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紹武三年的預算
“陛下,雖說朝鮮貧瘠,但到如今,其已經到了無法放棄的時刻。”
趙舒拱手,寬松的官袍盡顯威儀,雙目有神,說的話更是擲地有聲。
“這是為何?”呂大器可不畏懼首輔的名聲,挺著胸膛問道。
“失去了一個朝鮮,甚至不如本土一個縣,何以如此難舍?”
這般話,與質問一般無二,所有人大吃一驚。
看來呂大器果真是怒了。
只見他唾沫齊飛,氣勢洶洶道:“西北方向,山西對河套虎視眈眈,劉廷傑不止一次要求出兵;甘肅省更是飽受闖賊肆虐,高一功僅能自守。”
“雲南的孫可望盤踞數載,百姓哀嚎,久不聞王師消息,上百籍貫雲南的官吏聯名上書,要求王師西進,但都被堵塞回去。”
“如果他們知道朝廷沒去西北,雲南,反而浮海去往朝鮮,派遣的還是京營,豈不是輿情沸騰?”
這番話倒是實情,也道出了中底層官僚百姓與上層人物的思維不同。
例如,雲南的士紳官吏想要盡快回家,朝廷卻想著盡可能削弱滿清的實力,兩者自然起了衝突。
“雲南,甘肅倒是不急。”
這時,次輔張慎言突然站出來,面對呂大器,以及其他尚書,嚴肅道:
“孫可望和闖賊,不過是咬人的蜜蜂,看起來凶猛,實則不堪一擊;而建奴則不然,其就是毒蛇,打蛇不死反受其亂。”
“百姓愚昧,士紳短視,爾等坐鎮中樞,豈能受其左右?”
閻崇信此時也站出來,厲聲道:“輕重不分,緩急不辨,無論如何朝鮮必然要救,滿清也必然要打,不惜一切代價。”
連番呵斥,六部尚書兀自不服,但口頭卻停了下來。
冬日的陽光折入窗口,數十根明亮的蠟燭使得殿中極其明亮,文淵閣的氣氛此時格外詭異。
內閣三人,六部尚書,似乎走向了對立。
不過皇帝坐在龍椅上,對於劍拔弩張的兩方不以為意。
隨著國勢的穩定,內閣三人權力也分工完成,內閣的權勢日長,而六部的壓力自然大增。
由此,借著這個由頭,六部吵鬧起來,看起來是在說滿清,實際上確實在爭話語權。
不過對於皇帝來說,一個朝廷必然只能有一個中樞,內閣的強勢在所難免。
決策權紛爭有很多,從魏晉南北朝的尚書省,再到隋唐的中書省、門下省,決策權一直在中書、門下流轉,直到明初,六部決策執行二合一,權力空前強大。
而至今,隨著內閣分管六部,閣老們的權力越大,尚書的權力就越畏縮,誰都不甘心。
不過六部尚書也只能在明朝有存在感,到了清朝就徹底淪為了工具人。
“好了。”眼看著吵的差不多了,皇帝這才製止:
“朝鮮之事必須繼續,既然平壤守住了,那就用添油戰術,不斷地增兵,畢竟錢糧我可不怕。”
雖然北方各省豁免了錢糧,但南方糧食通過海運,著實讓天津港忙活了許多。
關鍵是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等地,也開始走海運,節省了大量的損耗,同時給太倉中帶來大量的存糧。
秋糧入庫近八百萬石,商稅約六百萬塊銀圓,他可以拍著胸脯說一句府庫充盈。
另外據廣東巡撫言語,市舶司開後,來自於安南的糧食也大量輸入,雖然難吃了些,但到底管飽。
如果用市舶司的存銀來買糧,再增幾十萬石也是小事。
“大明公報上也要明言,國仇家恨可不能忘,對於滿清必須鏟草除根,讓雲南的百姓暫且苦一苦,苦盡甘來嘛!”
言罷,六部這才罷休。
隨後就是紹武三年的預算。
由於北方免稅一年,半稅三年的仁政,所以朝廷大部分的錢糧依舊來自於南方,北方的貢獻微乎其微。
按照戶部估算,夏糧、秋糧,再加商稅,地方中央,總計得糧兩千萬石左右,兩千一百萬塊銀圓。
歸屬於朝廷支配的有糧一千四百萬石,銀一千六百萬塊。
“其中鹽業佔據大頭,票鹽法已普及至南北,預計明年可得六百萬塊銀元,茶、鐵、酒等算入商稅中,與鹽相差不離。”
“剩余的多為與地方半分的坐稅,鈔關。”
朱謀喜笑顏開的介紹著。
“北方各省新歸,湖南、安徽、江蘇、甘肅等省新分,增加了大量的官員,再加上年俸改製,吏部須銀六百萬塊。”
吏部尚書王應熊張口就說道,直接嗆得朱謀說不出話來:“你真的是獅子大開口。”
朱謀細細掰扯道:“如今縣衙六房等官吏,皆由地方戶房支出,吏部僅要支應掌印坐堂官,一縣不過通判、教喻、巡防等寥寥數人……”
“吏部僅需百萬塊就夠了。”
“胡扯——”王應熊氣惱道:“全天下一千六百縣,三百余府,百萬塊哪裡夠?”
“你要的確實多了。”一旁的呂大器耿直道。
“自崇禎以來,朝廷拖欠了地方官多少餉錢,為了體現陛下仁德,總得彌補吧?”
“一次性補個三年的吧!”
朱誼汐想著明朝寅吃卯糧的習慣,只能擺擺手道:“每年補還一年,三年還清。”
“如此,最多兩百萬塊。”
“兵部管著天下各地兵馬,京營六萬人,餉錢、火器火藥,衣物等,每年須支用三百萬塊,地方駐防兵馬,也要兩百萬塊,如今增添了朝鮮用兵,再來百萬。”
“合計六百萬塊。”
呂大器倒是老實,一五一十地述說著。
朱謀應下。
“如今官道修補,運河疏通,邊城修葺,黃河防護,須三百萬塊……”
“不行,黃河雖無事,但也要謹慎,可撥五十萬塊,官道先修北直隸,五十萬塊,運河三十萬……”
“只有一百三十萬。”
薑曰廣氣得直跺腳,看著內閣三人,見其不動聲色,只能作罷。
禮部難得開口:“各省貢院、府學、縣學,國子監等,都須重修,先帝陵寢也要維護,思宗(崇禎)、代宗須重建……”
“至少得五百萬塊。”
“不行——”朱謀直接拒絕:“先帝陵寢須謹慎慢修,可分數年,今年可各五十萬塊。”
“至於貢院、縣學等,地方豈能全交給朝廷?讓他們募捐鄉紳,朝廷只出一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