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父可敵國》第353章 還得問專家
  第353章 還得問專家

  什麽叫說話的藝術?就是把話說到人心坎上。

  老六把小馬哥的經典台詞,用在這兩位有相似處境的昔日大佬身上,就是絕殺。

  兩人果然不再推辭,都磕頭表示,願意加入市舶司。

  “哈哈好!”朱楨高興的站起身,親自拉起兩人道:“從今日起,兩位便是市舶司的海運委員了。我對你們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把市舶司做大做強!相信我,只要能做到這一點,你們兩家一定能重現昔日輝煌。”

  “是。”兩人自然他說什麽都應著。

  “來來,坐下說話。”朱楨終於招呼兩人就坐。之前他們一直是站著回話的。

  他將眼下的情況簡單介紹一番,重點提到了即將舉行的鎮江大會。然後指著韓宜可道:

  “但說實話,我和師兄都是外行,二位行家有什麽想法,盡管暢所欲言,不用有任何顧慮。”

  “……”兩人對視一眼,知道這是殿下在考校他們的水平。哪敢不拿出點兒真本事來?

  沉思片刻後,顧元臣先開口道:“恕微臣直言,殿下召集江南大戶開大會,有用是肯定有用,但也不要抱太大期望。”

  “怎麽講?”楚王不動聲色問道。

  “因為海上貿易跟陸上貿易不同。路上貿易是參與的人越多越好。而海上貿易,是參與的人越少越好。”顧元臣沉聲道:“最理想的狀態,是海上只有一家。這時候,利潤可以最大,成本可以最低,辦什麽事也可以最高效。”

  “哦……”朱楨登時來了興致道:“這說法新鮮,還是頭回聽。”

  “殿下,老顧說的在理。”一旁的沈榮也附和道:“因為海上貿易,是建立在暴利的基礎上的。海上風波險惡,弄不好就會翻船。還有瘴氣、海盜、番夷……都隨時會要人命。如果沒有暴利,誰願意冒著重重危險,遠涉重洋?”

  “有道理。”朱楨點頭笑道:“不怕二位笑話,本王只知道海上貿易賺錢,卻到現在也不知道,到底有多賺錢。”

  “就以日本為例吧。”沈榮便道:“那個島夷國什麽都缺,卻盛產金銀。所以寒家以前就是專做日本生意的。

  “唐朝時,他們從我國學會了織絹紵錦緞,卻不會製生絲。若海上不通,則無絲可織。所以每百斤價銀五六百兩……”

  “多少?”韓宜可震驚的叫一聲,趕忙向殿下告罪。

  “很誇張?”朱楨問他。

  “很誇張。”韓宜可道:“在江南,最貴的是湖絲,每百斤也不會超過銀一百兩。”

  “我艸……”朱楨也忍不住爆了粗口,那話是怎麽說的來著?

  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它就會鋌而走險;為了百分百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
  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

  而在大明,搞走私可以賺到百分之五百的利潤……他們能乾出什麽瘋狂的舉動,放開了想去吧!

  ~~
  “但這是我一家壟斷的情況,要是有兩家一起,我家的利潤一定會受影響。因為相對國內的大量生產,海外的市場終究小很多。那麽對手為了更多的銷售貨物,搶佔我的市場,就會主動降價。

  “那些精明的日本大名也會利用對手,向我壓價。最後我也只能跟進降價。這還是只有兩家的情況,賣家越多,這種自相殺價的情況就越嚴重,暴利便不複存在。”沈榮接著道:“失去了暴利,海外貿易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而且,海上有海盜,有倭寇,還有不友好的蠻夷國家,這些都需要花費巨大的成本去擺平。參與的家數多了,各家都不願意付出高昂的成本,都希望坐享其成。結果就是……”沈榮頓一下,尋思該怎麽形容。

  “三個和尚沒水吃?”朱楨接話道。

  “對,就是這個意思。”沈榮忙點頭道:“總之分一杯羹的人越多,海上就越亂,海貿也越不賺錢。”

  “所以原先,海商始終維持在六家。”顧元臣道:“任何想要加入的後來者,都會被六家聯手拒之門外。”

  “好家夥,上車焊死門。”朱楨對這種現象的理解,遠比兩人預想的好。

  他記得在哪本書上看到過,最初只有葡萄牙人能從亞洲運送胡椒回歐洲時,胡椒價格居高不下維持了近百年,葡萄牙人幾代人賺得盆滿缽滿。

  但當荷蘭人、英國人相繼打破葡萄牙人的封鎖,也來到亞洲,也開始往歐洲販運胡椒後,這種昂貴香料的價格很快持續暴跌,幾年功夫便跌成了平價貨,讓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東印度公司’破產……

  看來海上貿易的遊戲規則,跟自由貿易扯不上半點關系、

  ~~
  “其實六家都嫌多了。”沈榮淡淡道:“每年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劃分航線,分攤費用,協調利益。但問題還是層出不窮,內耗十分巨大。”

  “嗯。”朱楨點點頭。

  “所以你們的意思是,最好就吃獨食了?”韓宜可皺眉問兩人道。

  “不是吃獨食,而是海上只有我們一家的船。”兩人忙向未來頂頭上司解釋道:“江南的大戶和百姓,既可以為我們供貨,也可以為我們在國內銷貨。他們要是想做海上貿易也沒問題,但必須坐我們的船,用我們的船運貨,按照我們規定的價格買賣,不能壞了規矩。”

  “有道理。”朱楨點點頭。

  “這不就成了元朝的官本船了麽?”一直沒說話的羅本,忽然內切道:“伱們怎麽保證,不重蹈元朝的覆轍?”

  前面說過‘官本船’制度,就是海外貿易由官府壟斷,實行官商合營模式。其中,船和本錢都由官府提供,並由官府挑選商人進行經營,出海利潤七三開。

  “唔,看起來,元朝的能人,也認識到了海貿應該由官府壟斷。”朱楨點點頭道:“而且已經有了一套很成熟的辦法。但結果非但沒成功,還讓市舶司徹底一蹶不振。”

  “官本船制度本身沒有問題,主要是執行的人太差。派來官員光想著盤剝商人,中飽私囊去了。根本沒有壟斷海貿。”沈榮答道。

  “雖然元廷三令五申,禁止私人出海,為此還好幾次海禁。但地方文武腐敗透頂,只要給錢,就可以隨便走私。私商可以隨便出海,官本船怎麽可能是對手?”顧元臣也道。

  他其實是最好的例子,他本身擔任過海道萬戶府副萬戶,但顧家卻擁有龐大走私艦隊……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