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我在現代留過學》227.第216章 趙煦鳩佔鵲巢的計劃 (8500月票
  第216章 趙煦鳩佔鵲巢的計劃 (8500月票加更)

  這天下午,延和便殿中。

  新任侍講孫覺,集英殿說書程頤,持芴而拜:“臣等恭問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陛下聖躬萬福!”

  趙煦坐在禦座上,平靜的看向了那個身穿紫袍公服,戴著長長的展腳襆頭,看上去好似一個鄰家大爺一般的孫覺。

  孫覺這個人很有意思的。

  說他是新黨?似乎也說得過去。

  從熙寧到元豐,無論在台上的宰執是誰,都沒有人為難過他,甚至對他加以重用!
  王安石更是一度和孫覺保持了密切的書信往來——這主要是因為,王安石的妻妹夫,早逝的那位大詩人王令曾拜訪過孫覺,跟隨孫覺學習過,然後王令就引薦了孫覺給王安石!

  說他是舊黨?好像也是這麽一回事。

  你看啊。

  呂公著、司馬光,都很欣賞他。

  他的女婿,更是後來的蘇門四學士之一的黃庭堅。

  後來的新蘇門四學士之一的秦觀,也是他發掘出來的!

  簡直就是蘇軾的大恩人。

  源源不斷的給蘇軾培養人才——無論黃庭堅還是秦觀,都是孫覺主動給蘇軾推薦的。

  趙煦的上上輩子,孫覺死的很早,所以也就沒什麽印象。

  在現代的時候趙煦也只是因為要水一篇蘇軾的論文,才查了一點孫覺的資料。

  然後就驚呆了!

  蘇軾上輩子到底給了孫覺多少恩惠?
  讓他這輩子這麽不求回報的輸送人才!
  直到現在,趙煦也依舊想不通,只能歸咎於蘇大胡子的個人魅力實在太高!

  將視線在孫覺身上挪開,趙煦就看到了,那個上上輩子主動自爆,讓趙煦知道自己的一舉一動都被人監視著的程頤。

  程頤現在還算年輕,五十出頭的樣子,襆頭下的頭髮還是烏黑的,留著非常好看的髯須,他的樣子很符合現代對教師的那些刻板印象。

  看著就很嚴肅,屬於那種不苟言笑的中老年教師。

  而在現代,程頤最出名的,自然莫過於他的那句在明清時代被發揚光大的名言: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然而,程頤的這句話,是對士大夫說的!

  從來就不是針對平頭百姓,甚至連武臣、外戚也不包括在內!
  當然了,程頤自然也有著很多北宋時代的局限性。

  然而,這不能苛求他。

  看著這兩個大臣,趙煦輕聲道:“朕躬安!”

  “來人,給兩人先生賜座、賜茶!”

  孫覺、程頤自是再拜謝恩,然後坐到了被搬來的椅子上。

  就聽著殿上的少主,繼續說道:“皇考神廟不幸奄棄天下,朕躬幼衝,幸得兩宮慈聖保佑擁護,諸位髃臣不棄輔佐!”

  “朕當師法古之先王,以尊師重道為要,以好學求知為本!”

  “兩位先生,皆國家鴻儒,天下名士,必有能教朕者!”

  “還請二位先生,不吝賜教!朕當洗耳恭聽,以其善者而從,其不善者亦當包容!”

  孫覺和程頤聽著,殿上少主那稚嫩,但平穩、條理清楚的聲音盡管都已經有所預料。

  甚至早有了心理準備,但依舊震驚不已!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到了殿上,親眼見到,親耳聽到少主的宣告。

  特別是那最後一句話中的承諾,讓兩人都非常振奮!
  來前,他們最怕的就是,禦前說錯了話,惹得別人不高興,就可能會獲罪!

  如今,少主親口許諾,經筵之上,可以暢所欲言,哪怕說錯了也會包容!

  哪怕這只是一個說說而已的姿態,也足以令兩人感動了。

  於是,兩人連忙起身,再拜道:“陛下好學向道,臣等謹為社稷、天下慶之!”

  帷幕後的兩宮,看著這裡都很滿意。

  她們今天在來之前,就鼓勵趙煦要和經筵官多說話,多交流。

  於是,太皇太后就主動在帷幕內說道:“兩位愛卿,官家求學之心甚篤!”

  “平日裡,哪怕不是經筵課,也常常和老身還有太后請教學問上的事情!”

  “如今幸得兩位愛卿輔佐、教授,老身和太后也就放心了!”

  “不知道兩位愛卿,對於官家的學業和讀書,可有建議或者進言?”

  “若有請當殿提出,老身、太后、官家都將虛心聆聽!”

  自然,這是給程頤鋪路。

  孫覺只是順帶的。

  但,作為侍講,孫覺還是必須先表態。

  他持芴而拜:“啟奏兩宮慈聖、皇帝陛下……臣聞陛下已讀通春秋,臣不才,請獻臣舊年拙作《春秋經解》一書,以呈禦前,供陛下四時參考,閱覽……”

  孫覺是當代最有名的春秋學權威!

  他的《春秋經解》一書,甚至影響了後來的明清時代的春秋學。

  趙煦輕聲道:“卿所獻之書,朕必恭讀之!”

  無論如何,現在都是儒家思想當政的時代。

  身為皇帝,趙煦也必須和儒家合作,各取所需——總不能自己反自己吧?
  那得有多蠢!
  所以,春秋等儒家經典,趙煦不僅僅必須學習,深入研究,還需要融會貫通。

  好在有上上輩子打下的基礎,趙煦已經可以從容應對一切和儒家經典相關的問題。

  在現代留學的時候,他抽空也看了看朱熹、王陽明的文集。

  這就又是一個很好的積累點。

  所以,他才能屢屢闡發‘聖人微言大義’啊!

  因為那都是他抄的朱熹、王陽明等人的論述,只是自己加工了一下,用宋代士大夫可以接受的語言來表達!
  孫覺再拜退下,程頤便已持芴而拜:“啟奏兩宮慈聖、皇帝陛下,臣兄,故承議郎、宗正寺卿程顥臨終曾托付臣以其心血之作《識仁》一書,以獻陛下禦前……”

  “臣誠惶誠恐敬獻此書,願陛下納之!”

  趙煦於是感歎一聲,道:“承議郎程顥,天下鴻儒也!”

  “呂執政、司馬公多次與朕推薦,皆言:當代儒學宗師,能出程顥之右者,寥寥無幾,尤其擅經濟之道!”

  “朕仰慕已久,本欲殿中相見,垂詢以學問之事,經濟之道!”

  “奈何天喪我國家大儒,朕聞之實憾也!”

  “今得承議郎程顥巨著,朕當仔細閱讀,若有不解之處,還望愛卿不吝賜教!”

  程頤聽著,頓時眼眶一熱,感動不已的拜道:“臣謹代故兄,拜謝陛下厚愛!”

  對程頤來說,沒有什麽比親耳聽到少主推崇他的兄長及其學問更讓他感動的事情!
  像二程這樣的士大夫,最重視的也是這個!
  學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
  皇帝的認可,就等於給自家貼上了一個暢銷的標簽!
  足可吸引天下士人,爭相學習。

  道統就會這樣無聲無息的,悄然擴散開來。

  於是,儒者的名與實,就這樣落地生根!
  程頤很清楚,如今少主在殿上的這一席話,足以讓他們兄弟付出了畢生心血的學問的傳播速度大大加快!

  至少可以少奮鬥五十年!

  “對了!”程頤正感動不已,就聽著殿上的少主說道:“故承議郎程顥不幸病逝!朕深哀之!念及故承議郎在世之時,廣教化,深陪人才,朕曾特輟經筵以示哀!”

  “同時,朕還私下給故承議郎,寫了四個字!”

  “卿今日既到了殿上,朕便將此四字予卿!”

  “卿可將之送歸洛陽,以朕之意,刻於故承議郎神道碑之上!”

  程頤聽著已經被感動的聲音都在顫抖:“臣兄得陛下厚愛……若在天有靈,必深謝陛下厚恩!”

  這位少主是真的尊師重道啊!

  亡兄去世,輟經筵以示哀。

  如今更是賜下禦筆親書,以題神道!
  此乃士大夫最大的榮耀!

  更是對一個士大夫學問文章的最高肯定!
  於是,程頤激動的再拜俯首。

  在旁邊的孫覺看著,也是心潮澎湃。

  他也是經筵官了。

  將來,他也應該有這些殊榮吧?!

  肯定會有的!
  這個時候,殿上的內臣,已經恭敬的捧著天子禦筆親書在一張紙上的文字,送到了程頤面前。

  程頤恭敬的再拜,才看向那張紙。

  四個端正的館閣體楷書,赫然映入眼簾:明道先生!

  程頤見此,幾乎淚奔!
  再拜謝恩:“陛下隆恩,臣代臣亡兄敬謝!”

  可程頤哪裡知道,這是趙煦早就計劃好了的!
  先爭取二程的信任,施以大恩!
  這樣,等他將來親政,二程的學問和思想,還不是隨便他怎麽解釋?

  尤其是程顥的思想學說,難道趙煦拿著它們來給自己的政策背書的時候,程頤這樣的傳統士大夫,視忠君為生命的人,會舍得出來反駁?!

  肯定不會啊!
  只要不是趙煦用的太過離經叛道,程頤甚至得捏著鼻子,給趙煦背書!

  啊對對對!

  我亡兄程顥就是這樣想的!
  這就是鳩佔鵲巢!
  也是現代的那些上市公司經常玩的把戲。

  我先入股,然後慢慢佔據話語權和股份,最後,你的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

  程頤不知道這些,自然是千恩萬謝。

  兩宮更是無比高興和滿意!
  在她們看來,趙煦的表現,完美契合了天下人對一個明君的要求。

  這實在是太給兩宮長臉了!
  日後青史上,記載今天的事情,也必然濃墨重筆!
  而對她們,自然將是不吝讚美!
  特別是太皇太后,已經開心的都要合不攏嘴!

  她如今深感,自己就是大宋的太姒!
  文王之後,武王之母,成王之祖!

  仔細想想大宋三代天子的性格和為人,還真是這樣!
   嗯,先把月票上個月和這個月的月票加更給還了!

    再還前些天去醫院檢查時欠的4500字!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