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1993我的華娛時代》第37章 藝考和畫餅
  第37章 藝考和畫餅
  隨後的幾天,江曉楓和老狼一行幾人,又在各大音像店、商場等場所,為《校園民謠1》這張唱片舉辦簽售、宣傳造勢。

  而這期間,桃虹也沒閑著,從二月份開始到三月份,一直奔波在藝考的路上。

  出於保險起見,桃虹同時報考了三大戲劇學院,分別是中央戲劇學院、燕京電影學院、滬市戲劇學院。

  要說桃虹也真是天選之人,有些人連一個學校能很難考上,而桃虹竟然輕輕松的松通過了這三個學校的初試和複試。

  至於桃虹最終能不能被這三所學校錄取,就要等到四月中旬才能知曉了。

  桃虹在等結果的這段時間,也沒什麽心思學習了,幾乎每天都會跑到亞運會的匯園公寓,和江曉楓在出租屋裡幽會。

  這天上午,眼光明媚。

  刷完牙洗完臉,江曉楓吃著桃虹給他帶來的豆漿油條,心裡感到莫名的滿足,臉上也不由自主地露出笑容。

  見江曉楓一邊吃著油條,一邊傻笑,桃虹哭笑不得地道:“你笑什麽?吃個豆漿油條也能樂成這樣?”

  江曉楓笑著感慨道:“你不懂,豆漿油條是我小時候最想吃的早餐,我理想中的完美早餐,就是豆漿油條。”

  “對我來說,鮑魚燕窩,都沒豆漿油條美味,更不要說,這還是你親自給我帶的早餐,我當然開心了,”

  聽了江曉楓這番話,桃虹也是一臉動容,然後認真的說:“那我以後天天給伱帶!”

  江曉楓笑著回道:“不用,山珍海味天天吃也會膩的,你偶爾給我帶一兩次,我就很滿足了。”

  閑聊了幾句過後,桃虹問江曉楓:“《校園民謠》這張唱片賣的好嗎?”

  江曉楓也沒瞞著桃虹,坦然道:“不太好,感覺沒什麽人聽,賣的也不好。”

  “怎麽會這樣呢,”桃虹不可思議地說,頓了頓,接著又道:“我覺得裡面的歌都挺好聽的呀,不應該沒人欣賞啊。”

  江曉楓苦笑著歎了口氣:“我也是這麽想的,可現實確實是沒什麽人聽,也沒什麽人買,都發行一個月了,才賣出幾千張。”

  事實也正如江曉楓所言,按照京滬等地唱片商的粗略計算,《校園民謠1》發行第三周,總銷量約摸八千來張,連一萬張的小目標都沒有實現。

  《校園民謠1》的銷量之所以如此慘淡,分析起來有諸多原因,但首先排除的就是盜版。

  有一說一,這殺頭的生意有人搶,賠本的買賣無人做,像《校園民謠1》這種無人問津的唱片,盜版商但凡多看一眼都算他輸。

  事實上,在80年代中後期,和90年代初期這幾年,內地歌手的唱片幾乎是沒有盜版的,有盜版的都是港台歌手的唱片。

  甚至有不少內地歌手,都是靠著模仿港台歌手出道的。

  比如田震,田震剛出道那會兒,就以模仿鄧麗君成名,只是鄧麗君的歌聲十分甜美,而田震的嗓音沙啞渾厚,所以她只能捏著嗓子,用夾子音模仿鄧麗君唱歌。

  比如娜英,娜英也是靠模仿台省著名歌手蘇芮出道的,並給自己取了藝名為“蘇丙”和“蘇冉”,來蹭蘇芮的熱度。

  所以當時娜英的磁帶封面上,大大地寫著蘇芮的名字,封面是戴著墨鏡、模仿蘇芮造型的娜英,蘇丙作為娜英的藝名,被放在一個小小的角落。

  ……

  從娜英模仿蘇芮的形象做封面這一點可以看出,在這一時期,內地唱片市場有一套比較常見,也比較傳統的營銷方式——用唱片海報和封面,來吸引聽眾,這種方式是借鑒了早期電影宣傳的方式。

  這一時期的海報主要特點是以唱片上的歌手封面為主,同時搭配廣告語,推薦曲,有些還有文案中的重要文字。

  不過,像劉德華這樣的天王巨星,在1993年發行的《真情難受》這張唱片,封面上啥文案都沒有,僅靠他的一張帥照,就能在內地輕輕松松賣出數十萬張,還不包括盜版銷量。

  而《校園民謠1》這張唱片銷量慘淡的首要原因,首先就是賣相不太行,封面使用的是淡黃色的牛皮紙,夾雜幾句簡單的煽情文字,連歌手的照片都沒有,卡帶的製作也相當粗糙。

  然後就是內地唱片工業體系不完善,內地歌手缺乏展示自己的平台,不像港台歌手,背後有成熟的唱片工業體系和流水線一樣造星系統。

  再者就是大地唱片公司的實力有限,對《校園民謠1》這張唱片的宣傳力度不夠。

  俗話說得好,酒香也怕巷子深,《校園民謠1》發行以來,隻舉行了幾場簽售會,以及電台的零星推廣,連上電視台打榜的資格都沒有。

  不能上電視的理由也很簡單,因為《校園民謠1》這盤唱片隻錄了磁帶,為了盡可能的省錢,甚至連一支歌曲MTV都沒拍,總不能讓電視台直播放磁帶吧?
  好在大地唱片並沒有坐以待斃,也在努力的和各地電視台協商溝通,看能不能讓歌手們有機會上台唱歌,哪怕露個臉也好。

  總而言之,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校園民謠1》發行的第一個月,隻賣出了1萬多張,還不到2萬張。

  面對《校園民謠1》如此慘淡的銷量成績,包括老狼、鬱冬、沈慶在內的幾位歌手,都已經默默地接受現實,不再有任何幻想了,唯獨江曉楓一個人耿耿於懷,百思不得其解。

  在江曉楓的前世記憶中,他清楚的知道,《同桌的你》是一首紅遍大江南北的爆款歌曲,現在《校園民謠1》不火也就算了,沒理由《同桌的你》這首歌也不火呀,這是江曉楓怎麽想也想不通的地方。

  4月6日,上午。

  江曉楓應邀前往魔岩文化公司,和張培仁溝通新專輯的相關事宜。

  寒暄幾句過後,張培仁饒有興致地問道:“曉楓,你現在寫夠10首歌了嗎?”

  江曉楓心想,別說10首歌了,你說你要100首,我也能分分鍾鍾給你寫出來。

  現在的問題是,就算江曉楓把歌全部寫好,魔岩文化也不能能馬上編曲或者錄製,因為現在錄音棚都是竇維和張儲在用,何勇要錄歌都還要排隊。

  想到此處,江曉楓反回道:“張總,是不是我寫夠十首歌,就能馬上進錄音棚錄歌了?”

  張培仁露出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安撫道:“曉楓,這個嘛……你也清楚我們公司的情況,畢竟只是滾石旗下的一家分公司,和滾石總部比起來,各方面的條件肯定是要更差的,”

  “不過你也別著急,很快就到你了,按照目前的進度,小竇和何勇的新專輯,應該這個月中旬就能夠順利完成,”

  “下個月,我向你保證,最遲下一個月,你跟何勇就能進棚錄歌了,你再忍耐一個月怎麽樣,你正好可以把握這點時間,把你的作品再好好打磨打磨……”

  第一次和張培仁見面的時候,江曉楓認為張培仁挺靠譜的,怎麽說以前也是滾石唱片的副總,沒點能耐和真本事,根本坐不到那個位置。

  然而,和張培仁接觸幾次下來,江曉楓突然發覺,其實這家夥最擅長的就是畫餅,每次江曉問他什麽時候可以開始錄歌,他都說下個月肯定沒問題。

  結果,下個月又下個月,下個月又下個月,江曉楓一等就是半年。

  好在這半年,江曉楓也沒閑著,包括《藍蓮花》和《夜空中最亮的星》在內,總共創作(抄襲)了23首歌。

  這23首歌,都是江曉楓個人喜愛並熟悉的歌曲,大部分都有潛力成為爆款,少部分則是個人偏愛的冷門歌曲,至於歌曲質量,那就見仁見智了。

  江曉楓把這23首歌,都整理在一本厚重的筆記本裡,作為自己的一個秘密曲庫,等他有需要的時候,可以隨時拿出來發表。

  坦白說,對於如今的江曉楓來說,創作歌曲的詞曲並不難,難的是歌曲的編曲,以他目前的水平,也就能做個簡單的吉他樂譜。

  如果要完成混搭幾種樂器,或者比較複雜的編曲,江曉楓一個人暫時還有壓力,需要專業製作人的協助和指點。

  ps.感謝書友時光1979的打賞支持,感謝,也感謝每一位給本書留言、投月票、推薦票的小夥伴,感謝大家。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