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荒沙主宰》第257章 自上而下
  第257章 自上而下
  “火器確實有它的優點。”

  莊立人說道。

  “威力巨大,批量生產的成本更低,凡人操演幾天就能使用……”

  “但問題也很多。”

  他將火繩槍遞給洪范,指了指夾頭裡尚在燃燒的火繩。

  “以瞻州為例,凡是海族登陸,必然會炮製連綿陰雨天氣。”

  “尤其是關鍵大戰,次次都有暴雨,火器完全無法發揮。”

  “炮製”這個詞,聽得洪范心頭一凜。

  哪怕是前世,人類對天氣的乾預能力也很有限。

  “勝州那邊好些,不過依然只能輔助。”

  莊立人繼續道。

  “你見過蝗災嗎?”

  他轉過身來,突然發問。

  “沒見過,但聽說過。”

  洪范回道。

  “我年輕時候見過幾次。”

  莊立人追憶道。

  “勝州西疆,蟲介們掩殺過來的時候就像是蝗災,鋪天蓋地、無心無懼,是以稱潮。”

  “你手上這半天才能打一發的玩意,放在那邊毫無意義。”

  “炸藥與火炮好些,但前者是一次性,後者開火後需要冷卻、清理,半個時辰不過能打六七發——大概就是抽刀斷水、聊勝於無吧。”

  “歸根到底,每當蟲潮到了城下,還是要以重甲鐵刀解決問題。”

  他歎了一聲。

  洪范默然頷首。

  此刻,他手上攥著的火繩槍其實並不落後。

  完整的機械瞄準、顆粒化火藥、紙殼定裝、扳機擊發……

  相比明清時期的鳥槍,已然更為精良。

  然而哪怕在上個世界,從十五世紀到十八世紀,騎兵依然是野戰的統治者。

  火炮固然在拿破侖時代大放光彩,但作用更多在於破壞陣型與士氣。

  法國大革命的瓦爾密戰役中,普法雙方一共十萬人對射了兩萬發炮彈,結果法軍傷亡三百余人,普軍傷亡一百八十人。

  這還是一七九二年的歐洲火炮。

  面對士氣不會崩潰的敵人,實心彈的殺傷力確實有限。

  “老實說,火器在北疆應當是能派上更大用場的。”

  莊立人收拾心情,轉過話鋒。

  “只不過鎮北衛一向自行其是,所以只要情勢不嚴峻,朝廷從來不會支援軍械。”

  “你可能不知道,我們這邊運往那邊的水泥,可是要他們出全價的。”

  他笑了笑。

  “對外的方面剛剛都說了。”

  “對內,我人族自祖龍天降,歷朝歷代都是以武道立國。”

  “火器不被看重,最關鍵在於對武者的作用不大。”

  莊立人取回火槍,撫過筆直的槍管。

  “這把槍是大匠手製,堪稱精品。”

  “但即便如此,二十丈外就談不上精準;三十丈外能不能打中,與其說是靠瞄,不如說是靠湊。”

  “此外,彈藥裝填與激發也太過麻煩。”

  “伱這種修行火屬性功法的也就算了。”

  “換別的武者難不成還要隨身帶火折子,開打前先點了火繩?”

  “相比武道,火器限制太大,歸根到底不如武者。”

  莊立人做下理所當然的結論。

  洪范沒有反駁。

  他固然知道熱武器的潛力。

  但莊立人說的依然很可能是對的。

  此世之武道,是真的能化腐朽為神奇。

  天鵬山鬥帝一掌斷山。

  武聖百裡屍打出個沙漠。

  至於一切武道的源頭祖龍更是天外來客。

  須知在他穿越前,另一個世界的人類也還遠遠沒有星際航行的能力。

  二世為人,洪范已然是武者中的一員。

  然而此時此刻,他心頭卻湧起許多人影。

  不是武聖,不是天人。

  是他生無人知、死無人問的母親“可兒”;
  是金海城中沒有資質練武,卻在城頭流幹了血的戰士;
  是王敏才案中,無名無姓、亦無人給她交代的那位漁女……

  武之道,一人登天,自給自足。

  這是天才與龍嗣的道路。

  那凡人的道路又在哪呢?

  洪范身為星君,這問題本不用想。

  但他畢竟曾做了一輩子的“凡人”,是以不得不想。

  洪范深長吐息。

  “莊公,這把槍確實有千般不好,但至少面對蛇人,絕對是派得上用場的。”

  “我涼州為什麽不用它?”

  他抬頭問道。

  “不能說不用。”

  莊立人回道。

  “瞻州那邊是搗鼓了許久的火器,可是對全大華來說,這到底還是個新東西。”

  他察覺到了洪范的情緒變化,斂去笑容。

  “你是懂實務的,明白做事的艱難。”

  “不說技術、熟練工、原材料。”

  “隻說州部以下,涉及弓弩箭枝製造的,有多少名工匠、多少家商行?”

  “這還是其次。”

  “最重要的是涼州的防衛壓力很小。”

  “今春之前,自同光到懷掖一線,多年來都算太平。”

  “尤其是金海,驚沙公還在時,甚至都能反過來在大沼掃蕩。”

  “大處既無虞,涼州大營便沒有動力推陳出新。”

  莊立人說得格外仔細,以至於不厭其煩。

  “怎會如此?”

  洪范隻覺得自今年以來、積攢許久的困惑一時翻湧。

  “各邊城能少些傷亡,難道不是功勞嗎?”

  “功勞是誰定的?又是對誰論的?”

  莊立人搖頭反問。

  “大華立國之本,在上不在下。”

  “世必有祖龍,然後有大華;有大華,而後有萬民。”

  “利既在下,何功之有?”

  言語肅穆。

  洪范怔在原地。

  他終於真切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所在。

  一年多以來,他對社會的許多理解還基於上一世,遵循自下而上的邏輯——先有民,再有國,再有君。

  然而大華真的有神。

  道理原不複雜,洪范幾乎瞬間就想通了。

  於是很多問題也都有了答案。

  邊地駐軍為何稀少。

  蕭氏朝廷為何防內勝過防外。

  武風昌盛,武者們為何從不提開疆擴土。

  因為人族佔據多少地盤,或許本來也不在人心,不在國力……

  僅僅在於神明們的隨口言語。

  很好理解,很順理成章。

  但洪范卻本能地排斥,以至於心底泛起些許痛苦。

  兩人提著槍走回倉庫。

  莊立人在前,洪范在後。

  一路沉默。

  火藥、鉛彈分別鎖回木盒。

  最後是火繩槍。

  這時候,洪范終於忍不住開口。

  “莊公,我想造火器。”

  “求您務必幫我!”

  他說道。

  聲音格外艱澀,似爐灰,亦似星火。

  “怎麽這般沉重?”

  莊立人問道。

  這是他第一次聽到洪范說出“求”字。

  “天合行才剛上正軌,是不是太突然了?”

  “不,我絕不是頭腦發熱。”

  洪范前所未有地肅然道。

  “對於火器的具體制造,我確實不太懂,但這個方向卻是心念已久!”

  “就以那把火繩槍為例,我也已有些零散的想法,雖然不成體系,但絕對能作為參考。”

  “那你便說說。”

  莊立人笑回,遞過火槍。

  洪范接過,定了定神。

  “比如這根火繩。”

  他說道,扣動扳機。

  “點火麻煩,要不斷調整夾頭,還怕水。”

  “那我們是不是可以把火繩換成燧石,以摩擦出的火花引燃?”

  莊立人認真起來。

  “再比如鉛彈不準。”

  洪范繼續說道。

  “是否可以在槍膛裡製作出螺旋膛線,引導鉛彈自旋,增強彈道穩定性——就像陀螺那樣?”

  “還有裝彈。”

  “現在是從前面裝,所以麻煩;如果把槍管後端加個鐵栓,做成可開折的樣式,會不會更方便?”

  他幾乎是急不可耐地把話語從肚子裡掏出來。

  莊立人聽到這裡,明白對方確實不是心血來潮,而是真的看重火器。

  “我明白了。”

  他沉默許久後,方才回話。

  “洪范,你在格物明理上的造詣天賦,高過我不知多少。”

  “可為了這件事,你卻頭一回求我。”

  “我卻是不得不幫你了。”

  話語帶笑,亦帶著無奈。

  “朝廷有令,民間禁造火器。”

  “這樣,你與州部五五合股,新開一家商行。”

  “然後我可以想辦法從瞻州調幾位負責火器製造的師匠、大匠過來,搭起個人事架子。”

  莊立人做下承諾。

  洪范難抑喜悅,重重行了一禮。

  “先別急著高興,醜話我得先說在前頭。”

  莊立人苦笑道。

  “第一,州部只出技術不出錢,這家商行運作所需的本金都得你出。”

  “第二,火器的銷路別找我幫忙——不管是涼州大營、衛所還是城防司,你得自己找人。”

  洪范毫不猶豫地同意了。

  這生意要從零開始,本來就用不上多少初始資金。

  天合行每月剩下的五千貫綽綽有余。

  至於銷路。

  金海城防司有洪城,沙口衛所有洪偉。

  涼州大營現在也有任職從四品遊擊將軍的廖正豪。

  只要火槍的綜合性能好過弓弩,將士們自然會做出選擇。

  而這正是洪范最不擔心的事情。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