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行省諸事 南下提議
對於投靠淮軍,高穎表現的十分果斷,至於之前的主公楊堅發生了什麽事,是死是活,他根本沒有詢問。
因為只要腦子不笨,在看到王景出現後就知道了結果。
並且,之前蒼穹深處的異相,高穎也看在眼中,當然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
“先生在揚州呆了一段時日,對淮軍應該有所了解!”
“公乃是命世之才,本應執掌中樞,運轉陰陽,只是我軍體系已立,無規矩不成方圓,只能暫時委屈先生擔任秘文監主事,在孤身邊參讚軍政!”
王景沉吟一下,說道。
秘文監屬於政務省的一個部門,主事還有其下的文吏,經常跟在王景身邊,幫他梳理各地奏報,有時候還為王景提供意見。
算是貼身的秘書,和參讚軍機的謀士相似,不過負責的東西更加全面。
上一任的秘文監主事是韓熙載,在韓熙載因功升遷之後,這個位置便一直缺位。
如今高穎補上,也算恰到好處。
高穎明白秘文監主事的作用,這個職位的好處,便在於可以隨時和王景溝通獻策,若是立下功勞,很容易就能成為淮軍中樞重臣。
“王上厚愛,臣愧領了!”
高穎再次謝恩。
處理完這裡的事情,
王景當即帶著高穎前往歸雁宮。
此時揚州知府蘇威,鎮守大將羊侃,還有宇文成都、楊大眼等人都已經齊聚。
歸雁宮作為王景南下時的行宮,即便王景離開,這裡也時刻保留著太監、宮女,每天都有人清理打掃,蘇威還不時的征募一些園林大師,整理行宮內的花草樹木。
整個行宮,環境變得越發宜人。
行宮大殿內文武分列,在王景沒有出現的時候,各自寒暄,算是相互認識。
“見過高公!”
蘇威在看到高穎之後,神色變了變,主動上前行禮拜見,神色之中,略有尷尬。
高穎點頭致意,說道:“以後你我同殿為臣,不必如此!”
原本淮軍內部的隋朝降臣以裴矩、蘇威為首,其中蘇威最先投靠,屬於這個小團體的核心人物。
但高穎一來。
這個團體的核心,怕是要轉移到高穎的身上。
對於這點,蘇威心中明了,略微有些不甘,不過高穎的實力和聲望,都遠不是他能比較的。
以高穎的名聲和能力,就算是傻子也知道他以後必然能成為淮軍核心重臣。
“罷了,高穎若能成為政務省大學士,我也能跟著收益……”
蘇威心中念頭不斷的浮動。
這時,王景換上了冕服,來到上首揮袖坐下。
“臣等拜見王上!”
眾人行禮。
“諸位請起!”
等到眾人起身後,王景的目光立刻落在蘇威和羊侃身上,問道:“蘇威,揚州府和其他府縣,現在情況如何?”
他這次來揚州為的是斬草除根,除去楊堅,不過這件事不用刻意宣揚。
在來的路上,王景在船上大略的看了兩岸的百姓,想要親自巡視江都行省的各府縣,如今來的目的完成,巡視的事情可以開始。
不過在出去巡視之前,他要先系統性的了解江都行省的大概。
蘇威身為揚州知府,在江都行省地位極高,尤其是如今江都行省的布政使、按察使,還有都指揮使空缺,蘇威幾乎代替了布政使的職責。
“稟王上,揚州各地早已平複,府縣各級官吏穩定四方,百姓開墾土地,少有混亂,並且江南亂戰,不少百姓為了躲避戰火渡江北上,臣也已命人安置……”
蘇威站出來,把這段時間自己做的事情,簡明扼要的講了一遍。
總的來說。
江都行省在經過當初幾大勢力亂戰,然後被王景強行掃平之後,已經恢復了正常秩序,並且在統治觸角直接延伸到鄉鎮後,淮軍的統治基礎迅速的在這裡扎根。
開墾農田,疏通水渠,整頓商稅……
各府縣的官吏做的都還不錯,還有那些科舉進士、舉人,在府衙做事也十分認真,基本上沒有懶散怠惰的現象。
“嗯,不錯,等到秋收,江都行省應該就能為大軍提供糧草和兵源了……”
王景面上露出笑意。
不過江都行省從戰亂中恢復的時間不長,最好還是再等一段時間,才能和淮北行省一樣,成為淮軍的根基。
“你說江南戰亂,百姓渡江北上……江南現在形勢如何?”
王景問道。
蘇威回道:“江南明軍和劉裕大軍大戰三場,兩敗一勝,據說明軍損兵十余萬,大將廖永安、耿再成戰死,劉裕大軍扭轉當初的敗局,重奪句容……”
明軍雖然有朱元璋坐鎮,軍中也有徐達、常遇春、李文忠等將帥之才。
但徐達常遇春沒有恢復巔峰,高層力量,比起劉裕、劉牢之並不佔絕對優勢。
劉裕也把自己的能力發揮出來,戰陣之上極為勇猛,對於戰陣的把握,人心的把握都無比精準,連番大戰,朱元璋加上幾個名將都被他連續擊敗。
這三次大戰,都是二十萬軍隊以上的大戰。明軍連敗兩場,損失不小。
不過在奪取句容之後,劉裕和劉牢之繼續向西,遭到了明軍的劇烈抵抗,敗了一陣。
雙方此時依舊沿著句容之地相互廝殺。
“羊侃,你的看法呢?”
王景目光落在羊侃身上,他是鎮守揚州的大將,必須對江南的形勢十分了解,有自己的想法才行。
羊侃說道:“末將以為,明軍雖然損失不小,但元氣未損,此時也只是退出了劉裕勢力的地界而已,等到徐達、常遇春實力恢復,劉裕的兵馬優勢就不大了!”
“劉裕雄才大略,洞察先機,肯定能意識到這點,等到明軍和南朝宋相持不下後,雙方反而有可能有罷兵言和,各自轉過頭攻略其他諸侯……”
大明的對面是時刻想要渡江南下的陳霸先,南面是東晉勢力,只要朱元璋下定決心,無論是陳霸先還是東晉司馬氏,都不是他的對手。
而劉裕轉過頭向東擴張,蕭道成也支撐不了太長時間!
“所以……末將建議,我軍最好在雙方罷兵言和之前,渡江南下,在江南佔據一片疆土,不然等以後,我們遇上的便是越發壯大的劉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