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四合院:別惹我,我隻想當閑魚》第545章 種植衛東一號
  “有意思。”

  辦公室裡,李衛東聽著孟從偉以及監視趙永亮的人匯報,表情顯得有些奇怪。

  他也沒想到趙永亮那邊這麽快就有了結果。

  關鍵是他昨晚去找的那位,身份跟他一開始想的有所區別。

  所以他很奇怪,那位怎麽會突然把手伸向訓練基地這邊?
  目的又是什麽?
  而張知禮那邊也已經打探清楚,他之前的確被關在某個農場進行改造,但就在半個月前,突然從農場離開,恢復了自由的身份。

  因為擔心打草驚蛇,所以孟從偉這邊還沒找到將張知禮放出來的人,倒是張知禮目前的落腳點已經查明。

  雖然孟從偉回來,但狼牙特戰小隊仍舊悄悄監視著對方。

  另外就是王大友那邊,他也有所安排,並不擔心對方會出賣他。

  將孟從偉跟監視趙永亮的人打發走,李衛東在辦公室裡沉思起來。

  下午,李衛東來到第六農場,同行的還有監獄大隊長張興武。

  這趟過來的目的很簡單,半個多月前,溫室大棚的甘薯也全部豐收,那一百來棵甘薯有了大豐收,產量比他預計的還要稍高一些。

  要說最興奮的,莫過於趙立國教授。

  他當初之所以答應幫李衛東建造這個溫室大棚,主要是覺得李衛東在這方面有天賦,是棵好苗子,同時監獄這邊六大農場,加起來上萬畝良田。

  今後如果再有什麽實驗性質的種植,完全可以省心省力。

  甚至他做好了幾年沒成果的準備。

  但讓他沒想到的是,隨著李衛東胡亂搗鼓,竟然真的讓一些甘薯產生了變異。

  而李衛東那一套歪理,他也沒有盡信,反而覺得跟這邊的土地,或者水質有關,因為這些才是真正能決定植物發生變化的根本。

  事實上,他也拿著一些土壤跟水去化驗過,得出的結論是,這邊的土壤中確蘊含著一些特殊的,無法解釋的物質,很明顯,這才是甘薯變異的真正原因。

  而有了這一批變異的甘薯,接下來只要繼續培育,就能夠慢慢穩定下來。

  像現在這種產量肯定是不敢想的,先不說土質的問題,光是溫室大棚的環境就不是外面的土地能比的,尤其是這裡日夜有人照顧,不管澆水還是施肥,都按照最科學的手段。

  這點在大規模種植的時候,是無法兼顧的。

  甚至很多情況下,都是靠天吃飯。

  所以,按照趙立國教授的想法,這第二茬甘薯,能夠維持在目前產量的一半,都算是不錯了。

  因為哪怕只是目前產量的一半,也比如今主流甘薯的產量高百分之三十左右。

  這是什麽概念?
  要說全國的甘薯直接增產百分之三十肯定不現實,但是經過一兩年的推廣,平均能夠提高百分之十五,甚至是二十,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更何況,趙立國教授覺得,有眼下溫室大棚這個風水寶地,他足以培育出更優質,更好的甘薯來。

  或許將來能夠穩定增產百分之五十,也不再是幻想。

  他明顯已經做好了長期在這邊奮鬥的準備,甚至打算再建幾個溫室大棚,徹底把研究所搬到第六農場。

  今天,李衛東之所以邀請張興武過來,就是因為第六農場這邊特意挑選出一塊田地,準備將剛剛培育出來甘薯苗種上。

  新鮮的甘薯,同樣可以進行培育甘薯苗,甚至因為新鮮的緣故,發芽更快,需要培育的時間更短。

  所以,半個多月前,這批甘薯剛剛豐收,趙立國教授便組織進行培育。

  如今第一批甘薯苗,已經可以進行栽種。

  實際上,趙立國教授這次培育的甘薯苗並不僅僅只是那些變異的甘薯,溫室大棚裡的其他甘薯,也一起進行了培育。

  如此一來,第六農場便可以大規模的進行甘薯種植。

  眼下這個時節已經晚了不少,不過好在還來得及,只要再保證充足的養分,照料好,並不耽誤收獲。

  這次,第六農場將會種植十畝左右的衛東一號甘薯,是的,名字已經確定下來,就叫衛東一號。

  李衛東還記得,當他決定叫這個名字的時候,趙立國教授臉上的表情。

  雖然他也承認,這批變異的甘薯跟李衛東有關,甚至在此之前,李衛東也不止一次的說什麽衛東一號,但他那會以為李衛東只是在開玩笑。

  畢竟叫這個名字,跟直接往臉上貼金有什麽兩樣?
  但他還是忽略了李衛東臉皮的厚度。

  用李衛東的話說,這個名字比較吉利,衛是保衛的衛,東是東方紅的東,名字好聽,寓意也好。

  如此,趙立國教授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下,在一些實驗記錄中,正式確定了未動一號的稱呼。

  因為這次甘薯的產量比李衛東想象中要多一些,培育的甘薯苗自然也多不少,所以即便第六農場這邊種植了十畝試驗田,仍舊給李家村那邊留出來了五畝左右。

  這是一開始就說好的事情,而李家村那邊,也早就空出來最優質的田地等待種植。

  李衛東這麽做也是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裡,免得農場這邊出了什麽變故,導致功虧一簣。

  他心疼的倒不是這批新培育的衛東一號,畢竟他身懷遊戲農場,這樣的衛東一號要多少有多少,根本原因是他耽誤不起這個時間。

  所以這麽做除了未雨綢繆外。

  等衛東一號試驗田徹底推廣的時候,李家村那邊也能順勢爭取一些好處,他現在發達了,不能忘記鄉親父老,畢竟那邊才是他的後方穩定根基。

  有二叔在,有那位沒出五服的三大爺在,還有被拉上船的李重九,這三人基本牢牢把持了李家村,也就是如今的李家大隊。

  再加上李衛東放出的工作名額,以及許諾每年不少於兩個名額,以至於現在李衛東在李家村的威望,並不輸於那位三大爺,還有李重九。

  而等過幾年下鄉開始的時候,李衛東也可以把一些人給塞到那邊,如此,也是對那些人最好的保護。

  農場加鄉下,雖然能夠安置的人不多,但對於李衛東來說足夠了。

  他也沒想著兼濟天下,能夠把自己的關系網維系好就可以。

  也算是未雨綢繆。

  關於李衛東將五畝試驗田放在鄉下,趙立國教授一開始是有意見的,畢竟他人在這邊,而且農場也壓根不缺少地,在他眼裡,根本就不需要多此一舉。

  但當李衛東說出如今監獄大隊長是張興武之後,他還是同意了。

  畢竟徐聞時代已經慢慢過去。

  如今監獄徹底進入了張興武時代。

  對方上任之後,雖然沒有什麽大動作,但不溫不火的方式卻在慢慢改變著原有的格局。

  畢竟對方的身份擁有天然的優勢。
    不少人已經慢慢投向了對方。

  原本令人聞風喪膽的審訊情報組,反而漸漸‘沒落’。

  倒不是說沒用了,關鍵在於張興武的不重視。

  為此,向天明已經跟李衛東抱怨了不止一兩次,但卻無可奈何。

  雖然汪振義還在那邊,並且正式履職副大隊長,可原本兼著的第三農場隊長的職務,卻不得不讓出去。

  表面上來看,汪振義好像更重要了,但實際上,失去了第三農場隊長的職務,某種程度上相當於明升暗降。

  而新任第三農場的隊長,也是張興武提拔起來的。

  對方上任後,不溫不火,不疾不徐,沒有什麽新官上任三把火,也沒有什麽雷霆之勢,但短短兩個月,便把關系徹底捋清,該敲打的敲打,該拉攏的拉攏,手上的權勢也越來越重。

  從這點來看,這位大隊長還是相當厲害的。

  關鍵是他的行事作風跟也徐聞有很大的區別。

  徐聞有點類似於無為而治,或者說,並未太看重監獄這邊,只要聽話就行。

  而張興武,則將所有的權利收到手裡,不說事無巨細,但汪振義這些副大隊長的日子卻明顯不好過了許多。

  就連六大農場的隊長,也能夠清晰的感受到來自監獄的壓力。

  別看作為農場隊長,相當於分封一方,有很大的自主權。

  但工資,人事,以及後勤方面全部都被監獄一手節製,只要張興武願意,便可輕易的拿捏這些隊長。

  畢竟如今是計劃時代,所有的物資,都得由監獄那邊統籌安排。

  如果你不聽話,張興武有的是辦法敲打你。

  別的不說,只要在工資上面拖拉一點,人事安排卡卡脖子,物資供應挑點刺,就讓你難受的要命。

  而且因為出身的緣故,張興武最擅長的便是宣傳方面,再加上他原本的關系網。

  短短時間,監獄的一些工作,已經上了好幾次報紙。

  文章寫的那叫一個花團錦簇。

  正是因為這位大隊長有些‘好大喜功’,所以趙立國最終同意了李衛東將五畝試驗田放在鄉下。

  實際上,前不久,溫室大棚豐收的時候,某報紙的一角,就進行過宣傳,上面寫著監獄農場不等不靠,憑借著所有人員上下一心,並且在農科所的幫助下,成功對甘薯進行了改良,達到增產抗旱的目的。

  如此,也算是完成了張興武當初對李衛東的約定,那就是宣傳。

  當然,文章是登報了,但估計沒有人會相信,畢竟區區一個農場,能有什麽改良成果?
  估計就是在吹噓,搞浮誇風。

  但在李衛東看來,這次登報無非就是打預防針,而是試驗田太小,目前來說還不具備大規模推廣的能力。

  只有等明年,才可以大規模種植。

  眼下無非是在預熱。

  不然直接搞出一個大新聞,放大衛星,事情會比較麻煩。

  眼下有這次預熱,等明年再大規模宣傳,就可以解釋了。

  到時候也有話說:我們去年就已經取得了重要成功,並且登報了,只不過沒人相信我們,為了證明我們沒有說謊,也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我們自己初步進行了試驗種植,並且取得了卓越的成功,驗證了我們去年登報的內容。

  如此一來,任憑是誰也挑不出毛病來。

  這才是李衛東現在就登報的原因。

  有些東西肯定得藏著掖著,但有些東西,卻必須拿出來,讓更多的人知道。

  今天,因為是第六農場種植試驗田的日子,所以李衛東邀請了張興武見證。

  在了解了張興武的性格之後,李衛東也在對症下藥。

  對方既然要政績,要面子,那給他就是了。

  至少目前來看,兩人的關系還處在蜜月期。

  一是徐聞高升,級別再提。

  二是李衛東所在的訓練基地跟監獄這邊相鄰,再加上李衛東作為訓練基地的副大隊長,前途無量,而且也從不插手監獄這邊的事情。

  投桃報李,張興武肯定也願意跟李衛東維持這份‘來之不易’的友誼。

  所以兩人相處起來比較和諧。

  李衛東對張興武不失尊敬,而張興武也對李衛東頗為和善,即便李衛東還兼著第六農場的副隊長,也不拿對方當下屬,甚至是平等交流。

  雖然論級別,李衛東比他矮一級,但其實張興武也明白,以訓練基地的配置,李衛東最多一兩年,便跟他平級。

  而李衛東也已經跳出監獄這邊,所以他並不擔心李衛東會搶他的位子。

  沒威脅,給自己送功勞,還前途無量。

  張興武又怎麽會‘討厭’李衛東?

  “衛東,你放心,只要等今年秋天這些甘薯產量真的達到預期,我保證讓‘衛東一號’這個名字響徹大江南北,然後明年六個農場所有的田地都種上‘衛東一號’。”

  張興武將鐵鍬交給一旁的秘書,然後對著李衛東保證道。

  剛剛,在他種植甘薯的時候,已經有人在旁邊拍照。

  尤其是在聽完趙立國教授對產量的預測後,張興武也是豪氣大發,神情充滿了期待。

  雖說,溫室大棚是徐聞時代建立的,但第一批改良的甘薯是他親手種下的,而且等秋天收獲的時候,也是他在任期間的成績。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他特意讓人把這一刻記錄下來,也算是坐定了這個事實。

  等秋天收獲的時候,肯定還要拍幾張他捧著地瓜的照片。

  如此一來,報紙上就會有他種植跟收獲的照片。

  這些可都是政績啊!

  朋友的新書,大老爺們趕緊上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