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烏拉
《喀秋莎》這首歌的曲調非常歡快,因為是以手風琴音為主基調,所以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一樣,能演奏出濃厚的蘇聯風格。
此刻,舞台上,樂隊中有樂手正在懷抱黑白色手風琴,當韓森說出《喀秋莎》三個字後,很快,樂手就拉開了手風琴,與此同時,雙手十指在左右的琴鍵上開始彈奏出漂亮嫻熟的指法。
當那輕柔而鏗鏘有力的琴音緩緩流入現場觀眾的耳畔,一時間,所有人激蕩的心情都在此刻安靜了下來。
在所有人的目光中,韓森在這情況的手風琴音中站起身來,當一束燈光打下,他在那道光裡開始歌唱:
“正當梨花開遍了天涯,河上飄著柔曼的輕紗
喀秋莎站在那竣峭的岸上,歌聲好像明媚的春光——”
韓森此刻氣沉丹田,使頭腔共鳴,一出聲便是嗓音渾厚,大氣磅礴的唱法,讓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
這是他們第一次聽到韓森如此演唱,一時間都是新奇不已。
對於韓森來說,《喀秋莎》這首歌,如果用個人嗓音來演唱,其實有點“勢單力薄”,不如合唱時能給人帶來的震撼。
所以,他便是用改良版的美聲唱法,突出嗓音的嘹亮和渾厚,使得氣勢有所增加,讓所有人一下子耳目一新。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喀秋莎》的旋律,與他國曲調決然不同,對於現場的俄國人來說,倍感親切。
一時感動不已。
“前蘇聯已經解體六十多年了,我只有在課本上才能看到前蘇聯的痕跡,那是埋藏在我骨子裡的熱愛,即便我是俄國人,也幾乎忘掉了那些先輩們曾經開拓過的偉大事業,現在,這熟悉的手風琴音響起的時候,卻是讓我一下子就想起了課本裡描述的那些時光……”
葉夫根尼緩緩地在手機上的文字編輯框中寫道:“現在,來自西伯利亞平原盡頭,來自華夏的歌手,演唱了一首《喀秋莎》,他好像是在告訴我們,曾經,我們腳下踩著的這片土地,也是英雄的國度!”
兩道淚痕緩緩從葉夫根尼臉頰上落下。
耳邊聽著那如夢似幻的歌聲,仿佛是聽到了來自蘇維埃的問候。
以至於葉夫根尼陷入到了深深的緬懷和感慨當中。
那個讓人向往的蘇維埃啊,早就死在了1946年的冬天。
從那以後,世界上只剩下一點星火,飄向蘇維埃留下的道路,為踽踽獨行者,照亮前程。
“姑娘唱著美妙的歌曲
她在歌唱草原的雄鷹
她在歌唱心愛的人兒
她還藏著愛人的書信……”
在韓森歡快的歌聲中,無數人聽得如癡如醉。
音樂帶給人的觸動是直抵靈魂的。
它沒有國界,也沒有語言的限制,通過節奏,就可以感受到裡面所飽含的所有的情況。
盡管在場不少人都不懂華夏語,但當韓森唱著悠揚而歡快的前蘇聯曲調,現場的俄國人一瞬間就產生了無數的豐富聯想。
在俄國學子們的一些歷史課本中,會介紹前蘇聯的一些事跡,比如在百年前的一場衛國戰爭中,就誕生過無數感人至深的故事。
那段時間,無數的蘇聯赤軍離開了家鄉,走向了保家衛國的戰場。
為了鼓勵這些視死如歸的勇士們,莫斯科工業學校的女生們在送別蘇聯赤軍時,會為他們集體演唱一些富有樂觀的革命主義浪漫色彩的歌曲。
那些曲調,那些歌聲,以及湧動的情感,像極了如今韓森演唱的《喀秋莎》。
哪怕現場沒有人親臨過那個時代,但在這手風琴伴奏的歌聲中,還是能依然感受到來自百年前那場衛國戰爭的殘酷。
《喀秋莎》講述的,也正是一個姑娘送別身為戰士的愛人前往戰場的故事。
而每一個英勇的戰士心中,都有一個“心愛”的姑娘在家鄉等他勝利歸來的消息。
每一個臥在寒冷戰壕裡的戰士,手中抱著的雖然是冰冷的武器,心中卻充滿了愛的溫存和慰藉。
因此,當《喀秋莎》的歌聲傳遍全場,當那份來自血脈裡的前蘇聯情感被激活後,整個現場的俄國人都沸騰了。
他們沒有經歷過百年前的衛國戰爭,也沒有體驗過前蘇聯存在時的偉大,但他們最近這一年來,親眼目睹過家鄉的親人陸續登上俄烏戰場。
那一天,正是梨花開遍了天涯,河上飄起了柔曼的輕紗!
一時間,無數俄國人隻覺得胸腔中一股熱血在沸騰,淚水打濕了眼眶,不知不覺間,就有人揚起頭,大聲的跟著韓森一起合唱起來。
盡管想要再次展現之前大合唱時的震撼感,但這一首《喀秋莎》畢竟是新歌,雖然曲調讓所有俄國人都感覺到非常的親切,可合唱的難度無疑在增加。
在經過幾秒鍾的跟唱中,發現實在跟不上韓森的歌聲後,現場忽然就響起了一陣陣“烏拉”、“烏拉”的呐喊聲。
而這呐喊聲,仿佛是病毒般在全場蔓延,很快,無數人開始響應,在韓森一遍遍的歌聲中,呐喊出一聲聲的“烏拉!”——
“正當梨花開遍了天涯……”
“烏拉!”
“河上飄著柔曼的輕紗……”
“烏拉!!”
“喀秋莎站在那峻峭的岸上……”
“烏拉!!!”
“歌聲好像明媚的春光——”
“烏拉!烏拉!!烏拉!!!”
這一幕,震撼了現場無數的外國人。
即便是蘇聯央視記者葉菲姆,此刻也是目瞪口呆,她確認剛剛韓森演唱的是一首新歌,但不知道為什麽,當韓森演唱的時候,現場的同胞們竟然很是默契的呐喊出了“烏拉”。
在這歌聲中,出現一遍遍震耳欲聾的“烏拉”聲,不僅沒有為整首歌曲添亂,反而分外增彩,讓整首歌的氣勢有了一個質的變化。
每一個親眼看到這一幕的人,心底都是誕生起巨大的震撼。
即便是現場那些其他國家國籍的外國觀眾,在這一刻情緒感染之下,都忍不住跟著全場一起大喊“烏拉!”
更別說是現場的俄國人了,更是激動的熱淚盈眶。
“太讓人懷念了!偉大的蘇維埃啊!”
“百年前,前輩們在那一場衛國戰爭中勝利,但隨後僅僅發展了四十年,我們偉大的蘇維埃就因為各種原因遭遇了解體!”
“知道為什麽會解體嗎?衛國戰爭勝利後,華夏從我們這裡學走的都是最好的東西,而我們卻從西方不斷的汲取糟粕!糟糕透頂!”
“親愛的達瓦裡氏,知道那面旗幟嗎?那是全世界最後一展紅色旗幟!華夏的國旗,跟我們曾經的蘇聯旗幟一樣,都是紅色!!”
“我想起了我們的從前,我們也曾是一個屹立在東方的紅色巨人啊,我們也曾擋住了橫掃歐洲的敵人,我們也曾令白匪們膽戰心驚,我們也曾是如此強大,令世界都為之顫抖……烏拉!!”
“我永遠無法遺忘1946年,我們的先輩永遠倒在了那個冬天!”
“西方的混蛋們如同強盜般掠奪他的屍體,搶走了他的一切,而現在,只有這個繼承了他紅色血脈的國家,重新撿起了那面旗幟,繼續他未完成的心願……”
“如今,華夏走了正確的道路,所以,它成為了世界第一!”
“而那個老師,卻永遠倒下了!”
“烏拉!”
“烏拉!!”
“烏拉!!!”
現場群情沸騰,伴隨著《喀秋莎》的歌聲,人們熱淚盈眶,不斷的呐喊著“烏拉”。
這一幕,像極了一些演唱會中,粉絲們為了給偶像應援而呐喊的口號。
最重要的是,韓森的歌聲與現場觀眾的呐喊,在此刻是無比的契合。
仿佛這不是一首新歌,而是所有人自出生起就埋藏在記憶中的歌聲。
不少人都是震撼不已,此刻都是拿出手機,拍攝著眼前這一幕,並不斷地發到網上,一時引起了整個俄國乃至全世界的觀眾和討論。
許多人華夏人也都在微特上不斷的刷新著韓森的莫斯科演唱會。
而莫斯科演唱會的相關熱搜詞條已經登頂了熱搜榜前三,被億萬人看到。
很多研究過俄國歷史的人都在感慨。
一位相關歷史專業的學者,在觀看了韓森演唱《喀秋莎》時的現場火爆視頻後,更是向前蘇聯表示感謝:“可能啊,再也沒有一個國家能做到這個地步了。生,是為了啟迪華夏,死,是為了警醒華夏……”
“正是因為走向了正確的道路,我們華夏才能一舉成為世界之首,感謝那些秉承國際主義、共產主義,為人類解放事業做出貢獻的人們。”
相關話題在這一晚頻頻登上熱搜前列,使得韓森的莫斯科演唱會熱度空前,《喀秋莎》的相關視頻拍攝片段,動輒都是數千萬的點擊播放量,足以窺見相關話題的討論熱度。
無數網友翻遍歷史,通讀兩國史書,對今晚這一幕更是感慨頗深。
“很感謝前蘇聯當初的教導,如果不是當初教會了我們煉鋼、合成氨、石油加工、化工合成、鈾濃縮和同位素分離,還教我們造機床、造坦克、造軍艦、造飛機、造洲際彈道……沒有經歷過一戰二戰的我們,我們哪能崛起的如此順利!”
“但正經來講,現在的俄國也不可能是前蘇聯了……”
“是的,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蘇聯了。”
“我很感謝在百年前,我們韜光隱晦時,那個強大且幫助過我們的蘇聯,但同樣,那也是個曾經壓迫我們,企圖控制我們的蘇聯,以及那個在邊竟衝突中,事事威脅我們的蘇聯,我們可以緬懷,但請不要再回來了。”
“如今啊,是個盛世,這邊風光獨好,就讓韓森,代表我們全體華夏人,送那位逝去的引路人一首《喀秋莎》吧!”
……
然而,除了華夏這邊的熱議外,在國外的一些社交網站上,尤其是以美利堅為首的歐美社交論壇上,卻是因為《喀秋莎》這首歌,引起了軒然大波。
只因韓森的這首《喀秋莎》中,有一句歌詞唱作:“去向遠方邊疆的戰士,把喀秋莎的問候傳達……”
如今,俄烏戰爭尚未平息,結局未定。
烏克蘭發言人在面對記者提問式,更是頻頻在國際場合要求過韓森表態支持烏克蘭。
在此之前,韓森一直不置可否。
而現在,這一首在莫斯科演唱的《喀秋莎》,卻像是直接的表達了韓森的立場。
相比較這場熱度空前的演唱會,這首《喀秋莎》明顯更加刺激一些人的內心。
在波蘭首都,華沙。
無數華沙人在看過莫斯科演唱會上《喀秋莎》的相關片段後,氣憤填膺,聯合了當地的烏克蘭人,湊夠了足足上千人,一起前往了韓森曾經開辦過的演唱會場地——華沙國際體育場,進行抗議。
群情激憤中,一些抗議者直接就把華沙國際體育場的負責人抓了起來,五花大綁,讓其跪在了波蘭和烏克蘭的國旗面前懺悔。
更有人直接拿起雞蛋,砸向了華沙國際體育場的負責人,怒罵對方為叛國者。
這一幕讓無數華沙人和烏克蘭人解氣。
甚至現場有無數人鼓掌叫好。
畢竟波蘭和烏克蘭,與俄國之間因為近百年來的戰爭,而形成了世代仇恨,雖然新世紀已經到來,蘇聯也早已改朝換代,但這份仇恨,卻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
即便警方及時趕到,給予了解救,抓捕了相關肇事者,但這件事的實質影響已經產生。
當華沙發生的事件曝光後,全世界各國的社會層面都引起了一片嘩然。
“這是對道德的踐踏,是對法律的蔑視!”
“簡直泯滅人性!”
“在華沙,人性被踐踏到極致!”
“原來波蘭是這樣的波蘭,不能容忍第二種聲音的產生!簡直獨裁到了極點!”
“華沙必須給全世界一個交代!”
“話說回來,《喀秋莎》這首歌描寫了一個女孩送男友上戰場殺敵的過程,而且還是韓森在莫斯科演唱,在這個敏感點上,韓森發布的這首新歌,是否可以理解為韓森在支持莫斯科?”
雙倍了,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