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宋醫相:開局和李清照私定終身》第260章 范衙內
  第260章 范衙內

  “朝堂通過開封城全城義務教育。”

  “男女之防的年齡從七歲推遲到九歲!”

  ……………………

  一時之間,朝堂的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開封城,整個開封城頓時議論紛紛。

  男女之防歷來都是倫理大防,誰也沒有想到朝堂為了推行全城義務教育,竟然將年齡從七歲推遲到九歲。

  “簡直是胡鬧!”有頑固的老夫子怒斥道。

  “此事乃是醫家推動,從醫學上來說,男女之間七歲和九歲並無太大的區別。”有人反駁道。

  “然也!就連戶婚律都已經改了,結婚年齡推遲三年,男女之防才不過推遲兩年,並無任何不妥。”不少開封百姓仗義執言道。

  原來醫家並無太大的話語權,而自從醫家變法大興之後,醫家的話語權漸漸增多,由醫家親自背書,男女之防的年齡到九歲得到了不少百姓的支持。

  再說百姓肉眼可見,六歲和九歲的男女除了身高上有差距之外,其他的幾乎並無區別。

  北宋的民風還比較開放,理學還並未成為主流,范正提議推遲男女之防的年齡很快被朝野接受。

  沒有了男女之防的阻礙,全城義務教育最大的障礙已經消失。

  “知府大人!開封城人口百萬以上,適齡的兒童足足近十萬,短時間內,哪裡籌辦如此多的公學?”開封府師爺苦笑道。

  “無妨?稍等片刻!”范純禮當下派下人傳信給范正。

  不一會,下人匆匆趕回,從太醫署帶回了范正的回信。

  “你去問那些私塾是否願意改為公學,其束脩不變,其學舍官府可以按市價購買,或者暫時租賃,待到官辦公學建好再遷走。”范純禮乾咳掩飾一下,朗聲道。

  師爺臉色古怪,連忙下去吩咐,然而很快再次遇到了難題。

  “很多私塾的確是願意改為公學?然而之前私塾只有一個夫子,如今驟然增多諸多學員,夫子的數量大量短缺。”師爺再度稟報道。

  “那就立即去招,但凡只要是秀才即可在公學擔任夫子。”范純禮皺眉道。

  師爺苦笑道:“大人有所不知,我們的公學束脩不高,很多秀才並不願意擔任公學夫子。”

  范純禮大手一揮,下人再次匆忙離去,很快又帶著范正的回信。

  “那就招舉人和童生!”范純禮神情自若的放下回信,朗聲道。

  “啊!”師爺不由臉色一變,招收童生他們還能理解,可是秀才就嫌棄公學夫子的束脩低,舉人的身份更加尊貴又豈能願意擔任公學夫子。

  “公學的任務乃是讓稚童讀書識字,童生足以勝任,至於舉人其大多都是外地奔赴開封城參加科舉,開封城居大不易,這些舉人在開封城每一天都需不小的開支。”

  師爺微微點頭,他可是對開封城的物價深有體會。

  “舉人擔任公學的夫子非但可以為其提供落腳之地,還能獲得一定的俸祿,讓其可以長期在開封城備考,而公學可以應聘足夠的夫子,又可以用舉人的名義來吸引學子入學,豈不是兩全其美。”范純禮得意道。

  果然范正的策劃下,在開封府強大的資源下,一座座公學在開封城猶如雨後春筍一般,坐落在各個坊市。

  開封城雖然雖然沒有長安城猶如韭菜壟一般整齊,但是依舊保留了很多唐朝風格,乃是由很多坊市組成,很多公學皆是建在坊市之中,大大方便了兒童進學。

  再加上公學價格便宜,距離家近,更甚者還有公學竟然有外地的舉人擔任夫子,立即引起了開封百姓的追捧,紛紛選擇將孩童送入公學蒙學。”

  當然也有家庭對繳納束脩不滿!然而面對官府處於罰金的威脅,最終也只能妥協。

  范純禮制定束脩罰金的時候,參照開封城底層百姓的收入,畢竟學費並不貴,三年的學費加起來並不比罰金多少,再說也是自己的孩子多學幾個字,總歸沒有多少壞處。

  “大不了老子每天多扛幾包麻袋!你們三個龜兒子讀了公學,日後就不用像老子一樣賣苦力了。”粗衣男子看著身後的三個兒子,咬牙切齒道。

  “是!父親!”三個依次排列的男童興奮道。

  他們最大的已經九歲,早已經過了蒙學的年紀,按照他們的家庭根本沒有余錢去讀私塾,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別的兒童進學,如今開封府開辦的公學給了他們改變命運的機會。

  開封城文風鼎盛,再加上有天下第一才女李清照橫空出世,朝廷下令男女之防的年齡從七歲推遲到九歲,很多家庭在男童蒙學的時候,順便也將適齡的女童送來,正好可以有個照應。

  見到有女童入學,不少開明家庭也紛紛將女兒送到了公學,他們雖然不求女子考取功名,然而識字算數,日後嫁個人家也能操持家事。

  一時之間,大量的適齡兒童湧入公學,並未出現大量百姓反對的現象。范純禮的全城義務教育大獲成功。

  范純禮驚訝的發現,除了最開始的公學教室的投入之外,官府幾乎不用再花費多少錢財。

  隨著學員的大量增加,哪怕極少的束脩也能負擔起夫子的俸祿,如此一來,稚童得以蒙學,夫子得以有謀生的手段,開封公學大興。

  “衙內實乃天縱之才!”開封府中,師爺由衷的驚歎道。

  這個師爺從亳州就一直跟隨范純禮,如今更是水漲船高,成為開封府師爺,可是親眼見證了范正神奇,相比之下,他這個師爺簡直是無用武之地。

  “范衙內!”

  此乃邪醫范正在開封城的新的稱號。

  五代及宋初,有一清貴的閑職名為衙內都指揮使,多以官宦子弟充任,後來雖然被撤,這一稱呼卻被延續了下來,後來將官府的子弟為衙內,以示官宦之後。

  衙內一詞在大宋並非是什麽好事,在開封城內達官貴人少數,第二代能夠被稱得上衙內的同樣不在數不勝數。

  然而那些衙內大多聲色犬馬,甚至為非作歹,欺男霸女,無惡不作,幾乎是人憎鬼厭的存在,後世大名鼎鼎的高衙內就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代表。

  而范正的范衙內稱號則並無貶義,反而與之相反,一片較好。

  別的衙內都是仗著父親的權勢,胡作非為,而范衙內倒好,反而相助父親成就一片基業。

  范純禮一臉傲然,而自己的兒子非但不坑爹,自己這個父親還要仰仗兒子。

  開封城眾人皆知,開封府真正做主的並非是開封知府范大人,而是邪醫范正范衙內。

  如果是其他父子如此,官府之事由聲色犬馬的衙內做主,早就引起了朝野的不滿。

  然而范正干涉開封府之事卻無一人彈劾,畢竟范正所做之事,每一樣都利國利民,讓開封城受益無窮,早就深入開封百姓之心。

  一時之間范衙內的稱號,不脛而走。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