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我在現代留過學》423.第401章 大興土木吧!太皇太后!
  第401章 大興土木吧!太皇太后!

  隔日,三月辛亥(初六)。

  趙煦在吃了早膳後,到了慶壽宮中,陪著兩宮批閱起奏疏來。

  近來,沒有什麽大事。

  也就是熙河路那邊,一直在密集報告著黨項人、吐蕃人,似有暗中勾連之意。

  溫巴溪、溫溪心這樣的吐蕃大首領,更是不斷預警著,吐蕃人可能和黨項人聯手入寇的事情。

  就像趙煦現在手中拿著的這份奏疏,就是趙卨上報的又一個預警消息:吐蕃邈川大首領溫巴溪言——岷州青宜結鬼章,暗與緬藥家交通,欲圖漢家邊上,願漢家阿舅邊上早做提防。

  朝野對這樣的預警,老實說現在都已經有些不放在心上了。

  這既是因為,現在的朝臣們,普遍自我感覺良好。

  覺得,如今宋遼關系密切。

  大宋、大遼親如兄弟,那西賊吐蕃不過跳梁小醜。

  哪裡有膽子入寇?
  所以,有些大臣覺得,這大抵是熙河路的將官和溫巴溪、溫溪心等吐蕃豪酋之間的表演。

  就是在故意製造事端,甚至有意挑起邊畔。

  區區伎倆,安能騙我?
  堅決不能上當!

  同時,也是因為吐蕃的阿裡骨,黨項的梁乙逋,近來都開始對大宋釋放善意。

  特別是梁乙逋主政下的黨項,最近半個月,通過環慶路、鄜延路的榷市貿易通道,向大宋方面送還了在永樂城之戰所俘虜的大宋軍民一千多人。

  還送回了,戰死在永樂城裡的宋軍大將高永能的甲具、遺物。

  阿裡骨則一直在通過邊境,和大宋方面商討,冊封他為武威郡王,承認他是董氈合法繼承人的事情。

  談判也已經接近尾聲,若無意外,兩國很快就會達成協議。

  在這樣的情況下,朝野大臣誰會相信,黨項人和吐蕃人在暗中謀劃對大宋入寇?

  不可能的好吧!

  溫巴溪、溫溪心,這兩人打什麽主意我們還能不知道?

  危言聳聽,故意破壞和平!
  居心叵測,欲圖挑動戰爭,讓大宋為他們的一己私利火中取栗!
  這點小伎倆,哪裡能誆騙到我們?

  便是主戰派的知樞密院事李清臣,也持有這樣的意見。

  當然了,朝廷上的大臣,都是些老油條。

  即使他們不相信,西賊和吐蕃人在暗中勾結,意圖對大宋不利。

  但,本著不背鍋的原則。

  還是上書建議,沿邊各地加強戒備和偵查,同時命令各寨整備防禦。

  尤其是熙州方面,要求加強守備。

  兩宮當然是從善如流,下詔照準依指揮從事。

  但他們也就隻做了這些,其他事情,是真的沒有準備。

  這也不能怪他們。

  朝堂廟算就是這樣的,不可能事事都算到——這樣的事情,哪怕在現代都做不到!

  只能是盡可能的選擇一個最可能的正確選擇。

  好在,趙煦現在也漸漸掌權了,可以做一些,他能做的事情了。

  於是,就在上個月的閏二月丙辰(二十八)。

  趙煦插手了一個微不足道的人事任命——左侍禁、知洪德寨折可適,升任西頭供奉官,權發遣鎮戎軍。

  並命折可適入京陛見。

  至此,在趙煦的上上輩子,曾經開發出對黨項4.0戰術,先後打的梁乙逋、小梁太后欲哭無淚的最佳搭檔——章楶、折可適,提前了五六年完成了合體。

  這可是在趙煦的上上輩子,幾乎將黨項人打到亡國邊緣的組合。

  與此同時,趙煦還借口去年大旱,恐沿邊軍州軍民糧草無濟,給權陝西轉運使范純粹下詔,授范純粹全權支應邊寨軍糧。

  於是撥給范純粹茶引、鹽引數十萬貫,以便陝西轉運司方面,可以吸引商賈,運糧支中。

  這樣就從人事、物質兩個方面做好了準備。

  足兵足糧,應該就可以應付接下來的戰事。

  很快今天的奏疏,兩宮就批閱的差不多了。

  她們也有時間,來和趙煦說話了。

  “官家,今日不在福寧殿練字,怎有空來慶壽宮了?”太皇太后笑著問道。

  最近這些時日,趙煦慢慢的很少來慶壽宮,陪兩宮批閱奏疏了。

  一是因為,大事向太后會和他說,也會和他商量,來了也只是陪著說話。

  二是因為,趙煦的事情也多了起來。

  開封府的事情、宋遼交子的事務、專一製造軍器局裡的一些事情。

  他都要處置,也都得和人商議。

  趙煦笑了起來:“怎麽,太母不喜歡孫臣來慶壽宮?”

  “怎麽會?”太皇太后說道:“官家就應該多來慶壽宮。”

  趙煦收斂笑容,說道:“卻是瞞不過太母的慧眼。”

  “孫臣今日,是特地來慶壽宮的。”

  “哦?”太皇太后問道:“官家有事?”

  趙煦頷首,嚴肅的看向太皇太后,也看著在這個時候抬起頭來的向太后,說道:“太母、母后,孫臣嘗聞,祖宗以來歷代故事,都要給母后、太母興建宮闕!”

  “孫臣即位也有一年了,為何朝野無人提及此事?難道是髃臣們忘了這個規矩?”

  太皇太后一聽,頓時笑了起來,道:“官家,左相、右相,去年開始就一直在提此事。”

  “只是老身和太后都覺得,此事無關緊要,且官家還在諒闇之中,宮中不宜大興土木,故此婉拒了髃臣們的好意。”

  這就是這位太皇太后人性上的弱點了。

  她太在乎朝野物議,也太在乎別人對她的評價。

  可是,若兩宮都不修宮殿,趙煦怎麽辦呢?

  趙煦可是想著,將來擴建後苑,甚至乾脆把後苑建成一個類似圓明園一樣的皇家休假園林。

  趙煦說道:“祖宗以來,故事皆是如此,還請太母、母后不要再推辭了!”

  太皇太后和向太后對視了一眼。

  然後,向太后就摸著趙煦的頭,說道:“六哥的好意,母后和太母心領了。”

  “可這興建宮室,必將靡費國帑,此皆是民脂民膏,母后和太母都不忍心啊!”

  這就是儒家有利的一面了。

  只要還要臉的統治者,都會被儒家的道德觀所鉗製,不敢明目張膽的奢靡浪費。

  因為,在儒家價值觀眼中,大興土木,廣修宮室是直接可以昏聵甚至亡國掛鉤的。

  在大宋,杜牧的阿房宮賦深入人心!
  尤其是經歷了真廟大修玉清昭應宮,結果玉清昭應宮被老天爺一個雷給燒了以後。

  阿房宮賦,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就連汴京城的四歲孩子,說不定都能會背那一句: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於是,就已經沒有什麽人,敢大修宮室。

  仁廟不敢,英廟不敢,趙煦的父皇不敢,趙煦的上上輩子同樣不敢。

  直到趙佶上台!

  人不要臉,天下無敵!
  顯然,無論是太皇太后,還是向太后都要臉,都不敢讓人去背阿房宮賦。

  趙煦微笑著,說道:“母后,太母,臣正是為了天下人的福祉,才來勸說母后、太母,同意髃臣之請的!”

  “若是強征民夫,不恤民力,為一己之私欲而大興土木,自然是勞民傷財,禍國殃民。”
    “可若是雇民間工匠,以市價甚至高於市價的價錢,請人修建宮室,誰還會不樂意?”

  “百姓自然會樂意於此,天下人也不會有意見。”

  兩宮聽著,明顯動心了。

  因為道理確實是這麽個道理。

  只要皇帝不白嫖,願意花錢請人修建宮室。

  那麽,就不會有人有什麽意見。

  趙煦趁機趁熱打鐵,繼續道:“母后、太母,仔細想一想,這汴京城中治安之所以一直不好,常有雞鳴狗盜,甚至是傷天害理之事。”

  “原因不就是,汴京城中有大量遊手好閑的無賴遊民嗎?”

  “他們為什麽遊手好閑呢?是因為他們懶嗎?”

  “這樣的人,終究是少數吧!”

  “孫臣覺得,關鍵還是在於,他們沒有生計所致!”

  “若他們能有生計,每天都可以賺到養家糊口的錢,他們還會去做那些雞鳴狗盜、傷天害理的事情嗎?”

  “孫臣覺得不會!”

  這是大宋社會遇到的最大問題!
  甚至可以說沒有之一!

  人口爆炸,大量人口無事可做,只能流連市井。

  失業人口不斷上升,讓治安問題惡化。

  這也是王安石要搞保甲法的原因——不把這些遊手好閑的家夥組織起來,看管起來,他們什麽事情都乾得出來。

  但,這反而加重了治安問題。

  因為,保甲法推行後,這些家夥學到了殺人的本領,也學會使用兵器。

  一時他們雖然是安穩了,可一旦出了什麽事情。

  他們隨時都能落草為寇。

  於是,本來想要改善治安的保甲法,在一些地方反倒成為了禍亂的源頭——過去這些蟊賊,幾個衙役就能逮捕,現在人家學會了騎馬射箭,甚至配合作戰。

  幾個人就可以鬧得方圓數十裡,雞犬不寧。

  在現代留過學的趙煦明白,歸根結底,這其實就是就業問題。

  農村的土地不夠,迫使大量人口進入城市討生活。

  偏偏城市的就業崗位,不能滿足這麽多人。

  他們就只能去當地痞無賴,去作奸犯科。

  這個時候,唯一的解法,就是給他們工作。

  讓他們有一個養家糊口的機會。

  就業,是任何時代,解決社會矛盾的最佳藥方。

  可惜,如今這個時代的大宋,根本沒有這個概念。

  趙煦只能一步步來,慢慢引導。

  兩宮聽著,就都認真了起來。

  “官家的主意確實是好!”太皇太后明顯動心了。

  若是不擾百姓,還能給她修一個養老、遊玩的宮殿。

  那何樂而不為?
  就是……

  “錢從何來?”太皇太后問道。

  現在先帝的封樁庫,可都是有條貫的。

  一萬貫以上,就需要都堂宰相簽押才可以支取。

  至於戶部的錢帛?
  看著是很多,可每年光是沿邊各路的軍費開支,就是兩三千萬貫。

  戶部尚書曾布,天天在那裡叫苦。

  想要戶部拿錢?想都不要想!

  於是,在她老人家的理解中,這恐怕就剩下加稅這一項了。

  但,在大宋加稅的話,加給誰?
  那些苦哈哈的老百姓嗎?

  還是那些腰纏萬貫的豪商巨賈?
  誰都不好動啊!

  趙煦笑了笑,道:“太母放心,孫臣已經想好了,絕不會損百姓分毫,更不會動封樁庫和戶部的錢帛。”

  “甚至說不定,還能澤被百姓呢!”

  “嗯?”

  趙煦微笑著,道:“太母、母后,臣近來不是一直在開封府和群臣商議街之事嗎?”

  兩宮點點頭,太皇太后更是讚道:“此事,朝臣們都說,官家率領群臣,治理開封,疏通街道,利國利民!”

  現在,汴京城大部分的違建官署都已經在拆除或者準備拆除。

  邸店等產業,也在趙煦的壓力下,慢慢的有了計劃。

  汴京交通在進入三月份後,肉眼可見的改觀了。

  畢竟,敢在主乾道上侵街的,不是官府就是權貴。

  而趙煦解決了這兩者後,汴京交通擁堵問題,自然大大改善。

  尤其,內城環道和外城環道,如今交通較過去便利了數倍。

  已經很少發生大規模的擁堵了。

  這就是政績!
  所有人都能看見,沒有人可以無視。

  因為趙煦主導、並做成了這個事情,這讓他在朝野威望繼續攀升。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站隊、表忠。

  這很正常。

  皇帝只要沒有被人架空,被權臣把持了權力。

  那麽,就算他再小,只要他能表現出自己的能力,大臣們自然會擁戴、聚集。

  這是傻子都知道做的選擇題。

  趙煦笑了笑,道:“太母繆讚孫臣了。”

  “不過,孫臣也是在這個過程中,有了一個想法。”

  “想著太母、母后,沒有自己的宮殿,孫臣就想著,利用這個想法,將兩者結合起來。”

  “一則,解決一些汴京的問題。”

  “二則,籌措錢財,為太母、母后修建太皇太后宮、皇太后宮!”趙煦說道這裡,神色就變得嚴肅、認真起來:“臣聽說,當年章獻明肅垂簾,有自己的宮殿,慈聖光獻也有自己的宮殿。”

  “太母、母后,保佑擁護於孫臣,盡心竭力,豈能沒有自己的宮殿?”

   前些天因為感冒的原因,搞亂了作息,生物鍾一亂,作者君的睡眠就變得很痛苦了,每天晚上都要三點半以後才睡得著。

    今天嘗試,將作息調整過來。

    若是明天能早起的話,就可以恢復每天三更了。

    請大家為作者君加油!

    失眠很痛苦啊!

    晚上睡不著,白天打瞌睡。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