你不會貪汙了嗎?”
“屁,我要是貪汙,還會住在雜院,徒步上衙?”
“這倒也是。”
兩人說笑間,就把酒菜一掃而空。
歸家後,王夫之又要了碗米飯,才飽了肚子。
黃宗羲則不得閑,一輛馬車來接他赴宴。
“大木,你這日子過得舒服啊!”
“哪裡。”鄭森搖搖頭,看著其豔羨的目光,不由道:“我家還有一個別院,要不你去住了吧!”
“這雜院住著多麻煩。”
“別,雜院住著舒服。”黃宗羲收斂目光,看著越發精神的鄭森,正經道:“你這是要下放了?”
“沒錯。”
鄭森點點頭,歎道:“不出所料。”
“山東省,兗州府,刑署掌事,正六品。”
皇帝對官製進行改革,縣為六房,正八品;府為六署,正六品;省一級為六司,從四品。
一步步地爬升,而是從佐貳官到正印官,再到佐貳官輪回,可以說是極大的考驗人心。
同樣,官場上升官,也有了明顯的路徑。
與之配套的,則是張居正所行的考成法,北廢黜後,重新得到施行。
考成法,即,官員應辦的事情定立期限分別登記在三本帳簿上,由六部和都察院按帳簿登記,逐月進行檢查。
唯政績論,官吏們有升有絳。
但也正是如此,在政績掩護下,貪腐被忽略了。
這樣的弊病,自然要清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