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英靈時代,十連保底》第631章 挖金商隊
   第631章 挖金商隊
  三日後。

  北海道。

  上一次來這裡,還是三年前……經過了這三年的發展,像是已經忘記了過去的疼痛,如今的城市發展更是飛快。

  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比起三年前的黃泉前線後方的那座三裡城,如今它已經可以稱之為十裡城了。

  足足擴張到了原本三倍以上的面積。

  每一次黃泉大祓後,其實北海道這邊的經濟就要迎來些高速發展。

  因為黃泉妖鬼的數量大幅下落,許多在黃泉內部的礦場和資源就會暴露出來,影世界沉降區獨有的許多特產都會成為市場中的搶手貨,自然少不了各種商隊進入其中。

  商人是經濟活動的重要組成成分,他們的存在會自然而然的帶起一座城市的活力。

  當然,這不單單是因為大量商賈在黃泉大祓後撲向了黃泉這塊富得流油的肥沃之地。

  更重要的是在於幕府運營方針的改變,以及對於外國企業的態度變化。

  上一次的黃泉大祓,華族這邊損失慘重,幕府武家損失也不少。

  雙方都傷筋動骨,但總的來說,幕府受到的影響弱於華族。

  幕府將軍趁機推動了一系列經濟方略的改革。

  其操作核心,就是以江戶和三裡城兩地為中心進行招商引資。

  在短短三年內,江戶的整體發展速度得到了飛躍,平均GDP三年內翻了兩倍。

  而三裡城擴張了三倍,其中百分之七十的地產項目都是來自於外國企業的投資。

  黃泉前線作為幕府管控的軍事基地,理論上是不允許外國資本介入的。

  但黃泉很特殊,既是軍事基地,又離不開為利而來的商人。

  開放了三裡城中的限制後,外企在這裡設立了大量的辦事處,一度各種國外的企業總佔比超過七成。

  在這裡能看到大量的大夏人、天竺人、暹羅人等等……

  對於投資這裡最感興趣的自然是大夏商人和天竺咖喱佬。

  前者算是有口皆碑,畢竟大夏人和氣生財蛤蟆銜銅誰都明白,後者在坑人這方面同樣是有口皆碑的爛。

  所以一直以來,天竺商幫和大夏商幫之間的爭奪屢見不鮮,甚至愈演愈烈。

  有趣的是,在這座城裡甚至能夠看到神聖教會的教堂。

  這倒不是意味著幕府允許了神聖教會進行傳教活動,而是鑽了規則的空子。

  幕府默許神聖教會在這裡進行經濟活動和投資,至於房子蓋的什麽模樣,那就隨他們高興。

  如今的十裡城常住人口高達二十萬,流動人口接近五十萬,或許再過去幾年總人口要突破一百萬。

  同樣的,幕府在黃泉前線後建造這樣一座城市,默認大量外國商人進入此地,其中肯定是懷抱著拉人下水的想法,以避免三年前黃泉大祓的慘案再度發生。

  白榆此時坐在一支商隊的馬車上,等待著進入黃泉的關檢。

  為什麽使用馬車這種畜力?
  很簡單,因為一旦進入影世界,各種電子器械就會失靈,根本無從使用。

  對此給出的解釋是一種時空重疊的現象導致了能量的自然流失,非生命體的能量會自然而然的從高位流向低位,其能量的損耗速度通常是正常運轉時的上千倍之多,所以一個電池帶進去,哪怕是加了聚能環的也幾秒內就會停擺。

  而燃油機、蒸汽機之類的雖然可以運行,但它過於巨大的動靜根本不適合用在影世界內。

  於是想要在影世界內部運載東西,最後還是要回歸到淳樸無比的畜力上來。

  具有一定異獸血脈的好馬就成了許多商隊的首選,這裡的每匹馬都有著幾十萬大夏幣的市場價格。

  白榆嘴裡叼著一根草,望著川流不息的商隊,心想這也是歷史改變帶來的結果。

  在他進行命運編織之前,在這裡長期跑商的只有幾個大夏商隊;而經過他的命運編織,歷史發生了轉折,由於幕府減少了年輕一代的人員損失,在搞經濟改革這方面走出了更加激進的一步。

  這才有了如今北海道和黃泉一帶的盛況。

  起初幾個跑船隊的雖然也遭遇了同樣的窘境,但顯然經商環境要好上許多。

  太多大夏商人湧入這裡。

  就好比白榆順路乘車的這支商隊便是來自於大夏。

  這支掛著‘澹台’名頭的商隊在大夏不算是有名,最多是個三流世家的水平,歷史大概五百年,在江南一帶還算有名,據說祖上走過絲綢之路,澹台家的先祖們靠的就是駱駝作為馱運工具,走過了幾千裡的漫長道路,賺了幾百年的血汗錢。

  後來影世界沉降區吞噬了澹台世家的祖墳祖地後,舉家搬遷到了江南,重新拾起過去營生,開始跑運輸,澹台家幾代人都是商賈,也沒能完成轉型,算是生財有道,三四代人打拚出了不薄的家業,只是好景不長,大夏內部的各種行業實在太卷,澹台世家不是什麽大世家,家中雖有超凡者但底子太薄,聽說瀛洲政策變化,便來了北海道打算試一試新的門路。

  開拓新市場和新生意從來都是個苦活累活,只能交給最有本事的人。
    澹台世家對此準備的還算是充足,派出了澹台家一文一武的兩位。

  僅有的一位三階超凡,澹台拱;還有澹台世家的大小姐,澹台音。

  前者是武力擔當,後者是家族內新生代的頂梁柱。

  這對叔叔侄女擔負著家族眾人的期望來到了黃泉地,就是為了親眼確認一下黃泉遍地黃金的傳聞是真是假。

  其實大部分的商隊都不會選擇直接進入黃泉,而是留在外面的城中,等待著進入黃泉內的人把東西帶出來。

  這些人通常被稱之為挖金人,進入黃泉幾乎九死一生,挖金人大多有些實力和運勢,才敢進入黃泉中挖金。

  通常從黃泉內帶回來的物品中大部分收益也都是進了這些人的口袋。

  畢竟物品供不應求,商會數量太多,行情自然水漲船高,商會得到的利益就會減少。

  於是一部分商會決定自己進入黃泉中進行挖金,這就是挖金商隊了,通常都是自行配置護衛、挖掘工具等……前期需要投入很大,但回報同樣不少。

  幕府對此不會加以干涉,不論是團隊還是個人,只需要按照離開時的全部所得上繳兩成稅賦即可。

  完全是不需要付出就能坐地收錢,只需要管理秩序就行,幕府對此樂在其中,它看重的不單單是金錢收益,更是放開市場後帶來的經濟效益和金錢回流。

  白榆對此看的門清,也只能感慨幕府的生意做的敞亮又直白。

  影世界就是挖不空的寶藏,只要黃泉不會繼續擴張導致北海道徹底沉沒,幕府也斷然不會對它動手。

  至於為什麽影世界內的東西取之不竭,白榆在裡面待過一段時間,他認為這大概就相當於平行世界。

  知道型月的讀者都肯定聽說過寶石翁和第二法,這個第二法是穿梭平行世界,他有一把短刀叫做寶石劍,可以從平行世界中攫取無窮多的魔力。

  這個原理是相通的。

  如果平行世界沒有數量上限,那麽當你有了一滴水的時候,你就有了無窮多的水;要麽是0,要麽是正無窮。

  影世界肯定存在某種特殊的刷新機制,經過一段時間就會刷新,好比是提瓦特大陸一樣,怎麽薅都是薅不完的。

  正是因為影世界擁有這種機制,既是敵人,又是資源產出點,這才讓地球並未爆發大規模的戰爭和持續不斷的內亂。

  話歸原題。

  此時黃泉的檢查已經到了門口為止。

  經過記錄後,封鎖的大門開啟,商隊進入了黃泉領域。

  時隔三年,又一次踏入這片領域。

  青年望著某個方向,投去遙遠的眺望。

  這支商隊準備齊全,大概會走到黃泉中層的區域,他倒是還可以再繼續乘一段時間的順風車。

  商隊前方,騎著馬的叔侄正在交談。

  “這一趟走的還是太匆忙了。”澹台音輕聲說:“人生地不熟,我們也無法判斷到底該往哪裡走。”

  “進入黃泉就是碰運氣,沒人知道之後會遇到什麽。”澹台拱走南闖北多年倒是看的更開一些:“往前走走吧,希望之前買到的情報能有用。”

  “我不喜歡這地方。”澹台音搖頭:“太陰森了,也不知道這裡埋了多少屍骨。”

  “大夏內穩定的沉降區太少,幾乎都被各地方豪強給包圓了。”澹台拱歎息:“我知道你心情不好,但這世道上,沒有什麽潑天富貴,都是要拿命去換的;幾百年澹台家的先祖也不是自甘情願去走那條十不存三的絲綢之路,還不都是為了子孫後代爭一爭,咱們若是能打通這條商路,就能貫通寶貴的資金鏈,為家裡人續一口氣。”

  澹台音點頭:“二叔,我省的……並不是在說什麽喪氣話,而是心情總有些不太安定,總覺得那群天竺人沒那麽好心。”

  “嗯,幾方情報都對準了一處,即便錯了也無妨,我會派些挖金人先去瞧瞧,再走半小時,找個地方安營等待。”

  幾番對話後,澹台音放下心,二叔還是穩健派的。

  她乘馬放慢了速度,正要吩咐後面的人不要脫節。

  乘馬走過商隊中央時,瞥見了坐在馬車上的青年。

  這青年是半路上車說是要去黃泉裡走一走,二叔為人和善便帶上了他,他不主動尋事,自然車隊裡也沒人尋他晦氣,只是注意到青年隨身配劍,便好奇的問了二叔這人身手如何。

  澹台拱說看不出高低,澹台音便也心頭釋然,心想年紀輕輕也不像個高手,配劍壯膽而已。

  兩人目光有了片刻交匯。

  他報以一笑。

  澹台音轉過頭,當做沒看見。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