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父可敵國》第1268章 誰跑誰是狗
   第1268章 誰跑誰是狗

  翌日一早,大雪初晴,久違的陽光灑在皚皚雪原上,是那麽的明亮,那麽的讓人心情舒暢。

  “難得的好天氣啊。”王弼一邊看著帳外明媚的陽光,一邊讓親兵幫自己穿好身甲、遮臂、下裙、衛足,再把頓項、護心、鐵脅一件件佩好。

  最後戴上頂著紅纓的金盔。頭盔與頓項一起合叫兜鍪,可以為頭部頸部肩部提供極強的防護。

  這一身穿戴下來,足有四五十斤,換成普通人,光穿著走兩步,就要累的氣喘籲籲了。就是王弼這種天生神力的大將,不上戰場也不會穿戴這麽整齊。

  “這麽好的天氣要上戰場,真是讓人……”王弼理了理頭頂的紅纓,露出八顆潔白的牙齒。“開心極了!”

  說完,他便大步走出營帳。

  ~~
  王弼的大軍昨日抵達的遼河邊,在距離元軍五裡外扎營。

  還沒把帳篷扎好,遼王阿劄失裡便派人來下戰書了。

  戰書寫的洋洋灑灑,文采斐然,跟明軍那些讀書人出身的書記官,水平不相上下。

  大意是‘我們兀良哈三部素來與大明井水不犯河水,你們卻犯我領土,毀我營寨,殺我子民,實屬不義。本王上體天心,本欲退一步息事寧人,爾等卻步步緊逼,將我們逼到了遼河邊。是可忍,孰不可忍?’

  ‘不要以為本王好欺負,本王有控弦八萬,各個精於騎射,悍不畏死,如今集結於此,背水一戰,憑你們區區兩萬兵力,無異以卵擊石。’

  ‘所以本王奉勸你們,懸崖勒馬,趕緊轉回,雙方仍可和平共處。倘若仍執迷不悟,那明日便各帶大軍,於營前決一死戰!’

  王弼看完,提筆寫下五個字,算作回復:
  ‘誰跑誰是狗!’

  ~~
  帳外,兩萬騎兵將士也已披掛整齊,等著主將帶領他們踏上戰場了。

  “跟著我,殺敵去!”王弼惜字如金,戰前動員隻說了六個字。

  因為他雙刀王每戰必身先士卒,衝鋒在前,根本就用不著對將士們廢話。

  王弼說完,便牽著自己的棗紅戰馬,步伐沉穩的向營門外走。

  “喏!”什麽樣的將軍帶什麽樣的兵,將士們也不廢話,齊齊應一聲,便跟著自己的主將,魚貫牽馬出營。

  他們連人帶甲將近兩百斤,戰馬自身還有幾十斤的馬甲。為了節省馬力,不到衝鋒那一刻,他們是不會上馬的。

  出營之後,王弼和郭英便各領著一萬騎兵分左右兩路列陣。

  對騎兵來說陣型同樣重要,尤其是騎兵對騎兵,雙方機動能力相當時,誰的陣型更合理,誰就能更好的保存自己殺傷敵軍,
  事實上,誰能把更完整的陣型,保持到短兵相接的階段,誰就會成為最後的勝利者。

  但騎兵在作戰時進行大規模陣列調整十分困難,因此也需要像步兵一樣,事前進行陣型的排列。

  當然,為了防止在衝鋒時,自己人發生不必要的碰撞,騎兵陣型相較嚴密緊湊步兵陣型而言,是簡單而松散的。

  明軍左右兩路騎兵,都分前中後三陣。
    簡單而言,前軍負責衝鋒,中軍負責陷陣。後軍時刻準備支援。

  具體軍力分配上,前軍、中軍、後軍,各由三個千戶所構成。另有一個千戶所直屬於兩位主將,充作預備隊。

  這些千戶也是戰場上實際的指揮官。他們或是率領自己的一千名騎兵,執行戰前制定的計劃。或是根據中軍的旗鼓信號,執行主帥實時的命令。是主帥意圖能貫徹執行的關鍵。

  ~~
  與此同時,對面的蒙古人也在布陣。

  都是一個師傅教的,雙方陣型都大差不差,只是將領會根據自己的風格,和軍隊的特點,進行一些微調而已。

  這次阿劄失裡是豁出去了,把能派的軍隊,都拉上了戰場,湊了整整四萬騎兵,陣線綿延數裡!
  看著手下漫山遍野的蒙古騎兵,阿劄失裡豪氣頓生,他效仿著祖先戰前時的舉動,縱馬自陣前巡視一遍,所到之處,兀良哈和翁牛特部的勇士們便舉著彎刀,高聲‘嗬呼’起來!
  ‘嗬呼’聲越來越整齊,越來越響亮,元軍士兵的士氣也越來越高漲。

  當阿劄失裡拔出彎刀,高舉頭頂,元軍的嗬呼聲震天動地,士氣到了頂點!
  阿劄失裡便將彎刀向前猛地一揮,嗚嗚的號角聲中,元軍便率先開始了進攻。

  戰場對面的王弼見狀,也下令擊鼓前進。

  但跟人們想象中的兩軍騎兵全速前進,激烈對衝不同,明軍也好元軍也罷,都沒有催動戰馬展開衝鋒,只是保持著陣型,徐徐前行。

  前進過程中,雙方都把騎兵展開成比較寬的隊形,兩軍的前鋒幾乎要拉成一條直線了。

  在相距五十丈左右的時候,雙方的陣線便不約而同停了下來,騎兵們張弓搭箭,做好射擊準備,然後跟隨著各自的千戶,緩慢向前挪動。

  待到進入射程時,千戶便停止前進,下令自由射擊。

  說是自由射擊,但也不是想往哪射就往哪射。這麽遠的距離,只能采取大仰角拋射,再好的射手也沒法保證落點,如果純自由射擊,毛都射不中。

  而是由百戶自行選定一個射擊的方位,他手下的一百名騎兵便一起朝那個方向進行拋射覆蓋。

  箭雨之下,必有亡魂……

  雙方騎兵便在極限距離上互相射擊。射擊的同時,當然也不能一動不動立在那裡當靶子,還得移動起來躲避射來的箭矢。

  兩軍陣線卻都不向前移動,而是進行左右平移,始終保持著一箭的距離互相射擊。就像兩條平行線一樣,在草原上來回移動,卻始終不靠近。

  而且平移的速度也很緩慢,道理很簡單,速度越快,射的就越歪,要想保持殺傷,就只有讓自己慢下來……

  事實上,能頂著箭雨保持慢速前進,而不慌亂躲閃的士兵,都已經是精銳級別了。

  從這點看,兀良哈三部確實要比這年代的純種蒙古騎兵強不少。

  只是,當年蒙古騎兵令人聞風喪膽的‘曼古歹’射箭法,由兩軍同時使出來,竟是如此抽象而可笑。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