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權臣的在逃白月光》第200章 “又又!”
  溫凝憋著一口氣,堅決不後悔,堅決不回頭。

  否則那一晚上的便宜,不白給裴宥佔了?
  而且……

  顯得自己好沒出息哦!
  再怎麽,第一個目的地要走完罷?

  她們的第一個目的地是楚地。

  大胤地廣,加之身上並沒什麽特殊的任務,由京城到楚地,路上便花了大半個月的時間。

  真到了楚地,她也便將那些後悔呀,回頭什麽的,拋之腦後了。

  隻帶著菱蘭,什麽都不管,什麽都不顧的傻開心,簡直不要太愉快好嗎?!
  有暗衛在,她們無需刻意喬裝打扮,喜歡怎麽穿便怎麽穿,愛怎麽打扮便怎麽打扮;沒有什麽要操心的事兒,不用去想是否要討好這個,怕得罪那個,喜歡的地方多待一待,不喜歡的地方趕緊走人。

  沒有裴宥在,沒有公務,更不用擔心暴露身份丟他的臉。

  沒幾日,溫凝便有些找不著北了。

  倒是京中的信箋,自抵達楚地之後,一日都沒斷過。

  什麽“曉看天色暮看雲,行也思卿坐也思卿”,什麽“涼風起天末,卿卿意如何”,什麽“我今因病魂顛倒,唯夢閑人不夢卿”……

  越寫越誇張。

  後來乾脆不改詩了,每日送一句閑話來。

  “婉芳齋出新款點心,乃是嶺南紫芋所製。”

  “清輝堂的秋千,我已移至東宮。”

  “東宮的薔薇花,比國公府更盛。”

  有一日最過分,只寫了一句:“現是四月十六,卯時三刻。”

  那麽貴的暗衛,就是給他這麽用的……嗎?!
  溫凝喊十六備了紙筆,給他回了一封。

  就一個字——

  “吵”。

  哈,可算報了當年那“無”字仇了。

  楚地繁茂比之江南略遜,但亦有著別樣的風貌。

  數百年前曾有楚國在此建都,許多名城都保留下來。

  溫凝帶著菱蘭,走南去北,玩兒得不亦樂乎。

  除了人文特色,楚地還有著大胤最為寬廣,最為壯闊的一條河流。

  自古不少文人曾對著它吟詩作畫,留下許多佳作。

  溫凝看到波瀾壯闊的河道時,到底打算正兒八經地給裴宥回封信,只是這信的內容嘛……

  “對你的思念猶如滔滔江水,奔流不息……”

  咦……

  好惡俗。

  撕掉撕掉,重寫。

  “一月不見,如隔三載……”

  咦……

  好老套。

  撕掉撕掉,重寫。

  “楚地桃花開滿枝頭,不知京城花開幾何?”

  太普通了!

  重寫重寫!

  看來裴宥那每日一行字地寫給她,也不容易啊。

  “姑娘。”正好菱蘭掀開車簾近來,“姑爺送來的東西。”

  溫凝以為又是紙箋,不想她嫌他吵,他便開始送物件兒了。

  菱蘭遞過來一個小布袋。

  溫凝放下紙筆接過來。

  打開,將裡面的東西倒在手中。

  一手的紅豆。

  還是又又姑娘會啊!

  人悠閑起來,日子便過得飛快。

  四月中下旬時,溫凝特地帶著菱蘭到了楚地的一個小鎮。

  這個鎮子的打鹵面出了名的好吃。

  上輩子看地理志的時候,她詳詳細細地將其中對打鹵面的描述念給菱蘭聽。

  菱蘭當時信誓旦旦,若她們到了楚地,她定要吃上三碗。

  溫凝便真給她點了三碗,驚得菱蘭看著三隻大碗直發愣。

  溫凝在一旁吭哧地笑。

  其實她不知道上輩子她離開後菱蘭如何了。

  亦不知那之後裴宥如何了。

  她曾經試圖再次入夢,可無論燒什麽紙箋,裴宥寫給她的那些也好,她重新再寫一些也罷,都沒什麽用了。

  她這次寫回去的紙箋,不知還管不管用。

  屆時可以燒燒看。

  同樣是四月中下旬,終於聽到由京城傳來的消息。

  大胤有太子了。

  國公府的裴世子,真實身份竟是養在宮外的中宮嫡子。

  只因慈念大師和欽天監同時算到此子命格貴重,需要賤養在宮外,過了二十四的生辰再認回,方能保一生無虞。

  所以忍痛送出宮外,之後又暫入國公府。

  民間整個兒炸開了鍋。

  菱蘭聽聞時,更是下巴都要掉了,一個下午半句話都未說。

  晚上突然抱著溫凝大哭:“姑娘,姑爺是不是不認這門親了嗚嗚嗚……”

  難怪突然準備了整套行裝和行程,送她家姑娘出京城:“姑爺怎麽可以這樣!雖然姑娘不賢良也不淑德,離太子妃差得遠了點……”

  溫凝:“……”

  菱蘭抹了一把眼淚:“姑娘別傷心,以後阿蘭陪著你!那什麽破東宮,咱們才不稀罕呢!”

  溫凝:“……”

  好啊,原來在她眼裡,她就是這樣的姑娘!

  結束了楚地之行,溫凝其實就有些蠢蠢欲動了。

  都怪裴宥。

  人不在身邊,還是能成日成日地對她說著“思念”。

  那一小袋紅豆她同香囊掛在一塊兒,每走一步都沙沙作響,叫她想無視都不行。

  那她怎會不想他呢?

  可她還沒來得及對十六說準備回京,裴宥那邊便來了消息,說去薊州督工邊防了。

  上輩子,這好像是嘉和十八年,宣平之亂之後的事兒。

  溫凝也就打消了回京的想法。

  薊州一去至少兩三個月,她回京也是一個人無聊。

  不過,她也沒按原計劃往益州去。

  薊州艱苦,溫凝窩在客棧好幾日,做了兩雙皮布靴讓十六譴人送過去。

  五月初,溫凝才正式啟程前往益州。

  抵達益州禹城那日,她那兩雙皮布靴的“回禮”也送了過來。

  竟然是《妖異記》。

  她只差一個大結局的話本子啊啊啊!
  溫凝開心壞了,當即上街買了一份糖果讓人回贈過去。

  益州與嶺南接壤,往南走,風土人情與嶺南相似,溫凝便只打算去蜀地。

  進蜀地的第一日,十六就跪在溫凝面前欲言又止。

  溫凝看他那如喪考妣的表情,還當是裴宥在薊州出了什麽意外,嚇出一身冷汗。

  不想十六只是猶猶豫豫道:“夫人……夫人,那纓瑤在蜀地。”

  十六,甚至徒白在內的暗衛,至今都不知當初兩人為何因著纓瑤的出現大吵一架。

  唯恐又倒一次霉,在蜀地碰上纓瑤,讓兩人再生齟齬。

  “我知曉她在蜀地啊。”

  溫凝用著早膳:“你既提起來,正好,去尋一尋他們姐弟二人在何處,我想見他們一見。”

  在溫凝看來,到底是她虧欠了纓瑤。

  若不是她找纓瑤幫忙,纓瑤不會被人盯上險些喪命,也不至於離開京城。

  而她承諾的,安置她的弟弟入京讀書,並未兌現。

  不過溫凝見他們,也做不了什麽特別的,無非是又給了一筆銀子作為補償。

  好在這應該也是他們所需的。

  纓瑤倒也不扭捏,大大方方地收了銀子,接著說要盡地主之誼,帶著一行人玩兒了整整一個月。

  一個月下來,溫凝與她竟也處成不錯的朋友。

  其實細細想來,上輩子她與纓瑤只是嘴上不對付,那些年在裴宥的後院,若沒有她的相伴,恐怕會更加淒清無趣。

  由蜀地出來,已經是七月。

  溫凝回到禹城,又碰上一位故人。

  當年在江南時認識的學子之一,姓邱。

  她著女裝,自然不能以文公子的身份示人,但那邱公子非纏著她說她與他一位朋友長得太像了。

  她隻好說自己是文公子的妹妹。

  不想那邱公子更來了勁,竟然說要求娶她,她說她已婚配他都不信。

  理由是她未梳婦人髻,且哪有成了親的夫人,還帶著小丫鬟隻身在外的。

  糾纏沒幾日,她收到裴宥的紙箋。

  就一句話:“第十八房看好了?”

  嚇得她不顧後面的行程,連夜收拾行裝,往漠北去了。

  漠北的天早已轉涼,想來倒與裴宥所在的薊州頗為相近。

  只是漠北早晚溫差更大,天氣約莫更乾燥。

  不過她才到漠北沒幾日,又接到消息,薊州事畢,他輾轉去楚地建學堂去了。

  前兩年在江南督建的學堂,成效頗好,因此打算在各地推行開來。

  他打算各地都走一趟嗎?

  那豈不是她都回京了,他都未必回去了?
  竟有些小小的失落。

  原想著他從薊州回去,她便也打道回府的。

  罷了。

  這種獨自在外遊玩的機會,這輩子大約也就這一次了。

  好好珍惜吧!
  不過溫凝在漠還是沒有四處遊玩。

  漠北的星空太漂亮了。

  她在沙漠綠洲的帳篷裡住了兩個月,繡了一幅星空圖。

  繁星點點,總有最閃亮的一顆。

  她給那顆繡上了一點紅痣,讓十六給人送去了。

  雖然有點幼稚,但還是想這麽做。

  她心中最亮的星辰,收到了會開心的罷!
  十月底,溫凝終於抵達了行程的最後一站,雁門關。

  時節默默由春季轉至冬季,雁門關早已下過冬雪。

  這輩子的雁門關,與上輩子的截然不同。

  上輩子她來時正是宣平之亂後,天下雖已初定,可這種關隘處總歸與內陸不同。

  整個關內壓抑蕭條,商貿停止,人煙稀少,駐守兵士各個神情緊張,生怕一個不小心又出了什麽亂子。

  關外麽……

  她都沒跑出去,當然是不清楚了。

  但這次來,雁門關與大胤其他地方並無多大不同。

  甚至比旁的地方更加熱鬧。

  商車來往,貿易頻繁。

  溫凝整日帶著菱蘭關內關外兩邊跑,有點當初初到江南時的感覺。

  琳琅滿目的商品,新奇有趣的太多了,簡直各個都想帶回去。

  正好這是此行最後一站,接下來她就要回京了,不用擔心帶著臃腫的行裝趕路。

  如此想著,她便更有些停不下手。

  “十六,這些,這些,都要了!”這次她沒跟著裴宥一道,載再多輛馬車的東西也不會有人側目,“我瞧著這個鞋挺好的,又輕又軟,落地無聲,太適合你們暗衛營了!你去置辦吧,人手一雙!”

  十六瞪著眼:“夫人……”

  暗衛營千來號人呢……

  “沒事兒,反正花你們公子的銀子!”裴宥給了她好多銀票,她都沒花完呢!
  “但……”

  千余雙鞋,就得一輛馬車了。

  “沒事兒,你去置辦就是!”

  沒有什麽能阻擋一個姑娘花銀子的熱情,除了……

  “文妹妹!你我當真有緣,竟然在這裡又遇見了!”

  溫凝頭皮一麻,這是怎樣的孽緣……

  又是那邱公子。

  雖還未買過癮,但溫凝可不想再收到裴宥的通緝文書,當夜就收拾了行禮,乘著馬車往關內趕。

  “姑娘,需要這麽急嗎?”菱蘭坐在馬車裡握著溫凝的手,“外頭在下雨呢。”

  今年的天怪得很。

  分明前些日子都下雪了,可這幾日突然轉暖了些,今夜下下來的,居然是雨水。

  但到底是冬季的夜晚,又是臨時出行,馬車裡冷得很。

  “當然要,趕緊走。”溫凝毫不猶豫。

  那邱公子牛皮糖似的,都不知是不是探聽到她的蹤跡尋來的。

  若回關內再被他纏住,便只能提前回京了。

  她們之前在關外訂了三日的客棧,原打算在關外買個痛快。

  此刻馬車正是由關外駛向關內。

  “那邱公子真是……”菱蘭搓著溫凝的手,“就該讓十六將他揍一頓!”

  若二人從前毫無情誼,自然可以這樣做。

  但畢竟她騙人在先,那人又是裴宥的死忠,去年裴宥入大理寺,他也是趕去京城為他請過願的。

  如何下得去手?

  正這麽想著,後頭傳來一陣馬蹄聲。

  被那邱公子發現,追上來了?

  菱蘭率先推開車窗,往後看了一眼。

  “姑娘!好多人馬!”她驚呼。

  溫凝亦湊到窗邊看了一眼。

  夜太沉,關外與關內之間的路又並無官燈,她看不真切。

  可依舊能聽見震耳急促的馬蹄聲,來人不少。

  真是好大的陣仗。

  不可能是那邱公子。

  莫不是在關外露財,引了馬賊來?!
  外頭駕車的是十六,不消她說,已經加快了車速。

  可後面的人亦是緊追不舍,隱隱還能聽到有人在喊“停”。

  停?
  她才不停呢。

  她又不傻。

  可兩匹馬帶著一輛馬車三個人,到底比不過後面單槍匹馬的人速度快。

  不一會兒,馬車已經被逼停。

  溫凝和菱蘭面面相覷,同時屏住呼吸,聽外頭的動靜。

  十六居然一聲沒吭。

  沒吭聲,也沒動作。

  對方人太多麽?

  馬車裡靜得只剩二人的心跳聲。

  很快,外頭響起了馬蹄聲。

  得、得、得。

  不疾不徐,一步步地靠近。

  不一會兒,一柄銀白色的劍鞘,輕輕一挑,撩開了厚重的車簾。

  車外人的臉,隨之映入眼簾。

  溫凝幾乎是蹭地從坐榻上起身,疾步往外,整個兒撲到了來人身上。

  “又又!”

  (本文首發瀟湘書院,請到瀟湘書院追看更新哦。)
  還記得第一章嗎?玩兒個首尾呼應~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