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神話諸侯時代》第446章 合道聖人
  第446章 合道聖人
  海外某無名荒島

  今天是李冰成聖的日子,準確的說,是李冰合道的日子。

  成聖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合道,一種是開道。

  這兩種道路,各有所長,談不上某條道路就一定比另一條道路好,也談不上某條道路就一定比另一條道路差,不過是個人選擇而已。

  合道的優點就是,不需要你辛辛苦苦的去開道。

  開道很辛苦很困難,而且,你開創的道路,世人也不一定接受,這裡就不點名某個證道失敗的倒霉蛋了。

  開道還容易產生人劫,一不小心,就會遭遇一群又一群的敵人。

  合道就不一樣了,合道講究的是選擇一條已經有的,已經充斥在天地間的道路。

  合道之後,如果沒人競爭,很容易就能成為一道之主,可稱之為道主。

  李冰今天,就是要合大禹王開創的治水之道。

  以李冰的造詣,身合此道,難度不大。因為,大禹當年用來治水的如意金箍棒早已認可了他,此道的天命靈寶已經認可他了,再去合道就會很順利。

  只是,合道聖人就沒法擁有自己的天命靈寶了,因為這一條道路的天命靈寶早就誕生了。

  一般而言,天命靈寶都是某條道路的開道者創造的。

  就像如意金箍棒,就是專門治水的,一切水屬妖魔鬼怪,一切風浪、海浪,一切水眼、海眼,遇到了如意金箍棒都只有被克制的份兒。

  像三聖,十年前成聖的時候,分別創造了儒家、墨家、道家三條道路,同時,這三條道路的天命靈寶也隨之誕生。

  就像李聖,他開創道家之道的時候,就寫了一本道德經,當做道家的天命靈寶,鎮壓道家氣數。

  也可以先合道再開道,都是沒問題的。

  考慮到如今的局勢和個人修為,李冰決定,先合道再說。至於開道,等到未來鹽城實現大一統之後,再去開道。到時候,自己也要創造一件天命靈寶!
  李冰拿著金箍棒對著地上捅了兩下,金箍棒就開始聯系治水之道,緊接著,周圍就變成了一個水世界,李冰開始在水世界之中接受治水之道的考核。

  諸葛亮看了一眼就知道,此行必然非常順利。

  至於諸葛亮自己,也早就成聖了,他參悟奇門遁甲之後沒幾年就明悟了聖人境界。

  以諸葛亮的資質、悟性,本來是可以自己另開一道的,只是考慮到鹽城的形勢,考慮到天下的形勢,諸葛亮覺得自己要是這麽早的成道了,會直接改變天下大勢。

  一旦諸葛亮成聖,再加上一個和鹽城說不定道不明的造化聖人,兩尊聖人在鹽城,其他諸侯肯定不會發動戰爭了。

  而且,說不定諸侯們會立即停下所有紛爭,團結起來和鹽城鬥。

  他們或許不敢直接帶著軍隊攻打鹽城,但是聯合起來,齊心協力壓製鹽城還是有可能的。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諸葛亮決定,先合道,等到未來開始統一戰爭了,鹽城不用掖著藏著了,或者乾脆等到大一統之後,再重新開道。

  所以,此刻的諸葛亮已經身合天機之道,成了一位天機聖人。

  聖人本來就可以知曉一切過去未來,天機之道的聖人,推演過去未來的時候更是得心應手,效率高,速度快,消耗還小。

  這也是諸葛亮能一個月推測一次未來,每旬推演一次過去的原因。

  不光光是鹽城給他提供了海量的資源,他自己也夠努力、夠強大。

  片刻後,李冰順利合道,衝著薑華拱了拱手,拿著金箍棒就去閉關了。

  看到這裡,薑華也放心了:此次合道,非常成功!
  鹽城再添一尊聖人!
  想到這裡,薑華的嘴角上也就掛了一抹笑容。

  看著李斌逐漸消失的背影,諸葛亮也跟著一起開心,不過,他心裡想的卻是:“李先生已經成聖,那麽長江、黃河就不再是問題。滅楚的條件,已經成熟!”

  消滅楚國,晉國曾經嘗試過,後來發現這根本就不可能實現,所以就放棄了。

  吳國也曾經在做夢的時候,夢到過吳國滅了楚國,曾經一度,吳國大軍攻破了楚國的都城郢都,這個牛皮吳國人能吹一輩子!

  但可惜的是,楚國體量太大,反應過來之後,反手一巴掌就把吳國人打跑了。

  如今,鹽城也想要滅亡楚國。

  鹽城,不僅僅要滅亡楚國,還想要一統天下。
    如果連楚國都滅亡不了,那又談何一統天下?
  所以,走著走著,諸葛亮就開始向薑華講述滅楚攻略,或者說滅楚需求了。

  “咱們的目標是大一統,該快的時候一定要快,第一步滅楚就一定要足夠的快。”

  和楚軍交戰,可以拖拉,可以前期拖延時間,這都沒關系。

  但是真到了大決戰的時候,真到了分出勝負的時候,一定要快。

  “臣的意思是說,從決戰分出勝負到滅亡楚國的過程,一定要快。”

  “以吳國攻破郢都為例,這一戰,吳國前期準備了至少有上千年。動員軍隊,也至少訓練了幾十年。正式開戰前後大約兩年多的時間,長卿先生就直接率領地級道兵,五戰五勝,直接攻破郢都。”

  “然而,攻破郢都之後,卻遲遲沒有滅亡楚國。”

  “這一戰從百家五十多年一直打到百家八十多年,前後持續了三十多年,最終吳軍撤退,楚國光複。”

  “咱們未來和楚國的戰爭,決戰之前可以拖,決戰分出勝負之後,就必須在極短的時間內,徹底佔據楚國,斷絕楚國再起的可能。然後,以長江為防線,和諸國聯軍打上一場長江攻防戰。”

  “利用長江,拖住諸國聯軍。”

  這個思路就很清晰了,通俗易懂。

  薑華微微點頭:“孔明,盡管放手去做,你先整理一下整個天下各國的數據,包括人口、地級道兵的數目、真人、初代的數目,大真人的數目,聖人層次的力量。”

  “然後,再統計咱們鹽城的各項數據。”

  這些數據,其實就在孔明的腦海裡,每一項數目都有。不過薑華話還沒說完,所以諸葛亮也就靜靜的聽著。

  “然後做出一個判斷:即,咱們鹽城是否已經具備一統天下的力量!”

  聽到這裡,諸葛亮毫不猶豫的道:“當然!”

  “如今的鹽城,已經具備一統天下的力量!”

  “以魏國為例,如今的魏國綜合國力和楚國並列,為天下第二。”

  “如今的魏國,很多方面的數據,已經趕上了百家八十年的鹽城,也就是四十年前的鹽城。”

  “如今的魏國,有人口二十億左右,超凡率高達百分之十,方士國人高達兩億,術士、士人約有千萬。只不過,到了道士、大夫層次,就開始了斷層,時間太短,前後只有三十多年,很多三五十多歲的魏國人,還沒有成為道士、大夫。”

  “但如果再給魏國三五十年時間,他們的大夫、國人,就會暴增數倍,增長到五十萬、一百萬的地步,而不是如今的二十萬、三十萬。”

  “而咱們鹽城,百家元年出生的,早就成長起來了。就算是百家五十年出生的那一批人,其中的優秀者,如今也成為了道士、大夫。甚至百家元年出生的那一批人,優秀者都成了羽士。”

  “接下來的三五十年,咱們的羽士也會呈現井噴式的增長。”

  這其實很好理解,十年時間,就足以培養出方士。

  所以,當改革的時間是十年到二十年之間的時候,培養出大批方士,把超凡率提升到百分之幾甚至是百分之十,這都是可以做到的。

  但如果仔細查看術士、士人的比率,就會發現,和十年前二十年前比,雖然有些差距但是不大。

  這就是時間太短,潛力十足,但還沒有成長起來的緣故。

  如今的魏國,就像是當年的鹽城,所以,魏國雖然潛力十足,但是大夫、道士這一層級的強者,其實並未成長起來。如果光看方士、術士,確實很令人驚訝,可是一到了道士、大夫層次,就成了紙老虎。至於羽士層次,更是和改革之前幾乎沒有區別。

  說的簡單粗暴一點,鹽城的改革,已經到了開始爆兵羽士的地步,鹽城已經開始批量培養羽士,把羽士當流水線產品了。魏國才剛剛完成了方士、術士的流水線培養,還在努力建設屬於魏國自己的道士層次流水線,整體而言,魏國比鹽城落後了一個大時代。

  而韓國、趙國、秦國、燕國等國家,已經完成了方士的流水線培養,術士的流水線培養還在努力,已經快要成型了。

  衛國、鄭國、魯國等國家,進度快慢不一。

  至於楚國,有的地方比較快,已經完成了術士的流水線培養,有的地方比較慢,還處在批量培養方士的層次。只是楚國體量夠大,所以才沒有掉隊。光看數目,不看比率的話,楚國依然是當世一流強國、大國。

  “至於真人,自從臣領悟了聖人境界之後,每個月少則一二百未來的真人種子,多則七八百未來的真人種子。”

  “如今,累積下來真人種子也有一萬五千之數,在我們的培養之下,目前,已經有了大約一千二百尊真人。有大約兩千位真人種子處於突破的邊緣,最終順利突破的,估摸著能有五百左右,這便是一千七百尊真人。再加上其他途徑突破的以及原本就有的,差不多有這個數。”說著,諸葛亮就伸出了食中二指,比劃了一個二。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