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神話諸侯時代》第147章 光宗耀祖 青史留名
  第147章 光宗耀祖 青史留名
  韓非和張良的對話,薑華並不清楚。

  不過,對於這個時代頂級智者們的智慧,薑華是從來都沒有小看過。

  所以,被頂級智者看穿自己的真正目的,薑華並不是很怕!
  誰讓如今的薑華,也是上面有人呢?
  薑橘隨身攜帶非攻,時常帶著非攻出入太守府,毫不遮掩。齊欣每次進出太守府的時候,也都會一身儒服,至於太鴻氏這位前輩,更是隔三差五的在期刊之上發表自己的署名文章。

  三聖只是老了,還沒死呢!
  所以,縱然暴露了,薑華也不是很擔心,甚至隱約間還有些期待,也不知道這一次能網羅幾條大魚,有多少大才願意主動來投。

  不過此刻,薑華也在忙著一件事兒!
  由薑華、長空道人、郡尉炎、郡丞雨組成的鹽城最高審閱小組,一口氣審閱了數萬卷竹簡之後,終於停歇了下來。

  其中的八成竹簡都沒有任何問題,可以直接轉化為書籍。剩下兩成竹簡,也只需稍作修改,真正不能變成書籍光明正大刊登的,只有少數。

  不過,一卷竹簡看著體積挺大的,可實際上記載的內容真的不多。有的竹簡,年久失修,上面的刻痕都出現了問題,需要認真辨認一番。

  “咱們叔侄四人,忙活了一天一夜,也就才審閱一千萬字左右的竹簡,這還是咱們各個精力充沛,思考速度較快,一目好幾十行的結果。”

  “要是換成普通人,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要反覆斟酌,審閱一道竹簡所花費的時間還要更長。”

  “而一千萬字的竹簡,謄抄到紙張之上,一頁以五百字計算,也就才兩萬頁。如果一本書一百頁,也就才兩百本書籍而已。”

  所謂的學富五車,如果全是竹簡,其實也沒多少字,可能連百萬字都沒有。

  而信息時代,可能有的人一天接觸的文字信息都有好幾十萬,兩三天就達到百萬了。

  一年下來,一個普通人在互聯網上接觸的信息如果全部轉化為文字,一億字是至少的,十億字也有可能。

  在眼界這方面,確實隨便一個互聯網時代的普通人都能吊打古典封建社會的博學之人。

  看著停下來不說話的薑華,長空道人直接開口道:“所以,可以專門在黃天世界中開辟一個時間流速較長的小型幻境。”

  “負責審查的官吏們進入幻境之後,現實一天,幻境一月,這樣既可以提高審查速度,也不用花費太多時間,一舉兩得。”

  薑華微微點頭,隨即話鋒一轉:“竹簡還是少了。”

  “過去的時候,很多士人之家全部家底都不一定能有一屋子的竹簡。”

  “鹽城雖然一直在收集,還從貴族的手裡繳獲了許多竹簡,但很多內容都是重複的,去掉重複的,去掉不能直接刊發的,能光明正大現世的不算多。”

  “而且,很多竹簡上記錄的知識,其實已經過時了,如果還是一味地相信,只會吃虧。”

  “不如我們自己編書吧!”

  “你們都要寫!”

  “雨叔,你知識淵博,這一次你就寫一百本好了!”

  郡丞雨原本是很開心的,著書立說啊,這可是名留青史的大好事兒,竟然有一天輪到了自己身上,這可真是開心的很!
  可是,一聽到一百本這個數目,郡丞雨就開心不起來了。

  “炎叔,伱也要寫書!”

  “啊?我也要寫?可是,可是我不會啊?我一個大老粗,我寫什麽呢?”

  “師叔,你也要寫,你修為最高,就寫一千本吧!”

  聽到這裡,一直在吃瓜的長空道人整個人都不好了!

  一千本書,那得寫到什麽時候?
  流芳千古固然好,但這麽多本書寫下來,說不定人都沒了!
  看著一臉焦急的郡尉炎,薑華淡淡的道:“炎叔,我知道你很急,但是不要急,放心,你肯定寫的出來。”

  “比如,炎叔你可以寫一本民兵訓練手冊!”

  “這本書不需要講述很高深的知識,就專門講解如何系統的把一個普通成年男子訓練成合格的民兵即可。”

  “一名合格的民兵,肯定包括體能訓練,兵器訓練,興許還包括很多日常陷阱的設置,以及日常遇到突發情況之時的應對……”

  “當然,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民兵,炎叔你肯定比我懂。”

  “我對這本民兵訓練手冊的要求就是,通俗易懂,囉嗦一點無所謂,如今已經有了紙張,過去一卷竹簡寫不下的東西,完全可以拓展到一本書!”

  “如何選拔合格的民兵,如何訓練,吃什麽喝什麽?訓練的具體細節?行軍訓練又該做哪些準備工作?為什麽?”

  “這些問題,如果全部用大白話說清楚,說透徹,可能要講幾萬字乃至於幾十萬字。”

  “如今一本一百頁的書籍也就才五萬字,也就是說,炎叔你把民兵訓練手冊給講透徹了,說不定就得三五本書甚至是十本八本!”

  “這還只是最基礎的民兵訓練手冊,炎叔你能講的東西多著呢!”

  說到這裡,薑華就看向了郡丞雨,此刻,郡丞雨關於自己要寫什麽,已經心裡有數了,主動朝著薑華拱了拱手:“臣已經知道這一百本書該寫什麽了。”

  “首先是咱們鹽城的律法以及律法解讀,過去的時候,鹽城律法非常簡略,只有幾千字,很多方面都隻規定了一個大致原則,具體細則全都沒有。”

  殺人者死、傷人者刑、及盜抵罪!
  這便是鼎鼎有名的約法三章!

  劉邦當時進入了鹹陽,與鹹陽本地百姓約法三章,就是約定了這三件事兒或者說這三道法律。

  這個時代的法律,大多類似,非常簡略。

  這也是時代的局限,竹簡能記錄的知識實在是太少了,稍微複雜一點,底下的官吏就學不全、學不會。

  “過去的時候,律法只有幾千字,很多時候律法到底怎麽用怎麽判,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主官的個人操守。”

  “接下來,臣打算組織一批乾吏,挑選一批過去五十年內發生過的典型案例,一起重新塑造鹽城的律法體系。”

  “這一次,至少也要把原本數千字的律法擴充到數萬字。然後再寫上數十萬字的系列詳解,附上過去五十年間發生過的典型案例。”

  “這一系列書籍,就能有二十本!”

  “然後,臣在組織一批乾吏,寫如何才能成為合格村長。這村長看似不起眼,但實則是鹽城施政的根基。無論咱們上面有多少政令,有多少想法,真正到了實施之時,還是得看村長的。”

  “村長行,政令就能執行下去。”

  “村長不行,政令就不通!”

  “村長昏庸無能,那這個村子的百姓就只能水深火熱!”

  “村子和其他人勾結在一起,那村子裡的百姓可能就有性命之憂。”

  “而村長們做了壞事,敗壞的卻是鹽城的名聲,敗壞的卻是主君您的名聲!”

  好處都是村長的,壞處都是鹽城的,這怎麽行?
  “另外,還要組織一批有經驗的百姓,好好的寫一寫怎麽開荒!”

  “咱們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都需要不斷開荒,這也很重要。”

  郡丞雨再次朝著薑華拱了拱手,表示知道。

  等到薑華看向長空道人的時候,長空道人就知道自己該寫些什麽了。

  “我已經知道要寫什麽了,一千本書雖然聽著很多,但如今想來,似乎也不算難。”

  說著,長空道人就伸出了食指:“這第一,可以寫觀想法、呼吸法、導引法的詳解。”

  “過去的時候,其實也寫過,也組織人手寫過,還記錄到了教材之上。但那個時候的教材是竹簡,所以內容依然很是精煉。”

  “如今有了紙張,有了書籍,過去一個字如今可以寫十個字!過去一句話,如今可以寫一整頁!”

  “微言大義的時代過去了,以後將是長篇累牘的時代!”

  “到時候呼吸法寫上二十本、觀想法寫上二十本、導引法也寫二十本,兩兩結合的關鍵寫上三十本,最後十本寫如何將三者順利結合在一起。圖文並茂,區區一百本書,加上圖片的話,根本不是問題。”

  說到這裡,長空道人就伸出了一根中指:“這第二可以寫一些基礎的標準法術、標準法器!”

  “比如煉丹爐,最基礎的煉丹爐雖然也蘊含了很多奧秘,但其實並不複雜,也算是簡單的法器。”

  “最簡單的煉丹爐,方士也能使用。道人最重要的其實就是觀察、研究、分析、總結、發現,在這一系列過程中,肯定要借助道法或者借助工具。”

  “到時候挑選十余個標準法術、三五件標準法器,推而廣之,使之成為每一個方士都能掌握的基礎法器、基礎法術。”

  “比如主君你開創的土行道法四合院,如今此法經過一系列改良之後,方士也能施展。”

  “這個法術就很好,完全可以當做十個標準法術進行推廣。經常使用這個法術,既可以和百姓們打成一片,還可以趁機賺取錢財養活自己,最後還有利於他們領悟土行真意,可謂是一舉三得。”

  “水屬性法術,可以挑選之前石道友(薑石、老族叔)發明的句芒春水,此法如今經過了層層簡化,最低級的層次方士也能使用,只是效果沒那麽理想,但考慮到此法的特殊性,也可以作為標準法術進行推廣。”

  “木屬性的法術,可以選擇神農之手的簡化法術,用手觸摸稻谷、小麥、高粱等作物,就能獲取作物的產量等相關信息。”

  “金屬性的法術,不妨選擇之前的探礦術。核心原理是通過觀想、手印、導引,將自身法力轉化為一絲金興法力,借助著金興法力和金興天地靈氣之間的聯絡進而感知地下有沒有礦。”

  “這道法術雖然精確性不夠,準確度不高,時常礦場在下面都會被忽略,但方士的數目擺在這裡,哪怕成功率原本不高,可數目多了,使用的次數多了,總能找到一些之前被忽略的礦產。”

  “至於火屬性道法,可以和之前的煉丹爐相結合……”

  “此外,還可以推廣一些具備特殊作用的道法。”

  “詳細講解這些道法,詳細講解這些標準法器,估摸著寫完一千本書問題不大。”

  “而且,受到主君啟發,臣打算寫一本管理規范,專門講述在進行各種實驗之時,如何更好的規范自己的行為以此減少實驗失敗的幾率,減少死亡的幾率。”

  哦,這是要寫實驗室管理規范了!

  聽到這裡,薑華看著三人滿意的點了點頭:“不錯,很好,接下來你們就準備寫書吧,什麽時候書寫好了,就直接開始印刷。”

  “這些書籍,別看現在是給咱們鹽城用,但是要不了多久,興許就會成為全天下的模范。”

  “我對你們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這些書籍一定要用咱們鹽城自己的文字,自己的標準,自己的度量衡,自己造的新詞!”

  “其他人學習沒問題,但也要在學習的過程中,接受咱們的標準!”

  “這也算是為統一文字、度量衡做貢獻了!”

  等到三人都回到各地府邸,開始組織人手編撰書籍的時候,薑華想要編書的消息也就流傳了出來。

  這消息一傳出去,很多人就坐不住了!

  他們很想和薑華見面,然後跟薑華說:主君,我也想編書,您看看我行嗎?

  這可是編撰書籍,編完了不敢說青史留名,起碼有好幾萬甚至是好幾十萬人閱讀的書籍,未來鹽城發展的越是壯大,看到這些書籍的人也就越多,這是什麽?這是光宗耀祖!
  這事兒要是成了,就能直接拿著編撰的書籍前往祖墳所在地,當著祖宗的面把書燒下去!
  這事兒成功之後,能吹一輩子的牛皮!
  可是,這事兒不能自己主動啊!
  得薑華主動邀請,然後自己再答應。

  要是薑華能數次邀請,自己前幾次拒絕,最後才答應下來,那就更有面子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