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重生1984:從開發漢卡開始》第270章 民以食為天
  第270章 民以食為天

  歐美各國對無疆集團的爆種感到十分意外和震驚,很難忍受無疆集團的產品血洗市場。

  然而,卻又很是無奈。

  人家是靠技術取勝,總不能因為別人的芯片技術厲害,就告別人技術壟斷吧。

  不過,他們確實也只能找這種借口了。

  一般來說,技術壟斷也是壟斷,但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有些技術壟斷未必算違法。

  按照歐美這脾性,當然要使用“馳名雙標”。

  我的技術壟斷不是壟斷,你的技術壟斷是真的壟斷,必須懲罰。

  7月份,M國率先對無疆集團進行了反壟斷調查,指出無疆集團憑借芯片技術上的領先優勢,使集團旗下多款產品實現了實質性的壟斷!

  好家夥,打官司唄!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無疆集團也不怕,就硬鋼,派出自己公司的法務團隊打官司。眾所周知,一個官司打個幾年時間,那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了,最後甚至有可能不了了之。

  就算是敗訴了,大不了被罰一點錢而已。

  趙燁已經習以為常,不會為這些東西感到頭痛。

  M國當局其實也知道,僅僅靠官司,根本不可以打敗無疆集團。歸根結底,還是要發展自己的技術。

  科技產業競爭的核心是芯片,芯片的核心是光刻機。

  所以,M國當局再次加大了在乾式光刻機領域的研發投入。

  最高端技術的EUV光刻機裡面有10萬多個零部件,90年代的乾式光刻機雖然沒有這麽多零件,但是六七萬個零部件還是有的。

  阿斯麥公司的本質其實是光刻機的組裝工廠,只不過對技術的要求比較高。

  因此,如果M國扶持發展光刻機產業,就需要幫助所有的光刻機零部件生產商。

  投入的資金不是少數。

  7月25號上午,M國拿出100億美元專項資金扶持光刻機產業的發展。

  可惜,研究的還是乾式光刻機。

  這些錢基本上算是打水漂了,這其實不算什麽,最重要的還是耽誤光刻機的發展。等曙光浸潤式光刻機開發出下一代光刻機時,或許乾式光刻機還在原地打轉……

  說不定,雙方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而這也正是趙燁所希望看到的。

  此時此刻,當得知M國出台了光刻機扶持政策,歐美光刻機行業鏈上的設備生產商們頓時興奮不已。

  “M國的扶持政策來的太及時了,我們終於有資金繼續研究了,新零部件開發成功之後,一定能取得巨大的突破!”

  “乾式光刻機突破有望了!!!”

  “……”

  自從無疆微電子生產出更加先進的芯片,結果導致歐美日的光刻機產業鏈遭受重創,簡直是災難性的打擊。

  阿斯麥、尼康以及佳能的光刻機的銷售幾乎滯銷。

  上遊光刻機滯銷,下遊零部件廠商還能好過?

  要不是M國現在出面,扶持他們,這些光刻機產業鏈的廠商們恐怕會紛紛破產。

  台積電都快激動的哭了。

  這家公司恐怕是最希望乾式光刻機技術能夠取得突破。

  眼下,競爭對手無疆微電子公司已經把台積電按在地上狠狠地摩擦,幾乎是大人打小孩的那種,讓台積電毫無還手之力。

  在芯片代工領域,台積電只有可憐的3.5%的市場份額了。

  說台積電現在是苟延殘喘,真是一點也沒形容錯。

  台積電公司業績萎靡,同時還影響到了寶島其他半導體企業,比如專門做芯片封裝及測試的日月光集團等等。

  整個寶島的半導體產業遭到重創。

  這不是政策扶持就能解決的,技術不行就是不行,西方國家或許願意賣先進的光刻機給台積電,但是無疆微電子怎麽可能將曙光光刻機賣給自己的競爭對手。

  寶島的芯片代工業務做不起來的話,恐怕正在高速發展的寶島經濟會立即減速。

  寶島的經濟規模被大陸隨隨便便一個省就能超過的時間似乎已經提前到來……

  ……

  時間上,時隔一個月左右,繼M國之後,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韓國以及歐洲一些國家都對無疆集團發起了類似的調查,速度還真特麽快!
  俗話說“虱子多了不癢,債多了不愁”,跟M國打官司是打,跟其他國家打官司也是打,都一起來唄。

  無疆集團就是要憑借技術上的優勢,碾壓其他產品,消費者們會做出明智的選擇。

  1996年的下半年,無疆集團可謂是官司纏身,但這並不能阻止無疆集團的產品大賣特賣,席卷全球。

  只要沒有禁止無疆集團的產品,就不會阻止無疆集團賺的盆滿缽滿。

  事實上,根本沒法禁止。

  先不說M國,單單拿歐洲來說,並不是所有歐洲國家都對無疆集團抱有敵意。
    你不跟無疆集團合作,自然會有自他國家願意跟無疆集團合作,比如說購買盤古超級計算機、女媧服務器、「麒麟·奔騰4」芯片等等……

  這些東西那都是能夠幫助自己的國家,提高科研技術水平。

  而且,對於歐洲很多國家而言,本來就生產不了這些產品,原先購買的這些產品,不是M國貨,就是日本貨,價格還死貴。

  買誰的不是買啊,那我為什麽不買無疆集團的呢?
  因此,盡管國外對無疆集團的敵意很大,但是卻不得不購買無疆集團的產品。

  由於產品大賣,這一年,無疆集團的品牌知名度不由再度飆升。

  而今,幾乎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無疆集團。

  你可以不知道M國總統是誰,但你不可能沒有聽說過無疆集團,不可能不知道世界首富趙燁的大名。

  1996年10月,無疆集團的年收入突破了4000億美元,都把印度的GDP遠遠甩在後面。

  中國經濟隨著無疆集團的崛起,再度暴增。

  全球各大資本也都更加看好中國的發展。

  僅今年前面的9個月,據不完全統計,有1200多億美元的國外資金投入中國市場,涉足各行各業,主要涉及到房地產、工業製造、互聯網、金融、能源、鋼鐵、醫藥、食品加工、外貿等等……

  現在是20世紀90年代啊,當真是恐怖如斯!
  這些國外的投資,對中國的偉大複興,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事實上,不僅僅是資金,還有很多外國企業也把技術帶到了中國。

  任誰看到中國14億龐大的市場,都是會心動的。

  中國的經濟越好,人們的收入就會越高,這對無疆集團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利好。無疆集團的產品,本身其實是有點小貴,畢竟是高科技產品嘛,如果中國人的收入不高,那麽很難消費的起。

  眼下,中國人均月收入已經突破了800人民幣。要不是農村地區龐大的人口數量拖了後腿,中國人均月收入必能輕松破千。

  中國複興的時間畢竟有點短,如今農村地區依舊有很多人在家務農,一年到頭,總收入沒多少。

  而在大城市裡面打工,每個月的工資最起碼有一千元。

  不過隨著“北上廣”等城市的大發展,已經形成了龐大的“打工潮”,越來越多的農村人選擇到大城市去打工。

  “農民工”一詞已經頻頻出現在報紙和網絡新聞上面。

  農民出去打工,很多田地就會荒廢。

  中國人的吃飯問題,急需得到解決。

  這一世,農民工的數量可比前世多得多,所以中國的糧食總產量同期不如前世,只有4.5萬萬噸,滿足不了中國人的吃飯需求,需要大量進口國外的糧食。

  簡單來說一組數據,2022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6.87萬萬噸,但仍舊進口糧食1.47萬萬噸。

  不排除2022年有鋪張浪費糧食的存在,但依舊可以看出,中國還是很缺糧食的。

  近日,國內出台了很多強農惠農富農政策,一方面國家有錢了,開始補貼農民;另一方面,當然是為了發展農業技術,提高糧食產量。

  中國的農業相比於國外,確實有些落後。

  在農業科技賽道上,中國幾乎沒幾家公司。

  前世的2017年,為了提高中國的農業科學技術,中國化工以430億美元的巨資收購了【先正達集團】,這筆交易是當時中國公司最大的一筆海外收購。

  不過,由此可見中國對糧食的重視度很高。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只有百姓吃飽飯了,國家才會穩定。

  李傲君的舅舅蕭玉良在國家農業發展某部任職高官,最近聯系了趙燁,希望無疆集團出面,借助資本力量,帶動中國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

  蕭玉良的想法很簡單,無疆集團今年風光無限,賺的盆滿缽溢,既然那麽有錢,不如投資一下農業科學技術。

  近幾年,為了加快中國現代化和工業化建設,國家鼓勵農民外出務工,但是農業技術並沒有多大的進步,導致糧食總產量降低。

  雖然國家有錢進口糧食,但是終究不夠保險。

  如果買不到糧食,那該怎麽辦?
  中國人講究自產自足,習慣未雨綢繆。

  眼下當務之急就是提高農業技術,使糧食增產。

  對於糧食問題和農業技術問題,趙燁以前沒怎麽注意,他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了發展電子和半導體科技。

  當然了,糧食問題確實是一個大問題,關乎民計民生。

  晚上,趙燁和舅舅蕭玉良在電話裡通話。

  趙燁明確向對方表示,無疆集團可以進入農業領域。

  無疆集團完全有能力在農業機械、飼料、化肥、農藥、良種培育、溫室大棚等等等方面做出一番事業…

  當然,進軍農業領域與無疆集團的戰略發展並不矛盾,無疆集團本身就有食品加工公司,而且自己還是開超市的。

  米油鹽醬醋茶等等,若是無疆集團能夠提供自己的品牌,利潤肯定更高。

  另外,也可免除被外資控制國內糧油的危險。

  趙燁不是沒見過,前世,國內食用油70%的市場都被外資控制了。

  就連種子也極其依賴進口,芯片如果被卡脖子的話,大不了不用,但如果種子也被卡脖子的話,這就嚴重威脅到百姓的溫飽問題,這是不是更加令人擔憂呢?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