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1993我的華娛時代》第90章 第五大天王?不,江董一人獨挑四大天
  第90章 第五大天王?不,江董一人獨挑四大天王!
  7月10日。

  江曉楓的最新專輯《跨時代》,在香江總銷量達到20萬張,成為1996年度的香江樂壇,到7月份唯一,唯一一張銷量突破20萬的華語唱片。

  排在銷量榜第二位的是歌神張學有,他的《愛與交響曲》這張粵語唱片,自3月份發行以來,也已經突破了15萬張。

  排在第三的是四大天王之一的劉得華,憑借《在乎你》這張粵語唱片,突破了10萬張銷量。

  而江曉楓也憑借《跨時代》這張唱片的銷量,首次在香江樂壇登頂銷量榜冠軍。

  當天晚上,7點30分。

  江曉楓在香江旺角,舉辦了一場為期四十分鍾的小型答謝會,答謝購買新專輯《跨時代》的忠實歌迷。

  結果,新藝寶唱片公司還是低估了江曉楓在香江的人氣,本來預估幾百人的場地,愣是來了上千人,需要幾十位安保,幫忙維持現場秩序。

  除了跟現場歌迷互動之外,江曉楓還唱了《心太軟》和《黃昏》這兩首歌,答謝到場支持的歌迷,贏得了歌迷們的熱烈尖叫和歡呼。

  然而,當江曉楓唱完這兩首歌,跟歌迷們告別,準備離開現場時,卻發生了戲劇性的一幕。

  “楓仔!”

  “楓仔!”

  “……”

  只見,上千香江本土歌迷將答謝會現場圍得水泄不通,並哭天搶地地呼喊江曉楓的名字,根本不舍得讓江曉楓離開。

  為了防止發生意外,江曉楓只能返場安撫歌迷,並多唱了一首《明年今日》,回報支持自己的歌迷,才讓歌迷們的情緒,稍微穩定了一些。

  不過,從歌迷們熱情又瘋狂的尖叫聲可以看出,江曉楓目前在香江的人氣,絕對不在四大天王之下,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風頭可謂一時無兩。

  早在1995年,有很多媒體,還將江曉楓定位為四大天王之後的“第五大天王”,但是從這一年開始,沒有人再這樣說了。

  因為江曉楓在華語樂壇的勢頭,完全不弱於任何四大天王天王之中的任何一個,甚至已經碾壓郭、黎兩位天王,略勝劉天王,和“歌神”張學有旗鼓相當的存在。

  號稱“天王殺手”的周華健當然也很紅,但他的紅和張學有比較類似,都是實力派的紅,純靠唱功和作品,可他其貌不揚的外表,已經注定了,他不能像江曉楓,以及劉、黎、郭三大天王一樣,風靡萬千少女。

  值得一提的是,江曉楓現在的紅,和三年前爆紅的林志穎,也有很大的不同。

  當年林志穎因為成名速度太快,隻用了兩個月時間,就像旋風一樣橫掃亞洲,被外界冠以“亞洲小旋風”的稱號。

  不客氣地說,僅僅憑借《不是每個戀曲都有美好的回憶》、《十七歲的雨季》兩首歌,林志穎就以陽光乾淨帥氣的臉龐,笑起來眉眼彎彎,讓無數少男少女淪陷,紅遍整個華語圈,當年在娛樂圈的地位和“四大天王”不相上下。

  不過,林志穎的紅,就像他的稱號“小旋風”一樣,來的快,去的也快。

  正所謂來的匆匆,去也匆匆。因為巔峰期入伍的緣故,林志穎人氣很快就跌入了谷底,再次回到娛樂圈時,已經成了過氣歌手。

  而江曉楓的紅,是屬於穩扎穩打的紅,是以一張又一張精品唱片,一首接一首的大熱歌曲,才有如今厚積薄發的爆紅。

  很顯然,江曉楓如今的爆紅,要比林志穎當年的爆紅,要更穩也更扎實許多,也讓圈內的同行們感到恐懼和不安。

  因為縱觀整個華語樂壇的歷史,還沒有出現過一位,像江曉楓這種外形俊郎,創作頂級,唱功也不錯的頂級男歌手。

  誠然,台省音樂教父羅大佑,在創作方面的水準,和人文方面的影響,絕對在目前的江曉楓之上,但他的外形和唱功,比江曉楓差遠了,尤其是破鑼一樣的音色,一般歌迷根本接受不了。

  巔峰時期的齊秦,雖然創作和外形都不錯,唱功也不賴,但總體來說,他當年的勢頭,還是比如今的江曉楓稍微差了一些。

  至於巔峰時期的王傑,確實也是天王級的歌手,但創作能力拉胯,過氣速度也快,再加上四大天王和周華健等人的崛起,很快就淪為二線歌手。

  ……

  如果讓江曉楓自己評價自己的話,他的發展軌跡,有點像後世的周傑侖,都是靠著自己的原創,征服了萬千歌迷,可他的長相,又明顯比周傑侖強了許多。

  以周傑侖剛出道那會兒的長相和性格,如果不會唱歌,還在農村的話,很可能真的會找不到對象。

  答謝會結束後,江曉楓和經紀人陳家瑛,坐在同一輛車,在回去的路上。

  陳家瑛也趁著這個機會,和江曉楓聊了下粵語新專輯,以及巡回演唱會的想法。

  首先是粵語新專輯,陳家瑛的意思,是想讓江曉楓一年至少發一張,這樣有助於維持他在香江樂壇的地位和人氣。

  雖然在1996年,江曉楓已經發行了《跨時代》這張叫好又叫座的國語唱片,但在香江樂壇,如果他沒有發行一張全新的粵語唱片,那他在年底的各大頒獎典禮,就只能淪為座上賓,眼巴巴地看著四大天王他們輪番上台領獎了。

  這肯定不是江曉楓想要面對的局面,他還是有追求的,他當初之所以來香江,有很大一部原因,也是想憑一己之力,打破四大天王,在香江樂壇的壟斷地位。

  所以,江曉楓的想法和陳家瑛不謀而合,也是更傾向於發布一張全新的粵語唱片,看能不能競爭一下香江樂壇各大頒獎典禮的最受歡迎男歌手獎。

  想到此處,江曉楓對陳家瑛說:“Katie姐,粵語歌的創作,我比較不擅長,還要麻煩您和Alvin多費心,幫我收些好歌了。”

  陳家瑛對江曉楓的創作能力還是非常看好的,隨即勸說道:“楓仔,你也不要太謙虛,你不止國語歌寫的好,粵語歌也寫得非常不錯。”

  “伱上一張唱片寫的《明年今日》和《活著viva》這兩首粵語歌,在香江有多受歡迎,就不用我多說了吧,《明年今日》還拿了十大勁歌金曲的年度金曲金曲獎,這是何等的榮譽,很多歌手唱一輩子歌,都拿不到這麽重量級的獎項……”

  聽了陳家瑛的長篇大論後,江曉楓也跟陳家瑛說了自己的想法:“Katie姐,不是我不想創作粵語歌,主要是我在香江這個快節奏的國際化大都市,實在找不到靈感,我很難靜下心來搞創作。”

  “我實話跟你說吧,正常情況下,我創作一首國語歌的時間,大概需一周左右,有時候快,有時候慢。”

  “但我創作一首粵語歌,可能需要半個月,甚至一個月,像我寫《明年今日》這首歌,前前後後花了大概有三個月的時間。”

  “不過,《明年今日》這首歌寫了這麽長時間,主要還是因為我當時寫粵語歌的經驗不夠豐富,如果現在你讓我再去創作粵語歌,靈感來的話,可能一周也能搞定一首。”

  事實上,只有江曉楓自己心裡清楚,他寫國語歌和粵語歌的速度是一樣一樣的,根本沒有所謂的快慢之分。

  江曉楓之所以一直跟陳家瑛強調“靈感”和創作環境,純粹是希望自己可以打著工作的名義,讓陳家瑛放他回燕京過個長假。

  在江曉楓看來,因為香江樂壇競爭太過激烈,導致四大天王卷得要死,一年365天,幾乎365天都在工作。

  尤其是張學有和劉得華,都是名副其實的工作狂,為了維持現有的地位和人氣,根本停不下來。

  近一年來,“歌神”張學有不僅開了一百場世界巡回演唱會,還發布了五張唱片。

  劉得華近一年來,也開了35場演唱會,發布了6張唱片,還參演了6部電影,妥妥的娛樂圈勞模。

  黎天王雖然沒有張學有和劉得華這麽忙,但也發布了4張唱片,開了24場演唱會,以及參演3部電影。

  而郭天王的工作量,和黎天王也差不多,但他也是非常拚的,就算真的很忙了,也會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健身、玩跑車、約妹子,很懂得享受生活。

  江曉楓對待生活的態度,和郭天王差不多,在他看來,工作和賺錢,還有生活,都是不可或缺的。

  如果一年四季365天,有350天以上,都是在工作,那江曉楓會覺得非常失敗,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