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宋醫相:開局和李清照私定終身》第295章 武學和武舉!
  第295章 武學和武舉!
  “文人學武!一派胡言!”

  “我等乃是聖人子弟,又豈能如同粗鄙武夫一般上陣廝殺!”

  “術業有專攻,文人為官,武人為將,此乃自古以來的習俗,如果讓文人從軍,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

  滿朝百官一片嘩然,紛紛怒斥范正。

  在他們看來,范正此舉簡直是無賴。

  就好比說,你們文人不是以文製武,既然如此,乾脆讓你文人自己出征算了。

  就連趙煦也忍不住撫額歎息,他就知道只要讓范正出方,定然會有邪方出現。

  范正搖頭道:“范某並非胡言亂語,也並非是指桑罵槐,當年狄青狄將軍立下的功勞不少,卻和功勞相當的韓琦相公的待遇相差甚遠,曾經感歎:少一進士及第耳。”

  百官紛紛默然,因為范正所言乃是事實,當年文官就是如此排擠狄青。

  “武人庸碌不堪,則不能保家衛國,武人奮勇殺敵,則備受朝廷猜忌,朝廷既想讓大軍所向披靡,一邊又排擠武將,這本就是悖論,根本不可能實現。”范正搖搖頭道。

  蘇頌微微一歎,他明白范正所言正中大宋要害,然而文人習武怎麽聽怎麽離譜。

  “一介書生根本無縛雞之力,如何與敵交戰,此策根本行不通!”趙煦搖頭道。

  范正換一種說法道:“我那就讓武將學文,如此一來,武將明白聖人之道,自然會效忠朝廷。”

  滿朝百官不由鄙夷道:“武將粗鄙,又豈能領會聖人之學。”

  范正攤攤手道:“既然文臣不通武藝,而武將不通聖人之道,范某提議可以將兩者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方可徹底解決大宋重文輕武的弊端。”

  “此話怎講?”趙煦問道。

  “微臣曾經擔任過平夏城監軍職位,專掌功罪,賞罰的稽核,發現監軍往往是臨時派遣,戰前派遣、戰後離開時間雖短,但是卻不可或缺,微臣認為可以監軍的作用可以更大一些,比如說將監軍常駐軍中。”范正鄭重道。

  “監軍常駐軍中!”

  滿朝百官不由一愣,他們沒有想到范正竟然提出如此不可思議的建議。

  范正鄭重道:“朝中認為文官忠誠、武將善戰,不若就在軍中形成雙長官制度,在軍中常設將軍和監軍一職,將軍由武人擔任,監軍由文人擔任,二人平起平坐。”

  “不可,天無二日,軍無二主,如果軍令不一,必將釀成大禍。”曾布率先反對道。

  其他文人也紛紛皺眉,他們雖然信奉以文製武,但是也知道打仗並非兒戲,如果軍中有二主,定然會引起紛爭。

  范正解釋道:“當然並非是軍有二主,將軍和監軍雖然是平級,然而其分工卻不同,將軍自然是一軍之長,主要負責作戰部署和籌劃,以及訓練將士;而監軍的任務則是負責軍事生活,培養將士的戰鬥精神,宣稱將士效忠官家,保家衛國,以及軍中的賞罰之事,確保這支軍隊既有極強的戰鬥力,又在朝堂的掌控之中。”

  朝堂百官聞言不由議論紛紛,交頭接耳討論常設監軍的作用。

  然而眾人議論良久,卻發現這可能解決以文製武弊端的唯一方法。

  “如果軍中監軍和將軍意見不一又該如何?”呂大防皺眉道。

  “很簡單!只要是軍事方面的皆聽將軍的,其他方面的則是監軍負責。”范正直截了當道。

  其他百官又將心中的疑問一一道來,范正皆一一回答。

  “或許此策可行!”蘇頌率先點頭讚同道。

  大宋奉行以文製武,就是害怕武將造反,如果軍中常設監軍,和將軍形成雙官制度,足以最大程度的限制武將造反,又保證軍隊武力。

  其他百官也紛紛心動,一直以來,監軍都是宮中太監擔任,如果能夠換成文官擔任,那自然讓文官的權力更進一步。

  然而范正接著道:“然而范某所說的文人習武並非是空話,想要監軍讓全軍將士歸順朝廷,僅僅憑文才根本不夠,必須要文武雙全,會武藝,懂兵法,平時和將士一起訓練,否則手無縛雞之力,如何服眾!”

  “遇到戰時,監軍也必須以身作則,為朝廷效死命,將軍戰死,監軍頂上!避免出現主將戰死全軍崩潰的局面。”

  范正鄭重道。

  趙煦眼睛一亮,在戰爭期間,主將的作用可以說全軍的主心骨,歷史上主將陣亡,全軍落敗的案例比比皆是,有了監軍的存在,足以讓軍隊的有了雙重保險。

  “除此之外,武將學文也可以齊頭並進,大宋既需要英勇善戰的將才,自然也需要忠君愛國的帥才,微臣建議擴大武學規模,重視武舉!”范正提議道。

  “重視武舉!”

  滿朝百官不由一凝,大宋並非沒有武舉,然而在以文製武的思想之下,武舉大多以考校兵法居多,武力反而是其次,一直以來,武舉幾乎荒廢,和軍中悍將相比差距甚遠。

  而范正提議常設監軍一職,讓武舉有了用武之地。

  “除此之外,還需從軍中提拔優秀的年輕將士,送入武學學習兵法韜略,學習忠君愛國,日後軍中諸將皆出自於武學和武舉,諸將文武雙全,方是我大宋征戰四方的基石。”

  范正昂然道。

  “文武雙全!”

  趙煦不由心潮澎湃,就在此刻,他終於明白了范正所言的文武合一的意思。

  軍中諸將文武雙全,既可以南征北戰,又忠君愛國,同時還有將軍和監軍雙長官制度,相互監督、相互配合,如此一來,以文製武的弊端將徹底醫治。

  “諸位愛卿認為此刻是否可行?”

  趙煦環視眾臣,朗聲問道。

  “可以一試!”章惇凝重道。

  他知道這一次的變法軍事,可比之前的保甲法和將兵法還要重大,保甲法和將兵法僅僅是對大宋軍製的小修小補,而設置監軍,諸將文武合一將會大大影響朝廷重文輕武的國策。

  眾臣對視一眼,緩緩點頭。

  趙煦當下大手一揮道:“傳旨,朝廷再開武舉恩科,廣招文武雙全之良才,傳令青塘,讓姚雄駐守青塘,種樸帶領此戰有功之將士,前來開封學習武學。”

  “官家英明!”

  范正恭聲道。

  朝堂上下從對種樸姚雄的武將的打壓,改為令諸將進入武學深造,已經從以文製武向文武合一而轉變,這將是大宋改變弱宋格局的一大飛躍。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