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明日來漢軍軍營領物資,勿著甲
次日一早,大軍開拔。
劉恪在驢車上耍著棋盤矛。
也就是頭上是棋盤的長矛。
這是他早就備好的奇門兵刃,如今正好可以用上。
劉恪一招一式有模有樣,在典褚看來,也就是力道小了些,僅此而已。
倒不是說劉恪突然頓悟,以64的武力,將長矛耍的如臂使指。
而是【殺豬】這個天命自帶的部分經驗。
看似只是“對殺豬頗有心得”,可要知道,殺豬也是門技術活。
殺豬要用殺豬刀,但並不是用刀砍,而是捅。
因而這殺豬刀,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刀,而是特製器具。
學名叫做鐵釺,更像是小一號的長矛。
殺豬時,講究一個穩準狠。
要求手法熟練,技術老道,經驗也得足夠豐富。
用鐵釺,從豬後蹄一直捅到腹部,然後拔出鐵釺,往腹部吹氣,以方便給豬剃毛。
這套東西是誰練的?
樊噲、張飛。
還有個練了一半的何進,他是宰羊的。
“這還只是【殺豬】的最粗淺應用。”
“這鬼天命看似挺抽象的,沒想到能運用的地方還挺多。”
“想來也沒啥毛病,畢竟也是一門手藝。”
劉恪覺得,自己怎麽說,也能算得上是半個猛將了。
雖然更長更大的棋盤矛,沒有小鐵釺用的那麽順手,但也算能耍出套路來。
就算力道不足,也有殺必死的棋盤補足缺點。
也就是在防禦上差了些,畢竟殺豬可不會教你,怎麽卸去敵將氣力,或是如何用兵刃格擋。
不過只要不對付猛將,打雜兵割起草來,應該和典褚一個水平。
陳伏甲忽然打馬靠近,請求拜見。
“來將何人,報上名來!”
“.”
陳伏甲望著距離自己不到一拳之差的棋盤長矛,額上滲出一滴冷汗,汗水一直滑落鼻尖。
明明屬於鈍器的范疇,卻讓他有種生死一線的感覺。
再想到那死於棋盤之下的無數冤魂,連心跳都不由得快了幾分。
劉恪手上動作穩穩當當,將棋盤矛收好,這玩意確實駭人。
“陳卿有何事?”
陳伏甲抹了把額上的汗水,短暫的驚恐後,反倒覺得還不錯。
性子跳脫,平易近人的皇帝,起碼易於相處。
總比高高在上,玩弄權術,讓人捉摸不透心思整日心驚膽戰的皇帝,要好得多。
“陛下既然不打算取用民間糧草,為何依然要留下兵馬,駐守日南郡?”
這是陳伏甲最為不解的地方。
攻打夷州時,皇帝曾提及“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的妙理,讓他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以如今的形勢來看,要按照這句話去實踐,那麽打下日南郡後,就不應該分兵駐守。
縱然那些豪族可能會反覆,等事後拿下交趾全境,回過頭來,排隊挨個殺了就是。
反正漢軍只要不分兵,就佔據著絕對優勢。
再加上打豪族分田地的政策,配合百姓,便能輕松拿下各個縣城。
即使拿不下郡城,也能通過縣城,包圍郡城。
硬耗,也能耗乾交趾國國力。
而皇帝卻是在日南郡中,留下了不少兵馬駐守。
要是留兵馬駐守,皇帝當時就應該主動收取百姓們獻的糧草,然後用那額外的糧草,征召新兵。
用新老士卒混合摻半的方式,駐守日南郡,保證攻打九真郡時,有足夠的兵馬。
可皇帝不僅沒有額外取用糧草,更沒有招募新兵。
現在漢軍可戰之兵,算上那些遷入縣城後,被皇帝忽悠投軍的八千南越土著,也就兩萬兵馬。
見陳伏甲心中全是疑惑,劉恪便解釋道:
“朕覺得,張議平會想要漢軍這麽做,正好遂了他的意。”
陳伏甲的擔憂不無道理。
劉恪心裡也很清楚,漢軍強大的戰鬥力,才是這次攻打交趾的最大依仗。
一直保持著兵力威懾,張議平所率領的交趾主力,就難以對抗漢軍。
而漢軍一旦分兵,兵力過少,無法繼續保持戰鬥力方面的優勢,就會給張議平可乘之機。
“陛下的意思是”
陳伏甲愣了愣。
打仗不都是敵人不想你怎麽做,你就怎麽做嗎?
怎麽變成敵人想伱怎麽做,你就怎麽做了?
不過他確實是大漢之中少有的智謀之士,稍稍一想,便明白過來。
只是眉宇間更添幾分憂色:
“陛下是想要引誘張議平主動來攻?”
“正是。”
有個詐敗天才李景績在,不好好發揮功用,豈不是浪費了?
劉恪一邊觀賞著道路兩側不斷後退的草木,一邊道:
“這張議平滑不溜秋的,一直不與我軍接戰,找不到一舉覆滅交趾兵馬的機會。”
“朕只能減兵,讓張議平覺得這仗能打,正面打,也打得過漢軍。”
陳伏甲明白皇帝的意思,這麽急著用兵,是想早日滅了交趾國主力兵馬,然後迫降交趾國國君。
相比起穩扎穩打,這麽做,無疑更快捷。
滅了交趾國主力後,至多再一月的時間,就可以回到瓊州。
“瓊州不太安穩嗎?”
現在糧草充足,讓皇帝不得不速戰速戰的原因,隻可能是後方問題。
劉恪搖著頭,目光之中多了幾分凝重:
“暫時沒什麽大事。”
“但不會一直沒事。”
這些天來,最大的事,也就是簫元常來信稱,有人舉報賈無忌可能叛亂。
這不是事,但其中隱含著的,卻是他離開瓊州後,瓊州世家的異常動作。
劉恪繼續道:
“咱們不能寄希望於東胡八部內亂,而不發兵來攻。”
“那東胡大可汗,既然能夠南下奪得中原,自然不可小覷。”
“都知道東胡此時必然陷入內亂,東胡大可汗肯定也會想辦法應對。”
“想要內部暫時團結起來,必然是豎立外敵。”
“縱然現在沒有東胡出兵的消息,可只要我軍在交趾的戰事陷入焦灼,東胡人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陳伏甲面露了然之色。
前線戰事固然重要,後方也不能不管。
想了想,他也覺得速戰速決是更好的辦法。
東胡大可汗,稱得上梟雄,手段過人。
甚至只要先帝晚死一年,大可汗就能夠滅亡大漢,獨據中原。
這樣的人物,哪怕有內亂牽製,最多也只能牽製一時。
速戰速決早日回瓊州,固然踏實。
但前提是,將張議平引誘來之後,漢軍依然能夠贏。
於是乎,陳伏甲便提議道:
“陛下既然要誘戰張議平,就得好萬全準備。”
“首先便是長山中的南越土著,不得不防。”
“無論是兩者合兵一處,還是分兵兩側,讓我軍腹背受敵,都不好對付。”
“陳卿說的是。”
現在最讓劉恪擔心的,倒不是正面對決中,打不過張議平。
而是那些不穩定的南越土著。
固然交趾國中的南越土著,經過多年治理,基本不會沒事就出來搶掠,平日裡和普通老百姓沒什麽兩樣。
但終究是拿起兵刃,就能打的民族。
尤其是這山林之中,更是其主場。
在密林中作戰,戰鬥力不會比漢軍差上多少。
要是真能安分守己呆在山林裡,倒是沒什麽。
就怕交趾一方,運用國君乃是南越天柱神托世的說法,鼓動南越土著對抗漢軍。
“那陳卿有何建議,可以應付南越土著?”
現在雖然出兵了,但距離進入九真郡的范圍,還有幾天時間。
可以好好思考一番對策。
陳伏甲獻計道:
“臣確實有一計,如今我軍尚未與長山之中的南越土著敵對,且軍中也有部分南越土著。”
“我軍可以嘗試與長山的南越首領交涉。”
“立下集市,交易一些南越土著們急需的物品。”
“雖說交趾的冬日較為溫暖,不像中原地方,還需要準備過冬物資。”
“但其終究居住於山林,有諸多不便,有許多日常用度,都需要對外購買,或是靠交趾小朝廷賑濟。”
“陛下從這一方面入手,我軍有日南郡作為物資儲備,可以半賣半送,博得好感。”
他知道皇帝在民間學過南越土著的語言,甚至連南越的舞蹈、戲曲,都知之甚詳。
看軍中那些南越土著們,對皇帝的態度就知道。
恐怕不僅僅是學會這麽簡單,甚至稱得上精通。
劉恪覺得陳伏甲的計策不錯。
因為他有【瓦剌留學生】天命在身,幾乎就是個披著漢人皮的南越人,在和南越土著的溝通上,有一定優勢。
再加上大漢皇帝這個身份,不怕土著們不動容。
而交趾一方的優勢,則在於國君是天柱神轉世,信仰方面更有說服力。
“這麽看來,南越土著到底幫誰,還不一定呢!”
心裡有了主意,劉恪當即下令道:
“往長山進發,在長山腳下,安營扎寨。”
無論如何,以他的一口南越土話,以及掌握的風俗、文化,肯定能通過親切感代入感,博取南越土著們的初步信任。
就算最後這份親切感,比不上天柱神轉世的說辭,也不要緊。
只要發現南越土著們,有倒向交趾一方的苗頭,直接倒戈一擊,借著先期建立的好感趁機發難。
這也是解決麻煩的方法之一嘛。
總而言之,解決掉長山中的南越土著,接下來就隻用考慮一個問題。
如何將張議平手中的四萬兵馬,一口氣吞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