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築木人》17.第17章 脊獸鬥嘴
  “好好好。”

  見葉舫妤聽到這個名字後並無不悅,譚偉民便放心地繼續說:

  “不過他最近可是忙得很呐!不僅要帶著學生,參加國內的首屆古建大賽。據說過一陣子還有個國際上的古建抗震交流賽,需要他到各大高校選拔人才。他聽我提起咱們天陽也開設了古建築專業,非常意外,還說有機會一定要來天陽看看,跟咱們古建築的師生搞一個學術交流會。”

  “哦”葉舫妤聽罷這番長篇大論,情緒依然沒什麽波動,只是淺淺地應了一聲,“那很好啊。”

  “是啊。”

  譚偉民對她冷漠的反應並不在意,反而笑得更大聲:

  “你是不知道啊!近些年,戴雲亭出版了不少有關古建築的著作,還牽頭主持了很多古建修複項目,已經是北大考古系文博學院中,古建築專業名副其實的中流砥柱!如果他真的能來天陽做文化交流,那對咱們建築學院的師生來說,可是大有裨益的。你們恰好又是同窗,所以我私心想著,交流會上的演講,不如就由你來.”

  “譚院長。”葉舫妤默默聽到這裡,終於忍不住打斷譚偉民。

  “嗯?小葉你說。”

  葉舫妤的回答不是很乾脆:“我才疏學淺,建築學院、尤其是古建築的演講,就不需要我班門弄斧了吧。”

  “你這麽說可就太謙虛了!放眼整個天陽建築學院,恐怕找不出幾個比你更有能力的老師。”

  譚偉民語氣顯得有些焦急,可說著說著,卻又乾笑兩聲放緩了語氣:

  “當然了別的老師如果,真能帶著學生們衝進古建大賽的總決賽,那也的確是有資格跟戴雲亭平起平坐的。”

  聽葉舫妤那頭似乎又陷入了沉默,譚偉民的眼角已笑出數道皺紋:

  “小葉你為天陽做了這麽多,那別人不知道,我可是一直都看在眼裡的。不過到底是可惜了,如果戴雲亭知道同窗好友,現在不從事古建築相關的工作,可能也會惋惜吧.”

  “譚”

  葉舫妤開口正欲說什麽,卻聽譚偉民那頭好像有什麽急事,語氣也變得匆匆忙忙:

  “不過我就是這麽一說,估計這事兒啊,要等到省級古建大賽之後才能敲定。你再考慮考慮,我這來了個電話,回頭細說。”

  “嘟——嘟——”

  聽著聽筒裡的忙音,葉舫妤愣了半晌才將聽筒“哢”地一聲,放回座機上頭。

  她起身拿過茶杯想喝口水,卻發現杯中不知何時,竟有一隻飛蟲落入。

  清澈的茶湯表面上雖然平靜,可茶湯之下還是被掙扎的飛蟲,激起了無形的波瀾。就如同她心底那潭被攪動過的死水一般,暗潮湧動。

  次日清晨。

  當別的同學還享受著周末的悠閑時,何楹等人已經來到教室,繼續惡補古建築常識了。

  顧招娣本著不讓任何一個隊友掉隊的原則,又一次把“面寬”和“進深”用圖文並茂的方式講解一遍。再加上用初明辰連夜搞出來的柱子和門板當教具,才徹底教會了樓心月和唐果果。

  唐果果雖然做了一晚上功課,想要在今天大顯身手一番。

  可是匱乏的文學功底,還是讓她在列舉園林實例的時候,緊張得汗流浹背。照著書本將《園冶》中“相地”余下的內容講完後,便草草結束了自己的分享。

  而何楹接下來所介紹的內容。

  則因為建築師們所處歷史時期的複雜性,而變得晦澀而又新奇。

  從東漢末年的三國鼎立、到西晉的短暫統一、再到五胡十六國和南北朝的分治,直到隋王朝重新統一中國。這期間的三百七十年,因為戰亂不休、民族融合和宗教的興起,無數帝王將相、英雄豪傑、文人墨客登上歷史舞台,他們不但在各自的領域有所建樹,還分別以不同的方式,對中國古代建築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關於這一時期的建築風格,何楹沒有給出提示,只是在PPT上簡單地列示幾個名字,來讓大家各抒己見。

  看PPT上出現了“三國曹操”四個字。

  樓心月最先想到的就是《赤壁》中的名句,不需思考便脫口而出:“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這首詩中的銅雀台,就是曹操所建!”

  “光會背個詩有什麽用?”見她搶佔了先機,原本也想第一個發言的初明辰,便又開始揶揄,“那你知道銅雀台什麽樣?又是幹什麽用的嗎?”

  “銅雀台什麽樣我沒見過,可《登台賦》裡不是寫著嗎?”樓心月說完,便又旁若無人地開始了飽含深情的詩朗誦環節,“見太府之廣開兮,觀聖德之所營。建高門之嵯峨兮,浮雙闕乎太清。立中天之華觀兮,連”

  “停停停停停!!!”

  聽著樓心月沒有停止的意思,初明辰急忙出聲打住:

  “咱們下午就要上選修課了,時間非常寶貴!你能不能別一提起詩詞歌賦,就犯職業病?”

  “有你說話的功夫,我都背完了。”

  “那你背完,也沒說銅雀台是幹什麽的啊?”

  “你知道你說啊.”

  “我說就我說。”

  初明辰一臉不服氣:

  “這銅雀台說白了,就是曹操和朋友聚會的場地。根據史料記載,銅雀台位於河北臨漳縣境內。這裡古稱鄴城,曾是袁紹的根據地,曹操擊敗袁紹後便佔領此地營建鄴城。自封丞相後又在此地修建了‘冰井’、‘銅雀’和‘金虎’三台。其中最著名的便是銅雀台,此台為三台之主,台高十丈,有屋百余間,大門內又有浮雕壁畫,窗戶都用銅籠罩飾,日出之時流光照耀。曹操不止在此宴請文人騷客、與姬妾歌舞歡樂,也會在此地登高瞭望。”

  “所以!”說到此處,初明辰抬手做了一個登高望遠的姿勢,而後才悠悠道,“這裡也是兵家戰略要地。”

  聽到這一連串的介紹,樓心月不情不願地揚眉:“算你說的好咯!~”

  “不敢不敢,都是百度百科的!~”

  “你這算什麽!”樓心月好不容易對初明辰刮目相看,聽他這麽一說又懶得搭理他。

  “算我愛學習啊!”初明辰大言不慚,“不過,如果從建築學發展的角度來說,曹操所建的三台,其實是當時典型的建築類型。台,可以說是漢代的闕和望樓的發展,是功能性和標志性相結合的一種建築,這是建築史很重要的過渡階段,你可要牢牢記住了!”

  樓心月還想與他鬥嘴。

  卻聽一旁的顧招娣,已經開始對下一個名字表達觀點:
  “我以前只知道,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漢文化的推崇者,想不到他竟然也能被稱為建築師?難道他在修建北魏洛陽城的時候,有提出過什麽特別的觀點嗎?”

  嗚嗚嗚~~最近編輯說要上試水推,要我這兩天穩住更新,保持2000字左右,我也的確因為BJ天氣太熱,每天都非常煎熬,最近幾天就先更2000了,不過我會多多存稿,等著推薦時候給大家多更幾章。這篇校園文大家可能也看到了,不是原本意義上的爽文和網文,當前階段更多的是科普中國古建築的歷史,古建築現在發展的艱難,還有很多熱愛它的人為之奮鬥,以及老中青三代對古建築的奉獻和努力,所以,文中有些知識確實有些許枯燥,但是雲水可以跟大家保證,這本小說的節奏會前所未有的快,而除了對古建築的介紹之外,不會有無關的水文產生。

  而且原本我是想把從上古時期到明清時期,古建築歷史和建築師代表人物挑幾個出來詳細說一下,再把另外一些簡單帶過,但是後來我實在難以抉擇,各朝各代的古建築多如牛毛,而每個朝代的代表作和人物實在是各有千秋,我就隻好硬著頭皮讓角色們繼續討論了一些,不過這段劇情很快就會結束,隋朝之後的內容會再接下來穿插著講解。

  我們的主角們還是要繼續拜師的。

  PS:

  如果你熱愛古建築,或者因為曾經在旅遊時產生了對古建築的興趣,想了解一些知識的話,這一本不會讓大家失望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