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小朝會 點死穴
韋睿、陸遜、謝玄三人都是在大夏立國前夕投奔的名將。
在這大半年時間,他們除了幫助大夏訓練精兵之外,還經常帶著兵馬前往廬江行省和鎮江、江東行省剿匪。
無數的山賊水賊,還有那些聚攏數萬百姓修建塢堡,不服大夏的府縣鄉野、皇權下鄉體系的地方土豪。被他們一掃而空,剛融入大夏的三大行省,汙穢和頑疾被滌蕩乾淨。
這也是三大行省在大夏王朝官吏的治理下,迅速恢復民生,興旺繁茂的最大原因。
沒有了地方上盤踞的鄉紳土豪,官府的各級政令都能通達上下。整個王朝七大行省,凝成了一股勁,一股昂然向上,壯大王朝的氣勢!
他們每次的功勞雖然不大,
但加起來再配上練兵的功勞,足以讓他們在大夏軍中站穩腳跟,得到眾多將校的認可。
有了這個前提,王景便把他們迅速的提拔。當然,這也和他們擁有九階實力以及極大名聲有著密切關系。
王景提拔這些名聲在外的名將,不會引起任何人的妒忌和不滿。
此時他們身上都掛上雜號將軍的職位,還得以加入大夏王朝核心的小朝會,足以證明王景對他們的看重了。
韋睿三人也知道自己能參加大夏的核心議事是王景的看重,神色都更加認真起來。
“能來的人都到齊了,都坐吧!”
召開小朝會的房間,在勤政殿偏殿的書房,
面積並不大,除了上首的椅子和書案之外,書案的兩側也放了兩排椅子。
侍奉的太監,看到椅子不夠用,悄悄的送上來幾把。這次讓眾人全部落座。
這種小朝會,除了剛參加的韋睿、陸遜、謝玄三人不熟悉之外,其他中樞六部的重臣,經常參加,已經非常熟悉。
“謝陛下!”
眾人知道王景的性格,沒有客氣,在拱手行禮之後便紛紛坐下。
“現在是太初六年的第一次朝會,按照以前的規矩,這次要定下太初六年準備做的重要事情,算是為這一年的民政軍務做準備!尤其是關系到大夏未來的戰略事宜,朕想要聽聽你們的意見!”
王景緩緩說道。
年初的會議,便是給這一年制定一個戰略方向,以及大概的目標。
如今年要新開墾多少農田,收攏多少流民,打造多少軍械戰船……
還有今年出兵南下之後,要達到的戰略目標是什麽,要做到什麽程度……
這些都需要眾人仔細的計算。
沈翼身為元從老臣,資歷和地位在眾人當中屬於第一。
他便第一個開口,說道:“陛下,鎮江、江東兩大行省已經初步被我們消化,下一步,自然是要出兵攻打金陵!”
“若是出兵,臣和中樞、六部的同僚,一定會全力以赴調動糧草器械,供應大軍……除此之外,臣建議陛下分派督察禦史巡視各地方府縣,和吏部一起揀選各地的大小官吏,為消化江南做準備!”
他對王景的信心倒是非常大。
這時候便開始考慮擊敗大明之後,如何消化金陵、江寧等地的城池、軍民。
對於南下進攻金陵的事情,眾人基本上都認同,並且出兵的時間,也選好了大概日期。
現在只等後勤做好保證,就可以開始聚兵。
並且,在所有人的眼中,只要王景和大夏兵馬發揮正常,不去犯那些不必要的錯誤,就能穩穩的擊敗金陵明軍。
這一點,連金陵的朱元璋、杭州南宋的名臣名將都知道。
沒辦法,此時大夏王朝的優勢太大,並且金陵的地勢,就像是一個突出部位,被大夏王朝三麵包圍,若不是有長江阻擋,大夏兵馬早已南下奪取金陵。
歷史上的南方王朝,基本上都定都金陵,想要依靠長江天險,抵擋北方的鐵騎。
不過所謂的長江天險,看似安全,實際上一捅就破。是真正的防守萬人捅。
有句話叫做守江必守淮,說的便是想要防守長江天險,首先要守住江淮之地,以江淮之地為緩衝,抵擋北方的攻勢。
如南北朝時代,劉宋初期憑著劉裕留下的疆土,劉宋北面的疆土直接推到黃河,僅僅比北宋時的版圖小一點。
但劉裕死後,劉義隆撞上了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元嘉北伐,卻被對方反攻打到了建康對岸,丟失大片疆土,後來南梁、南齊都沒有丟了江淮。
三個朝代之所以覆滅,是因為內亂,而不是被北方強敵滅亡。
而當南陳取代南梁後,江淮之地丟失,沒過多久,北面的大軍就渡過長江,滅亡了南陳。
可見,江淮之地的緩衝,對於南方王朝的重要性。
而現在的明軍。
長江對岸便是大夏王朝的江都揚州,江淮之地沒有寸土,除了一條號稱天險的長江之外,幾乎沒有多少緩衝。
而引以為天險的長江,也是和大夏共有。
所謂的天險,早就沒了。
大夏王朝的利劍,已經指到了明軍的要害,只等發起進攻,就能收割對方。
“嗯,沈先生說的不錯,在出兵之前,我朝要提前囤積一批乾吏……立國時的恩科已經結束,不適合再開恩科,這樣吧,吏部和國子監去統計那些通過了院試的秀才,選拔一千人集眾培訓,專門培訓府縣六曹的事務經驗!”
“大軍南下的時候,他們也隨軍出發,接收江南各大城池!”
王景沒有怎麽思考便直接說道。
在他和沈翼的說話間,已經定了太初六年的最大事情,那便是出兵南下奪取金陵,
其他的一切事務,都要圍繞著這個戰略行動。
在說了一些後勤保障的事情後。
高熲開始說起南下的戰略。
他說道:“我朝大軍南下,除了後勤糧草之外,要多注意南宋的動向……畢竟我軍南下的戰略很明顯,一路從鎮江行營向西發動,一路由廬江行營向太平進攻,朱元璋只要不想坐以待斃,就必須聯合南宋!”
若是南宋全力北上,王景設在江東行省的行營大軍,不一定能抵擋得住。
南宋好歹是一方王朝,九階大將還是有的。
慕容紹宗和史萬歲的組合,不一定保險,有翻車的可能。
“北宋聯金滅遼,南宋聯蒙滅金,都是血淋淋的教訓,南宋王朝有虞允文、趙鼎、李綱、李光、辛棄疾等名臣,韓世忠、孟拱、呂文德等名將!”
“傾力北上,非同小可,所以這次南下,除了三大行營的兵馬之外,我軍應再動用五十萬大軍,厚實主力,先行由江陰渡江,隨時支援鎮江、江東兩大行營,以免給予敵人各個擊破的機會!”
高熲的計劃,依舊是平平無奇。
實際上,越是針對強大勢力的戰略,就越是要穩重,要把方方面面都考慮到。
甚至在他的計劃中,這次大夏出動的兵馬,加上三大行營的話穩穩超過百萬。
一百多萬的大軍,有點複製淝水之戰的跡象。
不過。王景不是苻堅,大夏還有眾多名臣名將,絕對不會出現如前秦大軍,前鋒一敗便土崩瓦解的情況。
高熲的戰略計劃,就是按照王景的風格設立的。
韋睿、陸遜、謝玄三人,也早已知道王景的統兵風格,在王景崛起初期,喜歡動用騎兵和少部精銳,動輒疾馳衝陣斬殺敵將。
風格剛猛霸烈,快如疾雷。
當王景勢力已成,兵精糧足之後,風格便猛然變化,變成了喜歡以厚實的兵力、雄厚的糧草器械來壓製目標。
王景以前的風格,在戰場上雖然十分的拉風出眾,但危險性可不小,並且每次都冒著一定的風險,一旦敗了,就會損失慘重。
後來的風格,基本上不會敗!
在步步為營,依靠兵多將廣的優勢不斷推進下,
敵人要麽施展驚險無比的奇計,要麽和王景相互對耗,然後被王景憑著雄厚的國力硬推。
只要不是一次性折損數十萬精銳的史詩性慘敗,個別地方的戰敗和損失,對於大夏王朝來說,就無關緊要。
最壞的結果,便是敵人強行對耗,短時間和夏軍打平而已。
“嗯,南宋方面的確要多加關注!”
“禮部派去的使者,現在是什麽情況?有沒有說南宋方面的態度?”
王景目光一閃,看向裴矩。
盡管王景知道南宋極有可能會吸取歷史教訓,很難選擇和大夏結盟,但大夏依舊派去了使者,盡可能的說服南宋。
萬一,南宋再次腦抽了呢。
“這……使者不久前曾送回一個消息,說南宋方面的韓侂胄,有和我朝交好的想法,南宋朝堂上,對我朝似乎並不反感……”
裴矩遲疑了一下說道。
“這是裝的!”
高熲聽到這話,斬釘截鐵的說道,然後立刻補充道:“南宋王朝的宋孝宗趙昚,是南宋唯一的明主,還有虞允文、趙鼎的輔佐,肯定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
“而我朝若是攻滅明軍,下一步的目標,也的確是臨安!這些都顯而易見!”
“南宋只會選擇和朱元璋結盟……他們現在的猶豫,肯定是為了迷惑和麻痹我軍,想要在動兵的時候,盡可能的佔據一些優勢!”
王景微微點頭。
殿內的其他人也感覺高熲說的很對。
如果南宋這時候真的和大夏結盟,那在場的眾人反而會懷疑,是不是南宋的君主從趙昚換成了趙構……
“昭玄說的極是,我軍主力的渡江方向,依舊選在江陰!”
“具體的進軍路線,三位可有要補充的?”
王景問道。
他問的自然是韋睿、陸遜和謝玄三人,他們都有指揮數十萬大軍的能力,南下的時候,王景要把他們編入中軍,輔助自己調兵遣將。
若是某處發生危險,他們也可以充當救火隊員,四處滅火並彌補破綻。
“陛下和樞密使的戰略,包括渡江方向,我等沒有意見……”
韋睿充當了三人的代表,和陸遜、謝玄交換了一個眼神後,先讚同了行軍戰略。
然後韋睿輕聲的說道:“不過,末將有一個建議,我軍主力將來若是拖住南宋大軍,不妨分出一支精銳,以宜興為線,沿著溧水溯遊而上攻入高淳!”
“此地南北各有大湖,地勢險要!繼續向西,可以威脅蕪湖、當塗,向南可沿河直逼宣城,向北、則能震動金陵……”
“若能奪下此地,明軍南北的腹心,便入我軍之手!如此,明軍必敗無疑!”
王景聞言心中一震。
他立刻攤開木案上的詳細地圖。
目光一掃,便找到了韋睿所言的高淳之地,此地位於應天的南端,北面是石臼湖,南面是固城湖。
石臼湖連通胭脂水和秦淮河,若以舟船北上,能直逼金陵城郊。南面固城湖連通水陽江,同樣能直達宣城。
向西,還有水道直通長江,從後面威脅當塗。
此地可以稱之為金陵的南大門,就如韋睿所言,只要大夏能拿下此地,朱元璋就算是有通天之能,也挽救不了敗局。
“懷文精通江南地理,目光敏銳!若非懷文,朕還真沒有想到高淳此地,竟然如此重要!”
王景感慨道。
韋睿就像是下棋一樣,輕輕的在地圖上一點,頓時點中了明軍的死穴!
輕描淡寫間,氣如虎狼的強敵就仿佛飛灰湮滅。
這種氣度,王景想學都學不來。
“韋將軍不愧是天下名將,眼力更勝我等!若能攻下金陵,將軍可為首功!”
高熲上前看了地圖,也非常佩服。
韋睿看似只是簡單的點了點高淳之地,但他這輕描淡寫中,卻把自己對於山川河流、地形局勢的戰略眼光展現的淋漓盡致。
“能率精銳之師由宜興溯遊而上奪取高淳,並有能力將此地牢牢掌握,擋住明軍反噬,非大將、名將坐鎮不可!”
王景目光落在三人身上,然後鎖定了謝玄。
“謝將軍,可願擔此重任?”
韋睿和陸遜畢竟是儒將,他們的戰略戰術都是最頂尖,但在神州世界的戰場上,除了戰略戰術之外,一定的實力還是必不可少的。
除非把兵法修行到韓信的程度,才能以天地為陣,不懼任何逆天猛將。
謝玄在合肥的時候,以少量的北府軍和東晉殘部,力抗南陳的全力進攻,表現出了超絕的韌性。
讓他率領訓練出來的北府軍前往高淳,再給他配上一個九階強者。
即便是常遇春,也難以攻破!
謝玄神色微動,這是立功的好機會,他當然不會拒絕,當即拱手道:“陛下但有所命,末將自當效勞!”
在戰略上、出兵渡江的方位,還有渡江之後的戰術選擇上,王景和眾人商議良久,終於做出了決定。
這次小朝會之後,太初六年的所有事情,就要圍繞著這次商議的戰略開始行動。
中樞和各部各司,也會以此為中心運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