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我在現代留過學》186.第177章 汴京膽石貴
  第177章 汴京膽石貴

  沈括終於接到了老家的信。

  他迫不及待的拆開,看著信上妻子張氏的娟秀的字跡。

  張氏說,她已經從老家錢塘啟程了。

  大約六月中旬左右,可以抵達汴京。

  隨行的不止有沈括的獨子沈衝,還有沈括的幾個侄子。

  他們是來汴京投靠沈括,並為下次科舉考試做準備的——錢塘所在的兩浙路發解試雖然沒有江南西路、福建路那麽卷。

  但也是大宋地方的卷王了。

  錄取比例,常年是幾百個人搶一個名額。

  基本上不是天才,是卷不過別人的。

  所以,他們就只能來汴京投靠沈括,打著‘侍奉叔父’的名義,來蹭大宋科舉制度給高官留下的後門。

  也就是所謂的‘牒試’。

  依照制度,離開籍貫地,超過兩千裡的地方監司以上官員的子弟,是可以就地參加牒試。

  牒試的錄取比例,一直穩定在三成以上。

  堪稱是達官貴人子弟入仕的快車道。

  而沈括在京城任職距離老家錢塘遠超兩千裡,完全符合牒試的標準。

  除此之外,張氏還在信裡說,已經把他這些年來,辛辛苦苦繪製了一大半的《天下州縣圖》也整理好了,一定會小心的帶到京城,叫他不要擔心。

  最後,張氏叮囑沈括,一定要好好做事,千萬不要行差踏錯。

  沈括看完妻子的家書,臉上頓時浮現出絲絲紅潤。

  張氏是他的續弦,比他小了差不多十五歲,更是提拔和看重他的張芻的掌上明珠。

  甚至可以說,沈括是看著張氏長大的。

  兩人的感情很複雜!

  外人是根本不知道,也無法了解的。

  總而言之,對沈括而言,張氏不僅僅是妻子,也是他人生的支柱,同時也是一個可以在很多事情上幫助他的賢內助。

  老實說,離開張氏的這些日子,沈括總感覺少了點什麽,難受得很。

  如今,妻子將要入京,沈括是如釋重負。

  他想了想,就騎著馬,準備出去給妻子采購些她最愛的水粉。

  剛剛出門,把馬牽上。

  租住在他旁邊的一個官員,便笑意盈盈的出來,拱手行禮:“沈提舉……沈提舉……”

  沈括看了一眼對方,狐疑著問道:“王戶曹有事?”

  對方神神秘秘的湊到沈括面前,低聲問道:“聽說提舉有神仙秘術,可以點水化銅……不知道……有沒有那個方面的秘法?”

  沈括立刻警覺當即正色道:“什麽神仙秘術?吾乃士人,子不語怪力亂神!”

  那官員皺起眉頭:“那提舉是如何做到點水為銅的?”

  是啊!

  你要沒有神仙方術,怎麽點水為銅?

  沈括歎息了一聲,道:“足下豈不聞,格物致知乎?”

  “此乃聖人之教也!”

  沈括想起了那日,少主的話,正色道:“便譬如那水,遇熱則化為氣,水氣遇冷則凝結成水珠!”

  “聖人格物,知其性理,所以用之於天下也!”

  “足下當好好讀書,莫要不求甚解!”沈括半訓斥的叮囑著。

  他有這個資格!

  且不說他曾是待製級別的重臣!
  就是現在,沈括的寄祿官也是朝請大夫!
  元豐寄祿格二十五級京朝官的第十二級,能在他上面的,也無非是三省有司的主官了。

  更不要說他乃天子近臣,也是經筵官了。

  這官員被沈括這麽一說,也是愣住了。

  “格物致知?”他眨著眼睛,這和點水為銅有什麽關系?
  ……

  一個時辰後,沈括已經筋疲力盡了。

  因為一路上,他遇到了不下二十個來問他‘神仙秘法’的人。

  好幾次,甚至還被路人圍觀。

  好多人都圍著他,大喊著:您就是點水為銅的沈提舉吧?還請提舉傳授我等秘法!

  這讓沈括根本去不了瓦市購物,就只能匆匆回家。

  到了租住的房子附近,沈括就看到了,他家門口已經聚集了開封府的鋪兵。

  一問才知道,有人企圖進入他的院子行竊,被幾個路人發覺,當場抓獲。

  不用問就知道,肯定是趁著沈括不在,想去他家偷‘秘法’的人。

  這叫沈括提心吊膽。

  雖然趕來的開封府右廂都巡檢和他保證,絕對會保護好他的安全。

  還會派駐幾個鋪兵,在他家附近建立一個兵鋪。

  可沈括還是感覺,這個地方大抵住不得了。

  而且,沈括還知道,他要是不能解釋清楚的話,類似的事情必然層出不窮,而且防不勝防!

  畢竟,天下人只會知道,他沈括用了近乎神仙一樣的手段點水為銅!

  於是會本能的認定,他沈括掌握了什麽秘法、秘術,說不定能點石成金呢!
  想要偷他秘密的人,將從汴京排隊排到洛陽。

  他攔得住嗎?攔不住的!

  所以,他必須解釋清楚!
  於是,趁著開封府的都巡檢在,也趁著周圍圍觀的人甚多。

  沈括拱了拱手,對那位都巡檢道:“巡檢、諸位鄰比……”

  “某乃是聖人子弟,聖人曰:敬鬼神而遠之!”

  “某向來躬行聖人之教,休說沒有什麽神仙秘法了,便是有所謂的神仙秘法在某眼前,某也將視而不見!”

  “坊間傳聞,所謂的點水為銅,實在是繆誤!”

  “其法,乃是以鐵浸泡膽水之中,用鐵來換銅!”

  “乃是某自聖人經義之中格出來的道理!”

  “此理與水遇熱化為氣,水氣遇冷化作水珠是一般的道理!”

  “諸位若感興趣,皆可以去嘗試!”

  “京城的藥店之中,便有著膽石可買!諸位可自買膽石回去,將之搗碎後,浸泡水缸之中,待水缸之水變色,取生鐵浸泡其中,便可得銅!”

  “此法人人皆可嘗試,人人皆可運用!”沈括躬身長拜:“實與所謂鬼神,所謂方術,完全不同!”

  眾人聽著,都是安靜下來。

  真的嗎?
  大部分人是不信的。

  但沈括言之鑿鑿的樣子,似乎也不像有假。

  汴京城的膽石,也確實是可以隨意買到。

  若是真能人人都可以用膽石煉銅?

  許多人的心臟,都是撲通撲通的跳起來。

  這可是一條現成的財路啊!
  膽石才幾個錢一斤?十斤膽石煉一斤銅,都是純賺!
  須知,大宋銅錢一貫最多用銅三斤而已,剩下的都是鉛和錫。

  而純銅用來製造銅器,利潤更大!

  於是,在這一天,汴京城的各大藥店,包括官營的熟藥局裡的膽石,被大量的購買。

  起初,藥店和熟藥局的人,都是笑眯眯的做著買賣。

  要知道,膽石這種東西,平日裡可是沒幾個人願意買。

  現在一下子就能賣掉多年的庫存,簡直美滋滋!

  但很快的,他們就發現了不對!
  於是,京城膽石貴。

  而有眼力的,早就已經開始打信息差。

  派人去了洛陽、大名府、應天府等地,趁著消息還沒有傳播過去,先將當地廉價的膽石搜刮一空再說!
  那些手握大權的人的行動力則更快!
  譬如高遵裕家裡的下人,向宗良的仆人,都已經直奔信州。

  膽水浸銅,課利只有一成!
  這就是一本萬利的買賣了!
  傻子才不做!
  而且,他們的膽子現在也漸漸大了起來。

  因為小官家仁孝,是會護著他們的!
  ……

  和汴京城裡那些眼睛都變成了銅錢的錢孔的措大們不同。

  司馬光此時此刻,老懷大慰。

  他罕見的喝了一小口的酒,然後捋著胡須,對著來到他府上拜辭,將要去密州履任的蘇軾說道:“子瞻,幸逢明主,實乃我輩士大夫之幸也!”

  蘇軾也是個不能喝酒的,他稍微沾一點酒,就可能醉倒在原地。

  但他也嘗試著小抿了一口,然後臉色就紅了起來,有了三分醉意。

  “司馬公所言甚是!甚是!”蘇軾帶著醉意,無限的暢想起來:“當今天子慕漢文,推恩萬民,讓利百姓,實乃我朝有史以來第一人!”

  仁廟雖然也愛民。

  但他在位的時候,依然恨不得把腦袋鑽進孔方兄裡。

  茶法、鹽法、礦稅、商稅……

  那是一文不讓!
  特別是一個茶法,改來改去,要麽是官府吃虧,要麽是百姓吃虧。

  怎麽改怎麽別扭,最後乾脆不改了。

  但如今天子即位不過三月,卻已是加恩萬民,表露出要減免百姓負擔的意圖!
  蘇軾相信,礦課只是一個開始!
  少主仰慕漢文,漢文在位,可不僅僅是田稅三十稅一,還曾多次減免全國百姓的田稅!

  “就是,這朝中小人盤踞……地方上的邪黨也依舊存在……”蘇軾輕聲說著:“不知何時才能盡逐……”

  “還有王安石邪法!”司馬光沉聲說道:“免役法、青苗法、免行法,害民不淺,當盡數罷廢,天下百姓才能真正的得到喘息!”

  蘇軾的酒,瞬間秒醒。

  青苗法,他是萬分痛恨的。

  可免役法,是良法啊!
  他在黃州時親眼目睹過也感受過地方的上等戶們,在免役法實施後逐漸的多了起來,也聽過百姓真正的聲音——官家雖然要他們交錢,但交錢總比破家滅門好!
  再說了,免役法交錢是根據戶等和財產來的。

  五等戶實際上要交的錢很少。

  且,現在都堂上不是說要調整役法,以後可能要對五等戶減半甚至不收了嗎?
  司馬光卻繼續說道:“還有河東呂惠卿,非除不可!”

  “不然遲早必為天下禍患!”

  蘇軾咽了咽口水,趕忙趴下去,假裝喝醉了。

  他雖然也討厭呂惠卿,可蘇軾聽說了,呂惠卿這次出兵是有少主手詔的。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