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剪輯歷史,開局盤點十大皇帝!》243.第243章 李勣的成長之路
  第243章 李勣的成長之路

  【李勣出生於隋朝末年,家中富庶,他和父親兩人都是豪爽之人,樂善好施,在當地頗有聲望。

  十七歲的李勣正是躊躇滿志的時候,他想要建功立業,於是便選擇投身翟讓領導的瓦崗義軍。】

  【在瓦崗,李勣與浚儀人王伯當等好漢交好,常不遺余力地遵從草莽英雄翟讓行事,由此得到翟讓的好感。

  當隋朝名將張須陀率軍征討瓦崗時,軍事才能頗為不凡的李勣,便在翟讓的重用下率軍出戰。

  李勣蔡采取誘敵深入、伏兵襲擊的戰術,一舉殲滅了來犯的隋軍,張須陀亦戰死沙場。

  李勣一戰成名,成為瓦崗義軍的中流砥柱。】

  【後來,高門士族、文武雙全的蒲山公李密投奔瓦崗,李勣見李密乃當世英雄,便與王伯當等人勸翟讓奉李密為主,成就反隋大業。

  幾番考慮下,翟讓於次年終於讓位於李密,李密由此統率瓦崗義軍反隋,擇定在鞏縣登位,自稱魏公,授翟讓司徒官銜。

  同時,李勣被任命為右武侯大將軍,統兵討伐江都通守王世充。

  隋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李勣出奇計大敗王世充,掩襲黎陽倉。

  武德元年,李勣又擊敗叛將王德仁,大敗宇文化及。

  在南征北戰中,李勣的名氣也越來越大,而他本人也被更多的諸侯所矚目。】

  【然而遺憾的是,瓦崗終究根基不穩,內部也不夠團結。

  翟讓短視,受部屬慫恿,欲奪回君權。

  善用計謀的李密便在宴會上借機殺死翟讓,又派手下大將單雄信安撫翟讓的舊部,快刀斬亂麻地處置了這一危機。

  由此,李勣、單雄信、王伯當等人歸入了李密麾下,成為李密的嫡系成員。

  不過,瓦崗的力量從內部出現分裂,他們的整體實力就此開始由盛轉弱,雄主李密也顯露出不善平衡各派的短板。這讓李勣為之憂心,更對李密能否堪當大任有了懷疑。】

  【隋大業十四年(公元618年)三月,隋煬帝楊廣被右屯衛將軍宇文化及殺害,太府卿元文都等人隻好另擁皇太主楊侗在洛陽稱帝。

  時年五月,李密被王世充擊敗,隻好率部分瓦崗軍歸順李淵剛剛建立的大唐。

  李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歸順李唐的李勣,仍將瓦崗所屬州縣的數量和軍民情況表奏李密。

  此舉讓唐王李淵刮目相看,大為讚賞:“徐世勣感懷主人的恩德,推辭功勞,確實是純臣。”

  於是下詔封徐世勣為黎陽總管、上柱國、萊國公,後又加授徐世勣為右武侯大將軍,改封曹國公,賜田五十畝、上等府第一所,並賜李姓,隨秦王李世民出征。

  徐世勣由此改名李世勣,成為李世民手下一員能征善戰的驍將。】

  【李勣看出李世民的前途將會不可限量,於是他盡心竭力的輔佐李世民,以期成就一番大業。】

  【李勣跟隨著秦王李世民,先後與宋金剛、王世充、劉黑闥、輔公祏等人或其部將作戰,平定大片反王聚集地。

  尤其是在與王世充和竇建德的戰爭中,李勣立下了赫赫戰功,李世民被封為將軍,李勣被封為大將,被準許跟隨李世民前往李世民的太廟。

  武德五年,徐元朗於兗州叛亂。李勣出兵,徐元朗被擊斃,兗州被夷為平地。

  武德六年、七年,李勣配合郡王李孝恭、嶺南道大使李靖、懷州總管黃君漢,一道討伐江淮義軍首領輔公祏,一舉平定江南,取得有名的唐滅輔公祏之戰的大勝。

  武德八年,李勣任行軍總管,在太谷迎擊入侵的東突厥。

  然而,這些戰鬥或戰役,對未來的李勣而言,這只是剛剛起步而已,是他成長過程之中的磨刀石。】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玄武門事變爆發,李世民登基稱帝。

  李世民稱唐太宗後,為避帝諱,李世勣便改為“李勣“,受封並州都督,封邑九百戶。

  由此,李勣正式轉入貞觀朝,開啟了統兵征戰的新篇章!】

  【一路走來,李勣的成長並不是一帆風順。

  在唐初諸多將軍當中,李勣是唯一一個被後世公認,能夠和軍神李靖平起平坐的統帥。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強大的統帥,卻被某些好事者稱為常敗將軍。】

  “啥???李勣是常敗將軍?你特麽在逗我!”這話,唐太宗李世民是第一個不相信的。

  而第二個,則是唐高宗李治,“李勣大破突厥、薛延陀,還親手滅了隋煬帝與父皇都不曾滅掉的高句麗.這樣的千古名將,竟然會有人說他是常敗將軍??朕真想抽他兩巴掌!”

  然而李勣本人卻對這樣的評價並不放在心上,說實話,在他一生中打過的無數大小戰役裡,敗仗確實有過,但真正能算到他頭上的其實很少。

  【李密率領的瓦崗軍老是打敗仗,後來更是被王世充打得血崩不得不投降李唐,若要硬說全部都是李勣的敗績,恐怕還是有些太過牽強。

  那時候的李勣還非常年輕,能力也遠不是後面那橫掃天下的無敵統帥,敗給王世充,敗給竇建德這樣的梟雄並不丟人。

  這些磨難沒能將他擊倒,反而成為了李勣成長路上那寶貴的經驗值。】

  【貞觀三年,李世民決心要攻打東突厥頡利可汗。

  在兵部尚書李靖的統率下,李勣任通漠道行軍大總管,一道出了雲中。

  李靖突然襲擊定襄,把頡利可汗“嚇跑”,頡利在逃亡的路上則遇到了李勣,雙方於白道大戰一場!
  頡利戰敗,突厥人倉皇逃竄。

  他們後在沙漠的入口處扎營,頡利派出使者請求講和。】

  【朝廷下詔,命鴻臚卿唐儉前去赦免突厥。

  李勣當時與定襄道大總管李靖的軍隊會合,他與李靖商議說:“頡利雖然戰敗,人馬還多,如果走過沙漠,得到九姓鐵勒的庇護,道路遙遠險阻,就很難追上他們了。如今下詔派唐儉到那裡去,突厥必定放松戒備,我們隨後去襲擊,這樣就可以不戰而平定賊寇了。”

  李靖深知突厥這頭餓狼不能輕易放走,當即便同意了李勣的提議。】

  【李靖率兵連夜出發,李勣帶兵後續跟進。

  李靖的軍隊到了磧口,成功追上了突厥人的大軍。

  一邊倒的戰鬥過後,賊寇潰散奔逃,頡利與一萬多人想逃過沙漠。

  李勣卻早已在沙漠路口駐兵,頡利眼見越過沙漠無望,於是隻得率領自己的部落一起投降李勣。

  這一戰,二李聯手一舉覆滅了強大的東突厥人,俘虜五萬多人。還了李淵稱臣的屈辱,還了李世民在渭水之戰中的屈辱!
  在讓大唐的威嚴傳遍草原和西域的同時,也吸引了無數的國家前來朝,一致把李世民推舉為了“天可汗”。】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