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重生俄羅斯當寡頭》第917章 海外公司
  第917章 海外公司
  聽到王業沒有責怪自己的意思,謝爾蓋才偷偷松了口氣。

  他誠懇地說道:“在商業方面,我比起您來當然還差得太遠了,能不能請您告訴我,臉書下一步應該怎麽做,才能快速而有效地打開海外市場呢?”

  這並不是在拍王業的馬屁,而是謝爾蓋發自內心的佩服,因為王業在商業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確實不是一般人能夠想象的!
  論技術,那謝爾蓋能甩王業幾條街,但論商業運營,他和王業就完全不是一個段位了。

  看看王業旗下那麽多巨頭集團公司,就能體會得到這一點。

  加上王業的特殊身份,所以他對海外市場的理解肯定也遠不是謝爾蓋能夠相提並論的,正因為此,謝爾蓋是真的想要從王業這裡得到有效的建議。

  他現在對他自己的公司管理能力已經有點懷疑了……

  王業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說道:“這就是我接下來要說的事情了,也是我打算召開股東代表大會要討論的事情,引進新的戰略合作者,方便我們拓展海外市場!”

  謝爾蓋有點懵懂,他記得剛才王業不是還說要開始新一輪融資,引進新的戰略投資者嘛,現在怎麽又是什麽戰略合作者了?

  這兩個詞語有什麽區別嗎,而且引入新的合作者,和拓展海外市場又有什麽關系呢!

  知道謝爾蓋對這些不太懂,王業就耐心解釋道:
  “臉書和一般的互聯網企業是不同的,它具備更強的媒體屬性!
  而且算是開創了個人媒體或者說是自媒體的新時代!

  你應該明白,對於媒體,任何國家都不會隨便放開,讓你一個外資企業隨便進入當地市場開展業務的。

  哪怕現在很多地方還沒有對臉書做出限制,但隨著臉書的影響力越來越大,那些國家遲早會注意到這個事情,並對臉書做出限制的。

  我之所以提出要引入新的戰略合作者,就是未雨綢繆,提前做好準備。

  而且引入的這些新合作者,都會是所在國互聯網行業內的龍頭企業,這樣也能幫助到臉書盡快進行本地化,盡快適應當地的市場,以及能夠迅速推廣開來。

  甚至還有一個隱形的好處,那就是可以避免這些很有實力的新合作者們去單獨搞出來一個臉書的競爭對手來。

  你明白了嗎?”

  謝爾蓋當然不傻,他對商業運營雖然不精通,但腦子還是很靈活的,被王業這麽一番解釋後,他已經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是啊!

  臉書在海外市場為什麽屢屢遇挫,還遭到惡意競爭,說到底,還是因為伱只是個“外來戶”。

  初來乍到,又不是什麽過江猛龍,擁有碾壓般的實力,那可不是要受到當地互聯網企業的欺負嘛……

  人家沒有道理把“地盤”拱手相讓給你吧!

  但要是像王業說的這樣,直接和當地最有實力的互聯網公司合作,引入這些公司當臉書的股東!

  那到時都不需要自己花費多少精力,那些合作夥伴就擁有足夠的資源讓臉書順利落地並且推廣開來了。

  不過還有一個關鍵問題,那就是,如何能夠聯系到那些互聯網龍頭企業,並且讓對方答應入股臉書,大家一起建立分公司!

  對於這個問題,王業當然也給出了答覆。

  “我是這麽計劃的,海外業務分為兩大塊,設立兩家公司,即北美公司和中國公司。

  這裡要注意一點,是直接設立公司,而不是分公司。

  在職能權限上,那兩家海外公司和莫斯科公司是平行關系。

  以後,莫斯科公司就負責東歐這邊的業務運營,也就是俄文互聯網。

  中國公司負責中國大陸的業務運營。

  而北美公司負責除此之外的所有區域!”

  聽到這,謝爾蓋有點按耐不住了,這些話也就是王業說出來了。

  要是換個人來說,他早就跳起來了!
  因為這麽來做的話,等於是把莫斯科公司直接給架空了起來,限制在了俄文互聯網上發展,而別的所有區域的業務都劃給了兩家海外分公司!
  “米哈伊爾,莫斯科公司,才是總公司吧……”謝爾蓋委婉地提醒道。

  王業當然明白他的意思,淡淡一笑道:

  “別著急,我們會成立一家新的控股公司,來控制莫斯科公司和兩家海外公司的,以後新的控股公司才是總公司。

  我們的股份之類的,也都會折算進控股公司裡面去。

  謝爾蓋,你可能還不太理解我為什麽要這麽做。

  但你要知道一點,那就是不這麽做的話,臉書永遠也別想真正的發展壯大,更不要想著能夠佔領歐美和亞洲市場。

  我可以明確告訴你,這兩家海外公司的股份,我們甚至不會去控股,而是讓合作夥伴去控股。

  將來這三家公司會看情況進行整體上市,或者也有可能是分拆上市。”

  謝爾蓋這才明白王業到底是什麽意思。

  要是按照他的本意,謝爾蓋並不希望把臉書這麽“拆分”成三家公司。

  但理性告訴他,或許王業這樣的做法才是最正確的,任何生意,一旦規模做大了,業務做到跨國,那都不只是生意了,還要考慮很多政治因素。

  顯然,在這方面,王業是真正的專家,而自己什麽都不懂……

  …………

  看到謝爾蓋正在沉思,王業並沒有催促他,而是端起咖啡杯,邊喝咖啡邊等著謝爾蓋自己想清楚。

  說到底,臉書也是謝爾蓋創立起來的,哪怕他現在掌握的股份並不多,但王業還是希望能和他達成一致。

  畢竟臉書這家公司,以後還是要謝爾蓋來管理的,王業哪裡有時間去插手到公司的具體事務中去啊。

  謝爾蓋並沒有考慮太久,王業半杯咖啡沒喝完,他就抬起頭來。

  看著王業,誠懇地說道:“米哈伊爾,如果你覺得這樣做對臉書的未來是好的,那就這麽做吧。畢竟這家公司,當初沒有你的支持的話,可能都不會真正出現在大眾面前。”

  也是,當初謝爾蓋搞這個玩意就是圖一樂,壓根也沒有當回事。

  他那會還想著出國留學呢,精力也沒有放在臉書這上面。

  是王業豪擲百萬美刀,直接幫謝爾蓋成立了一家正規的公司,把臉書給做了起來。

  後面更是在臉書還沒有大的起色,繼續資金擴張時,又拉來了霍夫琴科和阿布兩個“冤大頭”,以超高的估值融了一輪資金。

  這才讓臉書拿到了充裕的資金,開啟了在俄文互聯網上瘋狂的擴張。

  可以說,互聯網公司的初期是最艱難的,也是死亡率最高的時候。

  絕大部分互聯網創業公司都死在了天使輪或者第一輪融資前,因為他們壓根拉不到風投啊。

  而那個階段,產品只是有個雛形,壓根還看不到什麽清晰的未來。

  所以也極少有風投資金敢於在這種項目上壓重注。

  像謝爾蓋這個臉書,能天使輪就拿一百萬美刀,第一輪融資直接拿上億美刀,說實話這在全世界互聯網行業都是極為罕見的。

  或許每年也就那麽一兩例吧……

  謝爾蓋心裡也清楚,第一輪融資時,霍夫琴科和阿布兩大寡頭,之所以連討價還價都沒有,直接是公司這邊報多少估值,他們就按這個估值來掏錢。

  那真的是認為臉書前景特別光明嗎?
  還是認為自己是個千年不遇的天才,所以願意掏上億美刀的巨資來押注?

  那當然都不是!

  兩人之所以如此豪爽地掏錢,只是因為這個項目是米哈伊爾向他們推薦的!

  以米哈伊爾的身份,他開口說話的分量,就值得這個價格!

  所以,臉書公司能有今天,能成為俄文互聯網上數一數二的大公司,員工幾千人,甚至還在積極拓展海外市場。

  這一切,並不是自己有多麽天才,臉書有多麽出色,只是因為這家公司的大股東名字叫米哈伊爾罷了……

  要是沒有臉書,只要米哈伊爾想,那可能會出現別的替代品,規模不會遜色於現在的臉書。

  但要是沒有米哈伊爾,那就不可能有臉書的出現了……

  …………

  王業欣慰地露出笑容,公司做到這個規模,謝爾蓋還能如此頭腦清晰,明白臉書為什麽才能如此順利地走到這一步,完全沒有居功自傲。

  這一點也是很難得的,很多互聯網公司的創始人就做不到。

  互聯網公司和傳統行業的公司是完全不同的,因為發展得太快,規模膨脹太迅速了。

  這就會導致一個後果,那就是公司創始人能力或者說格局之類的,跟不上公司的發展……

  或許隻用短短一兩年時間,一家互聯網公司就能從起步做到市值幾十億美刀!

  而公司創始人也從一窮二白的大學生,搖身一變成了億萬富翁。

  大部分人到了這個階段,是認不清自己的,他們會覺得自己就是個絕世天才,公司能有今天,完全離不開他們。

  但他們卻沒有看到,在公司擴張過程中,燒掉了多少錢……

  而那些錢,都是經過一輪又一輪的融資,各大風投拿出來的啊。

  公司創始人認為他們是不可或缺的,但在資本的眼中,或許到了某個階段,公司創始人反而成了阻礙公司繼續發展的障礙了!
  那資本就會毫不猶豫地把公司創始人踢出公司,換上一位更優秀的職業經理人。

  蘋果的喬幫主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他可是被股東們趕出過蘋果公司相當長一段時間,後來再次回蘋果,他手裡也沒有什麽蘋果的股份,基本相當於是以一個職業經理人的身份回歸的吧。

  幸好謝爾蓋比較清醒,沒有真的認為臉書離開他不行,還願意尊重王業這位大股東的意見。

  不然的話,可能王業也要學習一下蘋果公司的股東了……

  …………

  在大的方向上,兩人達成一致後,下面要討論的問題也是非常重要的。

  那就是怎麽設計一個合理的股權架構,既能讓現有的股東們利益不受損,還能保持對新的合作夥伴有足夠的吸引力。

  當然,依然是王業講,謝爾蓋聽。

  “莫斯科公司這邊就保持現在的股權結構不用變了,也不需要再增加新股東,維持現狀就好。

  至於中國那邊,情況稍微有點複雜。

  我打算和企鵝公司聯手,再拉來一家比較有背景的投資公司,一起來組建新的公司,專門負責臉書在大陸地區的運營。

  而且根據那邊的法規,這家公司必須是在當地獨立運營,服務器、數據什麽的都要設在當地,不過這個問題,企鵝公司能夠幫我們解決。

  所以,大陸公司的股權,臉書控股公司只能佔股30%,剩下的70%給兩位中方合作夥伴去分。

  北美公司的股權結構也是這樣,控股公司隻佔30%,大頭都留給新的合作夥伴。

  在北美那邊,谷歌是我選定的合作夥伴,剩下一個名額可能會給到一家華爾街資本,具體是哪家還不確定,到時再選一下吧。

  以谷歌的技術實力和它在英文互聯網上的影響力,想要把臉書推廣開,簡直不要太容易。

  ……”

  王業有條有理地把自己的想法都講了一遍,聽得謝爾蓋不住地點頭。

  其實王業的計劃就是一個重點,那就是真正的“本土化”!
  北美公司成立後,那這家公司除了得到了臉書控股公司的技術授權外,那其它所有的運營、數據之類的,都是百分百的北美本土公司模式!
  中國大陸公司也是一樣,如果不去查背後的股東關系,可能大家會覺得那就是一家中國本土的互聯網公司!
  王業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北美公司和中國公司的大股東都是當地公司或者資本,而且運營權也掌握在當地合作夥伴手上。

  那麽將來局勢變得複雜時,應該也不會有人去針對臉書吧……

  …………

  等王業說完後,謝爾蓋毫不猶豫地舉起手,爽快地說道:

  “我完全支持這個方案!

  既然米哈伊爾先生您能拉來谷歌、企鵝這樣優秀的企業做我們的合作夥伴,那我對臉書在當地的發展就有足夠的信心了。

  至於股份什麽的,就按您說得分配就好了,我沒有意見。”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