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諸天:重回九零》第42章 一條新的銷售渠道
  第42章 一條新的銷售渠道

  這次準備充足,在成本壓縮上,陳燦也做了進一步優化。

  這三款收音機的成本,分別為:8元,17元,58元。

  之所以有那麽大差距,原因很簡單,那款58元的P03型號,光兩個大音響就佔據不少的成本。

  這個年代的音響價格實在太貴,陳燦也沒辦法把這部分成本壓縮。

  這還是計劃內的原材料成本價,因為有了上面的支持,陳燦才能把成本壓低到這個金額。

  最終出廠價定位14元,23元,和80元。

  零售價為:19元,28元,和99元!
  十九元的收音機,再一次打破價格天花板,陳燦相信,寧江無線廠將很快終結吉春無線廠的市場地位。

  別覺得P03那款99元的零售價貴,那款收音機,如果拿去出口創匯,低於一百美元,談都別談!

  這個年代的帶收錄功能的磁帶機,那麽大尺寸的,國際市場上,最少得三百美元以上。

  按這個年代美元匯率1比1.7來算,如果走私到國內,最低也得五百元人民幣。

  當然,人家收錄機是帶磁帶功能的,陳燦這個,目前只能是收音機功能。

  但是一旦引進磁帶生產線,到時加入收錄功能,成本最多也就增加三十塊。

  相對於國外的電子產品,其實國內生產的,價格性價比完爆國外的產品。

  八九十年代的崇洋媚外,是後世人難以想象的。

  國外的產品,之所以國人覺得先進,第一個就是品牌效應,八九十年代的電視雜志甚至廣播中,日本電器產品,都是全方位對國人洗腦。

  三洋,日立,東芝,索尼,松下,夏普,甚至於豐田汽車,還有摩托車的高檔貨,五十鈴,鈴木,幾乎當年小日子的代表品牌,這些都曾經在國內廣告圈活躍,可謂是紅極一時。

  國外產品第二個優點就是,它的外觀設計,比國內的產品,看上去就是高大上。

  還有因為人家的產品,本身就工藝成熟,質量問題也自然比國貨少!
  林林總總的原因下,造成了國內的產品成為低檔貨,國外的產品成為高檔貨,這種固有印象,到了四十年後,都未完全消除。

  四十年後,花上萬塊去小日子買進口馬桶的人,還大有人在。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人家的技術,在某些領域,的確領先國內。

  但是至少,如果追趕,在這個七十年代末追趕,難度遠低於十年後。

  隨著改革開放,國內的無數廠家,都想方設法,去進口各種國外淘汰的落後生產線。

  從黑白電視機到冰箱洗衣機,從摩托車到汽車,無所不及,進口的那些生產線,幾乎全面落後國際水平。

  那些老外最陰險的,就是在和你談合作的時候,他們在合同上標注的生產線,還不算太落後,至少當地還在生產。

  但是,等你交完錢後,他們便磨磨蹭蹭,拖你三四年,到時那些生產線,他們本國早已經淘汰了,技術已經落後歐美兩代了。

  在芯片製造和生產方面的技術,他們就是這樣,活生生把華夏拖垮的。

  這些都是後話。

  黃江拿到這三款收音機後,臉上的喜悅是激動的,特別聽完成本價後,幾乎差一點激動得跳起來。

  就在上個星期,遼沈幾個無線廠,已經相繼推出了自己的便攜式收音機。

  其中零售價在二十五元到三十三元之間,黃江也了解過對方的成本價,幾乎都在十五元以上。

  而現在,自己這款袖珍收音機,成本價竟然只有八元,這簡直太讓他驚喜了。

  要是寧江無線廠推出十九元的收音機,黃江敢打包票,一定會爆賣!

  雖然他不太理解陳燦為啥要搞三個型號,但是他還是選擇無條件相信陳燦。

  接下裡便是生產和銷售的問題了,兼任銷售科長的陳燦,接下來的工作,絲毫不會輕松。

  他接下來要打造一支,真正的銷售王牌隊伍。

  這支隊伍,未來將全面負責寧江無線廠的產品,推廣和銷售工作。

  不止東三省,他們還將奔赴祖國的大江南北!
  陳燦讓黃江在寧江市,全面啟動招工,不限人數,不限男女,不限出身,小學文化以上即可!

  只要伱頭腦靈活,大膽,敢拚敢乾,就可以加入寧江無線廠的銷售科工作。

  陳燦第一次決定采用試用期制度,以半年為期,銷量未達標者,直接淘汰。

  同時為了激勵銷售員,陳燦也向黃江申請了銷售提成獎勵。

  這個時代,在國內提出銷售提成,可謂是擔了極大的風險。

  要是在原先的無線二廠,陳燦真不敢這樣玩,但是這裡是寧江,陳燦要是就是一個自主權。

  當然,陳燦也在試探上面領導的決心。

  如果依舊唯唯諾諾,畏畏縮縮,陳燦自然不會把全部心思,放在寧江無線廠上面。

  他要的就是一個態度,這個態度,也決定寧江無線廠能走多遠!
  寧江無線廠招銷售員的事,幾乎在一天時間,便傳開了,陳燦也低估了這個時代的熱情。

  就在招工消息傳開的第二天,一大早,陳燦還在睡夢中,便被人喊醒了。

  陳燦一看時間,才早上七點半,一詢問才得知,一大早,工廠門口,就圍著數十個年輕人,而且隨著時間,越來越多的人朝無線廠趕來。

  到了早上八點半的時候,工廠外面已經圍了超過兩百人。

  陳燦這是第一次見到這麽大的陣仗,看著很多年輕人風塵仆仆,一詢問才得知,竟然還有從四十裡外的農村趕來的,他們一大早就騎自行車,風塵仆仆只為了這個機會。

  陳燦為這個時代,感到慶幸,也為這個時代感到悲哀。

  還是工作機會太少了!
  陳燦隨即便組織人員開始面試。

  陳燦設計了一些後世常見的銷售題目,大多都是一些開墾思維的題目,二十人一組,輪流進工廠會議室進行面試。

  陳燦需要的是腦袋活絡的年輕人,對其他方面並不看重。

  這個年代,講究根正苗紅,講究出身,講究很多後世難以理解的規矩。

  在陳燦這裡,統統無效,他只看重一點,腦子靈不靈活,會不會變通。

  陳燦這種面試方式,可謂是讓很多人摸不著頭腦。

  陳燦面試很快,幾乎十分鍾不到,就面試一輪,通過率不到百分之二十。

  陳燦提出的問題大多不相同,甚至有時候,還讓大家介紹自己對銷售工作,有什麽看法之類奇怪問題。

  有些人一張口就是偉大的啥啥,大表忠心,接著就是唱紅歌,讀X選,陳燦搞得頭昏腦漲。

  這些人,陳燦一個都沒通過,反而有些年輕人,讓陳燦眼前一亮。

  比如一個叫王燕的年輕妹子,陳燦詢問對方,如果讓你去一個陌生的地方,推銷寧江無線廠的收音機,你會選擇用什麽方法銷售?
  陳燦萬萬沒想到,對方給出的答案,讓陳燦靈機一動。

  王燕給出的答案是,她會去尋找當地的黑市,通過黑市,把寧江無線廠的收音機賣出去。

  王燕這個回答,很大膽,把其他應聘者都嚇得離她遠遠的。

  的確,黑市在這個時代,是一個禁忌問題,雖然人人避諱說這個問題,但是很多人都聽過,甚至去過這個地方。

  這樣的交易市場,幾乎每個城市都有,陳燦曾經在吉春,也去過幾回。

  裡面大多都是一些生活用品,農村很多賣雞蛋的老太太最愛那種地方,城裡人賣點糧票啥的,領導家賣點煙酒啥的,還有很多工廠發的福利,自家用不完,也在黑市賣了。

  經濟越不景氣,黑市越活躍,吉春市的黑市,如今已經形成規模,很多廠裡發不出工資,拿自家產品抵工資,這些產品,最後基本都流入黑市了。

  隨著改革開放後,商品開始豐富起來了,這些黑市陸陸續續被市場經濟取代,最後形成了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路邊市場。

  王燕的想法,也給了陳燦一個新的思路,或許,這也是一個思路。

  黑市當然也有賣收音機的,甚至電視機都有,但是基本都是二手貨,而且也只是偶爾才能碰到有人賣。

  如果在某些大城市,這些地下渠道,形成了穩定的銷售渠道,那銷量一定不會太低。

  老百姓買收音機,在百貨大樓買,和在黑市買,有什麽區別?
  其實沒多大區別,寧江無線廠也不管買方是誰,只要你給錢,我就能賣!
  嘿嘿,這個想法很新穎!

  陳燦甚至把思維擴散了,他甚至想到或許可以通過走私販子,未來把寧江無線廠的產品,反向走私到港澳台地區,甚至到國外。

  依靠國內廉價的勞動力,生產出來的產品,很有價格優勢,完全可以做到反傾銷!

  陳燦對這個想法,是越想越覺得有搞頭!
  這個王燕,陳燦覺得還是一個不錯的人才,於是毫不猶豫給了對方通過。

  整個上午,陳燦面試了超過三百人,最終通過第二輪的,不到五十人。

  但是顯然,這還不是全部,接下來幾天,還會更多年輕人聽到消息趕來。

  寧江無線廠的工人,是寧江原先幾個效益不好的國營廠分配過來的,好在黃江也把了一下關,這些員工年齡都不算大。

  目前一起有三百人,但是這點人,陳燦覺得肯定不夠,當然,普通工人完全不需要太急,需要時,隨時可以招滿。

  他這次準備招三百名到五百名銷售人員,這些人會通過簡單培訓後,隨即按地區分配到全國,當然,目前還是以東北三省的市場為主。

  因為陳燦這才招工人數實在太過龐大了,很多人都不理解。

  甚至很多人都不理解,要這麽多銷售人員有何用?

  在這個年代的時代觀念中,銷售人員,就如同商場裡的櫃台員,根本不需要那麽多。

  但是陳燦要的銷售員,可不是那些站在那紋絲不動的櫃台員。

  有了陳燦的原型機後,整個寧江無線廠轟轟烈烈開始動了起來。

  集全市之力建造的無線廠,那行動力,可謂是杠杠的,幾乎一天一個變化。

  陳燦現在每天忙得昏天地暗,上午面試,下午培訓,晚上到技術科進行研究,幾乎每天工作都超過十六個小時。

  他還對技術科進行了重新分組,分成技術研究組,和產品設計組。

  技術研究組,專門進行技術研究和改造。

  產品設計組,主要工作就是對產品外形進行新的設計,緊抓外形時尚感,跟緊潮流,打造一支優秀的外形設計團隊。

  為此,黃江找來一批專門學美術的年輕人,同時從省圖書館尋找一些國外雜志當學習資料。

  當然,陳燦才是他們最好的老師,不管是技術科,還是銷售科,陳燦都是言傳身教,爭取把自己那點可憐的知識,傳播出去。

  陳燦覺得這種日子過得很充實,從無到有,那種成就感,真的超爽!
  黃江也極力配合陳燦的行動,他向市裡的提議,除了那個銷售提成外,其他的提議都被通過了。

  同時,省裡也聯系了某半導體研究所,對方同意了和寧江無線廠的合作,所有集成電路方面的技術,全面向寧江無線廠公開,並且會安排工程師前往寧江無線廠指導。

  那個銷售提成獎勵的想法太大膽了,上面的意見,是設立一個獎勵上限,比如每個月最高獎金不超過多少錢。

  因為陳燦那個獎勵計劃,太過大膽。

  如果真有銷售員打開一個當地市場,按照銷售提成,那位銷售員的獎金是無限制的,這個提議太冒險了,一旦引起風波,會引起公憤,上面也不敢同意這樣的提議。

  陳燦最終還是接受了上面的提議,經過修改,最終決定,最高提成獎金,不超過五百元。

  原本陳燦是計劃不超過一千元的,但是想了想,還是修改成五百元了。

  要知道省大佬的工資,都不到五百塊。

  其中銷售員的底薪為三十元,還有出差補貼等費用,同時,一旦完成試用期,將得到寧江正式工人身份,這樣的條件,已經足以無數年輕人趨之若鶩了。

  一個星期,陳燦終於完成了所有的面試,面試超過兩千人,最終留下來的,有三百九十人。

  這個人數,實在有些超標了,這也就是在寧江,要是在吉春,陳燦早已經被人轟下台了。

  沒辦法,黃江為陳燦護航,誰也無法阻擋寧江無線廠的前進腳步!

  半個月後,寧江無線廠的第一批收音機,正式從生產線下線。

  同時,為了讓寧江無線廠影響力,傳遍神州大地,這個收音機品牌也取名為“寧江牌”。

  從此,寧江這個品牌,正式在華夏誕生了!

  這批產品,率先在寧江各大百貨市場和供銷社上架銷售。

  為了讓本地百姓受益,黃江特意允許在寧江銷售的收音機,進行一定優惠的價格銷售。

  比如主打產品,P01型號的便攜式收音機,原本出廠價14元,最後決定對本地價格進行補貼,本地出廠價為12元,零售價為16元。

  而在外地的出廠價為14元,零售價為19元。

  P02和P03兩個型號的收音機,本地銷售的價格,都有一定的價格優惠。

  這是對本土企業的價格保護,同時也鼓勵本地老百姓購買本地的產品。

  別小看這三元的差價,這小小的三元差價,甚至可能形成一條灰色的產業鏈。

  後世茅台酒企業,為了鼓勵外地人去當地,憑飛機票可以任意用原價購買一旁飛天茅台。

  還有住當地的酒店,都可以憑原價購買一瓶茅台酒,無數人為了這一瓶原價茅台,不惜千裡來回折騰。

  這個套路是不是很熟悉,如果日後,寧江牌的收音機火了,會不會有無數外地人,想方設法趕到寧江來購買收音機?

  這個套路很老套,但是很管用,只要你人到了,多少得消費吧?

  這就把當地的經濟搞活了!
  寧江面積很大,人口超過六十萬,但是太貧窮了,急需外來資金湧入。

  不管對方是來買收音機的,還是來吃饃饃的,只要在當地消費了,一切都值得!

  當然,這個提議,自然也是陳燦給黃江提議的,陳燦稍微一點撥,黃江便明白這其中的道理了。

  黃江這個人不算死板,自然明白這其中的原理。

  隨著第一批產品下線,第一批已經培訓半個月的銷售員,正式開始離開寧江,前往東北三省。

  這次,他們的任務只有一個,不惜一切代價,推廣和宣傳“寧江牌”收音機,同時打開當地的市場。

  雖然寧江牌收音機的性價比很無敵,但是隨著其他無線廠的跟風,很多地方都推出了自己品牌的便攜式收音機。

  地方保護,可不是在後世才有的,在這個時代更嚴重,更保守!
  雖然同樣是國營廠,但是寧江牌要想在外地,進入當地的百貨市場銷售,這可不是發一封公函就能完成的。

  之前,那個叫王燕的女生,給出了一個黑市的銷售渠道,這個思路很對陳燦的胃口,他自然會鼓勵銷售員大膽創新。

  而且陳燦還鼓勵銷售員敢拚敢闖,完全可以去南方闖一闖,那邊政策更開放,當地老百姓更大膽。

  走南闖北,是做銷售的基本素養,陳燦要培養一批敢打敢衝的王牌銷售團隊。

  不管東南西北中,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寧江牌!
  當然,目前,這只能是想想!

  還有近四百名銷售人員,如種子一般播撒出去,帶來的效果,是顯著的。

  毫不意外,寧江牌的收音機剛上市,便引起了轟動。

  十九元的售價,再一次打破之前“金鵬牌”的價格底線,讓整個收音機市場,都產生了震動!

  這天星期天,吉春市第二百貨大樓前,進進出出的人流,讓百貨大樓前擁擠不堪。

  一個年輕人眼神在人群中掃視一圈,很快便尋找到合適的人選。

  他悄悄靠前,走到那人身前,笑著從口袋拿出一包煙,抽出一根遞給對方。

  那人有些疑惑地接過煙,詢問道。

  “您有事?”

  年輕人笑著一邊給那人點煙,一邊說道。

  “兄弟,我看你是打算買收音機?”

  那人有些警惕地看上年輕人,但是抽著人家的煙,還是謹慎地點了點頭道。

  “嗯,我聽說百貨大樓有收音機賣,我也只是來看看,不一定買!”

  年輕人嘴角一笑,悄悄從口袋裡拿出一個收音機,朝那人說道。

  “兄弟,你看看我這個收音機如何?”

  那人一看到年輕人手裡的收音機,眼神頓時移不開了,他還是第一次見到如此小巧的收音機。

  而且那銀灰色的金屬外殼,一種高級感油然而生。

  年輕人見到那人的眼神,便知道這單差不多成了。

  他隨即便拉著那人,去了一個人少的地方,通過試聽,把玩,十五分鍾後,那人終於從口袋裡掏出十九元錢,遞給年輕人。

  年輕人接過錢,笑著從口袋裡把包裝盒,贈送的電池,全部遞給那人。

  那人拿著收音機,歡天喜地走了,那收音機外殼上,一個小小的寧江logo標志,很是明顯。

  這是那人第一次聽說寧江這個品牌,或許第一次,才是讓人印象最深刻的。

  年輕人做完這單生意,朝遠處的另外一個年輕人招了招手,對方快速小跑過來,左右看了看,隨即又遞了一台收音機給對方。

  兩人如同對暗號似的,很快分開,一個人物色目標,一個人放風,很快便尋找到新的目標客戶。

  這兩人正是寧江無線廠的銷售人員,他們負責的區域,正是吉春市東區。

  同他們一樣的銷售員,在吉春,還有十八人,兩人一組,每一組負責一片區域。

  吉春這座城市,畢竟人口超過五百萬人,十八個銷售員,如同撒在大海中的幾滴水,完全沒有引起任何波瀾。

  他們之所以采用這種方式銷售,也是被逼無奈的方法。

  他們一個星期前,就來到吉春了,可開展的工作,極為不順利,那些百貨大樓和供銷社,幾乎都不同意他們的產品入駐,就算他們找當地的領導,也無濟於事。

  原因很簡單,吉春可是金鵬牌的根據地,人家怎麽可能讓外地來的收音機品牌,進入人家的根據地銷售?
  這可把這群銷售人員急壞了,最後他們一合計,既然正面攻不下,那就采用陳科長說的大膽創新方法。

  於是,他們很快便在當地黑市,找到銷售渠道,聽說有批發價十五元的收音機,各路二道販子聞聲而動。

  寧江無線廠給他們的出廠價是十四元,他們給黑市二道販子十五元的批發價,就算這個價格,那些二道販子,也如同聞到腥的貓,急不可耐上鉤了。

  短短一個星期,這十八人,便已經打開了一條新的銷售渠道。

  這主要還是,寧江牌的收音機性價比太高了!

  除了在黑市銷售外,這些銷售人員,也尋找到了一個賺外快的機會,那就是在各大百貨商場門口,尋找那些有意購買收音機的目標客戶。

  還別說,只要運氣好,一上午能賣出四五台,一台賺五塊差價,五台就有二十五元。

  兩個人一組,這一分,每人每天能賺小二十塊,這可是純粹的外快!
  或許連陳燦也沒想到,在吉春市,這群銷售人員,會迅速給自己尋找一條灰色收入。

  這種在敵後工作的刺激,還有賺外快的快感,深深讓這群第一次見到世面的銷售人員沉迷其中。

  或許,某一天,這群人中,會走出一批真正草根企業家,而這份銷售員的工作,也為他們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