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四合院:別惹我,我隻想當閑魚》第623章 一茬接一茬
  晚上,李衛東留在第六農場,趙海峰果然拿出他珍藏的好酒,好好款待了李衛東。

  不過桌子上,卻多了一盆煮地瓜。

  就是今天剛剛挖出來的那些。

  相比趙海峰一個勁的說好吃,李衛東嘗了嘗,有點乾,還有點噎人,甚至幾乎沒有什麽甜味。

  根本沒法跟後世那種個頭不大的煙薯,或者紅薯相比。

  不過對於現在的人來說,尤其是那些農村,平時吃的主要也是棒子面,冬天的時候,全家圍在一塊,能煮一鍋地瓜,或者把地瓜切塊,放在棒子面煮,都是一種難得的美味。

  又熱乎,又能填飽肚子,不至於晚上半夜餓得肚子疼,只能往肚子裡灌涼水。

  在沒有化肥,或者說化肥還沒有真正推廣開的年代,用的都是農家肥,地裡糧食的產量也遠遠還沒有迎來躍遷。

  所以,同樣的地,同樣的種植,產量卻至少提高了四成的地瓜,對於那些缺少糧食的地方,意味著什麽,李衛東很清楚。

  而且地瓜的適應性,也遠比別的糧食更強。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李衛東既沒有選擇小麥,也沒有選擇玉米,而是選了沒辦法當成主糧的地瓜。

  因為真要是小麥,就算提高了一些產量,但老百姓又哪舍得吃?

  最後還是會換成更加便宜的棒子面,或者地瓜。

  因為這玩意的產量要更高。

  也沒人搶。

  不過眼下,試驗田中培育出來,僅僅只是邁出的第一步,接下來就是需要張興武那邊進行宣傳。

  其實以李衛東的關系,同樣可以找到人,甚至級別要更高。

  也不是他舍不得找關系,而是眼下,僅僅只是小范圍的試驗田成功,並不值得聲勢浩大的宣傳,否則說不定還容易鬧笑話。

  所以一步一步來剛剛好。

  等真的需要進行大規模的推廣時,那肯定該動用的關系,也不會吝嗇,但那個時候,就不是宣傳了,沒人是傻子,提高了四成多產量的衛東一號不種,還要去種那些產量低的?

  所以那個時候,他身邊的關系,真正要做的反而是保護他,防止有人摘桃子。

  反正,李衛東搞出衛東一號,既有公心,同樣也有私心。

  並且他從來都沒有否認過這一點。

  等吃了飯,李衛東跟周曉白離開,但也沒有立即回宿舍,而是在農場中散步,看著農場這些日子發生的變化。

  雖然是晚上,但今兒個的月色還不錯,而且這個時候頭頂的天空沒有汙染,那璀璨的銀河橫亙在兩人的頭頂。

  “咱們結婚吧。”

  突然,李衛東拉住周曉白的手。

  聽到他的話,周曉白隻覺得腦袋嗡的一聲。

  雖然她早就知道會有這麽一天,畢竟兩人也不算私定終身,而是雙方家長早就見過面,並且同意下來的。

  但之前不是說先訂婚,然後等李衛東畢業以後再結婚嗎?

  怎麽今天這麽突然的說這種話?
  而且,要結婚?

  要嫁給李衛東?

  要說周曉白不願意,那肯定是假的,她那顆心早就寄托在了李衛東的身上,裡外皆是他。

  但突然聽到這話,她反而顯得不知所措,甚至激動的說不出話來。

  “我,我……”

  見到她這幅樣子,李偉東日忍不住伸手捏了捏她的鼻子,然後繼續說道:“有句話叫計劃不如變化快,原本我想著先訂婚,再結婚,但這會,我突然覺得咱們可以更快一點,乾脆就直接結婚吧。

  你覺得怎麽樣?”

  雖然李衛東是在問,但語氣中卻有種不容置疑的霸道。

  說不出話來的周曉白,最終只能點頭。

  嫁給李衛東,她為什麽不同意?

  畢竟這也是她早就期盼已久的事情。

  “那就這麽決定了,回頭忙完這邊,我就去你家提親,然後咱們再商量個好日子,年前就把婚事給辦了。”

  李衛東乾脆說道。

  原本他其實也沒有這麽著急,但這段時間,在學校裡的平靜生活,讓他一下子想要安定下來。

  今天再見到周曉白後,他更是抑製不住那種衝動。

  所以乾脆就提了出來。

  “好。”

  經過這會的適應,周曉白雖然心跳的依舊很快,幾乎要跳出嗓子眼,臉上也像火燒一般,但最起碼可以說話了。

  “走吧,我送你回宿舍,你也早點休息。”
    隨後,李衛東便將周曉白送回宿舍,然後兩人又溫存了一會,憑借著強大的自製力,李衛東才離開周曉白的宿舍。

  雖然他知道,如果他想的話,周曉白肯定不會拒絕他。

  但他同樣也知道,周曉白的骨子裡,其實是個很傳統的女孩。

  所以那一天,他並不想早早就摘取,而是要等到新婚之夜的那一刻。

  第二天上午,張興武便帶著幾個日報的記者,還有幾名勞動模范來到這邊。

  看樣子,他昨天晚上就沒有閑著,要不然這群人不可能來的這麽早。

  這群人明顯已經對這邊有所了解,雖然張興武信誓旦旦的保證,但他們仍舊是半信半疑的態度。

  尤其是看到李衛東後,更是如此。

  畢竟李衛東太年輕了,他能培育改良出增產百分之四十的甘薯?
  這個世界上雖然不缺天才,但那也得分行業。

  像培育改良甘薯品種,卻不是那麽簡單的事情。

  但他們也都沒有提出質疑,真相如何,很快就能解開,他們過來只是為了驗證畝產的重量,然後把這件事情報道出去。

  至於說到底是不是李衛東培育出來的,自然有人調查清楚。

  甚至有時候有爭議反而更好。

  他們自然也能受到重視,可以有更多的新聞去挖掘。

  等於是一舉兩得。

  被張興武找來的那幾名勞動模范同樣沒對李衛東感興趣,真正讓他們感興趣的自然是試驗田裡的地瓜。

  而且,他們也不傻,知道先量土地的畝數,確定是一畝後,又挨著走了一圈,沒有發現故意移植作假的跡象,並且每一株甘薯之間,隔的距離也剛剛好。

  不像以前,為了弄虛作假,甚至將別的地裡的小麥割掉,然後插入另一片地裡,偽裝成大豐收的樣子。

  但事實上,真假如何,一看便知。

  最終那個泡沫也被捅破。

  從那以後,涉及到糧食產量的問題,所有人都認真起來,堅決杜絕弄虛作假的行為。

  更何況,他們今天過來,既是驗證,也是當一個見證人,等於是用自己的身份,名譽做擔保。

  如果這邊弄虛作假,都到揭穿以後,他們的名聲也會毀於一旦。

  要不是張興武當初對他們有不小的恩情,他們也不會為這種事情做擔保。

  隨後,在他們的監督,甚至親自參與下,又一畝的試驗田被清理出來,整個過程,這幾人都無比認真,甚至乾脆趴在地上,研究著有沒有偷偷在下面埋地瓜。

  每一株地瓜拔出來,甚至還要看看根莖是不是新鮮的。

  那認真的模樣,就差拿個放大鏡進行觀看。

  不過他們越是認真,也越能說明問題。

  這個過程中,那幾名日報的記者,不斷用相機將這些場景拍下來,而張興武也沒少露臉,甚至還挑選出一個個頭最大的地瓜滿臉激動的抱著,被相機定格。

  反倒是李衛東,雖然對方提出要給他拍照,不管怎麽說,這些新品種都是以對方的名字命名的,衛東一號。

  那麽作為衛東一號的培育者,露露臉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偏偏卻被李衛東給拒絕了。

  他的確需要名聲,但卻不需要上報紙,也不可能上報紙,把自己的照片模樣堂而皇之的暴露。

  甚至,就算有記者偷偷拍了照,等回頭登報的時候,也會被扣下來。

  因為李衛東的保密級別,決定了他的模樣不可能上報紙。

  但只是名字,或者只是衛東一號這個新品種的名字,還是沒有問題的。

  而且這年頭,叫李衛東的沒有一千也有八百。

  在沒有照片的情況下,誰又會把兩人給聯系到一起?
  經過一番仔細認真的檢查,這一畝甘薯很快被收了上來,然後仍舊是重複過稱。

  令人沒想到是,這一畝甘薯的重量,甚至比昨天那兩畝還要多,直接達到了1921斤。

  這已經不僅僅是百分之四十的問題了,而是接近了百分之五十的增產。

  如此豐收,自然令人興奮。

  尤其是那幾名勞動模范,他們可以很肯定,這一畝地的甘薯並沒有任何造假,都是實打實的。

  如果種植過程中,沒有偷偷加化肥的話,那麽一旦推廣開來,全國的甘薯增產,也將是一件必然的事情。

  而那幾名日報的記者,也拍下了足夠的照片,用筆記錄下了這些衛東一號從開始到培育,再到如今試驗田的整個過程,這些可都是第一手的資料。

  尤其是報道的時候,肯定要有這些敘述,增加真實性。

  等這批記者跟勞動模范離開後,張興武卻沒有就此罷休,而是在第二天,又領了幾個過來,重複了昨天的過程。

  甚至第三天,他也不知道從哪裡找到幾名甘薯方面專家,但這次,卻跟前兩次明顯不一樣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