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這個旁白不對勁》第355章 航天的未來趨勢
  第355章 航天的未來趨勢

  郭遠三人吃的差不多的時候,一個戴著眼鏡,臉上有一道手指長疤痕的中年男人端著水煮肉片走了過來。

  “老李這是你新學生?”中年男人坐下來問道。

  “不是,你來的正好,老郭給你介紹一下,這是郭遠,未來科技的總裁,這是他的秘書程舒晴。

  郭遠,這是發射中心的總工程師郭東方,伱們都姓郭,說不明500年前還是一家呢!”

  “郭遠?這名字有點耳熟啊!咱們火箭上的最新姿態平衡算法是不是就出自你的手?”

  “是的。”

  “原來是你啊!久仰大名了,你的姿態平衡算法可是幫我們解決了不少問題。”說完郭東方伸手和郭遠握了一下。

  “老郭,你這個本家對航空航天也是很感興趣的,他剛創立了自己的航空航天公司。”

  “是嗎?郭遠,你們航天公司未來的產品都有哪些?”郭東方這個問題問的很有水平,對於郭東方這種專業人士來說,從產品就可以看出郭遠對公司未來發展的定位。

  郭遠組織了一下語言後回答道:“我自己想的是首先研發運載火箭,即使是小運力火箭也行,然後向用戶提供載荷發射服務。

  “那你的業務范圍實際上和現在其他企業沒什麽差異啊!”

  郭遠很敏銳的感覺到,郭東方說這句話的時候,明顯是對郭遠的航空航天公司沒什麽興趣了。

  郭遠也不生氣,他繼續說:“未來的業務范圍相同,發展的過程是不同的,我們公司也不需要搞那些亂七八糟炒作,也指望這些來提升股價。

  我們與國內其他企業不同的是,我有自己的公司持續提供現金流。

  未來科技在人工智能和機械製造方面有自己的一些優勢,這些優勢會幫助後續火箭工廠的建立和火箭控制。

  所以我對自己還是很有信心的,我有充足資金,有技術,只要在這行死磕下去,總有出成績的那天。”

  郭遠在說這番話的時候語氣非常平靜,仿佛在說的並不是自己的公司,而是一個路人的公司。

  這種態度讓郭東方直接愣住了,雖然郭遠說的簡單,可是他眼神中的堅定還是讓郭東方有些動容,與以往見到的年輕人不同,眼前的郭遠好似認定了航天這條道路。

  郭東方是1970年4月出生的,他這名字一聽就知道和東方紅一號有關。

  那一年4月及以後出生的孩子很多孩子的名字都和東方紅一號有一些關系。

  可能是因為這個名字的影響,郭東方從小就對航空航天很感興趣,他也幾乎是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到了航空航天事業中。

  而郭遠這幅淡然卻又堅定的態度,讓郭東方仿佛看到了曾經的自己,至於他一時反應不過來。

  郭東方偷偷看了郭遠一眼心想:“這個年輕人的不簡單啊!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呢?還是郭遠真的有這個信心?”

  郭東方對未來科技的了解也不多,所以郭東方轉頭朝李清溪問道:“老李,這個年輕人有點意思,你把他帶在身邊是想邀請他加入我們嗎?”

  “算是吧!我剛剛和郭遠達成了協議,他現在算是我們項目的編外人員了。”

  “哦?能詳細說說嗎?”

  李清溪聞言微微一笑說道:“你們兩個土包子,也該了解一下外面的事情了。

  郭遠的公司前段時間開了個研討會,在研討會開幕式上,郭遠展示了他們公司最優秀的圖像識別技術。

  配合他們公司的人工智能模塊的,可以支持我們的月球車的智能化。

  而且郭遠研發的機械臂也是行業領先水平,他今天還給我帶來了一款同樣是領先行業的電機,我們主要是在機械臂和電機方面達成了合作。”

  “機械臂和電機嗎?確實是我們目前緊缺的技術,所以跟我們合作的就是郭遠的航天公司了對吧?”

  “對!當時我聽郭遠說他要搞航天的時候,我就覺得他會有一番成就,所以就選擇和他合作了。”

  聽完李清照的話,郭東方表情有些古怪,李清溪負責的項目內容是月球車智能化運行和機械臂的應用,絕對是項目的關鍵部分之一。

  現在聽到李清溪說這些都有使用郭遠公司的技術,郭東方這才明白郭遠剛才的話不是信口開河,這個年輕人是真的有技術積累,他有信心在航天領域做出一番事業來。

  “真是年少有為啊!難怪老李如此看重於你,看來我是要多看看外面的發展。

  不過話說回來,郭遠既然你對航天事業如此熱衷,你對商業航天的發展怎麽看?你覺得未來的發展上限高嗎?”

  郭遠聞言撓了撓頭,組織了一些語音將自己的一點認知大概說了說:“我肯定是看好的,不然我也不會想著投入這麽大的精力和資金。

  我認為航天事業的變革已經開始了,說出來可能有些不中聽,但基於事實我還是要說下,以後航天事業的發展肯定是商業航天的天下。

  最好的例子就是馬斯克的spaceX,獵鷹9號已經在火箭回收方面走的非常選了,他們的重型運載運載火箭,不管是栽重,還是當量,都比我們現有的火箭要大,而且對方還在嘗試更先進的星艦,想要突破自我。

  當然了,馬斯克這一手確實有炒作的意思,但不可否認,在這方面馬斯克做的確實不差。”

  聽到郭遠的話,桌上的李清溪和郭東方表情有些些難看。

  對於兩人這種老一輩航天人來說,他們努力了幾十年的事業,在郭遠口中已經一家私人的航天企業超越了,這讓他們有些不能接受。

  他們也知道這是客觀事實,但任誰也不會覺得服氣的。

  郭東方平複了一下情緒後說道:“郭遠,你的意思是自己也能達到這樣的漢服嗎?

  你是不是有些或許太樂觀了?航天技術的難度可不像互聯網公司,一個好的點子加上一些技術開發人員就可以迅速創造一家巨無霸公司,航天是一項需要消耗巨大資源的系統性工程。”
    郭東方毫不留情的說出了自己的觀點。

  李清溪在旁邊也是點頭,國內的航天事業的發展前面發展的並不順利,可以說是,幾代人艱苦卓絕的努力了才有了現在的成就。

  郭遠自然也知道這一點,但在這個話題上郭遠沒有附和前輩的觀點。

  “兩位,我並沒有把spaceX當做目標,也沒有對標國內航天的想法。

  我只是不想衛星發射這一塊被壟斷,兩位你們可以想象下當spaceX的可回收火箭技術成熟之後,單位載荷的發射成本將會迅速下降。

  那個時候我們現在的發射技術根本就沒有競爭優勢。

  我知道當前航天集團在接單幫助國外的一些組織發射衛星載荷,可是如果有一個公司可以提供更低價格的發射服務,那個時候我們怎麽辦?依然堅持現在的老路嗎?”

  將問題拋出來,郭遠看到他們開始思考,郭遠不相信這些業界前輩沒有思考過類似的問題。

  之所以現在,沒有把相關的東西拿出來,郭遠猜測應該是因為某些技術方面有實現的阻礙,同時國內之前對商業航天的土壤也不夠友。

  所以大家趨向保守,沒有冒險按這個思路走罷了!
  郭遠見兩人想的差不多了,趁熱打鐵繼續說道:“兩位,我認為接下來的20年,誰能能夠快速將大量載荷發送到外太空誰就能搶佔太空發展的先機,這是毋庸置疑的。

  假如我們在外太空有幾千甚至幾萬顆衛星或者飛行器存在,那我們能做的事情可就太多了,通信、導航、監控、軍事等等,那個時候地球上還有誰可以與我們進行抗衡。”

  郭東方看著郭遠,他實際上明白郭遠再說的東西,其實國內四大發射中心之一的文昌航天發射中心在建立之初本就是以一個商業航天發射場為目標建設的。

  只是後期一些其他因素影響,當前在建的項目還是以國家發射任務為核心。

  郭遠見郭東方的態度有所動搖,也不客氣繼續將自己的規劃娓娓道來:“我認為,商業航天相較於普通的航天應該直接分出兩個賽道來。

  普通航天主攻高難度的技術,例如登月,探索火星之類的。

  普通航天則是,除了可回收火箭技術之外,高效率的火箭製造技術也是重中之重。

  借助3D增材打印技術,還有自動化生產技術,如果這兩個技術完善的話,以前一年可能只能製造30發火箭,現在的火箭產量完全能提高幾倍。

  再結合火箭回收技術,我們甚至可以實現一天一發火箭的發射頻次,到那個時候,試問還有誰能和我們競爭?”

  作為並州衛星發射中心的總工程師,郭東方自然是明白郭遠在說什麽的,只是他並不覺得郭遠的這種商業化能成。

  他笑了笑說道:“郭遠你的想法很好,可這一切距離我們當前的科技發展水平太遙遠了。

  3D打印技術我也是有所了解的,現在的3D打印別說是做火箭了,就是做一些簡單機械,精度也不太夠。

  至於說自動化生產,現在簡單的流水線離了人可以,稍微複雜一點的,比如說富士康之類的就不可能離了人,你的設想太遙遠了。”

  李清溪也覺得郭遠有點異象天開了,郭遠這個年輕人他還是很欣賞的,現在郭遠說出了這麽不切實際的想法,李清溪覺得他有必要勸誡一下郭遠,讓他腳踏實地一點。

  “郭遠,年輕人有想法是好事,但還是要腳踏實地,雖然我們做的是仰望星空的事業,可是還是要立足於當下,一步一步來,切莫好高騖遠。”

  聽到李清溪的話,郭遠沒有生氣,因為郭遠很清楚的知道他自己的設想肯定會實現,他現在在做的事情就是在為他所描述的未來做鋪墊。

  既然都說到這兒了,郭遠索性決定多透露一些:“幾位前輩,我不只是說說而已,我自己就在往這方面努力。

  李院士您和陳老是師生關系應該對我有一定的了解,郭總工您看過我們公司的研討會開幕式也應該知道一些我的情況。

  我們公司在人工智能算法方面有自己的積累,毫不誇張的說,我們公司在人工智能算法上的積累全球都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和公司能和我們相比,這一點但凡用過我們公司產品,特別是星空引擎的就應該都知道。

  借助人工智能,我們公司已經完成了新一代的自動化生產線改造案例,公司的生產車間有兩條生產線也已經完成了自動化改造。

  協助我們進行改造的是黃盛黃組長,兩位不信的話可以去問問他。

  所以我們未來科技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具備了複雜金屬器械的全流程自動製造能力。”

  這段話說完,李清溪和郭東方都無比驚訝的看著郭遠。

  兩人都對郭遠有一些了解,但了解的並不多,他們都不知道未來科技的生產車間進行了自動化生產線改造的事情。

  而且這個生產線改造還是黃盛主持的,他們和黃盛可都是認識的。

  郭遠既然說出了黃盛的名字,那應該是真的了。

  想到這兒,郭東方好奇的問道:“自動化產線,與現有所謂的自動化工廠有什麽差異嗎?”

  “當然有差異,未來科技生產線的自動化程度更高,我們的產線需要人力參與的任務也不是負責生產的部分。

  這一點非常重要,也就是說我們生產線的產能會更高,算法控制下的產線製造精度更高,出錯的概率更低。”

  李清溪本就是這方面的專家,他立馬就意識到了想要完成這樣的生產線,最大的變量絕對是人工智能。

  李清溪想了想問道:“郭遠你們的人工智能算法已經厲害到了這種程度嗎?”

  “以後兩位如果去到我們公司的話,我會向兩位好好展示一下的。”郭遠自信的說道。

  “你們不會已經突破初級人工智能,摸到中級人工智能的門檻了吧?”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