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神話諸侯時代》第414章 諸葛亮安居平五路
  第414章 諸葛亮安居平五路
  “這種局面,咱們能想得到,大國們也能想到。”

  “所以,各大國一定會想方設法的加強合作,咱們越強,咱們合作力度就越大,就越深入。”

  “咱們可以努力的阻止、拖延,但不能指望能一直拖下去。”

  “如果能拖到一百年後,哪怕他們精誠團結,咱們也有把握一統天下。”

  “如果能拖到二百年後,哪怕他們團結跟一家人一樣,咱們也能輕取天下。”

  “所以,接下來如何拖延是最重要的。”

  “直接和其他大國發生大規模戰爭不合適,但是挑動小國衝鋒在前,卻很有必要。”

  “咱們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定規矩,公子斯想做的其實也是立規矩。”

  “大國不戰咱們支持,大國侵略小國,咱們也不支持。”

  “他們想要消滅小國,強大自己,那咱們就壯大小國。”

  “到了必要時,咱們鹽城的軍隊穿上小國的衣服,和各大國碰一碰,也是可以接受的。”

  說到這裡,吳起就坐了下來。

  在吳起看來,必要時哪怕出動軍隊,哪怕不要臉了,只要能真正的拖延時間,那麽就可以搞。總結起來便是拖延時間,繼續發展,平推天下。

  諸葛亮揮了揮手,一張天下地圖就出現在眾人面前:“列國並不團結,意圖也並不一致。”

  “所以,破解諸侯會盟,瓦解可能存在的諸侯聯軍,其實易如反掌!”

  說著,諸葛亮就拿著鵝毛扇開始指著地圖講解自己的看法。

  “當今天下的大國,不外乎楚國、齊國、晉國、秦國、吳國、燕國。”

  “即使是最壞的局面,敵人也最多就是五路。”

  “兩路從海上來,三路從陸地上來。”

  “最差的局面,田氏和燕國的水軍,從北方南下,這是第一路。”

  “楚國和吳國的水軍,從南方北上,這是第二路。”

  “晉國和齊國聯軍,從宋國、鄭國等地進攻鹽城,這是第三路。”

  “楚國、吳國、秦國的聯軍,從吳國的地盤上進攻鹽城,這是第四路。”

  “楚國、吳國、秦國的聯軍,從南方叢林以及楚國的地盤上進攻越國及越國以南,這是第五路。”

  “即使是最壞的情況,也不過如此了。看起來確實很危急,這六國加在一起,大軍雖然沒有千萬,但是咬咬牙,五六百萬還是拿得出來的。看起來有些嚇人,可是仔細一看,不過如此!”

  “短時間內,六國或許可能精誠團結,但時間一長,必然出現問題,這就需要一定的外交策略,比如遠交近攻。”

  “對於近處的諸侯國,咱們就刻意打壓他們的產業發展。對於遠處的諸侯國,咱們就一定程度上扶持他們的產業發展。甚至可以干擾各國的產業布局,讓各國因為產業發展而發生矛盾。”

  “比如,咱們可以支持秦國發展,秦國發展到一定程度,要麽從巴蜀之地攻打楚國,要麽就只能攻打函谷關。”

  “韓趙魏三氏,此刻還能團結,但遲早是要分家的。”

  “如果他們現在還敢內鬥,肯定會被抓住機會,那晉國和他們都完了。所以,他們此刻和平分家是最好的選擇。”

  “分家之後,函谷關在魏氏的地盤上。”

  “以前的時候,秦國打不過晉國,攻打函谷關只會損兵折將。”

  “但是以後,只要秦國願意繼續攻打函谷關,咱們就支持。”

  “簡而言之,就是支持秦國發展。秦國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要麽進攻楚國,要麽進攻魏氏。”

  “秦國,就是咱們收買的攪屎棍。”

  “哪怕適當的壯大秦國,也無所謂。”

  秦國哪怕經過了商鞅的改革,如今相對而言還是落後。

  論底蘊,比不上楚國。論國力,巴蜀之地還不知道得開發到什麽時候,論各種先進產業,更是要啥沒啥。除了窮橫窮橫的秦國大兵之外,其他方面基本沒有顯著特長。

  諸葛亮的想法就是,拿著鹽城的貨物,去收買秦國這個窮鬼,只要窮鬼願意攻打魏氏,願意攻打楚國,那麽一切都好說。

  至於秦國會不會答應,秦侯只要不是傻子就知道,消滅鹽城對秦國就算有好處,也是未來有好處,未來的好處,那就是不一定,很容易打水漂。

  可是鹽城的收買,這可是現成的好處,只要點點頭,現在就能獲得。

  現在的好處和未來的好處,選擇哪一個,這還用說嗎?
  “等到秦國佔據了魏氏的函谷關之後,就該想著入主中原了。”

  “到那個時候,韓趙魏三氏,就得天天防備秦國了。”
    “可要是秦國不願意怎麽辦?他們光收好處不辦事兒怎辦?”韓信忽然問道。

  聞言,諸葛亮對著地圖一指,地圖就來到了北方:“如今燕侯已經死了,太子丹即將繼位,咱們收買了太子丹這麽多年,也是時候讓太子丹發揮些作用了。”

  “讓太子丹進攻趙氏,這樣未來趙氏的大軍就只能防備燕國。”

  蕭何當即點了點頭:“太子丹就算繼位了,根基也還在黑土大平原。黑土大平原能有今天,咱們鹽城的功勞至少佔一半。如果太子丹想要繼續發展,不,哪怕他想保持現狀,都得和咱們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

  “所以,咱們只需稍微展示實力,顯示誠意,太子丹會做出正確的決定。”

  對太子丹而言,鹽城發展壯大,一統天下這是未來的威脅。趙氏發展壯大,吞並燕國,這是現在的威脅。

  這兩個威脅,如何做出選擇,其實也不難。

  所以,燕太子丹也沒得選。

  他只能充當鹽城的棋子,要怪就怪為何燕國這麽弱小好了。

  “雖然燕國的實力,可能比不上趙氏,但拖延趙氏主力一段時間還是做得到的。”

  “至於燕國出兵的時間,取決於韓氏對鄭國下手的時間。”

  “韓氏和鄭國接壤,韓氏垂涎鄭國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很快就會對鄭國下手,那時韓氏的主力都在鄭國。”

  有著鹽城的暗中支持,鄭國起碼也能抵擋一段時間。

  “韓氏和趙氏,主力都不在國內,只剩下魏氏一家的時候,秦侯又怎能不動心?”

  除非秦國從此以後改吃素了,以後真的要當一個和平發展的大好人。

  可是秦國的制度,又注定了必須發動戰爭,長時間不發動戰爭,秦國自己就完了。

  好不容易遇到了合適的機會,諸葛亮就不信秦侯不動心。

  “魯國和宋國雖然都比不上齊國,但是在咱們出動一部分主力牽製齊國的前提下,在咱們的物資支援下,兩個國家多活幾十年、一百年甚至二百年,還是有希望的。”

  “過去的燕國,比不上趙氏。如今的燕國,開墾了黑土大平原,等到黑土大平原開拓完畢,就能和趙國較量較量,也能順利拖住趙氏。”

  “秦國想要東出,至少能拖住魏氏,能夠讓魏氏什麽都做不了。”

  “韓氏想要吞並鄭國,難道楚國就不想了嗎?”

  “楚國的貪婪,全天下都知道。”

  “楚國和晉國的仇恨,更是長達數百萬年,楚國難道就不想問鼎中原?”

  “對咱們的忌憚是一時的,可是列國內部的矛盾是永久的。”

  “接下來,咱們只需支持秦國對函谷關的想法,支持魯國、宋國、鄭國、衛國等大諸侯國延續下去,就能安穩發展。”

  遠交近攻,扶持那些沒有獲得九鼎的大諸侯國,這就是諸葛亮面對可能存在的五路敵軍提出的方案。

  秦國和燕國強大了,第一個倒霉的是楚國、魏氏、趙氏、齊國。

  秦國和燕國,只要拿了鹽城的好處,其他國家對於這兩個國家的信任程度就要打一個折扣。

  精誠團結,頓時就成了不可能的事情。

  至於獲得九鼎的大國,雖然實力更強了,可是催動九鼎也是要付出代價的。利用其他大諸侯國,鹽城偶爾插手,倒也能拖延下去。

  至於具體能拖多久,只能是盡人事、聽天命了。

  很快,眾人紛紛發言,最後薑華點了點頭:“不錯,不錯,大家說的都很好。”

  “各個方面,政務、軍事、實力,大家都考慮到了。孤想說的,都被大家說出來了,這裡也就不再多說。”

  “想了想,孤隻說一點。”說到這裡,薑華豎起了食指,眾人頓時屏住呼吸,豎起耳朵,很是好奇。

  “打天下難,治天下更難。”

  “從今往後,各位有空閑的時候,或者閑著無聊的時候,也可以想一想,未來天下一統了,咱們該如何治理這個天下。”

  “如今的鹽城,只需按照諸位的想法發展下去,一統天下雖然談不上唾手可得,但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打下了天下,更要治理好天下。

  有的人擅長打天下,可是不擅長治理天下。1
  “天下治理,這是一個大難題。不同的地區,都得因地製宜。可是因地製宜說的簡單,做起來卻一點都不簡單。”

  “當然了,這個問題還很遙遠,大家夥兒偶爾想一想就可以了。當下的重心,還是應該放在如何發展,如何一統天下上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