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荒沙主宰》第351章 水來土掩
  第351章 水來土掩
  “一個來時辰,一百十七死,三百九十傷。”

  羿鴻報出右軍戰損數字。

  “城上下來的箭,很多是浸過糞水的!”

  說這話時,他的臉色鐵青。

  百勝軍中藥品不算充裕,除當場陣亡外,傷兵中亦會有很大比例致殘致死。

  事實上,因為沒法應對傷口感染,在大華的戰爭中,死者的數目往往比傷者更多。

  對此,洪范也做不了什麽。

  他不了解如何製備抗生素,而類似煮沸消毒之類的簡單操作,大華人早已從經驗中得知。

  “統計幾位壓陣軍侯的說法,城上中箭的累計不超過五十人,死傷恐怕隻我們十分之一。”

  羿鴻繼續說道。

  “我不是畏戰,實在是不值當……”

  話音落在洪范耳中,大約是三分悲、七分怒。

  好似意有所指。

  “繼續說。”

  徐運濤輕暼一眼,面無表情。

  羿鴻隻好壓下心情。

  在天風軍時,他便是徐運濤的心腹校尉,對後者的服從已然刻入本能。

  “徐帥,土方搬運的精確統計數還未出來,但大致可以估算。”

  羿鴻用手指在洪范新作的攻城沙盤上比劃。

  “從後陣到前線,輔兵來回步行要半刻鍾,考慮到最後的衝刺,單次只能帶二十斤沙土。”

  “我先後交替換了三個千人隊,承諾每一人只需來回四趟,如此可知,運輸的土方總計在二十四萬斤上下。”

  二十四萬斤,聽起來是很大的數字。

  但換算後實際隻一百二十噸,差不多四十八立方米,等價能填滿四米寬的城濠。

  這還沒算被水流帶走的散土浪費——護城河不是無源之水,涵洞處設有調整水系徑流量的石閥。

  營帳內一時沉默。

  在座之人都老於軍伍,一念便知若按現有方式,填出六十米寬的進攻展開面還需要付出數十倍於當前的傷亡。

  至少上千條命,更多的傷殘。

  隻為完成攻城的準備工作。

  這代價著實讓人難以接受。

  “徐帥,不如讓古兄護持我去?”

  洪范主動請道。

  徐運濤沉思片刻,還是搖頭。

  “陷馬壕淺窄,拆東牆補西牆也就罷了。”

  “但護城河這個規模的土方量必須要從後陣運來補上,否則就算你勻出個洇水的陡坡,重型器械也未必能過去。”

  他說著用手指按塌沙盤上的城濠河道,留下明顯的傾斜。

  沙世界畢竟不能憑空創造物質。

  “而且河道離城頭太近,‘鐵木子’見你二人長時間停留,必定會想盡辦法,乃至聚集精銳下城圍殺。”

  “不能冒這個險。”

  徐運濤做下決斷。

  “鐵木子”是李希奇在天風軍內的外號——其人修煉的雖然也是《逍遙引》,武道風格卻與同儕迥異,以攻殺凶狠聞名。

  洪范被說服了。

  這幾日他參加了所有軍議,對徐運濤每一項決策都仔細揣摩,漸漸有了感想。

  大華戰爭中,武者的使用極其謹慎。

  蓋因其強、快、珍貴,一旦抓住局部多打少形成殲滅戰,能迅速改變局勢。

  如徐運濤本人所言——凡人戰兵不論有多少,都只會是軍隊的血肉;貫通境以上的武者才是骨骼。

  也正因此,他寧願讓凡人士卒用命填,也不願洪范與古意新冒風險。

  眾人又一番討論,漸漸有了決議。

  “我軍人力寶貴,不能走天風軍的老路數。”

  徐運濤下定決心。

  “還是用笨辦法,自後陣往前建木廊。”
    “慢些便慢些,橫豎洪少俠已經替我們先掙了兩日……”

  下午,太陽剛到天頂。

  唐勝望手按城頭,見到敵陣內推出來二十架單梢砲車。

  這是匠作營最新趕製的成果。

  在四輪台上豎兩根硬木為框架,最上端開出凹槽,橫架一根韌木為軸。

  好似一個“門”字型。

  之後,再往木軸中心垂直固定一根長“梢”作為杠杆,砲車的核心結構便有了。

  使用時在前側短頭施力,使後側長頭旋轉加速,拋物成砲。

  砲車唐勝望曾見過不少,但都以人力拉索驅動。

  此時百勝軍使用的卻安裝了配重和扣發裝置——這是具州龍須士的創建。

  雨未至,風已滿樓。

  城頭上起了陣騷亂。

  先是軍官們呼喝下屬尋女牆躲避,而後自角樓上傳來床弩放弦的低沉嗡鳴。

  車陣前壓至百二十步外,打樁固定。

  幾次校射後,連山營都尉暴起一聲喝令:“放!”

  聲音破風撞上城頭。

  唐勝望一步不動,身旁星梭驅馳,將一個人頭大小的封口壇子凌空打爆。

  星梭飛回,刃上棕黃,帶著一股屎味。

  姓唐的臉上一黑。

  更多的東西砸上城頭。

  除去燒熱後封口的陶罐,還有昨日拾撿的鐵蒺藜、石塊,以及幾枚雷震子。

  轟擊持續了半個時辰。

  眼見城上人影稀疏,徐運濤派上了第一支隊伍。

  前方盾車開路,左右弓弩手掩護。

  城下百步外,木廊的第一重框架很快搭建完畢。

  左右三米寬,高二米五,頂上覆以塗著泥的厚木板。

  木梁緩緩往前生長,一點點靠近城牆。

  李希奇下令攢射火箭,但十箭裡九箭即中即滅,偶爾留下一點倔強火苗也立刻被澆滅。

  日落,月升。

  百勝軍以星月與火把照明,不停工事。

  守軍已不再浪費箭矢。

  及至戌時正(晚上八點),木廊接到了城下。

  重甲先登營借簡易木板橋越過城濠,掃蕩羊馬牆後。

  死傷是在所難免的。

  但至少輔兵能往來不斷搬運土方,有了基本的作業空間。

  一處填平,木廊又朝兩邊拓展。

  之後,守城方想了許多辦法。

  重箭穿射、淋灑桐油、拋擲石塊。

  但火燒不大,塊把頂板被毀斷,更換也只在頃刻。

  凌晨時,唐勝望與李希奇更是親率二十余位貫通、渾然境武者下城破壞。

  誰知徐運濤早有準備,令裘元魁與古意新作士卒打扮帶人提前守在廊下,反過來格殺數人,令唐勝望驚出一身冷汗。

  又三日後,九月初十。

  木廊最前端不知道反覆毀建了幾次。

  但百勝軍終究在傷亡可控的情況下,在端麗城濠上趟出塊平地。

  同日入夜。

  端麗城上第二次起了龍虎雷鳴。

  傷勢恢復八成的段天南再度出手,這一回唐少遊越發落在下風,應對得有些勉強。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