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我家娘子萌萌噠》第169章 我讀書就是為了做官
  第169章 我讀書就是為了做官

  剛才瓊州的事用收到封信糊弄過去,要再用這個理由,夏源覺得弘治皇帝應當不會信。

  別說皇上,他自己都不太信。

  太離譜了,這殿內有一個算一個哪個不是人精,這種話簡直就是把眾人的智商摁到地上摩擦,估計也就只有朱厚照這種神經大條的中二少年才會信。

  可惜這貨現在不在這兒,而且他也不是皇帝。

  “呃,學生也是聽旁人說的”

  說了這句,沒等皇帝或是其他人開口,夏源又迅速接著道:“我大明朝夷人最多的地區乃是雲貴這等西南之地,其余像瓊州,湖廣,福建亦是有夷人的分布,這些夷人各自的語言不同,但相同的是,他們有很多人都不通漢話,也不知中原文化。”

  “想讓這些夷人歸心,首要之事便是要讓他們對我中原文化產生認同感,產生歸屬感,所以歷朝歷代都在實行教化,可所謂的教化卻一直無用,這是為何?”

  殿中沉默幾秒,見似乎沒人有要作答的意思,夏源只能看向剛剛那位內閣首輔,“這位閣老,學生敢問,您讀書是為了什麽?”

  “自是為了學習聖人之道,通曉前人經典,明理明德,去蕪存菁。”

  “.”

  夏源複雜的看了他一眼,這老頭瞧著人模狗樣的,但很不老實,不說實話。

  “學生沒有您這麽高的德行操守,學生讀書就是為了科舉做官,為了當官老爺。

  而且學生相信,這世上的讀書人,不敢說全部,至少有九成九的人都跟學生的想法一樣,讀書是為了做官,為了當人上人。”

  “.”

  殿內的氣氛有些僵硬,又顯得有些尷尬,幾位大臣的面皮抽了抽,讀書是為科舉,是為做官,這當然是他們讀書的目的,也是幾乎所有人讀書的目的所在。

  畢竟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

  但就算所有人的心裡都跟明鏡似的,也沒人去捅破這層窗戶紙,問及讀書的目的,自然是為了提高修養,是單純的崇敬聖人之道,這才是標準答案。

  大家還是很矜持的,也是要臉皮的。

  可是這小子就未免太耿直了些。

  見氣氛有些僵,朱佑樘這個做皇帝的開口打破僵局,“這讀書既是為了明理明德,也是為了做官,所謂學而優則仕,或是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二者並非不能兼容。”

  立下調子,他頓了頓,又看著夏源道:“卿且接著說罷”

  “噢。”

  夏源應了一聲,又接著抖擻精神道:“而朝廷對那些夷人予以教化,遲遲未見成效,便是因為這些夷人沒有個確切的目的,或者說沒有動力。

  讀書是件很枯燥的事,若不是心中想著讀書做官,奔個好的前程,大多數人恐怕都難以忍受這份枯燥,更別說是那些不通筆墨的夷人。”

  “而且,學生雖未見過,但也能想象到朝廷的教化是如何進行的,大抵是當地官員寫出那等勸學的文章,然後貼出布告。”

  在這樣一個通訊靠吼,交通靠走的落後年代,京師,蘇杭的這等所謂的繁華之所在,鄉村條件都艱苦的一批,更別說是西南,湖廣那些大山裡頭。

  指望那些個官老爺下到基層,跑到大山深處,然後對那些夷人進行開化教育,著實是件強人所難的事情。

  別說這會兒,就連到了後.
  “貼出布告,給那些連字都不識幾個的夷人們看,對他們進行所謂的教化,這樣的教化有用嗎?”

  “恐怕是無用的吧,更別說我大明的科舉並非所有人都能參加,就連漢地百姓有些都不具備參加科舉的資格,更別說是那些夷人,噢,夷人好像是能參加的。”

  到這會兒,夏源又想起一件事,於是說道:“去歲鄉試之時,是學生與叔父一道參加的,叔父有一個相識的同年,長得有別於漢人,學生有些好奇便多嘴問了一下。

  此人言談間倒是並無遮掩,說他祖上乃是西南土人,是當年太宗皇帝征西南之時帶回來的夷人戰俘。

  後來得蒙朝廷開赦,他的祖上就在這北直隸安家落戶。”

  “不過說到後面,他又說自己雖是夷人,祖上雖也是夷人,但遠祖其實是漢人,只是由於唐時戰亂,適才流落到了西南而已。”

  “至於這話是否屬實,學生也不知曉,但學生感覺其應當是夷人,只是由於在北直隸住了幾代,得以參加科舉,他自己有了這秀才的功名,所以才以漢人自居。”

  “哪怕明明長著副夷人的模樣,卻仍是認為自己是漢人,甚至不惜編出這等唐時戰亂的理由。”

  “參加策論之時,學生就想,朝廷對待夷人是否也可采取這點.”

  “當然,學生並不是說要將所有夷人遷到漢地,住個三代五代以便同化,這樣做太過費時費力,耗費的錢財也太過巨大,很可能是筆天文數字。”

  “學生只是在想,若是那些夷人參加科舉,給與些許的優待,讓他們有個粗淺的功名,是否他們也會像叔父的那位同年一般,從心裡認同中原文化,認為自己是漢人,而不是什麽夷人。”

  夏源口若懸河的說了一大堆,大殿內的君臣一直聽得很認真,到此時俱是有些若有所思。

  事實上,國朝對於參加科舉的資格規定的很清楚,明文規定,娼,優,隸,卒,這四等人連同其子孫不得參加科舉,

  也就是娼妓,戲子,奴隸,還有衙門的衙役,捕快。

  簡單來說,只要不是賤籍,其余的百姓均有參加科舉的機會。

  而夷人屬於賤籍麽,並不屬於,甚至戶籍上也不會寫什麽夷人,而是和普通百姓一樣統稱為民。

  從理論上來說他們是可以參加科舉的,不過問題是,大多數夷人壓根就沒有戶籍。

  因此這幫人參加科舉一事,根本就是一筆糊塗帳。

  就連他們這些掌握天下權柄的皇帝和大臣,也搞不清楚這歷年的科舉有多少夷人參加。

  夷人中不乏通漢文者,盡管不多,但絕對是有的,而這些夷人參加科舉,基本上都會附會籍貫,明明是夷人,卻稱其祖上乃是漢人,然後還會指出祖上是哪朝哪代流亡過去的。

  甭管是真的還是編的,反正都說的有鼻子有眼,跟真的似的。

  換句話來說,只要通了漢文,讀了儒家經典,去參加科舉時,這些夷人就會和以前劃開界限,口口聲聲稱其祖上是漢人。【這一點作者菌查過,還真的屬實,而且以東南地區的少民居多。】

  再加上大明的戶籍上沒有民族的劃分,不會明確寫出什麽藏民,壯民,客家民等等細分。

  這些夷人口口聲聲說自己祖上是漢人,雖然口說無憑,但誰也沒有證據證明他們不是。

  而且何必要反駁他們?
  夷人以漢人自居,這不正是教化的初衷,正是四夷歸心麽?
  因而弘治皇帝,連同這殿中的一眾大臣都很清楚,只要這教化真正能實行下去,夷人之亂必定會從根本上消弭。

  這才是那些讀書人總是嚷嚷著教化,而歷朝歷代卻都會認可其正確性的原因。

  ps:祝各位大年初四快樂!

  (ω)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