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北宋穿越指南》第884章 0879【天子劍下,眾生平等】
   第884章 0879【天子劍下,眾生平等】

  直接抓人?

  在場者無不驚愕。

  以義門陳氏的巨大聲望,正常流程不該是這樣啊。做買賣還要討價還價呢,何況是拆分家族這種事情。

  皇帝應該先派來欽差,對陳氏進行旌表嘉獎,然後再提拆族遷徙之事。而且還要好生商量,充分聽取陳氏意見,最後各自做出讓步,達成一個皆大歡喜的結果。

  對,大明是在北方瘋狂拆族,但那些家族能跟陳氏相比嗎?
  一百年前,義門陳氏拆分成291份,遷往全國各地置換田產。

  但另外剩下47份田產,分布於德安、德化、建昌、瑞昌、星子五縣,仍舊由留守江西的陳氏族人控制。這還沒把各種店鋪、廟觀、戲院、醫館……計算在內。

  一份田產,就是一個村莊!
  留在江西的族人是不分家的,無所謂主宗還是旁支。最高掌控著是大家長(族長),下面還有各房的家長,他們派人到村莊擔任莊首,還派人管理其他動產或不動產。

  南唐時,江州義門陳氏700余口。

  五十年後,家族人口直接翻倍。

  又過六十年,已經增漲到將近4000口,而且一直都不分家析產。

  於是朝廷勒令拆族遷徙,當時大約遷走3300人,留在江西的還有500多人。一百年過去,這留守的500余人,再次繁衍到3000人左右!
  一個又一個村莊,被江州義門陳氏兼並土地,村民變成陳氏控制之下的佃戶。

  雖然族人只有3000,但他們控制的農民卻以萬計,並且分布在周邊五個縣的廣大區域。

  直接動手,魏良臣不怕鬧出亂子嗎?

  當年權邦彥領兵鎮守九江,鍾相打了好幾年都打不下來。

  真就是權邦彥用兵如神?

  非也。

  只因權邦彥獲得了陳氏的支持!
  鍾相在湖南毀學校、殺儒生、分田地,種種行為把義門陳氏嚇壞了。他們主動找到權邦彥合作,出錢出人幫忙招募鄉兵,又串聯其他士紳一起出力。

  這些士紳招募的鄉兵,保衛家鄉時爆發出驚人戰鬥力。

  鍾相的士兵雖有宗教加成,卻也攻不下江西鄉兵防守的九江城。

  而大明朝廷,卻能在江西傳檄而定。無非就是大明不亂來,不會搶他們的田、拆他們的祠堂、毀他們的學校!
  陳宗賢已經徹底懵了,直到被士兵按在地上,他才驚慌呼喊:“魏總督,有事可以商量,君何至於此啊?”

  魏良臣面無表情:“處決犯人,刑部都沒有權力,須奏請陛下勾決。國之大事,在戎與祀,爾等卻私祭春秋二社。如此種種,你們是在謀奪天子權柄、僭越朝廷制度!這還商量什麽?商量皇帝禪讓,請江州義門陳氏登極禦宇嗎?”

  “絕無此事,絕無此事!”陳宗賢被嚇得恐懼發抖。

  另一個族老說道:“魏總督,督察院的陳東陳少陽,也是我們義門陳氏的後裔。都是自家人,什麽事都好說,沒必要動武抓人。”

  “義門陳氏,全國皆有,”魏良臣說道,“我此次前來,是奉天子之命,專門清理江州義門陳氏,與其他義門陳氏無關。帶走!”

  幾個老頭子被架去河邊登船,其余族人緊緊跟隨不斷哀求。

  不多時,兩百多個讀書人,其中還包括幾歲蒙童,從陳氏書堂趕來堵住去路。

  一個二十多歲的士子質問:“我陳氏舉族歸順大明,奉公守法,友愛鄉鄰,你憑什麽抓人!”

  “私設公堂也是奉公守法?”魏良臣反問。

  那士子辯解說:“那是以往舊事,我陳氏已不再動用私刑。”

  魏良臣笑道:“有沒有罪,審過才知道。”

  “你這是胡亂抓人、殘害良善!”另一個士子怒道。

  這些讀書人吵嚷著上前,試圖把魏良臣給圍住。

  又有人帶著村民趕來,既有陳氏族人,也有他們控制的佃戶。甚至還拿著鋤頭棍棒,打算動用武力解救族長。

  陳宗賢都快被嚇暈了,連忙大喊:“回去,爾等各自回家,千萬不要胡來!”

  “家長大人且安心,我們不會坐視酷吏把你帶走!”一個壯漢喊道。

  陳宗賢憤怒咆哮:“混帳,快把人散去。你不是在救我,你們是在害我,你們是在害陳氏一族啊!”

  魏良臣喝道:“王命旗牌在此,如同天子親臨。誰敢阻攔,視為謀反,格殺勿論。吹號,聚兵!”

  “嗚嗚嗚嗚!”

  軍號聲響起。

  留守在河邊的駐防軍和漕軍,列陣朝著魏良臣這邊小跑。

  大概還剩三四百步,軍哨突然接連吹響。

  所有士兵減速停止,重新列陣前進。並且弓上弦、刀出鞘、槍平舉,直接進入交戰狀態。

  還在猶豫是否要散去的陳氏武裝,見狀頓時嚇得魂飛魄散。
    他們在九江擋住鍾相數年不假,但那是兵甲齊備、據城而守,且害怕鍾相攻入江西燒殺搶掠。現在他們手裡只有鋤頭棍棒,又無城牆可依,而且不是非打不可,哪裡還敢跟官兵交鋒?

  佃戶們紛紛後退,卻又不敢離開,擔心事後被處罰。

  “散去,快散去!”陳宗賢努力呼喊。

  一旦跟官兵交手,那就是謀反大罪,江州義門陳氏全得完蛋。

  有族長下令散去,佃戶們頓時作鳥獸散。

  陳氏族中的青壯,也紛紛從魏良臣周圍散開。

  只有陳家那些讀書人,依舊擋著去路,他們不信官兵敢殺士子。

  魏良臣卻下令:“王命旗牌在此,阻攔總督辦案者,當場格殺不必留情!”

  軍隊繼續前進,甚至盾牌都舉起來了。

  陳宗賢已經急得滿頭大汗,驚恐呼喊:“你們快回去讀書,不要攔著道路!”

  官兵已經來到十余步外,陳家的讀書人終於心理防線崩潰。

  因為他們發現,自己只要還攔著道路,那些官兵是真敢屠殺士子。

  讀書人陸續退開,道路暢通了。

  陳宗賢懸著的心也落下,隨即變得渾身癱軟,被兩個士兵拖去岸邊登船。

  南昌城內的省府縣三級吏員,大約七成被魏良臣帶到這裡。他對吏員們說:“立即清丈德安縣的田畝,誰敢阻攔就通知將士抓人。若有人持械抵抗,不必審問,當場格殺!把德安縣的田畝清丈完畢,再去清查瑞昌、德化、星子、建昌四縣。”

  大明朝廷設立的九江府,一共有七個縣。

  其中五個,都是義門陳氏的地盤。並非他們佔完了五縣之地,而是成片成片兼並,接村連莊牢牢控制鄉村。甚至壟斷了府縣城市的許多行業,尤其是坐擁九江港口日進鬥金。

  魏良臣又召集沒有被抓的陳氏族老,在陳氏祠堂開會談判。

  談當然要談,但必須先兵後禮,否則魏良臣說話沒人聽!

  魏良臣掃視那一群族老:“唐末五代亂世,唯獨江西安定。伱們在九江安穩發展數百年,似乎忘記了朝廷威嚴。天子劍下,眾生平等,可不管你們是大族還是士人。再給你們介紹一下,這支令旗,這塊令牌,合起來叫做王命旗牌。”

  兩個旗牌官站出,一個高舉令旗,一個亮出令牌。

  魏良臣提高聲量:“我在江西,可以隨意調兵。我用王命旗牌殺人,等同於天子下令誅殺。吉安府已經鬧出民變,江西三司竟然隱瞞不報。天子已然震怒,內閣已然震怒。誰敢再抵抗清丈田畝、攤丁入畝,我必在江西殺得人頭滾滾。誅盡江州義門陳氏也在所不惜!”

  本來心有怨氣的陳氏族老們,聽到這番話猛然色變。

  好些家夥欲言又止,他們想抱怨什麽,又怕惹來殺身之禍。

  魏良臣繼續說道:“陳氏私設公堂,是肯定有大罪的。如果在丈田的時候,發現你們隱瞞了田畝,那就更是罪上加罪!”

  此言一出,已經有人惴惴不安了。

  唐宋兩朝,江州義門陳氏都有免征徭役的特權。可到了大明新朝,不但喪失這種特權,而且還要攤丁入畝,按田畝數量繳納丁役錢。

  他們怎麽可能不隱匿田產?
  陳氏控制的鄉村水潑不進,下鄉丈田的官吏放不開手腳,甚至有些吏員就是陳氏的族人或爪牙。

  魏良臣不是來殺人的,他是來解決問題的。

  一味把陳氏往死裡逼,江西的丈田工作還得往後拖。

  “我給你們一個機會,”魏良臣面帶微笑,“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就看你們是否抓得住。”

  立即有陳氏族老,小心翼翼問道:“請問總督要我們怎麽做?”

  魏良臣說道:“我要三百個能寫會算的,而且必須是25歲以下的年輕人。跟著我去別的府縣丈田!”

  陳氏族老們目瞪口呆。

  這個差事燙手啊!
  讓江州義門陳氏出年輕人,跑去別的府縣清丈田畝。如果認真清丈,必然得罪其他大族。如果糊弄了事,陳氏則罪上加罪。

  而且清丈完成之後,陳氏就從最初的“受害者”,變成總督欺壓大族的幫凶!
  魏良臣問道:“戴罪立功也不願意嗎?那我就只能嚴查陳氏罪證了。”

  “吾等願意!”

  就在魏良臣起身離開之時,陳氏族老們紛紛呼喊。

  為了義門陳氏,只能得罪別的家族了。

  而且,我義門陳氏都被丈田了,你們那些家族為啥不被查?
  乾脆大家一起倒霉!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