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長生從聊齋開始》第292章 黎山老母
  第292章 黎山老母
  眼前魔尊的話,令白素貞想起千年前的往事。

  那時她還是一條小蛇,幸運的得到一顆朱果,從此開啟靈智,懂得如何吞吐日月精華,後來得到黎山老母的傳承,才有今時今日的修為。

  追溯緣由,全然在於那一顆朱果。

  原來得到朱果,並非偶然。

  白素貞毫不懷疑魔尊的話,因為對方不是在千年前關注她,如何知曉此事。

  只是那時候的魔尊,為何要關注她這樣一條小蛇呢?

  很是費解。

  其實白素貞還有一個念頭,她總覺得自己對魔尊親近,不完全是因為對方的說辭。

  聽說世間有六道輪回。

  興許前生她早已受過魔尊的恩惠也說不定。

  “小女子白素貞,拜見恩公。”她心念萬千,還是很快向近在咫尺的魔尊盈盈一拜。

  以她的聰慧,即使對魔尊的話有懷疑,也知道形勢比人強的道理。

  魔尊悄無聲息來到她身邊,哪怕她已經渡過三次天劫,也遠遠不是魔尊對手。

  秦川不置可否一笑:“你得道人身,實屬不易,只是想要成仙,還差了一件事。”

  魔尊的話很有蠱惑力,同時說到了白素貞的心坎裡。

  她雖然有成仙的根基,可總覺得自己還差了一步,不得其解。她算到觀音菩薩近日會在峨眉山顯靈,本打算去問一問。

  既然魔尊能看出這件事,自然也知曉因由,白素貞當然不會舍近求遠。

  另一方面原因是她雖然算是黎山老母的弟子,可到底還是妖,觀音大士乃是佛門大菩薩,佛妖不兩立。

  若是菩薩將她收回到紫竹林去,她豈不是很冤。

  成仙和當大能寵物的區別,她還是能分清楚的。

  “素貞愚昧,還請恩公指點迷津,渡我出得凡塵。”

  秦川哈哈大笑,“豈不聞大道不在九霄雲外,而在萬丈紅塵。”

  這句話白素貞很是耳熟,仿佛在哪聽過,一時間想不起來。但這句話的內容,她有些認可。

  不認可的地方在於,紅塵她沒去過。

  只聽說紅塵亂人清淨,不是修行的好去所。

  “恩公的意思是素貞的機緣在人間?”她還是老老實實問道。

  秦川:“你肯定在想,我是不是隨口亂說。其實打坐煉氣,山中自然是好地方,無人打擾,自得清淨。有道是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山中無歲月,寒盡不知年。山中自有山中的好。”

  白素貞聽得點頭,實則是雖然不明白,卻覺得這話很厲害。她到底沒讀過多少書,對人間的事,不是很了解。

  魔尊好似很了解的樣子。

  秦川頓了頓,一下子話題扯遠,有點收不住,他淡然一笑:“我在春秋末年,見過釋迦牟尼,跟他論道。他說不過我,就寂滅如來金身,將我封印在大地裡。大地的地脈是流轉的,滄海桑田,幾經波折,我便到了青城山。那時候,封印也松動。我見這裡地方不錯,常駐下來,使了一點手段,令你開啟靈智,懂得吞吐日月精華,至於黎山老母的傳承,也是我順手推舟讓伱發現的。”

  白素貞一驚,她再不學無術,也知道釋迦牟尼是何等人物。

  乃是佛門的靈山世尊,在世的佛祖,莫說凡人,就是仙佛也輕易見不到。

  魔尊居然和釋迦牟尼論道。

  白素貞表示很震驚。

  她到底遇見了什麽樣的存在。

  魔尊的話由不得她不信,因為修為越高,很容易一語成讖。

  胡口亂說,是要遭報應的。

  是以才有出家人不打誑語。

  佛門更是視說謊為大戒。

  黎山老母亦稱作“驪山老母”,武當道教稱其道號為玉清聖祖紫元君。驪山還有另一位女神,便是女媧。

  黎山老母和女媧同居一山,足見其根腳有多可怕。

  此外道教有經文記載,黎山老母乃鬥姥所化。鬥姥者,乃先天元始陰神,因其形相象征道體,故又稱先天道姥天尊。又為北鬥眾星之母,綜領七元星君、功沾三界,德潤群生,故又稱無極大天尊。

  總之根腳深不可測。

  因其有元始陰神之相,自然能和元始天王以及玉清元始天尊沾上邊,故而才有玉清聖祖紫元君的稱號。

  這一切種種,無不昭示著黎山老母的不簡單。

  論根腳深厚,只在三清道祖之下,能和媧皇比一比。

  故而很有些流言傳出,黎山老母是某位道祖的化身。至於某位,以玉清道祖的嫌疑最大。

  但也不妨礙有上清的可能。

  太清無為而無不為,脫不開嫌疑。

  因為太清曾解化女媧之名,開天辟地過。

  搞得有些流言傳出,媧皇也是太清馬甲。

  反正在諸天萬界的巨頭層次裡,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誰是誰的馬甲,真的難以解釋清楚。

  譬如青帝,馬甲也多的難以計數。

  既有太乙,也有太一的流言。

  至於所謂東皇太一,則是太一神話之後的事,與太一神又不是一回事。太一算是最初最古的至高神。

  只是太一處在的時代,三清尚未是道祖,沒有現在這樣的強勢。

  後來三清成為道祖,化果為因。

  原本所在的時空,三清便成了道祖。

  此是移後做前。

  因為三清道祖,顛倒真假,編織歷史,佔據最初最古的時光。元始天尊更是號稱諸果之因。

  秦川對此就很有體會。

  他的生生世世源頭被元始道相佔據,連太清的太極圖都影響不了。

  元始之霸道,在三清中可算首屈一指。

  於是有西方二聖中的另一位道人,創出夢中證道之法。

  阿彌陀更是發下宏願證道。

  都是為了避開三清道祖,以虛證道。

  於是有了世尊如來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如露亦如電,皆作如是觀。

  可以說,由於三清道祖佔據了三千大道,才使得後來者不得不另辟奇徑。譬如西方二聖開辟四萬八千旁門證道之法。

  昊天則開創天庭,統領眾神,為大道之子。

  這是主動認爹。

  但三清道祖已然是大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故而昊天雖然至高無上,卻又低了三清道祖一層。

  昊天不得已之下,才有了玉皇大帝,接替昊天之位,成為新的天帝,如此一來,身份切割。

  玉帝尊位比三清低,自是不管昊天的事。

  但這樣一來,多少有些自欺欺人。

  媧皇則是創出先天人族,開辟造化,勉強在三清面前有了一席之地。

  太清卻不是吃素的,陰陽同樣是開辟之道,於是借此解化女媧之名,創立人教。

  人教又演繹出後來的道教。

  然後三清一家,將玉清和上清拉來入夥。

  其實三清能成就最大,與道合真,最大的原因便是三清抱團很緊。雖然上清靈寶大天尊和玉清、太清也有分歧,甚至被西方二聖利用。

  但最終三清還是看清形勢,最早走出混元無極的道路,幾乎完全超脫萬界。

  其余媧皇、西方二聖,只能望其項背。

  秦川也是在這段被封印的時光,作為此界大魔,能知人心,明善惡,聆聽萬物,慢慢理順出來的。

  而且這個世界和蜀山世界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可時間流逝卻不一樣。

  蜀山世界一天,竟然是此界一年。

  白素貞自然不知道這些隱秘,但她見魔尊說的離譜,卻愈發深信不疑。因為這麽離譜的事,編是編不出來的。

  故事要講邏輯,現實卻不用講。

  所以魔尊說的是真?
  白素貞管它真不真,反正魔道和妖道,總比妖道和正道親近。

  她雖然想成仙,卻很有數,成仙是為了有編制,不被當成妖。可妖就是妖。

  這是事實,改變不了。

  “恩公,素貞相信你的話,只是我這機緣,又該到紅塵何處尋?”

  …

  …

  “一竿風月,一蓑煙雨,家在釣台西住。賣魚生怕近城門,況肯到紅塵深處?

  潮生理棹,潮平系纜,潮落浩歌歸去。時人錯把比嚴光,我自是無名漁父。”

  白素貞一臉問號。

  她前一腳還在青城山,突然被魔尊如老雞抓小蛇一樣,一陣恍惚,雲遮霧繞,然後就出現在了西湖的一條小船上。

  不知魔尊使了什麽魔法,跟艄公談笑晏晏,還唱起了一首詞。

  這詞聽艄公說,喚作鵲橋仙。

  真是怪好聽的。

  白素貞卻有點不好意思。

  人家老爺爺都知曉這首詞的名目,她這個蛇妖祖奶奶,居然一點都不清楚。

  她確實很沒文化。

  因為缺什麽,所以才會自卑什麽。

  白素貞打心裡還是喜歡有文化的人,譬如書生。

  管他讀書多不多,反正是書生,她就有些好感。所以白素貞的目光左顧右盼,看到了西湖邊上,很多書生。

  只是這些書生又不太老實。

  她還是喜歡老實點的。

  艄公笑道:“客官,你這首詞好是好,但老夫這裡還有另一首,你也聽一聽。”

  他滄桑的聲音,在湖中飄蕩,

  “君不見河邊草,冬時枯死春滿道。君不見城上日,今暝沒盡去,明朝複更出。今我何時當然得,一去永滅入黃泉。人生苦多歡樂少,意氣敷腴在盛年。且願得志數相就,床頭恆有沽酒錢。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貴賤付皇天。”

  西湖上,飄蕩歌聲。

  蒼老豪邁。

  不知何時,小船消失。

  一頭蒼須白龍,在西湖中翻身,掀起滔天水浪。

  白素貞和秦川出現在斷橋上。

  她目瞪口呆,原來艄公便是那頭蒼須白龍。

  她竟一點沒瞧出來。

  可見其道行有多高深。

  秦川笑道:“這西湖的老龍,乃是錢塘的龍君,適才恰逢其會,變了戲法,跟我們開個玩笑。”

  又見錢塘君啊。

  秦川心中感慨。

  他劍光分化的絕頂劍術,還是聊齋世界錢塘君傳給他的。

  只是此錢塘非彼錢塘。

  這個世界的老龍,殺孽沒聊齋世界的錢塘君那麽重。

  其文青程度,堪比聊齋世界的柳老。

  白素貞默默收起震驚,又問:“恩公,我們現在去哪?”

  秦川笑道:“你老是叫我恩公恩公,可還記得你還有另一個恩公?”

  白素貞先是一怔,然後千年道行推演起來。

  她掐動玉指,算出自己千年前還受了一個牧童的恩惠,對方曾幫她脫離捕蛇人的毒手。

  可牧童是凡人,如今怎麽會還在?
  她如何報恩?
  白素貞一陣迷惘間,忽地靈光一閃。

  牧童即使老死,現在也肯定有轉世之身。

  她腦海裡忽地泛起黎山老母的一大神通,先天紫微鬥數。

  這是推演類的神通,她現在的修為,已經可以參悟。

  而且她似乎很有此道的天賦,一下子便會了。

  先天紫微鬥數運轉,玉指的速度由慢變快,幾乎冒出白煙,她終於算到:
  “對方就在這西湖附近,還是個成年人。”

  只是這位她的有緣人,到底是哪一個呢?

  她對書生有好感,難道是周邊的某個書生。

  剛才老龍掀起大浪,引來許多人在岸邊圍觀。原來錢塘君偶爾顯聖,故而居住在錢塘附近的人,都知曉這條老龍。

  老龍之名,甚至一度抵達天聽。

  當今天子好道,還特意在錢塘江邊上建立龍王廟,敕封龍君。

  有天子封神,以至於近來錢塘君的神位能和東海龍君這位龍族的大家長一較高低。

  只是神道氣運,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錢塘君的基本盤還是在錢塘水域,與東海龍君不能相比。

  不過四海雖然廣大,卻也不是讓龍君佔盡便宜。

  前些年有海神娘娘得道,百姓稱之為媽祖。

  有別號為天后。

  雖然入神道不久,卻發展迅猛,香火鼎盛,奪走了不少海上氣運。令四海龍君都非常頭疼。

  而媽祖的背後,有南海觀音的影子,背後站著佛門。

  四海龍君雖然向天庭稱臣,卻也惹不起媽祖。

  連上天去告狀也不敢。

  秦川笑道:“龍能呼風喚雨,你這千年老蛇,也算是龍屬。你下個雨試試。”

  白素貞見魔尊說她老蛇,心裡有些腹誹,“你比我老多了好不。”

  大抵身為女性,皆容不得別人說自己老。

  白素貞雖是蛇妖,也是雌類,如今更是女身。

  心中腹誹不已。

  但身體還是不由自主聽從魔尊的吩咐,施展起行雲布雨的法術。

  其實這也是玄門正宗的神通。

  所謂行雲布雨,乃是向上天發個訊息,向天庭報備。天庭的雷部雨神得了訊號,便會行雲布雨。

  只是玄門正宗的人用這神通可以乾,若是陸地江河的龍王私下降雨,那就要問罪了。

  因為身份不同。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