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長生從聊齋開始》第249章 所以此身由我,不由天
  第249章 所以此身由我,不由天

  秦川用意識接受韋陀化道意志的衝擊,意識得到不斷的洗練。

  他神容平靜,內心也無比平靜。

  這段時間用未來之主吸收琅嬛福地投影的海量信息產生的虛浮、浮躁之感,亦在韋陀的化道意志衝擊下,漸漸消弭。

  …

  …

  靈山世界,大雷音寺。

  一株枝繁葉茂的黑色菩提樹下,一個黑衣道人安然盤坐。頭上冒出黑色慶雲,漸漸侵染四周,將靈山的金色佛光化為純粹的黑色佛光。

  魔佛閉著雙眸,魔心深處開始浮現一條虛幻的河流。

  他的神識沿著河流回溯,見證靈山過往。

  來到燃燈古佛被玉宸道君一劍斬滅的那一刻,亦是他根源誕生之時。

  魔心中的時光河流,乃是夢境產物,依托過去,卻又並非過去,乃是煉假為真的大道之法。

  到了源頭,順流而下。

  魔佛見到菩提樹下悟道的世尊如來。

  那偉岸金身,忽地一聲爆響,一切種種煙消雲散。

  魔佛從幻夢中驚醒,猛地咳嗽,吐出黑色的魔血。圓滿無漏的神氣,也黯淡了許多。

  魔佛用袖袍拭去嘴角的血跡,隻過了數個呼吸,他就神完意足,再次於魔心顯化過去種種,汲取消化世尊如來在菩提樹下的道悟。

  魔佛怡然自得,在這黑色菩提樹下,不斷嘗試消化世尊如來的道悟。

  時間越長,祂神通便越大。

  …………

  韋陀的化道意志衝擊,將秦川自身意志洗練得如天河般純粹。

  無底船載著秦川,過了凌雲仙渡,來到靈山腳下。

  當秦川踏足上岸時,韋陀的氣息徹底消失。

  這位靈山護法,即使以化道意志衝擊秦川的意識,終究沒有取得任何作用。

  因為在秦川意識深處,有太極圖化為一座金橋,橫跨意識虛空,連秦川意識內滔滔不絕的天河,亦在金橋下流淌不休。

  天河自然是天河法意的顯化。

  有太極圖這陰陽道德之寶,守護秦川的意識,秦川便是想自殺,都不現實。

  何況太極圖還不是秦川意識的最後守護,其生生世世的意識源頭,還有元始道相存在,鎮壓一切,連太極圖都奈何不了。

  這是在韋陀化道意志絕命衝擊下,秦川新的明悟。

  他踏足靈山,亦仿佛是三清踏足靈山。

  秦川沿著靈山的道路往上走,來到半山腰。

  這裡是一片寧靜的水池,上面一點植物都沒有,站在水池邊就能感到怡然寧定的禪意。

  水池邊上立著一塊石碑,上寫著功德二字。

  還有兩句詩——“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秦川注視著功德碑,上面的文字正是以佛門以心印心的法門寫就,天地間任何有靈眾生,都可以看懂上面的話。

  這些文字,如至道無言,如同日月,俯仰即拾其輝。

  任何人都可以通過觀摩石碑,尋找到得道的法門。

  其不設門檻,有教無類之心,與上清靈寶大天尊相似。

  靈山世尊,上清靈寶大天尊,某些方面很接近。

  上清霸道,世尊如來也霸道。

  上清有教無類,世尊如來大開方便之門,眾生平等。

  功德石碑散發出怡然寧定的禪意,幽深致遠,秦川的思維在這種環境下反而不及平常敏銳。那些禪意就像鈍刀一樣,慢慢使他的思維變得遲鈍,對外界的察知漸漸不再敏感。

  秦川走到功德碑面前,手指觸碰到“功”字的第一筆劃。磨砂的觸感,流淌出不朽的真如佛性,緊接著他指尖一疼。

  原來道文上的磨砂,竟然割破了他食指的皮膚,鮮血流淌出來。

  那是何等鋒銳的法性,掩藏在功德碑中,竟然能使玉宸道君之身受損。

  簡直不可思議。

  秦川將手指收回來,創口立即閉合,卻依稀可見一抹淡淡金黃的疤痕留下,那是不可磨滅的佛法。

  “何等樣的佛法,居然能傷到玉宸道君萬劫不磨之身?”

  秦川在感受到這種傷損的同時,心中居然有一絲恬然,似乎應該如此,本該如此。這是玉宸道君自身的情緒。

  難道萬劫不磨的道身受損,對玉宸道君而言還是好事。

  靈山不存,不存的只是靈山?

  難不成還有玉宸道君?
  終結一切,眾生平等。

  那麽玉宸道君也該終結?

  秦川心中湧出疑惑。

  同時,天河法使出來,湧出滾滾天河,滌蕩四肢百骸,最終將那絲留在創口上的不滅的佛法吞噬。

  秦川從中體會到一絲熟悉的氣息。

  “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他心神恍惚,仿佛看見了一個熟悉的場景。

  刹那間,明悟湧出。

  “菩提道人。”秦川輕聲道,語聲飄揚在水池上,掀不起一點波瀾。功德碑寂靜無言,自有永恆的佛法流淌出來。

  秦川驀然眼中神芒激顫,雙手將功德碑抱住。

  此刻秦川隻感到無比的沉重,莊嚴浩大的佛法使這石碑有了超乎想象的重量。

  或者說,整個靈山的重量都在這塊功德碑上。

  石碑若是拔起倒塌,靈山亦複如是。

  無數的劫氣湧出,化為法力,功德碑始終不動分毫。

  秦川放棄了用力量掀翻石碑的想法。

  他注目功德碑上的“功德”二字。

  良久之後,秦川緩緩說道,
  “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對麽?”

  靈山不存,玉宸道君亦不存。

  世界劫滅,玉宸道君亦當劫滅!
  無論是何等的修行,回歸於跟眾生無差別的境遇,那才是真正的平等。秦川的本性湧出無窮靈光。沒有記憶,沒有情緒,拋卻一切,自然就出來了。

  這種本性就像剝洋蔥,一邊剝,一邊流著淚,悲憫眾生之苦,可最後都剝開後,發現什麽都沒有。

  那是本來無一物。

  那是元始。

  象征無。

  而什麽都沒有,那就對了。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要做到這一切,就得時時勤拂拭,將鏡子不斷消磨,直至於無。

  秦川在這一刻,入得大道之境。

  一株菩提樹由心生發,沒有佛光,沒有道氣,僅是一株靜寂的菩提樹,說是菩提樹也好,說是本性真如也好,說是元始,都無差。

  如佛經所言,如來說眾生,是名眾生,非眾生。

  如道德經所言,名可名,非恆名。

  這話聽來雲裡霧裡,究其實質,其實不過是抹去事物外在的迷亂,得悉本質而已。

  因為人見天地山川草木蟲魚,總離不開色相,可除卻色相之外,其中本質究竟為何,天仙都難以說清楚。

  秦川現今真正理解了這個道理,故而他心有菩提生發。

  亦理解了三清曾經修行到混元無極時產生的一種特征,那就是眾生相。

  人皆元始,正是此意。

  可以說是萬物的本質,亦可以說是真正的道。如同星辰周行諸天,源於萬物之間的引力。那亦是萬事萬物運轉的規律。

  道德經的經文,再度於秦川心中流淌。

  生發菩提樹的樹葉成了道德經的文字。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傫傫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余,而我獨若遺。

  我愚人之心也哉!
  沌沌兮!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得道之人,精明也好,愚昧笨拙也罷,都是無所謂的。

  關鍵在得了道。

  道是沒有形狀和形體的。

  如同水流,到了哪裡,便成為哪裡的形狀。

  即使得道之人,在世間依舊要行世間法,了世間事。

  功德碑轟然倒塌。

  轟隆隆!
  地動山搖。

  靈山一切都在崩裂。

  靈山在崩解。

  整個西牛賀洲,都在靈山崩解的同時,劇烈的顫動起來。

  莊嚴佛土的靈山,終於到了破亡的一刻。

  哢嚓哢嚓!

  靈山的地表,好似地龍翻身一樣被掀起,揚起的塵沙,如同海嘯一樣,天昏地暗,毀天滅地的氣息,充斥靈山之中。

  那些金色的佛光、黑色的佛光,各種來自世尊如來和魔佛的禁製,都開始崩塌瓦解。

  黑色菩提樹下的魔佛,驚怒不已。

  魔佛正在煉化世尊如來的道悟在關鍵時刻,全身心投入,距離徹底消化世尊如來的道悟,只差片刻。

  但靈山崩解的事情,讓他在臨門一腳前,功虧一簣。

  始終差了一步。

  這一步之遙,再跨過去,便是凡人的難如登天了。

  魔佛瞬間了然。

  “玉宸道君。”

  “不,菩提道人!”

  魔佛立時明白,根由出在那塊功德碑上。

  那是菩提道人留下的後手。

  只是魔佛無論如何都想不到,菩提道人和玉宸道君有什麽關系?
  魔佛意識到自己做了菩提道人的棋子。

  世尊如來的道悟?
  難道魔佛自己注定得不到?
  “棋子棋手,我自己說了算!”

  魔佛知道自己出世,本就是佛門的一個局。

  替靈山擋劫之局。

  可是魔佛絕不甘心做個擋劫之物。

  但魔佛無論如何都想不到,那塊功德碑能毀了靈山,導致魔佛煉化世尊如來道悟之事,功虧一簣。

  就差了那一點。

  卻是宿命,不可逾越。

  “玉宸道君!”

  魔佛驚怒之下,知曉唯有與玉宸道君死戰,將其逼退,才能再有機會去煉化世尊如來的道悟。

  但他的魔心已經受到影響。

  靈山崩解,連帶魔佛自身都受到難以逆轉的損傷。

  這時,崩解的靈山中,一條河流,滾滾衝向魔佛所在的大雷音寺。

  這座寺廟在靈山崩解時,依舊保持形態。

  大雷音寺出現嘩嘩的水聲,很快嘩嘩聲就變成了轟隆的聲音。

  一道天河橫空顯化。

  轟隆隆的天河水中,有道歌聲泛起,
  “卷卻詩書上釣船,身披蓑笠執魚竿。棹向碧波深處去,幾重灘。不是從前為釣者,蓋緣時世掩良賢。所以此身由我,不由天。”

  玄音滌蕩在天地間,似銘刻在天地法則之上,不可磨滅。

  直到最後一句“所以此身由我,不由天”,更是讓魔佛心中生出一個畫卷,是那玉宸道君乘著一葉孤舟,遨遊苦海之上,悠遊自得,任憑風波如何酷烈,總是安然。

  秦川的天河道意如潮而來,教魔佛魔心震動。

  苦海若有風暴,那玉宸道君便是風暴!

  魔佛身後的菩提魔樹晃動不已,座下是黑蓮寶座,幽沉,神秘,難測。

  天河之上,那艘凌雲仙渡的無底船再次出現在秦川腳下。

  秦川看向大雷音寺中,菩提魔樹下的魔佛。

  兩人眼神對撞。

  魔佛從未見過如此銳利的眼神。

  無底船前,一座金橋橫空出世,鎮壓一切。

  魔佛竟然生出一種自身渺小之感。

  在玉宸道君面前,魔佛從仙佛的心態中跌落,化入塵埃中。

  魔佛如同鯉魚躍龍門的寒門士子,一朝出身文字被剝奪走。

  而眼前玉宸道君,則本就是翱翔天際的真龍。

  靈山中,無數魔兵魔將化為劫氣,融入那滾滾天河中。玉宸道君的威嚴,愈發凜然不可侵犯。

  在這種情狀下,魔佛居然平靜地朝秦川揮出一掌。

  如來逆掌。

  這一掌揮出的過程。

  一切都在逆轉。

  磅礴不可摧毀的力量,正從魔佛之身噴薄出來。

  座下的黑蓮,身後的菩提魔樹,靜謐流光。而魔佛卻感到過去、未來的自己,在以一種不可思議的方式,傳輸力量,抵達現在的祂身上。

  這正是他目前能使出的最大神通。

  如來逆掌,三世一體。

  同時菩提魔樹和黑蓮,激發出魔佛無窮潛力。

  事實上天地間任何一個生靈,都身具寶藏,潛力無窮。

  黑蓮和菩提魔樹,使魔佛的生命綻放在此刻,亦是最濃烈的一刻,無數生命精華噴薄湧出。

  魔佛逆轉一切。

  逆轉自身。

  逆轉過去,逆轉未來。

  若天命不可違背,那就滅了這天。

  靈山崩滅,無數魔氣在魔佛一招如來逆掌之下,如潮水般四處擴散到西牛賀洲,然後是其他三大部洲,芸芸眾生。

  貪嗔癡慢疑,五毒魔念在眾生心中泛起。

  沒有長夜將至,而四大部洲的芸芸眾生卻陷入黑暗動亂中。

  魔佛一掌,引動了眾生皆有的五毒心。

  這一招,亦有眾生魔念的匯聚。

  汙濁侵蝕秦川足下的天河。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