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這是小事
時間來到洪武元年的三月份,這是三月初二。
金陵。
昨日夜禁之前,征虜大將軍徐達親筆軍報送入京師。
此前的二月二十七,徐達率大軍攻克樂安,盡剿叛軍,並令指揮華雲龍守之。恰逢元丞相也速率軍試圖馳援樂安,徐達親自迎敵,大敗也速,向北追擊八十余裡,殺傷俘獲無算。
截止軍報送出之前,元丞相也速已經率殘部逃往滄州,無力再窺山東。
山東至此平定。
老朱得到軍報喜不自勝,連夜親筆一封詔書送往北方,嘉獎勉勵諸將。今日早朝之後,又召集各位中樞眾臣,商討進兵河南的各種事項。
那怕有《天書》記載,老朱知道河南之戰會非常順利,還是不敢怠慢。
這麽一直與眾臣商討到午後,連午飯都是邊吃邊談,終於確定了一系列方略,並且迅速擬詔送出。
其中最重要一項,就是任命守禦襄陽的右禦史大夫鄧愈為征戍將軍,令其即日統兵向北進取南陽,牽製河南西部元廷諸軍,減輕北伐大軍在東線的壓力。
同時,老朱照例紙上談兵,與眾臣商討之後,擬訂了一份詳細的河南進兵方略送與徐達,卻又不忘強調,軍情易變,前方大軍對此隻做參考,諸將不需落入窠臼,可臨機決斷。
至於其他,比如催促已到淮安的湯和所部加快進軍,比如再次嘗試招降守禦汴梁南部陳州的前紅巾將領左君弼,比如要求中書提前規劃西線糧道,等等,不需多提。
忙完這些,已經是未時末。
侍臣通報,拱衛司百戶聞造已等候多時。
連忙傳進。
很快,又是讓人歡喜的各種大包小包,其中還有一幅聞造小心翼翼親自捧進來的六尺長卷。
老朱這次沒有急著拆封自家寶貝二十三世孫的各種信件文書,而是讓人把卷軸展開。
這是一幅參考素描技法又上了色彩的明州外海輿圖。
老朱在之前送來的文書中已經知道了比例尺、三角繪圖等概念,還看過一些區域性的島嶼圖樣,大概能夠想象更加精確的輿圖是甚麽模樣。
然而,當看到這副那怕是一些島嶼上的山峰都似乎躍然紙上的細致輿圖,老朱依舊感覺震撼,這種震撼絲毫不亞於他之前第一次看到地球儀和世界地圖。
因為老朱知道,地球儀和世界地圖,只是朱塬根據記憶粗略繪製的圖樣,錯漏很多。
而眼前,參照之前所知和聞造在旁的即時講解,這幅輿圖之上,每個島嶼的大小,相互之間的距離,都相當精準。甚至,老朱湊近一些,還能看到一些島嶼山峰上標記了大致高度。
等聞造講解完各種細節,老朱已經做出決定,立刻把繪製這副輿圖的團隊詔回來,送去北方。
帝王身份之外,作為一個同樣卓越的軍事家,老朱太明白一幅精準輿圖對大軍行動是多麽重要。其他不說,歷朝歷代,幾乎都有將領因為迷失道路而導致大軍潰敗的記載,可見精準輿圖的重要性。
詳細詢問幾句,老朱在東閣內轉了幾圈,很快喚人過來擬詔。
參照朱塬設置的營海司測繪處,老朱打算在將作司下屬設置正五品的測繪司,並讓人擬令,直接提升營海司測繪處正八品主事塗霄為測繪司郎中,秩正五品,令其立刻率所部返回金陵,聽後任用。
這麽吩咐之後,老朱才發現,好像……挖自家寶貝二十三世孫的牆角,不太厚道。更何況,明州那邊的事情也同樣重要。於是又改了改,只要塗霄一人即可。
金陵這邊,擅長繪畫的人並不缺少。
關鍵還是要有個能主事的。
老朱同時還打定主意,朝廷今後要更加重視對天下學子繪圖一道的培養,這幾月來從朱塬那裡接觸到的種種,讓他越發覺得,這用途實在是太大了。
還有,繪圖工具。
將作司下屬製造炭筆的作坊,也要擴一擴。
擬好調遣塗霄的詔令,老朱確認一番,讓人用印。倒是沒有立刻送出,聞造就在這裡,讓他明日回明州時帶上,比官方驛傳只會更快。
處理完這件事,老朱讓人重新把那幅明州外海輿圖收好,打算今後有時間再細細欣賞,這才拆開自家寶貝二十三世孫的各種書信文書。
上次送來的那些課程記錄,潮汐啊洋流啊,老朱覺得很長見識,還差點又想敝帚自珍,不希望被太多人知曉。
忍住了。
這次,老朱還是先讀朱塬的書信,比之前幾封信都要厚的一封。
很快又是滿滿的感慨。
前幾次通信,老朱不太明白朱塬的各種安排,一直擔心他能不能完成這次運糧重任。
這封信,算是朱塬的一次匯報。
從船隻到人事,從建造燈塔系統到搭建救援體系,從海事學堂的技術支持到海商貢獻的銀錢、人才和船隻,等等等等。甚至,再想想之前已知各種,在東南各出海口設置木材儲備基地,傳令各州縣種植油桐,如此之類,自家寶貝二十三世孫連對未來的長遠考慮都已經布置下來。
老朱稍稍梳理,仿佛已經看到了千帆出海載著滿滿糧船抵達膠州的情形。
這……
整件事,從朱塬離開金陵,也才兩旬而已啊!
因為感慨,到了之後的海貿公司等事,老朱看過之後,雖然難免產生一些自己的想法,稍微斟酌,還是決定放手給朱塬去做。
北伐軍馬上就要西進,戰線拉長,輜重消耗也將迅速加大。
這時候,只要海上運糧能成,其他都是末節。
不過,老朱還是非常仔細閱讀了朱塬關於開設海貿公司並發放總計12張牌照的想法。
海貿之利非常大,根據朱塬近期搜集傳送過來的資料,老朱也大致了解。
元廷不說,各種記載還在大都。
再往前,宋時的市舶收入,最高可達兩百萬緡。
緡,與‘貫’相當。
兩百萬緡,這不是一個小數字。
大明去年的全年鹽課收入,也才一百三十七萬貫而已。
而且,以此估算,宋時的海貿規模在一千萬貫到兩千萬貫之間。
按照朱塬在信中的構思,未來十年,只要一直保持放開鼓勵態度,大明海貿絕對能做到更高。
至於十年之後,按照自家寶貝二十三世孫的說法,就該逐漸轉變成大明各行省之間的內部貿易。朱塬因此才會設置幾個十年之期,12張牌照,十年不變。大明市舶法令,試行之後一旦確認,也是十年不變。
十年之後,情況不同,當然要重新考慮。
老朱看到這裡,會心而笑。
這是小事。
因為朱塬當初提起的某些大規劃,老朱私下裡也不止一次對著那座地球儀反覆斟酌。
平定中原後,老朱覺得首先還是要休養生息幾年,根據自家寶貝二十三世孫從後世帶來的各種見識,發展生產,迅速把大明國力提升上去。
然後向北,徹底把蒙古之患解決,再考慮其他。
更長遠一些,老朱私下覺得應該向西。
北邊很大,但太冷。
西邊,不僅也足夠大,而且還是一片後患。
早除早乾淨!
至於東南那些個島國,國小民弱,也沒甚麽物產,太早打下,老朱覺得只會圖耗錢糧。再遠,那甚麽美洲大陸,還有南邊的澳洲大陸,老朱很是眼饞,但一時也到不了,不能急。
不能急啊!
就算自己這輩子做不完,標兒,還有其他一群孩子,也能接著做。
不過,既然自家寶貝二十三世孫感興趣,想要動動手,他也不反對,都已經開始投入建設海軍,不能白養著,除了運糧,偶爾開疆拓土一下,也是應當。
隨後是從各家海貿公司抽取兩成股份的事情。
朱塬認為,既然海貿之利如此豐厚,朝廷嚴格監管並收取賦稅的同時,直接從中切分利益也是理所應當。朱塬還坦明,如果不擺上明面,這部分利益將來也會被權臣勳貴悄悄攫取,既如此,還不如官方明著分配。
讀到這裡,老朱想到的是《天書》中那一節,李自成破京師,朝廷府庫空空,百官勳貴家裡,卻是榨出了七千萬兩白銀。
這種事當然不能再發生。
因此,老朱其實覺得抽取兩成太少了,但,稍微想想,他還是決定信任朱塬。畢竟,自家寶貝二十三世孫還留了額外兩張牌照,信中說是成立國有公司,老朱稍稍轉念,就能聯想很多。
比如,兩張牌照,可並不意味著只能佔取全部海上貿易的兩成份額呵。
再就是,朱塬還提及這麽做的另外一重用意,以後,對於百官勳貴的封賞,可以使用各種‘公司’的股權,而不再是土地。
這也能抑製土地兼並,一舉兩得。
這次海貿公司股份,算是一次嘗試。今後,還會開設各種各樣的‘公司’。
老朱非常讚同。
對於這部分,老朱唯一的插手,就是那與華高有關的一張海貿公司牌照。
朱塬幫華高說了不少好話,也是事實。
華大人這些時日和他一樣專心公事,面對無數巨富豪商的求見,一直閉門謝客。作為大權在握的海軍都督,能做到這些很是難得,因此,讓他從一張牌照裡分享三成份額,也算將來致仕之後的養老之資,朱塬覺得很合理。
每當想起朱塬說過華高另一世連個子嗣都沒留下就早早客死瓊州,老朱內心也難免一些歉疚。
而且,因為朱塬的不斷灌輸,老朱對行商的看法也在不知不覺改變。
不再那麽反感官員從商。
就像朱塬信上說的,讓百官去從商,總比讓他們去兼並土地要好太多。
因此,讓華高佔股,按照朱塬信中的另一個說法,這叫‘高薪養廉’,老朱沒意見。不過親自改了改,這張牌照,朱塬佔三成,華高佔兩成,朝廷按例再拿走兩成,剩余的三成,才給那些商人們自己去分配。
自家寶貝二十三世孫良田俸祿都不要,拖著那病弱的小身子忙前忙後,如果一點都不佔,老朱自己都覺得說不過去。
因此,不僅要佔,當然還要佔最多。
老朱甚至想過多余那兩張牌照直接給朱塬一張,但朱塬信中也說,這兩家國有海貿公司是用來調節市場、平衡貿易和從事其他一些特別的交易活動,老朱暫時不太明白,卻也覺得非常重要,因此,這兩家公司的股份顯然不適合授予私人。
至於20萬兩白銀的牌照費用,海商按比例該交多少交多少,朱塬和華高兩個就算了。
肯定拿不出。
十張牌照預計湊集200萬兩,也不差這點。
不過,一次就200萬兩啊!
連本錢都沒有。
自家寶貝二十三世孫前世不愧是個成功商人,這生意……他當年剛入紅巾那會兒都做不來。
把朱塬的這封信讀了幾遍,老朱正要翻看其他諸如信中提及的市舶法令初稿和海貿公司方案材料,李善長求見。
中書省按照老朱中午的交代,初步擬訂了一份從兩湖向北預計直抵汴梁的西線運糧方略。
這是大事。
老朱暫時把手邊的東西放了放,先處理這件。
隨後事情紛至遝來,一直到晚間,吃罷晚飯,回到乾清宮的書房,老朱才重新拿起朱塬下午送來的各種文書。
不知不覺,又一次忙碌到深夜。
當子時將盡,內使監令何綬趕了過來,原來是皇后娘娘差遣,來催促老朱早些休息。
老朱不是太困,卻還是從書房起身。
朱塬那份‘注意事項’也提過,作息時間要合理,雖然吧……老朱覺得自己前世活到71歲,也算不錯,但,如果日常注意注意,能多活幾年,幫子孫們把更多事情安排好,他也求之不得。
沒再去坤寧宮打擾馬氏,老朱直接來到乾清宮內的臥房,也沒有再召後妃過來侍寢。
漱洗過後,走到床邊,老朱任由何綬幫他脫掉外衣,倒是又想起一件事,隨口問道:“塬兒那‘致用齋’,還沒開張麽?”
何綬感受著老朱語氣,配合地露出些笑意,說道:“主子倒是問巧了,奴一直記著采辦之事,昨個才得了信,致用齋恰是明日開張。”
老朱也笑起來,想想說道:“既如此……就你罷,明日親自過去,呵,也不必做其他,在那裡站一站,就夠了。”
自家寶貝二十三世孫做了那麽多,老朱覺得,除了宮內采購那一千支鋼筆,算是給致用齋托底,免得生意不好尷尬。當下再讓何綬出面,也是再表一下自己的態度。
朱塬不介意外人仿製鋼筆,老朱也覺得他能有這份心胸很好,但,他自己其實挺介意的。
自家東西!
這麽表一下態,至少這金陵城,總不會有人不長眼和自家寶貝二十三世孫搶生意罷?
何綬也能明白皇帝陛下的心思,想想乾兒子何瑄從明州稍來的書信……就算沒有老朱的吩咐,他明日那怕無法親自出面,也都準備表示一下。
現在,有陛下的交代,倒是名正言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