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這個旁白不對勁》第398章 F系列火箭發動機
  第398章 F系列火箭發動機

  “柳總說的也是我想的,荀總,你們那邊的產能如何?”王輝轉頭問道。

  “現在《創世紀》的工作已經完成了七七八八了,要立項倒也不是不行,只是這款遊戲出來估計要個兩三年了。”荀浩然回答道。

  “沒關系,《創世紀》本來也不是短期運營的遊戲。”

  “那就沒問題了。”

  “嗯,那荀總你先立項吧!今年年底借這個還能炒作一波未來紀元的股價。”諸葛闖說道。

  荀浩然點了點頭。

  “遊戲頭盔短期內能生產多少台?”郭遠問道。

  “我們的頭盔主要構造就是一個類似於固態內存的東西,再加上頭戴式腦機接口的芯片,以及信號接受和發送裝置,最後就是類似於手機處理器的芯片了。

  這些東西都到位的話,組裝起來的速度是很快的。

  頭戴式腦機接口的芯片是我們自己的技術專利,全靠龍城生物那邊生產,剩下的都能直接買到。”

  “這麽多東西成本下來只要400多塊錢?荀總你沒搞錯吧?”柳小茵有些驚訝的問道。

  “放心,沒搞錯!”

  “用的東西都是比較劣質的?”

  “也不是,我們用的芯片算下來和驍龍的8gen1差不多,放到現在1000來塊錢的手機裡用的芯片還不如這個呢!
  我們用這種芯片的主要作用就是把頭戴式腦機接口的核心芯片,內存,串聯起來,然後通過信號發送和接收裝置,進入我們超算集群組搭建的遊戲後台。

  所以也不需要用市面上最先進的芯片,大概5,6年前旗艦機裡的芯片就夠用了。”

  “這樣的芯片采購價格是多少?”

  “伱要放到5,6年前,2020年那會兒,驍龍8gen1一塊在900元左右。

  現在差不多200就能拿到了,而且我們用的還不是8gen1是國產自研的芯片,算下來成本要更低一些,每塊的價格在130元左右。

  至於說內存,現在內存顆粒早就白菜價了,我們頭盔內置的內存條是1TB的,下來的成本也只要100出頭。

  算下來我們自己的頭戴式腦機接口芯片是最貴的,下來要150多,然後就是頭盔主體了,頭盔老板要求用必須有3C認證的,這個成本有40多塊,下來總共是450塊的成本。”

  “450的成本賣998我們能賺多少?”柳小茵問道。

  “300左右吧!”

  “才300?那剩下的248塊錢呢?”王輝問道。

  “各大經銷商啊!像是電商平台之類的,人家也不可能白給你賣啊!”諸葛闖沒好氣的說道。

  “電商平台這麽賺錢嗎?”

  “廢話,你以為這些公司為什麽要花這麽多錢搞壟斷?壟斷了才能掙錢。”

  “我們費這麽大勁研究出新遊戲,搞定了新的技術,他們坐那兒就能掙差不多三成?這錢來的也太容易了!”柳小茵感歎道。

  “什麽三成!明明是一半,我們的純利潤才548,他們掙了248,我們就掙300,這不是一半?”

  “那我們能不能拋開這些人,自己搞?”

  “想什麽呢!不可能的,不說物流能不能搞定,蛋糕都是要大家一起分的,你一個人把蛋糕都吃了,只會成為所有公司和企業的公敵!”諸葛闖語氣嚴肅的說道。

  “沒錯,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這種事絕對不能做。”

  經過一番討論後,未來科技的高層們確定了下一步未來紀元的發展方向。

  等他們離開後,郭遠調出了未來重工的監控畫面。

  這會兒根據郭遠的設計圖,所有的發動機零件已經在未來重工這邊完成了3D打印。

  之前用於測試的噴管,也已經送過去了。

  現在單天寧他們已經開始裝配第一台火箭發動機。

  郭遠把未來科技的火箭發動機統一以F開頭。

  因為未來的英文就是Future。

  第一台火箭發動機叫F-001。

  在未來重工先進的智能產線技術的加持下,單天寧他們已經開始組裝了。

  畫面中,之前的噴管被吊裝在一處框架下,發動機的其他部件則擺放在一旁的貨架上。

  單天寧帶頭站在噴管旁指揮組內員工協助自己。

  從燃燒室上級部分一點點開始組裝,閥門、軟管,一件件零件經過單天寧的手被安裝在主燃燒室之上。

  F-001發動機的絕大部分零件都是機械自動化製造,在高精度工藝的加持下,發動機裝配時零件需要挫修的概率極低,這就保證了發動機的裝配效率。

  看到畫面中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著,郭遠關閉了監控畫面。

  按照當前這個進度,F-001發動機的第一次測試就已經可以安排了。

  現在有一個比較尷尬的事情,未來航天的總部還在建設中。

  之前中建拿下了招投標,現在才剛打完地基,不可能直接拿來用的。

  這就導致F-001的第一次試車只能選擇外部的試車台。

  於是郭遠找了曹懷茂幫忙,借用了曹懷茂這邊實驗室的試驗場。

  曹懷茂他們搞無人機的,肯定要有試驗場,郭遠之前就覺得他們的試驗場挺大的,借來用用應該不是問題。

  於是郭遠把進行發動機測試的申請遞交了過去。

  曹懷茂對郭遠的火箭發射器也很感興趣。

  他也想看看郭遠到底搞出了什麽樣的發動機,於是果斷選擇了同意。

  曹懷茂對發動機還是很了解的,因為他的主要工作其實不是無人機,而是各種導彈的研發。

  導彈不可避免的要用到發動機,導彈的發動機和火箭發動機其實算是異曲同工。

  因為兩者都通常包括以下主要部分:

  1.燃燒室:這是發動機的中心部分,燃燒室內燃燒燃料和氧化劑,產生高溫高壓的氣體。

  2.噴嘴:噴嘴是用來噴射高速氣體的部分。它通常具有噴嘴喉部和噴嘴嘴部,喉部是氣體加速的地方,嘴部則用來擴散氣體,使其達到更高的速度。

  不同的是,火箭發動機可以根據其工作原理和使用的燃料分為多種類型,其中最常見的包括:
  1.化學火箭發動機:這種發動機使用化學反應來產生高溫高壓氣體,以推動火箭。常見的燃料包括液體燃料(如液氫和液氧)和固體燃料(如固體火箭發動機)。
    2.核火箭發動機:核火箭使用核裂變或核聚變反應來產生能量,這些反應通常比化學反應更為強大。然而,核火箭技術更為複雜,且有較高的安全風險。

  3.電離推進發動機:電離推進發動機使用電場或磁場來加速離子,然後排放離子以產生推力。這種類型的發動機通常用於太空探測器和衛星,因為它們能夠提供長時間的低推力。

  不同的火箭發動機適用於不同的任務和環境,選擇適當的發動機類型取決於任務的要求,如推力、燃料效率、運載能力和所需的速度變化。

  火箭發動機有所突破,其實是有可能直接帶動導彈發動機升級的。

  兩天后,單天寧他們把組裝好的發動機運送到了曹懷茂那邊的測試場。

  曹懷茂隻留下了負責數據記錄的人,其他人都讓他們先退開了。

  這也是為了未來科技的產品隱私考慮。

  如果不是這裡的設備非常重要,曹懷茂都想讓未來科技自己人來記錄數據了。

  在一個木製底座上,郭遠看到了蒙著防潮布的F-001發動機。

  單天寧指揮組員將蒙布去掉,郭遠第一次親眼看到了自己設計的發動機。

  郭遠向前兩步走到發動機旁邊,伸手抓住發動機外側的管道,試著晃了晃。

  當然了,郭遠手上那點力氣肯定不可能晃動發動機的管道。

  曹懷茂這時也忍不住上前,圍繞著發動機走動觀察。

  “這就是你們的發動機?”曹懷茂轉了兩圈後問道。

  “是的,曹組長。”單天寧點了點頭說道。

  “這麽小的發動機就能把火箭送上太空?看著個頭和一般導彈用的發動機差不多啊!”

  “這個發動機屬於海平面版本,只能應用於海拔70km附近以下的高度。

  在高於70km的海拔後,海平面版本的發動機噴管設計將不再能夠提供應有的推力。

  其中的原因與不同高度工作環境下的大氣壓力有關,為了保證發動機在高亞軌道和外太空的推力性能,就需要新設計真空版的F系列發動機了。”

  “原來是這樣,所以這款發動機是可以適配在各個導彈上的對吧?”曹懷茂接著問道。

  單天寧他們撓了撓頭,一時不知道該怎麽回答了。

  這曹組長怎麽三口不離島彈?

  “咳咳,單總監與海平面版本的F-001相比,真空版需要改造的地方有哪些?”郭遠清了清嗓子岔開了話題。

  “首先由於真空中氣壓極低,因此需要對噴嘴進行優化,以便更好地適應真空環境。

  具體來說,真空版本的火箭發動機噴嘴一般采用較長的錐形噴嘴,以便將排放的高溫高壓氣體加速到更高的速度,從而提高推力效率。

  除此以外,真空版還需要增加一些特殊設備,如真空點火器和真空推進劑供應系統等。”

  郭遠聞言點了點頭,不過這些工作郭遠不打算自己再參與了。

  真正的火箭發動機是用於推動火箭或宇宙飛船的主要動力裝置,它們通過噴射高速排氣物來產生反作用力,從而推動火箭或宇宙飛船前進。

  火箭發動機的工作原理基於牛頓第三定律,即每一動作都有一個相等而相反的反作用力。

  單天寧在這一行沉浸多年,郭遠相信單天寧的能力。

  他們肯定能在現有F-001設計的基礎上完成相應的改造設計。

  “都準備好了嗎?”曹懷茂問道。

  “準備好了!”未來科技的員工和測試基地的工作人員不約而同的喊道。

  “那就開始吧!”

  火箭發動機測試是一個複雜而昂貴的過程,但它是確保發射任務成功和飛行安全的關鍵一步。

  通過徹底測試和驗證,工程師和科學家可以確保火箭發動機在極端環境下可靠運行,從而實現太空探索、通信和科學研究等各種任務的成功。

  在測試火箭發動機之前,需要經歷多個階段,包括設計、製造、組裝和準備工作。

  這一聲準備好了,可是很多人,很長時間的努力。

  單天寧給發動機注入燃料,火箭發動機的燃料其實是有很多的,大分類都有液體燃料,固體燃料,混合燃料。

  這次測試主要選用的是液體燃料。

  而且未來航天的目標是液體火箭,發動機也是朝著這個思路設計的,後續所使用液態燃料和氧化劑的組合。

  這次測試用液體燃料也是應該的。

  常見的液體燃料包括液氫、液氧、甲烷、甲醇、氨水,以及各種液體燃料和氧化劑的組合。

  單天寧加入的是以甲醇為主的燃料。

  燃料注入完畢單天寧啟動了發動機。

  發動機的轟鳴聲響徹天際,郭遠甚至能感覺到腳下的大地在顫抖。

  “第一項,靜態測試開始!”

  所謂靜態測試是在地面上進行的測試,它用於評估火箭發動機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這種測試中,發動機通常被安裝在支持結構上,然後點火進行燃燒,但火箭本身不會起飛。

  這允許工程師和科學家收集關於推力、燃燒穩定性、燃燒效率和材料性能等方面的數據。

  半小時後,數據收集完畢,單天寧喊了停。

  曹懷茂看了一眼記錄的數據後,眼前一亮,這發動機有點東西啊!
  “第二項持續性測試!”等發動機冷卻後,單天寧開始了第二項實驗。

  火箭發動機需要經歷長時間的持續性測試,以驗證其在長期運行中的性能和可靠性。

  這種測試可以模擬太空任務中的持續推力需求,確保發動機在多小時、多天或更長時間內保持穩定運行。

  這次的測試結果同樣非常優秀。

  而曹懷茂的眼睛明顯更亮了,這款發動機的持續性也很不錯啊!

  持續性越強,放在導彈上就意味著可打擊的距離越長,這款測試用的發動機,看性能拿出來估計都能給一些中程導彈使用了。

  如果是完整版的,是不是能給一些比較特殊的導彈使用了呢?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