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從巨魔部落到精靈帝國》第319章 起勢與發展
  第319章 起勢與發展

  發生在極東的戰事,已在如火如荼中陷入了僵局
  於此前的數年中,不斷有大量的萊茵公民兵、奴兵、仆從軍被征調向東,王國境內竟然一時間變的空虛了起來,而諸多教派則利用‘天災萊茵禍’不斷出擊,完成了最起碼的基層勢力擴充。

  所以時至今日,除卻某些尚未直接露頭的潛伏教派外,諸多‘絕地教派’已有了多則過百萬、少則大幾十萬的信眾規模,且因能在災年中存活下來者本就多為壯年,所以他們期間所收攏的人口也是以此居多;
  並且,在生產和信仰有著高度相關的狀況下,幾乎每個教派都有著充足的物資儲備,與外界那於天災影響下的糟糕狀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而當軍事戰力與虔誠度又進一步掛鉤之後,已然信神頗深的諸教派、也展現出了適齡者們全民皆兵的狀態,並在充足武備的供應下能夠將之實現。

  於是,當聖天使們終於降下了神明的旨意,言說是時候該踏上偉大征程之時,他們那總計已足有千萬之多的兵力,頓時便在王國境內掀起了千重浪。

  但與此同時,天使卻還做出了另一項重要的指示
  其言道,‘神明乃是仁慈、且重視文明與生命的,諸神願意給偽神的信眾一個機會,讓他們得以在時間的偉力下、慢慢改換為指向真神的信仰,從而獲得永恆的庇護、以及心靈上的救贖。’

  因而,先不說能否做到、但此戰的目的卻絕非是族滅萊茵,而是要將其勢力范圍壓縮至一個限度之內,並在之後的時日裡、通過外部壓力與內部宣教的共同作用,來漸漸轉化它們的信仰。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王國廣闊的其余地域與附屬人口,自然就會成為諸神們的地上神國。

  所以在如此旨意之下,王國境內那近四十個真神教派、先一步進行了基於祭壇而生成的超遠程溝通,並商定出了各方勢力需共同遵守的原則——即,統一的立場、局部的聯合、廣域的各自為戰
  其先,‘統一的立場’自然是毋需多言
  萊茵王國留存於首都圈的勢力依舊強大無比,而其駐守於國境內的氏族力量雖然分散、卻也絕不能算是弱小,所以在諸神盟約尚未正式結束之前,地上的諸教派應避免彼此間衝突的發生,而應將偽神信徒當做大家暫時的共同敵人去應對。

  其次的‘局部聯合’,則是指在有必要的情況下、需要諸教派共同執行某些作戰任務
  像是一些‘強度高、利益少’的重要戰略戰役,又或者‘利益龐大、但強度卻過高’的重點區域,大家必須派遣出合適的兵力、在天使的仲裁下共同承擔起作戰壓力。

  其末,‘廣域的各自為戰’則是指
  真神教團在諸神的注視下、於各自天使們的授意與仲裁中,將王國境內、除首都圈與東域邊境等重點區域以外的附屬部民眾,按人口規模與方位距離等因素,劃分出了近四十個‘大包乾范圍’、且將它們作為‘信仰資源’分配給了不同的教派;

  後者需要在自己所被劃分到的‘范圍’內,嚴格按照條約的規劃去收攏民眾與財富、將它們轉化為自己的同信仰兄弟姊妹,而不能為了利益、去越界搶奪理應屬於盟友的那部分。

  如此商定罷了,諸教派終於決定按照規劃的結果統一發兵,然後或聯合、或獨自的,去執行各自在此間的任務;
  但在真正發兵之前,還有一項神恩被施加在了它們頭上
  在諸教團所合力求下的神恩中,有道路以各個絕地為核心、向外四通八達的延伸而出,它們既像是憑空生成的那般、又似是從地底鑽出的那樣,只在相當短的時間內、就完成了彼此間的連接;
  於是,一張被稱為‘神恩之路’的交通網絡,便就此於廣袤的萊茵王國境內生成.
  這是種從未見過的奇怪道路,只要將特殊的車廂、放置在那被天使們稱之為‘軌’的地方,然後再以各個教派的祭壇改良馱獸作為牽引,便能將沉重的補給貨物、亦或者是大隊的軍士,用極快的速度運輸到王國境內的各個地方。

  且還不止如此,又有一座座嚴整而堅實的堡壘、出現在了沿途的各個重要樞紐當中,其內還配置著天使所賜福過的、各式無需補給的‘固定兵器’;
  經過嘗試發現,這些堡壘與其內配置的兵器相結合之後,可以在真神信徒們的操控下以強大而連續的攻擊、形成嚴密的屠戮封鎖線.
  而被它們所保護的,則是一處處設施完善的兵站補給點,其內有乾燥的地下糧庫、有整潔的營房、亦有大大小小的武器庫若乾,甚至就連王國如今最為珍惜的水資源,也從其所在處之地底緩緩流淌而過、能夠被相對簡單的取用。

  也即是說,只要諸教團從根據地運來各色物資填入其中,便能以此為基、建立起一處處絕佳的軍事駐點;
  且在將來,還可以將它們當做城市的雛形,來做出進一步的開拓發展。

  而發兵後的教團,自然也是如此做的
  諸教派生怕這些‘神恩’會被各地的萊茵氏族搶了先,從而反過來對己方形成分割包圍,所以他們從一開始便爭分奪秒的運糧、運物資、運兵,然後在極快的時間內、就搶先完成了對絕大多數駐點的佔據;
  如此過後,各個核心教團總算是松了口氣,認為自身並沒有枉費神明與天使之恩澤。

  但其後所發生的一件件事,卻是讓各個教派明白了自身的多慮,凡俗那因貧瘠想象力而生的擔憂,於神明與天使們的力量面前、卻終究顯得太過庸俗與多余.
  無論是‘神恩之路’、還是被其所保護著的堡壘與駐地,由各個教派們使用時明明還一切正常,可一旦敵方勢力大著膽子去進行嘗試,便會在諸如‘無法啟動武器’、‘道路中斷’、‘突然出現的格擋’等等之原因下,無法在它們手中發揮出任何的作用;
  即便是在無奈中選擇去進行破壞,其所具備的‘堅固特性’、‘可再生特性’,也會讓破壞者們在花費了大力氣後無功而返。

  甚至,在接受其中的部分堡壘時,駐軍於其內還發現了半陷於地底的慘烈屍骨
  它們似是先被自動封鎖的堡壘從內部困住,過程中或是直接被困死、亦或是被建築本身的某種能力所殺死,並於其後進入了分解消化的階段,於是才有了教派駐軍在接收時所看到的場景。

  這些信者們,自然不會因敵方的慘狀而生出恐懼之心,因為他們隻從中看到了‘神明’的偉力、然後於此時變得越發虔誠,而後就滿面歡喜、且內心中充滿了感動的,進入到‘吃人’堡壘當中開始了對自身任務的執行;

  他們將會在此輪流常駐,以保護背後的糧秣安全,從而讓己方的行動變的更為順遂.
  其後,諸教團便一邊感謝著神恩的賜予、一邊利用著這些道路與駐點快速穿行於王國境內,在極短的時間中便完成了很多先期的布置。

  比如,他們各自分出了部分兵力、然後合行向東,在東域邊境處僅用月余的時間、便‘建造’了龐大的戰爭堡壘,然後一邊在堡壘中駐軍、一邊與緩衝地帶內的‘逃兵’勢力建立起了聯系;
  諸教派本打算吞下這些想象中朝不保夕的逃兵,但其後卻得知他們也受到了未知、或已知真神們的眷顧,且於此時已在一片澤國中、建立起了大大小小的根據地。

  將來會如何姑且先不論,但現在大家卻打算先互通有無,並準備彼此配合著共同堵住極東萊茵主力軍回歸的最佳道路,讓他們即便是下定決心立刻回返境內,也無法一帆風順的走完歸途。

  而在這個過程中,王國東域內那些因戰爭而被強行遷徙至此的部族們,也被境內的諸多教派瓜分了個乾淨
  對於它們而言,提供信仰的‘人口’才是比什麽都重要的資源,其余物質財富、軍械糧畜、乃至土地本身,都並非是短時間內的剛性追求;
  因而,這一階段的劫掠重點依舊被放在了‘人口’本身,有數十萬、上百萬、甚至更多的附庸部族民眾,在此間或是強行、或是自願的,被陸續送往了各個教團的核心聖地蒙受神恩。

  總而言之,在他們自身的努力、以及潛伏者的幫助下,真神教派所發起的一連串攻勢、可以說進行的十分順遂.
  而在前言之所謂‘潛伏者’中,除了一部分言說自己受到了‘天使感召’、從而自發進行著幫助的零星萊茵眾外,大地母神教派卻是其中最為龐大、且扎根最深的勢力。

  於凡俗間而言,該教派的核心權力機構為‘大祭祀團’,其內共計有十三個大祭祀席位、且在此時已然是全數滿員的狀態,而坐於此間席上者、便是在數目上如巧合般完全對應的‘大主母王妃’.
  起先,是位於極東前線的十三位‘王妃大主母’們受到了神啟,她們心中對於父神偏心的不滿、在過程中因某種原因而被放大,並逐漸讓她們對地母神信仰生出了皈依之心。

  而其後,天使之神術又讓她們見到了未來的景象,似是幾乎就只有一條路被擺在了萊茵族面前.
  身為偽神的核心信眾,萊茵族只有皈依真神、才能在新秩序下得到庇護,不然就會迎來真正的生死族滅;

  此般結局自然不是王妃們所願意面對的,她們甚至認為與其在之後因不得已、而零星的加入到其余各個教派當中,從而成為其中並不算起眼的一份子;

  那還不如從一開始,就集中全部力量去經營一個教派,並以此獲得先機、爭取到比‘存續’更好的未來局面。

  在如此想法中,十三位王妃終究於忐忑的心情下選擇了皈依,且發現不但沒有父神的懲戒因之而被降下、甚至她們自身還能利用父神的祭壇,獲得與過去幾乎並無不同的加持;
  所以,‘偽神’的觀念、以及天使所言‘被困真神域’之消息,更是在她們心中生根發芽、並逐漸變得對此深信不疑,從而更積極的展開了後續的行動。
    於是,王妃們在天使的授意下、在暗中籌劃著建立起了‘大地母神教團’,並獻上了她們所直接掌握的、那數目龐大的奴兵奴部,讓其成為了教派一開始的底層根基;

  其自身亦是憑此功收獲了神恩與天使的垂青,不但掌握了新的力量、且成為了規劃中只會有十三席的‘大祭祀團’成員,總算是初步站住了她們所求的‘先機’。

  但出於某種只有天使們才知道的原因,教團並沒有利用這個優勢、從一開始就於其余主母們中大肆的擴張信仰,而是進行了一種十分有序、且有選擇性的第次傳播。

  首先,新鮮出爐的大祭司們、在各自的居所內立下了微型祭壇,且幾乎是在王國主力軍團的眼皮子底下、進行了針對奴仆們的宣教;

  她們從對自己言聽計從的心腹奴兵高層開始,逐次的讓其擁有了信仰、以及由信仰而生的新力量,然後再以此為基層層向下波及、直至到各個奴兵團的中底層都成為了淺信徒亦是不止。

  其後,通過天使們所賜予的超遠程聯絡手段,王妃們說服、並串聯了停留於王國首都的最核心親族,且以她們為中轉、布局了教派在國內的力量;
  由此,不但王妃們自己的、且還有姊妹女兒們在國內所掌握的奴兵奴部,也於那時起成為了教派的新勢力,並利用後方那遠比前線更方便的宣教優勢,建起了一個個用以培植信仰的教派分支、並陸續訓練出了更為精銳的教兵戰團。

  再之後,她們又重點吸納了舊十三大氏族中、其余也掌握著巨額資源的旁支核心雌性,不但為教派收獲了她們麾下的信仰資源、還以新皈依者為勢力延伸的重要節點,逐漸編織出了一張間接影響著國內政治全局的大網;
  更之後,處於首都圈外、但位於重點地域的氏族大主母們被緊接著接觸與吸納,並授意她們在暗中為盟友教派、有限度的提供掩護與幫助;

  而在最後,王妃們的視線則沿著勢力大網繼續蔓延,且投向了剩下的那些氏族大主母.
  當然,這一系列的過程並不是完全的一帆風順,願從者自然是有的、但不願從且堅定信仰著父神者更是層出不窮。

  對於前者,自然是要吸納入教團、成為最核心之下的各級主祭,然後以她們自身為核心建立起新的教團分支,去繼續轉化有資格且有名額的同胞、庇護暫無資格也無名額的同胞、迫害對‘偽神’之信仰過分堅定的同胞、安撫住模棱兩可的不知情同胞,而分支們所陸續掌控的奴部奴兵、自然要繼續去發展地母神的信仰;
  對於後者,則讓其在意外中魂歸天使所言‘偽信者之牆’,並轉而去接觸坐了她們原先席位的姊妹或女兒,然後再次重複先前的過程。

  於此間,王妃們的‘以身試險’、以及天使所展示的‘未來景象’,自然就成為了轉化諸多大主母們信仰的最關鍵因素
  她們在前者身上見到了父神的無動於衷,無論是出於‘被囚禁’、還是因實力不足所導致的‘露怯’,父神對此事不管不問的態度,可以說直接動搖了主母們的原初信仰;
  而在‘未來’中見到的無盡悲哀、再結合王妃們所闡述的‘先機’設想,則讓她們生出了希望、生出了‘這才是為了族群好’的自我安慰途徑,且因之減弱了背叛父神所會帶來的負罪感、並最終大多選擇了皈依大地母神。

  如此,奴兵奴部們雖不再是大主母的私有財富,但通過‘核心教團’、‘分支教團’這般的新秩序規劃,其直接領導權卻依舊被保留了下來,還因‘陣營’的轉變、而不會被其余教派在將來視為敵對者;
  且此般進行的擴散信仰方式,也注定了將來大主母群體會在教團內佔據重要、甚至主導的凡俗間地位,王妃們早些時候的籌謀、也能因之得以實現。

  而對於大地母神教派整體來說,即便各個氏族的轉化進程被維持在了一個限度之內,但在有了以十三王妃為首之大主母們的加入後,就相當於直接掌握了最龐大的信仰資源,且還通過氏族紐帶間接掌握了更多的潛在力量;

  因此,即便這個教派一直都保持著引而不發的狀態,卻也成為了真正最頂尖、甚至沒有之一的新勢力,並在戰爭爆發後轉身就化為餐桌前的大饕餮,利用自身的諸多優勢、於分蛋糕時劃拉走了很多資源。

  但‘天使’們所關注的,卻僅只有對‘偽神’信仰的有序剝離而已,只要這一點的確處於規劃當中、且正被堅定的執行著,那其余諸事就一切好說;
  就比如,大主母們對於‘先機’的籌謀,就屬於這個‘好說’的無所謂行列當中.
  所以在這諸多的前期發展過後、當時間來到這一刻時,不但是明面的諸教派已開始了行動,潛伏於暗處的地母神教團、亦是在不斷發揮著她們自身那固有的影響力.
  無論是在首都圈、還是在外圍的氏族中,掌握了大權的地母神皈依者、一邊對麾下‘可發展’的不知情者進行著安撫,同時又不斷派出最為堅定的‘父神派核心雄性’領軍出征;
  而隨後者出動的,自然也是‘同信仰屬性’之同胞居多,再配以一些轉化價值低的奴部奴兵、一些有堅定之固有信仰的附屬部戰團,就形成了一路路大軍開拔上路的景象;

  於是,這些大軍或是從首都圈出發、或是從外圍氏族出發,且和諸教派軍團展開了接連的大戰
  這是一場場完全不對稱的戰役,因為教派軍早就掌握了它們的兵員配備、行軍路線、乃至先期的作戰規劃,並利用神恩軌道調兵遣將、在局部形成了一次次的絕對優勢;
  其後,對面的高端戰力在天使的‘俯身’降臨、亦或者‘懲戒’降世中,被一個個點著名消滅、俘虜;
  於中層、基層方面的戰鬥而言,則依靠己方在交通中獲取到的數量優勢、裝備優勢硬生生吃下;

  因此,在這一場場接連進行的大戰中,教派聯軍理所當然的不斷收獲著勝利果實。

  而這些戰役的結局,於聯軍方面來說無疑是一劑劑高效的強心針
  在經歷過無數年、無數代的被統治、被壓迫後,萊茵種的強大對於信眾們來說,既是血一般教訓下的事實、也是種被深深刻入了骨髓的觀念,佔據了教派絕大多數人口的普通信眾們,的確是害怕、且是極端害怕萊茵種的;
  但現在,這些接連的勝利卻是讓他們漸漸拾起了信心,而此間鮮明差別所形成的原因、更是讓‘真神信仰’變的愈髮根深蒂固。

  當這些失敗的消息,又在教派的刻意放行中、在部分於‘身份認同’上產生了錯位的萊茵種們傳播下,被陸續送到了首都圈內、送到了外圍氏族當中,並在潛伏的地母神祭祀放任下,全然沒有管制的被傳入了幾乎所有萊茵種耳中
  初時的怒不可遏、導致了後續更多戰役的出現,而其後那又接連傳來的失敗、卻讓他們對自身能力產生了久違的懷疑。

  於此時,依舊在外的主力軍團、仿佛就成為了他們心中的最後一根稻草,無論是真的相信、還是不得不去相信,絕大多數已習慣了站在巔峰的萊茵種們,開始日夜祈盼王者回歸的那一天,希望王能帶領著他們走出困局;

  然而他們所不知道的是,被賦予了極高期待的王者自身、於此時的處境而言,也絕稱不上一個‘好’字
  極東的戰事已陷入了徹底的糜爛當中,聯邦的首都圈就像是龜殼一般始終無法被擊碎,且那愈發沉重的糧草壓力、亦是讓萊茵王感到了深深的後悔。

  在一開始的時候,南北兩邊的臨時盟友們還能支持一些,尤其是對極東有著更大擔憂與目的的南部盟友,幾乎是在毫無額外條件的情況下、承擔起了萊茵軍團之大部分用度所需;

  但當時間一點點過去後,首先是北部的盟友出現了問題,那個十七公主居然扔下了戰事、帶著所有軍隊緊急回國了,其所‘補貼’的那部分軍需自然也由此斷絕。

  其後,當國內同樣陷入了旱災的猛獁們咬咬牙、決定也承擔起這部分缺失之時,從遙遠西部終於傳來的噩耗、卻是讓萊茵王的心態當場炸裂.
  來者是他的親信,那是一位有著獅鷲坐騎的核心雄性,其此行沿途除了必要的休息之外、幾乎全是在天空中渡過的,及至此時總算是趕到了最前線。

  而他於抵達後所言的,非但是對大後方國境內、那已惡劣到極致之狀況的匯報,更還在氣憤之下、對王者發出了‘為何久未回復’的質問
   這一章的內容哪怕只是部分展開去寫,似乎都可以湊個大數萬字出來
    但我是真搞不清該不該展開去寫,所以就先這樣吧。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