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宋醫相:開局和李清照私定終身》第328章 邪方:水軍攻遼
  第328章 邪方:水軍攻遼

  燕雲十六州!
  遼帝耶律洪基站在遼國南京城牆,向南眺望!
  “還是南人享福,氣候溫和,物產豐富,不像我大遼世代居住北方苦寒之地。”耶律洪基感受著迎面吹來的暖風,不由感慨道。

  遼國南京就是後世北京一帶,春末的時候氣候已經大為暖和,正午的時候,陽光照射時,甚至隱隱約約有汗跡。

  耶律延禧在一旁恭維道:“皇祖父莫要心急,此戰乃是遼夏聯合出兵,大宋若是識相,就乖乖的繳納歲幣,如果不識相,那就別怪兩國共分大宋,屆時我大遼可以盡享大宋江山!”

  耶律洪基聞言不由一陣熱血沸騰,然而很快冷靜下來道:“滅宋時機還未成熟,如今大宋兵強馬壯,更有震天雷守城,一旦戰起,我大遼恐怕也是慘勝,可別忘了,歷朝歷代中原王朝都未曾征服草原,能夠取代大遼的只有草原各部。”

  耶律洪基雖然年邁,但是卻也十分的精明,草原之上,以強為尊,如今大遼強大,才能號令草原,一旦遼國損失慘重,恐怕那些臣服的小部落將會如同群狼環伺一般,將大遼撕得粉碎。

  如今的耶律洪基最大的算盤就是讓大宋不但繼續合作絲綢之路,還要大宋繼續輸送歲幣,持續削弱大宋的同時,也能讓遼國積攢實力。

  “皇祖父英明!”

  耶律延禧恭維道。

  祖孫二人遙望南方,心中頓時激起雄心壯志。

  忽然,耶律章奴匆匆前來稟報道:“啟稟陛下,啟稟皇太孫,大宋傳來國書,指責遼國背叛澶淵之盟,讓百年和平毀於一旦,倘若遼國就此退兵,大宋可以既往不咎。。”

  耶律延禧聞言不由冷笑一聲道:“宋人還是一如既往的嘴硬,如今遼夏聯合出兵,就是背棄了澶淵之盟又如何?”

  耶律洪基擺擺手道:“遼國乃是當世大國,又豈能主動背約,大遼出兵,乃是因為宋人背叛兩國關於絲路的約定,私自開通海上絲路。”

  “皇祖父所言甚是!”耶律延禧附和道。

  耶律章奴臉色古怪道:“陛下有所不知,宋國使節還曾言,遼國在絲路獲益超過百萬貫,大宋下南洋和路上絲綢之路並不利益衝突,倘若遼國主動撕毀澶淵之盟,宋國就…………。”

  “宋國想怎樣?”耶律洪基臉色一沉道。

  耶律章奴低下頭稟報道:“倘若遼國主動出兵,此戰無論勝敗,大宋和遼國再無和平,大宋將會如同對西夏一般和遼國冷戰,中斷榷場和絲路合作!”

  “冷戰!”

  耶律洪基頓時眼神一凝。

  大宋對付西夏的戰略他們自然有目共睹,一旦中斷榷場和兩國往來,脆弱的西夏經濟立即處於崩潰的邊緣,遼國國力強大,雖然比西夏強一些,但是很多物質都需要從大宋交易,更別說還有每年收入百萬貫的絲綢之路。

  一旦大宋繼續對遼國冷戰,遼國將會損失慘重,反之遼國擁有了海上絲綢之路,利益並未大損。

  “宋國膽敢如此威脅大大遼,孫兒請立即出兵攻打宋國,定然讓宋國屈服!”耶律延禧怒聲道。

  他沒有想到宋國非但拒絕了遼國的條件,反而還反過來威脅遼國。

  耶律洪基心中怒氣一閃,他沒有想到宋國的舉動竟然如此強硬。

  “不急,事有反常必有妖,來人,立即打探大宋的軍情!”耶律洪基冷笑道。

  當下,遼國密探盡出,很快宋軍的部署皆打探歸來。

  “宋軍五路合一!樞密使曾布為主帥!”耶律洪基不由一震,他沒有想到宋朝小皇帝竟然有如此魄力,竟然主動放棄宋朝傳統的分兵五路的策略,選擇了五路合一。

  “震天雷!”

  “鐵浮屠、拐子馬!”

  “三十萬大軍!”

  雖然西夏攻勢更猛,然而任誰皆知,遼國的兵力最強,為了防備遼國,大宋足足調集了三十萬大軍防守遼國。

  當接到宋軍的軍報,耶律洪基臉色凝重。

  “鐵浮屠和拐子馬就是滅掉青塘的騎兵不成?”耶律延禧皺眉道。

  “不錯!”耶律洪基深吸一口氣道,“當年的大宋靜塞軍也不過三千人,而如今大宋的鐵浮屠竟然高達上萬人,這恐怕就是大宋的底氣。”

  “我大遼也有鐵林軍,足以傲視天下!”耶律延禧自信道。

  當年西夏鐵鷂子,大宋靜塞軍,遼國鐵林軍,都是赫赫有名的具裝騎兵,如今大宋在靜塞軍的基礎上,組建萬騎鐵浮屠,可謂是實力倍增。

  耶律洪基皺眉道:“大遼僅僅有萬余鐵林軍,身披的冷鍛甲也大多都是西夏進貢而來,一旦戰損極難補充,而大宋破解了西夏的冷鍛甲,足以大量製造冷鍛甲,大宋能敗,而遼國卻不能敗。”

  三國之中,宋夏都掌控了冷鍛甲技術,而唯獨最為強大的遼國並未掌控冷鍛甲。

  再者大宋還有堅城可守,再配合震天雷外加三十萬大軍鎮守,此戰遼國恐怕勝算不多。

  “那皇祖父的意思!”耶律延禧暴躁道。

  耶律洪基冷聲道:“慌什麽,此戰的主動權在我大遼,如果遼國不出戰,大宋定然不敢主動出擊,我軍只需在此牽製大部分宋軍兵力,一旦西夏邊境夏軍取勝,大宋定然屈服。”

  耶律洪基年歲已高,雖然他同意出兵,但是卻並沒有真正的決心和宋軍全力一戰,自始至終,他的目的就是要大宋屈服,持續削弱大宋。

  耶律延禧配合道:“遼國雖然只需要牽製宋軍兵力,但是卻不能隻屯兵在南京,還請皇祖父屯兵大宋邊境,如果能夠找到大宋的破綻,遼國立即出擊,徹底滅掉宋國,如果未嘗找到機會,也能讓大宋草木皆兵,非但牽製大宋兵力,又能讓大宋百姓繼續擠兌皇家銀行!”

  耶律延禧的計策不可謂不歹毒,如此一來,大宋草木皆兵,非但讓宋軍疲於奔命,消耗其錢糧,又能摧毀剛剛興起的皇家銀行。

  “可!”

  耶律洪基看著耶律延禧,是時候也是時候讓其掌控兵權了。

  “多謝皇祖父!”

  耶律延禧大喜道。

  當下,遼軍精銳盡出,駐扎在遼宋邊境。

  宋軍頓時如臨大敵,立即斥候接連探查遼軍動向,各大城池日夜不停修建防禦工事。

  “遼軍大軍壓境!”

  隨著遼軍的動作,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大宋,很快,宋遼即將開戰的消息滿天飛,
  有時候,甚至一日三驚,甚至傳出宋軍大敗的消息,百姓人心惶惶。

  在一波接著一波的謠言之下,原本剛剛穩定的皇家銀行,再一次掀起了擠兌潮。
    “啟稟范太丞,如今遼軍的謠言不斷,百姓哪怕是冒著損失的風險也開始大量取錢。”皇家銀行的掌櫃無奈道。

  “如今已經取了多少?”范正皺眉道才。

  皇家銀行掌櫃苦澀道:“足足已經取了三千萬貫,若非有國庫的錢支撐,恐怕皇家銀行已經沒有現銀流通了。”

  范正眉頭一皺,他自然知道遼國和大宋還未開戰,萬萬貫的青苗錢就已經取走了三千萬貫,若是遼夏之戰一旦戰事失利,恐怕將會有更多的人擠兌皇家銀行。

  “范大人,要不我等提前收回青苗錢!”皇家銀行掌櫃提議道。

  皇家銀行並非沒有錢,而是很多錢財都已經當成青苗錢借貸出去,如今銀行缺錢,很多錢財是可以收回去的。

  范正卻搖頭道:“如果此刻收回青苗錢,恐怕會讓大宋經濟雪上加霜。”

  “可是!”皇家銀行掌櫃想要再勸,卻被范正製止。

  “鑄錢監鑄造銀幣屯了一筆銀幣,先動用這筆錢!”范正鄭重道,范正組建皇家銀行並非沒有家底,當初鑄造銀幣的時候,就是九銀一銅,日積月累之下,就積攢了一筆不小的錢財,如今更是借助皇家銀行將天下百姓藏起來的銀兩收歸皇家銀行,更讓鑄錢監大賺一筆,這筆錢財的數量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下官遵命!”皇家銀行掌櫃無奈領命道。

  ……………………

  范正剛剛解決完皇家銀行的事宜,就被趙煦十萬火急召見進入皇宮。

  “什麽,章楶從平夏城主動出擊?”

  當得到這個消息,范正不由一愣,他沒有想到章楶竟然如此膽大,竟然派遣種樸主動從平夏城出擊,肆意破壞西夏農耕地。

  “臣讚同此策,西夏已經被大宋冷戰削弱,又在平夏城連敗兩戰,兵力早就大不如之前,如今大宋兵強馬壯,在西夏境內作戰,此戰西夏農耕之地必將盡毀。”蘇頌讚同道。

  “如此一來,宋夏開戰已經成為定局,眼下最重要的是大宋最好避免兩線作戰,必須要極力安撫遼國。”呂大防皺眉道。

  章惇想了想道:“既然如此,不如假意答應遼國要求,一旦戰勝西夏,大宋再和遼國談判也不遲。”

  “不可!朕說過,不割地不歲幣,哪怕是假意答應也不可!”趙煦毅然決然道。

  他乃是年輕氣盛之時,自然不願意有任何妥協。

  百官頓時眉頭一皺,大宋雖然國力增強,又有千萬貫國債支撐,如果同時面對遼夏兩國來攻,最後就算擊退兩國,大宋也將會損失慘重。

  就在此刻,忽然一個侍衛匆忙前來稟報道:“啟稟官家,童貫童公公下南洋安全歸來。”

  百官不由一愣,這才想起童貫已經下南洋將近一年了,如今安全歸來,定然是滿載而歸。

  若是平常得到這個消息,滿朝百官定然異常興奮,如今遼夏和大宋交戰在即,就算童貫從南洋歸來,帶回大量的錢財,恐怕也無濟於事。

  范正心中一動道:“童貫的船隊現在在何處?”

  侍衛回答道:“回范太丞,邸報是從廣州發回的,算算日子,童大人應該早已經返航,不日即可到達登州。”

  范正聞言向趙煦鄭重道:“臣有一方,可讓遼軍投鼠忌器,不敢動兵。”

  “當真?”趙煦聞言大喜道。

  范正鄭重點頭道:“章相公之策並非沒有道理,宋遼承平百年,誰也不敢輕易打破和平,而且以遼國的貪婪,其定然是來求財而來,既然如此,那就給遼國錢財,當然並非是歲幣,而是買賣,就如同童貫代表大宋和南洋諸國一樣的買賣。”

  “國與國之間的買賣?”

  滿朝百官不解的看著范正。

  范正解釋道:“遼國需要大宋的貨物,大宋自然也需要遼國的貨物,遼國多戰馬牛羊,而且大宋急需白山黑水的人參、鹿茸等等奇珍,以及還有耶律公主從西域帶回來的奇珍異寶,大宋就將這些貨物集中在一起,向遼國訂購價值百萬貫的貨物。”

  “百萬貫的貨物。”

  百官豁然一驚,這恐怕是大宋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買賣。

  “不錯,遼國得了巨財,大宋亦不失國體,還能通過轉賣遼國貨物,大賺一筆。”范正自信道。

  呂大防皺眉道:“范太丞未免太想當然了,遼國想要的是不勞而獲的歲幣,而不是買賣。”

  作為宰相,他自然知道遼國的貪婪,遼國既然能夠強搶,又怎麽會甘願付出貨物正經交易。

  “既然有利誘,那自然還要有威逼,我大宋或許騎兵不如遼軍,步兵也未必勝過遼軍,但是卻有一軍必勝遼軍,那就是水軍。”范正自信道。

  “水軍?”

  百官不由一愣,水軍本就是一個擺設,自從水軍成立以來,從未有過一戰,尤其是對付以騎兵著稱的遼軍,大宋從來沒有想到過用水軍。

  “再說,如今的水軍不是都護送童貫開辟海上絲綢之路。”章惇皺眉道。

  范正點頭道:“不錯,如今童貫已經歸來,而且相隨的足足有上千艘商船,在南洋,朝廷水師護送這些商船的安全,而如今是時候這些商船為國出力的時候了,微臣懇請官家下令,讓童貫莫要在登州港停泊,而是直接的帶領船隊開到渤海,威逼遼國南京!”

  “嘶!”

  滿朝百官都難以置信的看著范正,誰也沒有想到范正竟然出此邪方。

  一旦童貫帶領朝廷水師和千艘商船,雲集渤海灣,如此恢弘的氣勢,足以震懾遼軍,更別說遼軍根本沒有能夠和大宋抗衡的水軍,足以讓遼軍投鼠忌器,不敢輕易開戰。

  “此邪方妙呀!”章惇不由一愣,拍案叫絕道。

  一旦大宋水軍震懾住遼軍,單單西夏根本不足為慮,此戰大宋必勝。

  “臣等讚同此邪方!”滿朝百官轉憂為喜道。

  “準奏,傳令童貫,按照范太丞邪方行事!”趙煦聞言大喜道。

  而作為最大的功臣的范正卻臉色一抽,為何他堂堂正正的計策,卻被朝廷上下認為是邪方,而且滿朝百官口中稱其為邪方,卻毫不猶豫的執行。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