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絲路大梟雄,從農家種田郎開始》100.第100章 本官上頭有人,手續的事不用擔
  第100章 本官上頭有人,手續的事不用擔心!
  從青稞嶺運鐵礦石到石坪關,來回一趟的車程需要四天時間。站在何家老爐的爐頂,宋應奎有點猶豫,將鐵礦石運過去煉是不是劃算?
  轉念一想,自己又煉不了多少鐵,弄一個土高爐,一天能費多少鐵礦石?在青稞嶺設爐煉鐵用鐵礦石是方便一點,但煉鐵所要用的其它原料同樣需要從別處往過來運,更關鍵的是自己對這地方沒有控制力,搞大投資弄煉鐵爐風險太大,還是在自己的地盤上穩當。

  “老何!要不這樣!由你家組織將這地方的鐵礦石運到五營,本官按量給你們結錢,如此一來,賺多賺少就全憑你家自己的乾活量,這樣也能避免說本官開錢太少,薄待了伱家娃子們的事。”與其雇傭何家人,倒不如讓他們家變成自己的原材料供應商,掙錢多少全看他們自己的的乾活量。

  “官爺你是嫌我家的本事不成?還望官爺憐憫,給老漢和娃子們一個為官爺效力的機會。”

  讓你自己當老板,你還不樂意了?何老漢巴巴的央求起宋應奎來。最後、實在磨不過這個精明又世故的老頭,宋應奎隻得答應雇何老漢和兩個兒子到石坪關為自己煉鐵。由他家剩下的人組織村裡人,負責往石坪關運鐵礦石。

  細算了一下,其實平均每天能往石坪關運兩千斤以上的鐵礦石,就能保障煉鐵爐的正常運行。兩千斤鐵礦石,能出幾百斤鐵,完全能滿足目前石坪關各項事業的用鐵,甚至還能有很大一部分鐵料往出賣。

  自己只是個末流武官,煉鐵規模太大,未必能護得住周全,剛剛起步,規模還是小點為好。

  搞定了鐵礦石的問題,宋應奎回到石坪關後,立即組織起煉鐵事務。

  煉鐵爐不像何家那樣直接立在山側,而是用磚土直接從在石灘地裡往起來立,做正經的豎爐煉鐵裝置。相較於傳統的煉鐵爐,宋應奎這邊最大的改進就是弄個熱風爐直接用水力往爐裡吹熱風煉鐵。

  另外一個改進就是用焦炭煉鐵,焦炭直接從市場上買不到,還得整一套煉焦的設施。

  簡單弄一套土高爐煉鐵系統,需要搞的東西不少。煉鐵爐、炒鋼爐、燒磚爐、熱風爐、煉焦爐,各種配套設備,成本相當大,最少也是幾百兩銀子的投資。

  眼下的宋應奎並沒有多少錢,石坪關車輪廠剛運行不久,掙的錢還要給守備軍發軍餉,輾轉騰挪能湊出的錢也就一二百兩銀子。靠這點錢,是撐不起煉鐵攤子的。

  “王兄、兄弟我準備自己煉鐵,鐵礦石已經找到來處了,目前最棘手的事是缺錢鋪攤子。為了籌措資金,我打算向王兄等人招股,不知兄台對參股弟弟的煉鐵廠有無興趣?”自己的錢不夠,哪就只能通過融資來解決了。王進雄是宋應奎打交往的人中最有錢的存在,所以找他過來先開口試試。

  “守備要自建鐵爐煉鐵?這事上官那邊有無阻礙?”王進雄到底是大商人,聽了宋應奎的話後,首先關心的不是要他出資,而是政策上有沒有問題。

  “上官?上邊的事無需牽心,兄弟我在省裡有實在關系,只要攤子鋪開,其它事自會搞定。”咱上頭有人,還搞不定個煉鐵手續?宋應奎很不要臉的扯出自家二舅爺,誑起了王進雄。

  二舅爺能不能幫自己搞定煉鐵執照的事,宋應奎根本沒指望。先將攤子鋪起來再說,反正現在自己有兵有地,若到時候真有人跑出來阻礙,哪就到時候再說。天底下的難辦事,沒多少是錢和勢搞不定的。

  煉鐵本來就能賺錢,手頭又有兵,往後走個關系搞定煉鐵手續的事,在宋應奎看來不是啥大事。至於剛開始會不會有人阻撓,哪就更不用擔心了。

  作為一個地方守備軍主官,想辦法給手下的士卒弄些兵器合理吧?上邊沒給資金,咱自己為國分憂,自力更生有錯嗎?市面上買不到鐵,自己煉鐵打造兵器不行嗎?理由如此充分,還怕個錘子!

  “我差點忘了,守備大人是有薑照磨做照應的。聽說因為諫言有功,薑大人現在是督軍衙門的紅人,有他為守備大人撐腰,開爐煉鐵不是啥大事。不知大人邀我等參股煉鐵爐,是個什麽章程。”一聽宋應奎說自己上頭有人,王進雄便想到了薑雲瑾。一想到薑雲瑾,他就覺得煉鐵手續的事確實是難不住人家。這才開口問起了細節!

  “開爐煉鐵,所需資金在七八百兩銀子左右,守備所這邊出一半的資金,三百多兩銀子由王兄等有實力的商家和本地大戶認籌。鐵廠每年的收益,除了留夠開支費用外,其它的收入拿出來按參股比例分紅。另外哪,鐵廠出的鐵也按參股比例來配分代銷權。”鐵現在是緊缺物資,代銷權還是挺值錢的。像王進雄這樣算是大商人的人物,都弄不來多少鐵,這更能說明鐵料代銷權的含金量。

  “大人要耗資八百多兩銀子開爐?開爐以後每月能有多少斤鐵料外銷啊?”煉鐵著玩意,就看你整多大攤場了,像何家弄的那個小私爐,有個兩三百兩銀子怎麽著也能搞定。但問題是哪爐子,產不了多鐵。不然何家也不至於爐子被毀了之後,再無力複起。王進雄一聽八百多將銀子的預算,首先關心的是宋應奎開這個爐子的產量。

  產量要是小,只能說明宋應奎是用這個爐子為由頭誑大家的錢,產量要是大的話,哪怕一年分紅少,靠著鐵料的代銷權,他也能把投資股本給倒騰出來。

  “剛開始起爐,各方條件都不成熟,本官這邊還要留一部分做軍械,每月能外銷的鐵,估計只有兩千斤左右。等過兩三個月,能外銷的鐵料每月三五千斤應該有。”爐子都還沒起哪,產量這塊宋應奎只能保守估計。在他看來,月產三五千斤鐵,怎麽著都應該沒問題。三五千斤鐵,也就是兩三噸鐵而已。月產兩三噸鐵,放在後世啥都是不是,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煉鐵的。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