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獨治大明》478.第476章 斥巨資五百萬兩的真正意圖
  時至二月,京城已經迎來一個姹紫嫣紅的時節。

  紫禁城,奉天殿上。

  在文武百官的朝拜聲浪中,身穿龍袍的朱祐樘來到大殿上的龍椅坐下,即將在這裡召見來自各地的使者。

  自江南歸來,一切便重新回到正軌。

  他是這個偉大王朝的帝王,亦是這個強盛帝國的絕對核心,現在回到紫禁城的權力中樞,一切圍繞他或他的意志運轉即可。

  京城終究是迎來了朗朗乾坤,那一股潛伏在陰暗處的不穩定的勢力被成功揪了出來,現在已經進入清算時刻。

  劉吉的罪行自然不可能寬恕,此人不僅密謀助興王奪位,而且通過錢義錢肆為貪官提供金融支持,更是淪為京城地下勢力的幕後黑手。

  明朝建國以來,別說大明朝廷是對首輔進行株連九族,哪怕推到斷頭台的首輔都不曾發生過的事情。

  朝廷現如今將這位前首輔的罪行詔告於天下,對劉吉株九族的判決已經正式下達,而劉吉將成為大明王朝第一位被株九族的首輔。

  朱祐樘從來都不是一個優柔寡斷的人,即便天下讀書人要罵自己暴君,亦不可能因這點名聲而退縮,親筆簽發了株劉吉九族幾百口人的政令。

  興王朱祐樘涉嫌夥同劉吉團夥一起謀反,自己自然不可能心慈手軟。

  朱祐樘下旨將朱祐杬削除王爵,貶為了庶民,軟禁在興王府中。由於處理兄弟的事情牽涉甚大,目前最好的做法還是先關著,後續如何處置容後再定。

  至於其他涉案人員,此案已經移交三法司進行審理,爭取不冤枉一個好人,亦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壞人。

  當然,這些都已經屬於過去式,在解決江南官紳集團和京城陰謀集團後,大明王朝亦需要將目光投向於海外。

  朱祐樘知道接下來所遇到的困難,並不會比國內的阻力小,甚至還需要舉國之力來掃清華夏崛起之路。

  “宣各國使臣覲見!”

  手持拂塵的郭鏞像是一個兢兢業業的老牛般,在接收到朱祐樘的目光後,便操著特有的嗓門大聲喊道。

  大殿兩側是新任首輔尹台和新晉靖國公趙承慶所率領的文武百官,在經歷一場大清洗後,整個朝廷都煥然一新般。

  現在的大明王朝國力強盛,特別是對外戰爭的屢屢勝績後,導致殿中的文武百官的腰杆都挺得筆直。

  事實證明,當今天子是百年難得一遇的明君,現在只需要擁護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那麽便將開創真正的盛世。

  殿外陽光明媚,整座紫禁城顯得金碧輝煌。

  金吾衛分列台階兩側,恭候在下面的正是各國使者,他們從下往上仰視著這一座世界最大的宮殿。

  在聽到奉天殿的召喚後,他們亦是隨著禮部的官員拾級而上,即將面見那位高高在上的大明皇帝。

  由於今年受邀請的使臣眾多,禮部安排各國的使臣分批入殿覲見。

  朝鮮、馬拉尼和琉球等國的使者自然是規規矩矩的,現在他們意識到大明王朝越發的強大,亦是不敢有任何的造次。

  朝鮮雖然是實力最強的王國,但現在受到東北軍的巨大壓力,國內的兵權亦已經落入文官集團手裡,而今的朝鮮王李更加迫切地緊抱大明的粗大腿。

  至於馬拉尼和琉球這種部落聯盟首領,每年能前來朝貢便已經是天大的幸事,所以都能夠擺正自己的位置。

  海西女真四衛亦派使者前來,由於受到東北大開發的影響,亦已經開始開墾土地學習華夏的農耕文明了。

  已經成年的大內義興跟幾個親大明的日本大名使者一起進入奉天殿覲見,直到親眼看到龍椅上的弘治皇帝,這才知曉大明皇帝不再是那個喜歡老女人的皇帝,而是一個英姿颯爽的年輕帝王。

  原本還有諸多的不爽,但現在看到年輕又英氣逼人的皇帝,卻是知曉自己姐姐恐怕是找到了好歸宿。

  雖然自己大內氏失去北九州的領土,但能夠得到大明王朝的鼎力支持,未嘗不能向東進行領土擴張。

  “陛下,這是各國使者的貢品清單,還請您過目!”郭鏞將一份精致的清單呈上,顯得小心翼翼地匯報導。

  朱祐樘整個越發的成熟,眼睛顯得更加深邃,接過清單便掃了幾眼。

  各國使臣的貢品來來回回就那麽一回事,馬拉尼國進貢了菲律賓鱷,而琉球送來了台灣黑熊,而朝鮮竟然送來了一批美人。

  朱祐樘已經有了打造國家級動物園的想法,顯得不動聲色地道:“賞賜!”

  現在大明的賞賜變得簡單粗暴,按著他們國家的大小或親近進行贈送弘治銀元,而這些銀元任由他們揮霍。

  既然大明要成為真正的霸主,那麽自己要打造以大明為中心的金融體系,讓弘治銀元成為當之無愧的世界級貨幣。

  “謝大明皇帝隆恩!”朝鮮等使臣已經領教弘治銀元的購買力,還有弘治銀元的便利性,自然是十分欣喜地叩謝。

  在結束固定的儀式後,朱祐樘顯得意興闌珊地輕輕抬手道:“退下吧!”

  吏部尚書李裕和工部尚書賈俊已經是弘治朝的老人,在看到朱祐樘這副平靜的模樣後,亦是默默地交換了一下眼色。

  在大明一舉奪下整個九州島的時候,大家都認為雄才大略的弘治皇帝必定乘勝追擊,加派重兵直取日本的本州島。

  只是事情並非如此,弘治皇帝不僅沒有借助九州島為跳板進攻,而且跟大內氏竟然修複了早前的關系。

  雖然有人認為是大內家主的長公主大內紗英子的美貌所致,但他們早已經知曉好色是皇帝故意塑造的壞形象,絕對不可能因一個女人而改變戰略。

  在前些年的時候,相似的事情其實亦已經發生過一起。

  大明收復建州和吞並海西三衛後,不少人都認為弘治皇帝會一並侵吞海西女真四衛,但至今都沒有任何的動作。

  他們默默地揣摩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亦是想要跟上這位計深似海帝王的心思,但結果根本無跡可尋。

  大明想要擴張最好的方向是向東或向東北,但偏偏從目前的反應來看,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似乎突然喪失了所有的鬥志。

  結合此次江南帶回江南花魁爾香,將日本第一美人大內紗英子納入后宮同,而今朝鮮方面又送來一批美女,難道是要將精力放到皇宮了?

  一眾使者小心翼翼地退下去,而外面等候多時的蒙古等國的使臣入場。

  朱祐樘想到昨晚北妃的那股熱情勁,腰頓時感到有點酸,不由伸手掩著嘴巴打了一個大大的哈欠。

  以前自己積極主動是想要求子,但現在的主動權完全改變了。

  那幫女人看到皇后誕下龍鳳胎,而跟隨自己下江南的靜妃身懷六甲,后宮的女人變得一個比一個妖豔。

  連癡迷於詩詞的九嬪林琪琪不再寄情山水,亦是含羞地說了一句“鴛鴦被裡成雙對,一樹梨花壓海棠”。

  “西南使團覲見!”
    第三批西南使團一起進殿,這裡出現很多陌生面孔。

  他們身穿著奇裝異服,而且還有人將袈裟穿到了身上,更讓人意外是有的使者擺著一副夜郎自大的囂張模樣。

  當年安南黎朝敢於打大明王朝廣西和貴州等地盤的主意,足以證明西南諸國擁有更強的自信心,亦有著更強大的野心。

  之所以造成這種自大的心理,其實原因是多方面的。

  畢竟在某些國家的歷史上,長江以南屬於越南,而長江以北屬於棒子。

  單從進京的路線而論,西南使團一路北上自然無法看到江南的富庶,從而給他們一種大明地域遼闊但並不富庶的錯覺。

  現在這幫西南使臣多是從雲南北上,即便看到了京城的繁華,但亦是難改他們已經固化的看法,僅僅認為這京城便是帝國的全部。

  “外臣拜見大明皇帝,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阿瓦國等使臣不論內心怎麽想,此刻顯得規規矩矩地見禮道。

  此次進殿的西南使團,其實是以緬甸地區王國為主。

  公元13世紀末,緬甸輝煌一時的蒲甘王朝的都城被元軍所破,那羅梯訶波帝由此失去王位,而緬甸地區進入大分裂時期。

  緬甸北部形成撣族統治的以阿瓦城為中心的阿瓦王朝,而南部則形成孟族統治的以白古為中心的白古王朝。

  從1386年到1425年,兩國不斷發生衝突,史稱“四十年戰爭”。

  緬甸除了分裂出來的兩個大國之外,尚有東籲、木邦、孟養、孟密、阿拉乾等國,其中以緬族的東籲國最強。

  即便當年輝煌一時的蒲甘王朝僅僅算是中等王國,而緬甸境內四分五裂後,各王邦部落淪為一盤散沙,或臣服於明朝,或俯首於暹羅。

  雖然包括阿瓦國和白古國在內的王國都曾先後向大明稱臣,但文官集團把持下的王朝並不熱衷於朝貢,所以雙方其實已經中斷了幾十年的往來。

  至於明太宗朱棣在西南設三宣六慰,其實已經是名存實亡。

  只是弘治朝明顯有所不同,不僅迅速恢復了他們藩屬國的身份,而且還要求他們每年派人過來朝貢。

  正是如此,大明王朝此次跟西南這幫中小型王國進行接觸,大明對緬甸地區的勢力演化並不是很清楚,而這幫西南使者自然體會不到弘治朝六年的巨變。

  此次他們所攜帶的貢品十分寒酸,亦可以看出這幫西南國王並沒有十分重視此次的進貢,甚至僅僅只是想走個形式。

  這……

  郭鏞在看到西南使臣遞上來的這一份寒酸禮單,簡直就像是打發叫花子,顯得一臉為難地望向朱祐樘。

  朱祐樘接過禮單倒沒有不悅,在認真地掃了幾眼後,卻是微微蹙起詢問道:“白古王國因何不遣使前來?”

  這……

  尹台和趙承慶等官員默默地交換一個眼色,卻是沒有想到陛下不嫌這幫西南使臣的貢品寒酸,而是突然揪著一個偏遠的西南王國進行施壓。

  不說在以前,大明王朝壓根不希望這幫窮酸的西南小王前來“討貢”,而且他們過來確實不容易。

  緬甸地區多是沼澤和原始山林等地形,即便他們前往雲南都不是易事,前來一趟京城可謂是萬裡迢迢。

  卻是沒有想到,白古王國此次缺席,竟然引起皇帝的不滿。

  “陛下,禮部已經按照正經流程給白古王國發出通知,然白古王國此次並未派遣使臣前來!”新任禮部尚書張升出列,頂著壓力進行解釋道。

  朱祐樘雖然知道位於南邊的白古王國離雲南頗遠,但還是板著臉道:“黔國公,你可有通知到位?”

  “臣接到禮部文書之時,亦派人前往白古國告知!直至啟程之日,乃不見白古國遣使而來,臣亦不曉得因何不應召!”黔國公沐琮是一個養尊處優的中年男子,顯得恭恭敬敬地匯報道。

  他可以說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世子,僅僅出生十個月,因其父黔國公沐斌去世,便早早被確定為下一代黔國公。

  因其過於年幼,所以由其叔叔沐璘代鎮雲南。

  沐璘的命不好,亦是英年早逝,而其去世之時,沐琮仍舊年幼,所以由沐琮的另一個叔叔代為鎮守雲南。

  出於人身安全的考慮,沐琮的生母擔心兒子被叔叔所害,在小時便攜帶兒子一起前來京城居住,所以沐琮在京城生活很長一段時間。

  成化元年,沐琮已經年滿十六歲,所以當即請求襲封第三代黔國公,直到成化三年方佩征南將軍印還鎮雲南。

  若不是強大的大明王朝主持大局,若不是大明王朝對黔國公府十分信任,沐琮很難以十月孤子襲封黔國公。

  沐琮一直記著大明王朝的恩情,亦跟世代的祖輩那般效忠於大明朝廷,此次接到皇差亦算是盡心盡力。

  他覺得在鎮守雲南多年,隱隱能猜到白古王國因何失約。

  白古王國位於緬甸的南部,離雲南的距離過遠。現在他們並沒有什麽需要依仗大明,中間又隔著諸多王國,所以他索性不遣使前來朝拜。

  吏部尚書李裕和工部尚書賈俊看到皇帝突然揪住這個小小的王國,不由想起當年,很快便搖頭否決。

  西南的土地多山多沼澤,所以根本沒有經濟價值。

  即便大明發兵進行征討,絕對是吃力不討好的戰爭。此次打海西女真三衛有利於打造東北糧倉,佔據九州島有助於開采礦產,而攻打西南並沒有什麽經濟回報。

  以皇帝精打細算的性子,絕對不會將國力浪費在這些小國身上,何況這種小國還處於極難征討的群山之中。

  “大明皇帝陛下,白古王並非有意失約,而是他潛心修行不想理會俗事!”正是這時,一個使臣站出來維護白古國王道。

  緬甸地區受到印度佛教的影響,導致出現了很多的佛教信徒。

  現任白古王達摩悉提原為孟族佛教高,因被虔誠信佛的信修浮女王選為繼承人,還俗,並娶女王之女為妻。

  達摩悉提於成化八年接任國王的位置,其統治以寬厚仁慈著稱,致力振興佛教,曾派高僧和使節赴錫蘭和北印度求法。

  朱祐樘看著站出來維護白古王的使臣,顯得不動聲色地詢問道:“你是哪位?”

  “外臣乃東籲使者那空膺!”空膺面對詢問,亦是驕傲地說道。

  東籲國現任的國王明吉逾是一個雄主,在跟阿瓦王朝聯姻後,又跟白古王朝結盟,成為緬甸最強的新興勢力。

  此次之所以應召前來,他們主要是探一探這個中原王朝的虛實。

  朱祐樘深深地望了一眼這個使臣,然後對著受邀的西南使臣語出驚人道:“此次朕之所以將你們傳召前來京城,這是因為朕決定要修一條路!”(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