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6章 朝聞道,夕死可矣
在葉宗滿毫不猶豫的帶領麾下倭寇改道撲向太平縣的路上,他麾下倭寇還有很多不理解,尤其是方才提出質疑的心腹倭寇,依然心不甘的嘟囔,“船主,我們就這麽走了嗎?我怎麽還是覺的靖南沒有防備呢.”
“蠢貨,回頭看一下,你就明白了。”葉宗滿罵了一句。
倭寇們紛紛扭頭,然後吃驚的看到方才漆黑一片的靖南縣城,此刻火光衝天,城牆上的火把如天上的繁星一樣多,肉眼可見城牆上人影憧憧,儼然人多勢眾。
“啊?!”心腹倭寇等看到這一幕,不由一聲驚呼,後背冷汗如雨下。
“蠢貨,現在你明白了嗎?”葉宗滿鷹隼一樣的眸子冷冷的看著心腹倭寇,冷聲問道。
“明白了。”心腹倭寇一臉余悸的點了點頭,想到當初自己還請纓攻城,幸虧被船主製止了,若真是攻城的話,自己大約真的要被射成刺蝟了。
“明白了就好。”
葉宗滿微笑著點了點頭,卻不虞下一秒突然變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拔出武士刀,一刀捅入心腹倭寇的胸膛,刀尖透背而出,側身瀟灑的避開噴湧的血液。
“船主.”
心腹倭寇嘴角流血,彌留之際,一臉不解的看向葉宗滿,不明白船主為何對自己突下殺手。
一眾倭寇也都被這一幕驚呆了。
“俗話說得好,朝聞道,夕死可矣!既然你明白了,那你可以去死了!”
葉宗滿說完,拔出武士刀,心腹倭寇轟然倒地。
“從今以後,我不想再聽到有人質疑我的命令!”葉宗滿提著染血的武士刀,鷹隼一樣的眸子狠厲的掃視一眾倭寇,陰惻惻的說道,“無論我下何種命令,你們只需要,也只能服從!若是哪個再有違背,他便是下場!”
一眾倭寇噤若寒蟬,點頭如搗蒜!
“很好!”葉宗滿點了點頭,揮刀指向太平縣,“去吧,享受燒殺擄掠吧!”
一眾倭寇嗷嗷叫著撲向太平縣。
葉宗滿一夥倭寇改食太平縣後,靖南城牆上一眾青壯百姓還有些可惜。
“唉,這些倭寇怎麽掉頭跑了?!可惜我們熬了那麽久的金汁了.”
“就是啊,我們這三百多張弓都等的饑渴難耐了,他們怎麽掉頭跑了啊.可惜我們縣尊的布置了,不然至少又有幾十個倭寇首級入帳”
倭寇掉頭後,城牆上的百姓在高興之余,忍不住又一臉可惜的說道。
相對於靖南老百姓一片歡聲笑語,朱平安則是一片凝重的目視遠方。
“縣尊,可是可惜倭寇跑了,少了一筆功勳?”劉典吏見狀,輕聲問道。
“非也。倭寇不戰而退,我們靖南老百姓不用流血犧牲,安然無恙於此次倭患,這已是最好的結果了,焉有可惜之理。”朱平安微微搖了搖頭。
“既然已是最好的結果了,那縣尊為何悶悶不樂.”劉典吏不解的問道。
“我們靖南的老百姓保全了,可是太平縣等地的老百姓要遭殃了.”
朱平安目光遠眺太平縣方向,依稀可見火光升起,禁不住歎了一口氣。
倭寇只是避開了靖南這塊硬骨頭而已,靖南的老百姓幸免了,可是太平縣等地的老百姓依然要遭受倭寇的蹂躪,自己對此卻是無能為力,只能眼睜睜看著倭寇糟蹋蹂躪百姓,這便是朱平安歎息、鬱鬱寡歡的原因。
“卑職鼠目寸光,不及縣尊遠矣”劉典吏聞言,禁不住一臉慚愧的說道。
雖然倭寇繞過了靖南,但是朱平安依然沒有解除靖南防備,依然嚴陣以待。
這一夜很漫長很漫長,漫長到朱平安一夜未眠,眼睛裡充滿了血絲。
這一夜,朱平安一直向北眺望太平縣等地的方向,遙遙望見太平縣一個又一個模糊的火光,朱平安情不自禁歎了一聲又一聲,每一個火光都意味著有一個家園的毀滅,都意味著有一戶老百姓被倭寇蹂躪荼毒
天亮了,昨晚的消息陸陸續續的匯總到了朱平安手中。昨晚六千余倭寇過境靖南,並未對靖南造成多少傷害,靖南全縣共有一百多房屋被焚毀,有一半的防倭哨堡遭到了倭寇攻擊,不過沒有一個哨堡被攻破。在哨堡防衛過程中有一十八名百姓喪命,三十一名老百姓負傷,都是被倭寇弓箭、火銃打死打傷的。當然,倭寇也付出了十余人傷亡的代價。不過,由於昨晚形勢使然,死傷的倭寇都被倭寇帶走了,並沒有斬獲。
沒過多久,朱平安也收到了太平縣等地消息。
昨晚太平縣受損嚴重,太平縣城又一次被倭寇攻破了,就連太平縣衙都被倭寇焚毀了,縣衙胥吏死傷大半,太平知縣躲在了水井之中,才僥幸躲過了一劫。太平縣城如此,鄉鎮就更不用說了,倭寇如蝗蟲過境一般,將途徑的鄉鎮全都洗劫了一遍,老百姓死傷慘重,只有那些偏遠的鄉鎮躲過一劫。
除了太平縣外,寧海縣、天台縣也被倭寇攻破了。天台縣上次在江門主一夥倭寇中幸免於難,此次被倭寇重點照顧,受損程度比太平縣更甚。臥龍寺和五祖檀寺的護寺武僧得到消息趕去救援天台縣城,途中中了倭寇的埋伏,一半以上的武僧殞命當場,只有一小半精悍的武僧殺出一條血路,敗退回寺廟。
其余臨海縣、黃岩縣等縣雖然沒有被倭寇攻破縣城,但是境內鄉鎮也被倭寇禍害的夠嗆,這些縣城自保有余,驅倭無力,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倭寇在靖南殺人放火,一時間境內火光衝天,百姓淒慘的哭嚎聲不絕於耳.
另外,台州府城也遭了倭寇攻擊,倭寇不知從哪裡繳獲了一尊鐵炮,拉倒台州府城南門外,耀武揚威,對著南門連放兩炮,轟塌了城門樓一角、死傷六七人,若非放第三炮時鐵炮炸膛,恐怕台州府城南門還真有些危險。
可以說昨晚一晚,台州府上下被倭寇糟蹋了一個遍,唯獨靖南縣一地幸免於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