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神話諸侯時代》第342章 見多識廣,不好忽悠
  第342章 見多識廣,不好忽悠

  太平郡,薑華和太平道人相對而坐。

  兩個人雖然坐在這裡,但是卻沒有人注意到他們。只有陽光灑在他們的身上,仿佛只有太陽才知道,這裡此刻坐著兩個人。

  感受著薑華的實力,太平道人忍不住在心裡歎息一聲:所有人都小看了薑華,全天下人都覺得以薑華的資質成為大真人是遲早的事兒,但也都覺得,此刻薑華尚未成就大真人。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太平道人也不敢相信,薑華竟然已經是大真人了!
  薑華才多大啊?

  發布滅道令那會兒他才十六七歲,如今的薑華,還不到八十歲就已經是大真人了。

  想到這裡,太平道人就想到了一個傳說,一個猜測。

  很多人都曾經研究過薑華的發家史,有的人說,薑華能看透未來。這本事不奇怪,有這本事的人多了去了。區別就在於,薑華看到的未來準確度極高,代價也不算大。

  還有人說,薑華手中肯定有重寶。大概率是滅道令發布之後到百家元年這一段時間獲得的,所以薑華才能從一個平平無奇的普通人,在短短一年之內成了羽士。又在短短五十年內,締造了這麽一番大業。

  滅道令發布之前,薑華就是一個平平無奇的修士,十六歲的方士,有什麽好說的?

  看看如今的鹽城,十億百姓,光是方士就有一億。至於十六歲的方士,可謂是比比皆是。初級學宮的超凡率已經高達一成,這還是僅僅隻統計畢業之時就已經靠著自己本事突破的人。

  這裡,並沒有統計畢業之後服食築基丹的人,也沒有統計畢業之後,老死之前,一朝頓悟,誕生法力的人。

  也就是說,如今鹽城的兒童們,從五六歲的時候開始入學,一學就是十到十二年,這麽多年後,有至少一成的人,能當場突破。

  那個時候,年紀大一點的,也就才十七八歲而已。

  十五六歲的方士,在如今的鹽城,也就只能說得上還行,連人才都算不上更何況是天才呢?
  接著,短短一年內成為羽士,你要是沒獲得靈寶,誰信啊?
  甚至還有人猜測說,薑華不只是獲得了靈寶,他獲得了天命靈寶!

  他獲得了類似九鼎、開山斧、定海神針之類的天命靈寶,通過不斷的實踐,獲取了天命,也獲得了天命靈寶的認可,最終才有了今天。

  過去的時候,太平道人一直覺得天命靈寶之說很不靠譜。可是近距離感受薑華的實力之後,太平道人覺得,這也不是不可能。

  軌車車站附近,大量的百姓,開始拖家帶口的離開。

  自從七日之前,太平道人同意自由選擇之後,就陸續有百姓乘坐軌車離開。

  “這些百姓,將先乘坐軌車,一路坐到港口,接著稍作休整,就會坐上前往燕國的大船。”

  “海路之上,一日夜間可行駛一千裡,每隔五百裡就有一座浮島,就有一座人造島嶼,這些島嶼之上有著各種房屋,還有著早就準備好的美食。每一天,百姓們都可以在浮島之上享用一頓豐盛的飯食。”

  “雖然距離燕國有著足足三十萬裡之遙,可是海路上也只需要三百日時光。再加上中途休整的時間,此行大約需要一年。”

  “此次遷徙,分為三個批次,第一批遷徙的最少,只有兩萬人左右。主要是探路,跑一跑這條路,看看實際旅途會遭遇哪些困難並記錄下來。”

  聽著薑華的講述,太平道人緩緩點頭,心也就放下來了。

  雖然這些百姓、道人的想法和太平道人不一樣,但實際上哪怕到了此刻,大多數選擇離開的道人,依然和黃天意志保持著聯系,依然獲得了黃天意志的認可。

  很顯然,哪怕直到此刻,這些人也是發自內心的認可致太平的理念。

  “哎,明明都認同致太平的理念,可是如今卻分道揚鑣。”

  “作為道主,我能做的也就是盡可能的保證此行的安全。”

  薑華說道:“安全肯定是可以保證的,燕太子丹可是被我狠狠的敲了一筆,他給了很多錢,給了很多燕國特產,比如長白山之上的人參,萬年參王都有好幾百株……”

  “他給足了路費,孤自然會嚴格保證此行的安全。”

  “除了每五百裡就有一座浮島之外,每三千裡就有一座大型浮島。而且此行遷徙之時,尤其是第二批人最多的時候,會直接讓浮島跟著一起走。”
    “到時候除了五百裡的浮島之外,還有大量的浮島,直接跟著船隻一起離開。百姓們居住在浮島之上,日常生活,一年後就到了燕國,這條路是最安全的。”

  “而且,此刻燕國正在建設港口,也正在鋪設軌道,建設軌車,等到百姓們去了,就能直接乘坐軌車,前往燕國。”

  至於燕國到底怎麽改革,能否改革成功,那就是燕太子丹的事兒了。據薑華所知,燕太子丹和自己親爹的關系可算不上好,說不定到時候還會有父慈子孝的事情發生。

  尤其是改革到了一定程度之後,新貴族和老貴族的矛盾在燕國一定會激發到極致。到那時,就得看燕太子丹和他親爹,到底誰能贏了。

  到那時,要麽燕侯暴斃,要麽燕太子丹暴斃,總得有一個暴斃的。

  燕侯代表著舊貴族,燕太子丹代表著練氣士,這麽一看的話,興許到時候鹽城也會插手呢。

  不過,到底插不插手,還得看形勢發展,如今還說不準呢。

  “至於理念不同,這倒也正常,至少現在是和平分手。而且,有了這一個支脈之後,未來,太平道的教眾們,也算是多出了一個選擇,能和平的在兩脈之間轉換,總好過兩脈互相敵視,見面就廝殺強的多。”

  孫恩覺得,只要能實現最終的致太平的目標,教義、教規,改了也就改了,先獲得權力,等到權力穩固了再去修改教義也不遲。

  太平道人覺得,這就是鬼扯!真要是修改教義,然後取得了最高權力,那個時候,還會對自己動刀子嗎?那個修改教義,就相當於自己對自己動手,還是截肢這樣的大手術,哄鬼呢?鬼都不信!
  孫恩覺得,只要能實現致太平這個最終目標,教義、教規反倒成了無足輕重之事。你別管我用什麽手段,你別管我到底改了多少教義、教規,我只要實現了最終目標,那就行了。

  太平道人則是覺得,連教規教義都改了,致太平的目標又憑什麽實現呢?你憑什麽保證,當你取得了燕國最高權力之後,還能實現致太平的改革呢?
  今天,你為了最高目標修改教規、教義,那明天你是不是能繼續喊著口號,修改其他的東西?或者做出一些和太平道教規教義完全相悖的事情?

  這其實就是兩派的分歧所在,一派認為對方頑固不化,是保守派,不知變通,都是榆木腦袋。另一派認為對方太激進了,未來一定會本末倒置,一定會忘記致太平的初心。

  這樣的分歧,你就是諸葛亮來了也調和不了,最多就是和稀泥。

  分歧太大,不可調和。

  “太平道就拜托主君了。”說著,太平道人就朝著薑華鄭重的拜了拜。

  薑華坐在原地受了這一拜,然後才伸出雙手把太平道人扶起來:“先生不必如此大禮,從今往後,就是一家人了。”

  “實不相瞞,對於那些完全遵守太平道教義並身體力行的教眾,孤也十分歡迎。”

  只可惜,能身體力行的實在是太少了。

  而且,等到未來太平道的人分別進入各個郡縣之中開始傳道,榮華富貴入手之後,還能保持初心,繼續身體力行的人就更少了。

  就像是墨家一樣,如今的墨家,確實有很多理想主義者,他們嚴格按照墨家的規矩、教義來行動。他們即使實力已經很強了,可依然沒有高高在上,而是把自己看作是一個平平無奇的墨者。

  可是更多的墨者,都只是曾經是一名墨者。歷經了榮華富貴的考驗之後,大多數墨者失去了初心。

  這不僅僅是墨家要面對的問題,如今的太平道也會面對這個考驗。這是任何一個組織,任何一個勢力都必須面對的問題,如何做到初心不改!

  “未來,只要這些教眾遵守鹽城律法,那麽傳道、傳教之事,孤不反對。”

  說到這裡,薑華頓了頓:“不過,先生也要做好準備,如今鹽城雖然只有十億百姓,但這些百姓,大都已經完成了初級學宮的教育,雖然可能實力不足,但收入尚可,小恩小惠收買不了他們,也沒法讓他們發自內心的去認可某一個教派。”

  “或許實力不足,但卻大多見多識廣。可能某個人自己只是一個普通人,但是當年他的同班同學裡,或許已經有了很多術士甚至是道士。”

  “還有可能他自己平平無奇,但是親戚裡面卻有不少術士、道士。”

  “這是當然,這一點老道也早就做好了準備。”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