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從巨魔部落到精靈帝國》第350章 要塞星與宜居星
  第350章 要塞星與宜居星

  當新月亮的能源,被分配給了星體內外之諸方所需後,更大規模的物質投入、以及更大程度的星體改造行動才算是真正拉開了帷幕.
  其後,又是近550個母星日過去,涅斯塔在其余輔助力量的持續幫助下、以內含與外源材料為基礎,終於在星體內構建出了共計45座新的月亮,並隨著工程進度的持續推進、也將它們依次啟動至穩定運行的狀態。

  這些月亮的直徑也都在十公裡左右的程度,且並沒有全數集中在星核的最中心處,而是呈立體狀、以一個相對平均的密度,被分布在了星體內裡之各處。

  且其周邊、乃至外層區域的那些星體結構,在這時也早就不為原先的熔融狀態,而是根據需要被施加了層層功能性銘文、並全數完成了最終的定型。

  所以在此刻,四衛八的最外層雖也保留了原先那不起眼的模樣,但整體卻已成為了一座半空心的精靈造天體,且因其內部構造被大幅度的改變,所以星體直徑已增大至了約莫2500公裡左右。

  它的最外層區域,是以廢棄材料化合而成的、厚約70公裡的可操控類岩結構,且內部充塞著大量連成一片的信號屏蔽系統、岩基星體擾動模擬系統,以及需要時可被翻轉至最外圍區域、乃至延伸入外層空間的太陽能板塊;

  而在這一系列偽裝系統全數都被開啟的情況下,至少以共和國自身現有的技術而言,即便是抵至最近處、乃至落於星體表面進行觀察時,也幾乎無法察覺到它內裡的真實模樣與功效。

  由此再向下,是由金屬、仿精靈血肉培植體、以及高等植物相結合而成的防護層,其用立體銘刻技術與神術賜予加強了物理性能、且還增添了很高的能量抗性,並將整個星體都包裹在了其中;
  並且,為了便於更下方處其余功能的施展,防護層與上方的偽裝層相同,也被設計成了可操控、可收攏、以及可開合的結構。

  再向更內裡,厚約三公裡左右的區域是分為三十六面布設、且可將多數集中於某一面的內隱式推進系統,它們在被啟用時需要穿過上方的偽裝與防護系統集成面,才能發揮出自身的推進功效;
  此外,大量常規武器的攻擊端口、也被集中布置在了這一層架構當中,其與兩道表層結構間擁有著獨立的上下通道,且同樣也可以完成在內裡、以及在表層的順滑方位轉移與功能重構。

  其後,便是一段段的機械生產艙、材料加工艙、施法者實驗艙、食物培植與養殖艙,以及大片大片的居住社區;
  再往更內部,則是根據數百種已知天然與合成元素的最佳儲備條件,本著能源不要錢、用最小的空間完成最多儲備的理念,而建立的多段元素分解·儲備·啟用室;
  這裡具備有粗料精煉、氣液固轉化、適壓單質儲備、啟用前置等一系列功能分區,並佔據了星體內裡並不算小的空間區域,且被分配了並不算少的能源供給額度。

  而於此處往更內裡潛行,便是以智腦本體所在之區域為首的、集成了大量銘文核心體結構、有著領域超時空甬道發生端的中樞區域,它們被分置於原先之星核所在處、並被數道內層防護壁壘所包裹著,甚至還有四枚月亮在內裡、對這處區域進行二主二備的專門供能。

  看回整體,因為改造過程是以‘擬態之軀’的建設為標準,由涅斯塔與其余高階施法者們輪換著來主控聚合細胞,並主導了所有分區模塊的製造;
  所以,其最終成型為納米級的精細結構,且在中樞智腦中留下了很多與控制、形變等相關的‘銘文壓縮數據包’;
  也即是說,不但絕大多數分層結構的狀態與功能都是可以被改變的,就連其此時所表現出的類星體形態,也可以被轉化為飛船結構、巨精靈結構、半龍結構、乃至其余千奇百怪的模樣,從而適應各種作戰或航行需求。

  當然,大規模變形時會產生供給規模40%的能量消耗,且不但耗時許久、且過程中還存在有外層防護失效的狀況,因此需要在恰當的地點、恰當的時間被審慎的進行。

  且同時,其內的能源發生與轉化端、中樞智腦本體與鏈接端、元素儲備系統、以及承載銘文數據的核心體等重要區域,在這個過程中是只能進行不同程度之位移、而無法產生結構與功能性方面的變化。

  ~~~~~~~
  至此,星體改造任務基本結束,而當施法者投影們還停留在其內部、進行著各種細節調整之時,高階施法者們的紫色細胞洪流,則已然從最外層區域滲透而出,並聚合為了一道由涅斯塔主控的437合一肉身;

  作為其源頭的五階施法者們,平均都有著9米至10米左右的身高,且各自的重量也需要以20噸上下為基準進行衡量;

  對於以智力為最優先發展方向的文明物種而言,這基本就是已知范圍內血肉生命的規模頂點,且當下這個數據還在持續不斷的、以整個族群為標的繼續增長著。

  先說回五階施法者,他們現下所生成的合一軀體是高過百米、重達近萬噸的血肉巨無霸,這比之當初的部分高等魔獸都已經不遑多讓;

  而對於負責主控身軀的涅斯塔而言,此般雖也是個少有的‘巨精靈’體驗機會,但他還是在片刻後就解散了這種合和狀態,並操控著內裡屬於自己的那部分細胞單獨成形;

  且與此同時,其它施法者們也在須臾間就完成了自身的聚合與定型,並於這毫無防護的真空中左顧右盼著、好奇的打量周邊一切。

  “銘文防護層很有效,先前的內面視野沒辦法分清它與自然岩基星體的區別。”

  這時,其中一位施法者如此說道。

  “現在也是,精神力沒辦法滲透過偽裝層.”

  另一名施法者閉眼感受著、並於沉吟片刻後繼續說道,

  “但腳下這層的介入痕跡似乎還是太重了,稍微感知一下就知道這絕不是天然星體所能有的材質。”

  “你這是先入為主了吧”

  一名施法者示意般踩了踩地面,而後笑著說道,

  “如果咱們事先不知道底下這究竟是個什麽玩意兒,估計也很難產生其它多余的想法。”

  在他們各自交流之時,涅斯塔與艾薩拉已經匯合在了一起,且不久後粗牙、尖牙等等的老先輩也自然而然的集中了過來,同樣也開始了以領域為介質的真空交流.
  “果然,最後的結果還是層層加碼了,你加一點、我加一點.這最後建起來的東西,和咱們當初的計劃可區別太大了。”

  “嘿嘿~粗牙你說的可太對了,除了都是球體外我幾乎要認不出來了,但明明你自己也加了吧?”尖牙笑呵呵的回應道。

  “先不說這個,畢竟最終的結果還是好的”涅斯塔如是說著,並在轉頭四處望了一圈後感慨道,“但總覺的還是有些浪費啊。”

  聞言,早就摟著他胳膊倚靠在了一起的艾薩拉詢問道,

  “為什麽這樣說?”

  “地表太過空曠了,我想著是不是可以做的更多一點.比如,在內部增添仿星球磁場、改變地表重力參數、再來製造大氣層,輔以對表層的土壤化改造、促使形成海湖河流,這不就是一個新的可居住天體麽?”

  “以物理化學為藍本,以術法與銘文為改造基礎,再加上領域神術的加持增速,咱們應該可以在百年或者稍久、亦或者更短的時間內,完成這一系列事情吧?”

  “可以應當是可以,但咱們要建的不是星際要塞麽?”

  圈子裡年齡最小的芙蕾雅表示了自己的疑惑,並緊接著詢問道,
  “如果把星體表面改造成宜居模式,那起碼也得把它移動到母星軌道吧?要不然,就在外圍再建一座模仿日光的繞軌新月亮.可作戰又該怎麽辦,到時候地表區域不就成累贅了麽?”

  “這的確是個問題”

  隻微微思索片刻後,涅斯塔便針對這詢問做出了回應,

  “可暫時咱們也並沒有真正敵手不是麽,這麽個大家夥不利用起來總覺著有點不甘心,當然也可能只是我的強迫症犯了,看到空地就想著怎麽種田”

  此番話罷,他又緊接著補充道,
  “主要想為將來改造母星時打個底,保住她的地表結構算了,反正暫時也沒這個迫切的需求,還是先在小行星帶嘗試著展開吞星計劃、如果沒問題就把它送到外圍太陽系,然後咱們再去造第二顆、第三顆?”

  ~~~~~~~~
  整個建造的前後過程,畢竟都是在高精度的計算與精細的操作間所被進行的,因此之後的一切嘗試也還算是基本順利.
  這個未命名的、內裡集合著眾多月亮的類星體要塞,起先嘗試了對四軌星外層大氣的汲取與過濾,這其間自然要試運行內部的元素儲備系統,並重點關注了對其中聚變源的高壓低溫儲備狀況;
  而後,它又被送入了小行星帶、開始了對其中散碎星體的分解消化嘗試,並只在經過了幾次不大不小的結構性、功能性調整後,便很順利的完成了幾次相關的驗證性任務;
  再之後,它將被少數的實體精靈所駕駛著,離開四軌星軌道向著六軌、七軌、八軌所在方向逐次遠離,目的則在於驗證超時空甬道在這些距離上的虛境牽引穩定性;
  如果最終的結果符合預期,那將來就可以靠投影來駕駛它、亦或者其余同規模的艦體,在輕風險中前往外圍母星系、乃至更遠的區域展開探索;

  而此間所需的‘投影’,對精靈們而言也就只是要多少有多少的思維線程罷了,只有維持其存在、給予其對影響之現實力所需的思緒,才是這個過程中需要被衡量得失的資源.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