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神話諸侯時代》第233章 填海造陸與大工程
  第233章 填海造陸與大工程
  西方七郡,某個縣城

  李家父子歷經千辛萬苦,花費了將近半年時光,終於從蜀地來到了鹽城。這還是因為父子倆都有修為在身,否則,換個人走這麽遠,說不定半路上就被某個妖怪給吃掉了。

  “賣報啦,賣報啦!”

  “鹽城新出的報紙,鹽城債券交易報第一期正式發行,只要一文錢,一文錢!”

  “鹽城債券交易所即將有重大改變,想要知道嗎?花上一文錢買上一份吧!”

  “鹽城債券交易報,暫定每旬一期,三月之內全都一文錢,只要一文錢!”

  “小哥兒,買上兩份。”說著,李二郎就從懷裡摸出了兩枚鹽城銅錢。

  這銅錢是李父前往錢莊換的,一兩金沙可以直接兌換一萬錢。既然來到了鹽城,自然要入鄉隨俗。

  不過,此刻父子二人才剛剛來到西方七郡,屬於是剛入境不久,對於鹽城的一切都是陌生的。

  “這西方七郡,應該是去年秋冬之時才打下來的吧?可是看起來怎麽這麽平靜,完全看不出來大戰剛結束不到一年,甚至還很有活力!”李二郎直接說道。

  隨即,就遞了一份報紙給對面的父親,自己也看了起來。

  此刻,李二郎的面前,已經有了好幾十份報紙,李父也在慢慢的閱覽,有的時候一份報紙李父會反覆看上好幾遍。

  “這裡的物價很穩定,糧食穩定在一文錢一斤,豬肉的價格穩定在十五文錢一斤,羊肉稍貴,得五十文,牛肉竟然也能堂而皇之的售賣,也只需要五十文。”李二郎講述著自己的見聞,感覺一切都是新鮮的,令人不解,也令人好奇。

  “據說每一個鄉鎮都有君府直轄的糧食店鋪、肉食店鋪,每一個郡都建設有一個冷藏中心,那裡有一個道士外加數十位術士坐鎮,他們的主要任務是維護陣法運轉,冷凍保存裡面的肉食。”

  “每隔幾天,都會有軌車運輸大量的活豬、活牛、活羊過來,送到本郡的屠宰中心進行屠宰,隨後當天運往各縣乃至於各個鄉鎮。既可以保證肉食的供應,也能保證肉食的價格。”

  “好奢侈啊,這裡的百姓真是令人羨慕啊。咱家封地上的百姓,都過不上這樣的好日子吧?”

  李父想了想,就點了點頭:“咱家封地的百姓,不缺糧食,不至於餓死,但是其他的肉食方面,還有生活物資方面就差了很多。”

  “比如這裡的衣服,除了粗布之外,綾羅綢緞不少,各式各樣的衣服種類也不少,樣式很多,還有顏色,鹽城很可能已經解決了大規模低成本生產顏料的本事,就像紫色,在過去紫色衣服是很貴的,可是在這裡,紫色衣服並不算什麽稀罕的物品。”

  “而且,這叫平準製,當年管子改革的時候,就曾經這麽做。魏氏公子斯所在的河內郡,李悝執政的這幾年也采用了類似的制度,基本上就是在全國各地建設倉庫,當糧食價格高的時候,就大規模出售糧食,把糧食的價格打下來。等到糧食價格低的時候,就以較高的價格收購,把糧食的價格提上去,以此長期讓糧食的價格保持穩定。”

  “至於鹽城,財大氣粗,每一個郡建設的都有大量的倉庫,有的儲存糧食,有的儲存肉食。而且,聽說鹽城還建設了大量的木製軌道,每一天都有大量的物資順著這些軌車向著各個郡縣而去。”

  “鹽城的物資生產能力以及運輸能力,足以保證絕大多數的物價長期保持平穩!”

  “這其中蘊含的國力,想想就可怕!”李父冷靜的道。

  這得多少錢啊!

  想到這裡,李父就看向了剛剛李二郎買的鹽城債券交易報,看了幾個呼吸,李父就下意識的閉上了眼睛,揉了揉眼睛之後,才再次觀看,然後又閉上了眼睛。

  李父的反應讓李二郎很是好奇,也就拿起了債券交易報看了起來,不一會兒就響起了倒吸涼氣的聲音:嘶!
  “鹽城債券交易所自成立以來,承接了二十郡的發展債券,三年以來,總金額為六萬億,不同郡的擔保方式不一樣,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以太平郡為典型的,使用功法作為擔保……第二類是以魏氏公子斯為典型的,使用家族聲望作為擔保……第三類是……”

  “如今,交易所每天交易量高達上百億。一直以來,都有大量百姓來信表示,債券類型太少,債券總金額太少,可挑選的余地太少,有錢沒地方投……”

  “為此,我們決定在半個月後,開始發行新的項目。”

  “這一次一共有上百個項目,少則募集十億錢,多則百億錢,總金額約為三千億錢。”

  “下面是上百個項目的簡要說明,詳細說明可以前往鹽城債券交易所了解。”

  “乖乖,鹽城的錢就不是錢,多的跟流水一樣,多的都花不完!”

  李父看到其中某個項目之後,卻直接搖了搖頭:“簡直是亂來!”

  李二郎看了一眼問道:“怎麽亂來了?我看上面不是說的挺好的嗎?”

  “你看,上面說這個工程一旦完工,就能把一百萬畝旱田改造成水田,這改造之後,畝產十石也有可能,這一年收的糧食就是十億錢。人家這次募集五十億,用未來的糧食收入做擔保,還的上啊。只要利息不是太離譜,肯定能還上啊。”

  “而且,募集五十億之後,直接雇傭道人施展法術製造河流,梳理地脈、水脈,計劃看起來也有操作性的。雖然難了一點,可是道人們也確實都能找到地脈、水脈,實在不行還可以施展法術直接改變大環境,這叫什麽?這叫征服和改造自然。”

  李父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隨手畫出了整個巢國的大治地圖:“巢國最關鍵的就是巢河,巢河改造了整個巢國。”

  “巢河治水,不能單純的看某個縣,而是應該整體考慮,應該圍繞著巢河,甚至是圍繞著長江。”

  “如果說鹽君未來不想繼續擴張,隻想著關起門來過自己的小日子,那麽怎麽建設都沒問題。只要鹽君未來隻佔據巢國的地盤,不繼續向外擴張,那麽問題就不大。”

  “而如果鹽君未來想要對外開拓,那麽此次治水就要有全局觀念,不能局限於某個縣或某個郡,要看到巢河,要看到長江,還要看到大海。”

  “治水一定要了解水行元氣以及地下水脈的變化,一定要利用好水力。真正的合適的水利工程,不僅僅要考慮到眼前幾十年,還應該考慮到未來幾百年甚至幾千年!”

  “一個好的水利工程,要充分考慮到地形地勢的變化,起碼也得堅持個三五百年吧。”

  “就這個縣的做法,不是我惡意詛咒,而是我覺得這麽個建設之法,三十年後就會出現問題,五十年後問題就會很明顯,一百年後就會徹底失效。”

  聽到這裡,李二郎摸了摸腦袋,有些無奈的道:“父親,有沒有這麽一種可能:不是人家沒有考慮這麽遠,而是人家壓根兒不需要考慮這麽遠呢?”

  “而且,水利工程堅持幾十年才是常態,像你說的那樣,一個水利工程堅持幾百年甚至幾千年,那才叫不正常!”

  “人家鹽城有的是錢,財大氣粗。現在為了治水,就能直接調動數以百計的道士,數以千計的術士一起乾活,只為了在某個縣興修水利工程。”

  “等到三十年後,鹽城說不定就更有錢了。那個時候,即使出了問題,大不了繼續花錢,這一次讓卿相或者羽士負責。反正,三十年後,五十億的債券錢早就還掉了,當地的百姓也好好的享受了三十年,又有什麽不行的呢?”

  李父想了想,還是搖了搖頭:“不行,如果我沒看到此事,那我也會覺得這是件好事。可是我看到這件事之後,我隻覺得浪費。那麽多錢拿去治水,拿去興修水利工程,本意是好的,可卻造成了大大的浪費,這很不妥,我要向鹽君諫言。”

  “哦,父親,咱們剛來鹽城就給鹽君諫言,這不合適吧?咱們好歹多了解了解,多參觀參觀之後再說吧?”

  “而且,這上面都說了,半個月後才開始籌錢。咱們完全可以先實地考察一番。幾百年、幾千年這種事兒實在是太過誇張,滄海桑田,誰能決定未來如何變化呢……”

  “好,先去考察一番再說,反正也不遠!”

  “順便路上還可以乘坐軌車,觀察觀察,對鹽城有一個深入的了解。”

  “接下來,為父順便寫一寫自己的治水心得,投往百家爭鳴期刊吧,看看能不能刊登上去,就知道這百家爭鳴的成色了。”

  “父親放心,大禹王當年就是治水成功而成為人族共主。無數年來,但凡明君賢臣,就沒有不治水的。”

  “首先,治水是大義所在,民心所向。”

  “借著治水的機會,國君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把力量滲透到封君的封地之中,封君還不能說什麽,但凡不同意的,或者公開發表反對意見的,被國君當場斬殺,其他人嘴上也只會說死的該!”

  “其次,治水可以獲取巨大的聲望,別管其他方面個人私德怎麽樣,只要治水成功了,那就是明君賢臣,其他方面自然會有人替你辯解,幫你說好話。”

  “最後,治水可以切實的提高治下的糧食產量。暴君和昏君們,或許不在乎庶民的死活,但是肯定在乎國內糧食總產量。”

  “而且,治水的過程中,還可以順便斬妖除魔,斬殺諸多水妖,最終做到把持水脈。把持水脈之後,那好處可就多了。”

  “在我看來,等到父親的文章投稿之後,如果這鹽君真的有外界傳說中的一半那麽顯明,就肯定會邀請父親去治水。”

  “到時候,整個巢河,還有巢河的諸多支流,都可以借著治水的名義駐扎軍隊或者道人小隊。到那時,巢河內部這二十六郡之中剩下的那十六個郡,也就慢慢的落入到了鹽城手裡。”

  “起碼,到時候可以借助治水的名義,把十六郡之地的庶民和野人都給運到其他地方。”

  “等到庶民和野人走沒了,就只剩下一群貴族、國人的時候,嘿嘿,這場景想想就覺得好笑。到那時,估計不用鹽君出手,這些貴族自己就主動投降了。貴族們最厲害的就是識時務的本事,就是見風使舵的本事。到那個時候,他們就該出賣巢伯,迎鹽君入巢城了。”

  李父微微搖頭:“為父倒是沒想那麽多,為父只是覺得,巢國的地形地勢很典型,一切都圍繞著巢河,如果治理得當,能讓整個巢國更上一層樓。甚至,不僅僅是治水,如今東寧島上已經誕生了相對成熟的填海造陸技術,為父覺得,這個技術也可以考慮到。”

  “比如,東寧島!”

  這一瞬,李父隻感覺腦子裡充滿了無窮靈感!
  “為父一直說治水要看大局,要有大視野,要考慮整體,要考慮未來數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地形地勢變化。”

  “剛剛為父的腦子裡忽然誕生了一個新的想法,這東寧島距離鹽城也就才五百裡而已。”

  “而且,如今的東寧島已經掌握了較為成熟的填海造陸技術,既然如此,咱們完全可以建設兩條超級堤壩,一條從巢國靠海最北方的霍縣出發到東寧島,另一條從東寧島到鹽城,這樣中間就能形成一個寬約五百裡,長約三千裡的超級大湖。”

  “接著,再利用長江入海口的水流量,日複一日的對這個大湖進行衝刷,數年到數十年後,這個大湖就會從海水湖變成淡水湖。”

  “同時,還可以日複一日的加固大壩,把大壩變成一座座郡縣。最終,徹底的把這個大湖變成一個內湖……”

  “不過,這只是一個剛剛誕生的想法,實際上是否可行,還得實地考察,不是一日之功。”

  “不過,如果鹽君真的這麽做,短時間內可能也沒法繼續向外開拓了,就是不知道鹽君願不願意……”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