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神話諸侯時代》第179章 局外中立
  第179章 局外中立

  錦衣衛指揮使,這個職位從一開始就是對外探查情報的。

  最初之時,對外的范圍是鹽城以外,那個時候椿木郡、柳郡這些地方就算是鹽城以外,也是當時錦衣衛探查的重點地方。

  那個時候,由內閣管轄,由鳳逸等東海一百七十三家的負責,還算是恰到好處。

  那時,誰也不知道某一家在巢國的某個地方有沒有產業,有沒有人手。如果有,那就直接充當錦衣衛的坐探嘛。不指望能收集到非常機密的信息,但日常信息收集多了,自然而然就能看出來很多情報。

  而等到姬氏伯常被殺死之後,等到巢國大司馬的軍隊退去之後,東方五郡就慢慢的變成了鹽城的勢力范圍,那個時候,錦衣衛的探查范圍就變成了整個巢國。

  這時,鳳逸等人的人脈資源就有些不夠看了。

  不過還好,等到諸多道統來到鹽城之後,多多少少留下的都有一些人脈關系和暗子。

  這些人脈關系在鹽城處於下風的時候,自然是起不了什麽作用,可是當太平道人橫掃北方六郡之後,這些人脈關系就派上用場了。

  但到了這種時候,光靠原本的內閣成員,就遠遠不夠用了。

  每天要處理、分析的情報太多,得天天在黃天世界裡面加班,起碼也得是一比三十以上的時間比例,才能忙得過來。

  可是這樣一來,天天光處理情報了,哪還有時間去修煉區休息呢?
  到了最後,心氣兒沒有了,激情也沒有了,修為也沒提升上去,就光提升了政務能力,這不是白瞎了人才嗎?

  這還只是如今,如今錦衣衛探查的范圍只是巢國,可是很顯然,接下來錦衣衛要被賦予更大的作用。

  “等待這一次改革之後,錦衣衛就得經營商隊,前往各國都城售賣鹽城官報,同時和本地人合作,售賣鹽城的諸多物資。”

  聽到這裡,鳳逸拿起了個小本本開始認真記錄,別管他是不是裝的,這態度就讓人很滿意。

  “到時候咱們不要急著大規模出貨,準確的說,即使大規模出貨,也不要咱們自己賣,咱們負責批發,負責把商品出售給當地的大貴族,到底怎麽賣,掙多少錢,那都是本地大貴族的事情。”

  這個年代還是很混亂的,比前世記憶中的那個國際化年代混亂多了。

  國際化年代,大多數時候表面上還裝一裝文明人,如今這個時代,不是貴族,不是國人,你就不是人。既然你不是人,那就沒必要和你講規矩。

  而且,當下這個時代,太多的人,自己說的話就是規矩。和他們講規矩,講不贏的。

  所以,如果想著鹽城能生產出大量廉價鋼鐵,然後直接用這些廉價鋼鐵去衝擊他國市場,那肯定會失敗的。

  杜邦都會請競爭對手做土飛機,更何況是這個時代的大貴族?

  尤其是鋼鐵鋼業,一定是某位大貴族負責經營。人家大貴族距離鹽城很遠,報復不了鹽城,還殺不了一群本地商人?有一萬種辦法讓伱的生意做不下去!
  “咱們到時候,就定期的把大規模廉價鋼鐵以及大規模廉價生活類法器以及戰鬥類法器、符籙輸送給其他國家,以不太高的定價出售給該國執政。”

  “該國執政怎麽賣,掙多少錢,我們不管。”

  “我們只是以固定的價格賣出去,我們就掙我們的,除此之外,就是要求該國執政允許我們光明正大的開一家店鋪,這家店鋪主要負責出售各種期刊以及百家爭鳴。”

  “如果該國非常討厭百家爭鳴,那就出售各種期刊。”

  “如果該國討厭各種期刊,那麽黃級期刊和鹽城官報是底線。”

  “做這些生意,雖然定價不高,可依然很有賺頭,薄利多銷。最重要的是,無論誰當上了執政,誰都不會放棄這麽一個源源不斷的新財源。”

  尤其是這個財源,不干涉本國內政,不參與該國整治,只是簡單的買點東西開個店宣傳宣傳而已。比起從其他大貴族那裡拿的錢,實在是乾淨太多。

  而且,這樣一來就有了龐大的市場,就能不斷的促進鹽城產業的轉型升級。

  這就已經很好了!
  為此,即使利潤的大頭送出去,也是值得的。

  對於如今的鹽城而言,先把名氣打出去,再把實力提升上來,至於利潤,有利潤就行,大頭讓出去,在其他國家內部形成利益群體,形成代言人。

  等到未來有朝一日,鹽城足夠強大了,這些代言人搖身一變,就是帶路黨!
  “如今的錦衣衛確實沒法承擔這些工作。”薑華認真的道。

  鳳逸也連連點頭:“聽了主君的想法,臣才知道主君的宏圖偉業,才知道主君對錦衣衛的寄托到底有多大,如今的錦衣衛確實很不合格。”

  “想要前往諸國開設店鋪,想要見到諸國的執政,這就很不簡單。這錦衣衛指揮使之職,非大才之人不可。”

  講完了錦衣衛指揮使,薑華接著道:“如今的鹽城,黃級期刊種類很多,光是講述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就有十幾種,再加上法器、丹藥、陣法、符籙等技巧,零零總總三十種肯定是有的。”

  “而且,黃級期刊發布的頻率最高,平均下來三天一期。有的期刊寧缺毋濫(其實是小眾,投稿少),甚至一旬才發行一期。”

  “玄級期刊如今也有十種之多,平均每旬發行一期。地級期刊就只有三種了,每月才發行一期。”

  “這麽長時間過去了,也是時候開啟天級期刊了,只是天級期刊包羅萬象,理論上講,當然是真人坐鎮充當總編輯最好,但如今咱們顯然沒有真人。”

  為了提高期刊質量,期刊的總編們的實力比起期刊本身都是要高一級的。

  術士們去審查方士的投稿,道士們審查術士們的投稿,羽士們審查道士們的投稿。也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效率和準確率。否則,人家發了一篇論文,你看了半天看不懂,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時間一長,誰還相信你這份期刊呢?

  大多數羽士和卿相都是非常自信的,你否定了他的觀點,他還覺得你才是錯誤的呢。你修為不比他高,他就是不服,他就是覺得你說的不對。

  “關於天級期刊,如今的鹽城,確實不具備審稿的條件。”

  “不過,可以向三聖地求助,可以向全天下對練氣士保持中立或善意的初代君主們求助。”

  “咱們可以邀請一些前輩充當我們的審稿編輯,咱們有拿不準的,看不懂的,就讓這些前輩幫忙研究,然後給出一個結論,再把前輩高人的結論一起刊發出去。”

  羽士們對於羽士的評價可能不服氣,可是對於初代君主或先天真人的評價,大多數都會服氣。極少數不服氣的,可以自己繼續研究、論證嘛。

  至於前輩們願不願意充當審稿編輯,有的前輩肯定不願意,但有的還是願意的。

  很多羽士的奇思妙想,對於真人和初代君主,也都是很有幫助的。這些腦洞看得多了,興許那些卡在瓶頸期的前輩們,就能看到前路了。

  到時候肯定會有很多前輩拒絕,但也一定會有很多前輩同意。

  有了前輩的同意和背書,天級期刊也就能開起來了。

  “等到天級期刊也成立的時候,咱們期刊就得面向全天下了,不能再像現在這樣小眾。”

  “還是那句話,期刊之中主要講解思路,具體細節就不要講了,給個方向就行。”

  想要知道具體細節,建議直接聯絡原主人,你們自己好好的談個價格。

  “不過,天級期刊的總負責人,我打算交給天衍前輩,如果前輩不嫌棄的話。”

  至於百家爭鳴期刊的總負責人,說實話薑華還沒想好。

  這位總負責人,必須了解百家的想法,必須能理解他們的想法,而且還不能有偏見。

  你讓一個儒生來當總負責人,他會不會偏向儒家?很多批評儒家很尖銳的文章,他直接從源頭上給你刪掉,都不讓你面世,都不讓你登上百家爭鳴期刊。久而久之,公信力也就沒了。

  總之,這位總編輯必須足夠的聰明,起碼得看得懂大家夥兒的投稿。還必須足夠的有能力,還得不偏不倚保持中立,還需要根據鹽城的需求,及時的調整期刊的內容。

  總之,這個位置的合適人選,也不是那麽容易就能找到的。

  ……

  第二天傍晚時分

  港口附近,薑華此刻第一次見到了傳說中的天衍道人。

  眼前的天衍道人,看著就很強壯,身高怎麽也有八九尺了,胳膊上的腱子肉高高隆起,將軍肚也很是挺拔,這個身高這個體型,往那兒一站就很有威懾力。如果臉上再露出一幅凶狠的表情,嚇哭三四歲的小孩子問題不大。

  不過,在薑華的感覺中,天衍道人的氣息有些不穩定,估計是傷勢還沒好。這也正常,能從相柳的手上逃走就行了,哪怕相柳放了水,但能做到的也不多了。

  天衍道人也在打量著薑華。

  他還在梅山之中被封印的時候,就聽說過薑華的名字,只是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天衍道人想到的是薑華的父親薑岩,薑華的爺爺,薑華的太爺爺等一系列薑氏家主。

  那個時候,他還在為薑氏感到可惜,八百年基業即將毀於一旦。雖然當時的薑華決斷很果決,但天衍道人還是不看好鹽城的未來。最終能順利讓薑氏血脈延續下去就不錯了。

  後來慢慢的,聽到薑華的次數就多了起來。

  超級天才,幾個月內從方士到道士。

  鹽城出了個羽士!
  鹽城出了個卿相!
  各種鹽城的消息不斷傳來,天衍道人猛地發現,鹽城的實力竟然已經超過了霍縣,簡直是讓人難以置信!

  再到後來,霍縣竟然需要鹽城的救援才能活下去,再到如今,親自見到薑華,天衍道人本以為自己不會再驚訝了,可是萬萬沒想到,還是驚訝的說不出話來。

  十七歲的羽士啊!
  在天衍道人的感知之中,薑華體內的血脈也很不同凡響,隱藏著極其強大的力量。十七歲的羽士兼卿相,這樣的資質放在整個天下都是最頂級的了。

  這一瞬,很多人都在關注著兩人。

  有的希望他們兩個人最好直接吵起來,有人希望他們兩個能顧全大局,想什麽的都有。

  大家都想看看,誰先拜誰。

  鹽城對霍縣有救命之恩,所以,天衍道人先拜薑華講得通。

  可是天衍道人過去的時候,照顧鹽城頗多,很多薑華的祖先都受到過他的照顧,怎麽說都是自家長輩,晚輩拜德高望重實力強大的前輩,似乎也說得過去。

  幾個呼吸後,天衍道人毫不猶豫的朝著薑華拜了下來。

  “感謝賢侄拯救霍縣百姓,我……”

  看著這一幕,薑華一步跨出就來到了天衍道人身旁,伸出雙手托住了天衍道人的雙臂,讓他拜不下來。

  “哪裡話,都是一家人,何必如此見外。”

  “當年祖先成為大夫的時候,多虧了叔叔您的支持。否則,當時祖先早就被貴族們吃掉了。”

  “當年,父親繼位之時,也多虧了叔叔您的支持。”

  “甚至鹽城能有今日,也都多虧了叔叔。”

  一陣寒暄之後,天衍道人就開始講述那一天發生在梅山之中的事情。有的情報,還是第一手見證人講述的更加清楚。

  “那一頭相柳直接毀滅了整個梅山,又故意放跑我,雖然不知道他到底有什麽具體想法,但大致的思路能猜到。”

  “梅山毀滅之後,我就徹底安全了。”

  “原本,如果光是鹽城自己的話,那這一戰就是反賊和整個巢國的戰爭。如今巢國還有一隻玄級道兵,國都之中肯定也還有不少底牌。”

  “一旦我也加入鹽城,那麽就可以把戰爭的性質變成執政和昏君之間的矛盾。”

  當今天下,執政殺昏君,昏君殺執政,大家夥兒都習慣了。

  這種時候,在分出勝負之前,彼此會保持中立。

  只要昏君死後,繼位的還是公室,那麽公室們就不會插手。

  只要保證不對貴族出手,貴族們也不會出手。

  最終,大多數人保持局外中立,那國君拿什麽和鹽城鬥?
  這就是為何,相柳出沒,梅山毀掉之後,玄級道兵和黃級道兵們直接就不打霍縣了。

  還打什麽?
  局外中立不就行了?
   又感冒了,也不知道是不是陽了,無語,應該不是吧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