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剪輯歷史,開局盤點十大皇帝!》第133章 文武雙全寇老西
  第133章 文武雙全寇老西
  【自從宋朝建立以後,歷代帝王為了鞏固統治便都把主要精力和力量放在了對內鎮壓方面。

  北宋的前兩個皇帝,太祖趙匡胤、太宗趙光義均把外族入侵視為“盱腋之患”,而把人民“謀反”和軍事政變,看作“心腹之患”。

  因此,趙宋王朝的一系列法度,大多是針對防范內患而制定的,甚至為了預防武人叛變,極力鎮壓武將、削弱士兵的戰鬥力。

  這樣一來,北宋士兵哪還有多少戰鬥力。

  宋朝政權大部分力量都消耗在對內控制上,而對於外部強敵契丹,卻表現得異常軟弱。】

  劉徹見此忍不住調侃道:“呵呵.恐怕這才是大宋被叫做大慫的真正原因吧。”

  朱棣忍不住歎息了一聲,道:“可惜,寇準對外有功,最終卻也落得個淒慘而死的下場.”

  朱元璋面無表情,說道道:“宋朝那些對外有功的人,幾乎都沒有什麽好下場。”

  “宋人內戰內行,外戰外行只是可憐了嶽武穆這等忠貞之輩啊,唉”

  【我們都知道,整個宋朝期間,他們的主要對手先後是遼國、金國和蒙元帝國,而遼國的建立者正是契丹。】

  【唐末五代時期,中原軍閥四起割據混戰,而北方的契丹人卻趁機開始了迅速的發展。

  公元923年,後梁滅亡後,河北一片混亂。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看到了機會,於是率領大軍南下,趁機攻佔了幽州和安次、潞、三河、漁陽、懷柔、密雲等縣。

  到了公園936年的時候,後唐大將石敬瑭為了做皇帝,向遼太宗耶律德光求援。

  石敬瑭在遼兵幫助下建立了後晉,割燕雲十六州給遼,認遼國皇帝為爹,使中原失去北方屏藩的同時,也顏面盡失。】

  上了十大昏君排行榜的石敬瑭已經死了快一個月了,沒想到這時候又被視頻拉出來鞭了一頓屍這充分說明了認賊作父是可恥的,即便死後恐怕也不得安生。

  【後周世宗柴榮曾為收復失地,重振國防而致力北伐,一度收復了被契丹貴族佔據二十多年的三州三關,可惜就在柴榮率軍繼續北進,試圖收復幽州全境時,卻因身染疾病,不得不中途輟師。

  旋以瓦橋關為雄州,益津關為霸州,留兵防守,大軍則班師回汴。不久,柴榮病死,北伐遂止。】

  “哎呀!這皇帝看起來還挺厲害的,結果就這麽死了可惜啊!”劉邦看到有一個皇帝竟然差點收復了燕雲十六州,頓時深表惋惜。

  “柴榮好像挺不錯。”隋文帝的評價,言簡意賅。

  “可惜柴榮把趙匡胤當兄弟,趙匡胤卻奪了人家兒子的江山”康熙有些不齒的說道。

  趙匡胤在看到視頻裡“柴榮”這個名字的時候,臉色也有些不自然。

  柴榮對趙匡胤的信任,甚至已經到了可以以家人相托付的地步,然後這般毫無保留的信任,換來的卻是皇位被奪,兒子們要麽失蹤,要麽早逝的悲慘結局。

  【宋太祖時,遼朝正值穆宗耶律景在位,耶律景沉湎於酒色,不理國事,對宋采取保守戰略。

  宋朝得以趁機大力發展勢力,並迅速平定了南方的割據政權。

  等到遼景宗耶律賢即位,遼的國力一時尚未恢復,因此還能與宋相安,開寶七年(974年)至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宋遼還互相遣使通好達五年之久。

  不過這個看起來還算友好局面,終因宋太宗親征北漢,遼兵援助北漢而破裂。】

  【宋太宗時,宋、遼之間在太平興國四年和雍熙三年(986年)發生過兩次大規模戰爭。

  這兩次戰爭,都以宋軍遭到慘敗而結束。

  從此,北宋朝“守內虛外”的傾向就更加嚴重,宋朝廷內消極妥協的情緒也因此而日益增長。

  契丹騎兵間歲南下,河北大平原經常遭受侵擾,人民的生產和生活遭到嚴重破壞。】

  【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宋太宗駕崩,太子趙恆繼位,即是宋真宗。

  契丹騎兵乘著宋主新立,更加頻繁地騷擾邊境。

  鹹平二年(公元999年),遼軍大敗宋軍於高陽關,俘宋並代都部署康保裔,大掠而還。

  鹹平六年,遼軍再侵高陽關,宋軍副都部署王繼忠又被俘降遼。

  這兩次巨大的失敗,都極大地震驚了北宋朝廷。】

  看到這兒,無數平行世界的百姓們都不由自主的搖頭歎氣起來。

  國防不強甚至可以說是羸弱的大宋,最終苦的還是百姓們啊!
  【景德元年(1004年),邊境告急文書頻傳,說遼軍又要大規模入侵了。

  宰相李沆、畢士安面對強敵壓境,束手無策。

  這年六月,畢士安向宋真宗推薦寇準為相,並對宋真宗說道:“寇準天資忠義,能斷大事;志身殉國,秉道嫉邪。眼下北強入侵,只有寇準可以禦敵保國。”

  八月,寇準被任命為集賢殿大學士,和畢士安同為宰相。

  九月,遼聖宗耶律隆緒和他的母親蕭太后,率二十萬大軍,從幽州出發,浩浩蕩蕩,向大宋出兵!】

  【遼軍由威虜軍攻定州,被宋兵阻擊,便把兵鋒轉向東南。

  當敵騎南下入侵,“急書一夕五至”的時候,北宋統治集團的上層人物大多驚惶恐懼。

  參知政事王欽若是江南人,他主張遷都金陵;樞密院事陳堯叟是四川人,則提議遷都成都。他們不約而同的,都主張了躲避敵人的辦法,以此來應付契丹人的入侵。

  此刻的宋真宗已經無心抗敵,表現得更是惶恐不安,偌大的朝堂亂成了熱鍋中的螞蟻。】

  【就在這個萬分危急的時刻,寇準站了出來,並堅決主張出兵抵抗。

  當宋真宗向寇準詢問意見的時候,王欽若、陳堯叟二人正好在場。

  寇準心裡明白,遷都之議就是他們提出的,但他卻假裝不知,對真宗說:“不知誰給陛下出此遷都之策?罪可殺頭!”

  隨後,寇準進一步提出,皇帝應該親征以決勝,並信誓旦旦的說,如果宋真宗禦駕親征,敵人自當遁去;即便他們不逃走,我方也可以出奇兵打亂敵人的戰略部署,同時堅守都城以使敵疲困,這樣就可使以逸待勞,消耗敵人,取得最後的勝利。】

  【寇準的一番分析,總算打消了宋真宗的恐懼,也阻止了逃跑派的主張。

  事實證明,寇準不僅僅只是會分析,他後來制定的一系列對敵策略也確實行之有效,幫助宋朝成功抵擋住了遼國的入侵。】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