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紅樓襄王》第590章 到漢城去過年
   第590章 到漢城去過年
  十月初一,遼東氣溫已經很低,要穿上棉服才能抵禦寒冷。

  鴨綠江北岸一座山峰上,在燕山都指揮蔡傳勝和幾名參謀陪同下,朱景洪坐在馬背上用望遠鏡觀察著對岸情形。

  因為遼東邊境的特殊地形,導致進攻朝鮮必須沿著海岸平原,其他路線步兵一是難以穿行二是路途太遠。

  朝鮮也預料到了這一點,所以沿著平安道的龍川、義州和朔州屯駐了大量兵力,隔著鴨綠江要強攻過去不是件容易事。

  但是,如果再等一兩個月,待鴨綠江徹底凍住了,打過江去也就不難了。

  這對朱景洪來說是個好消息,只可惜近日他又收到了壞消息,即日本方面已經調派兵力增援朝鮮。

  當然,日本人不會直接到西岸,而是就近從朝鮮東岸登陸,並被部署到了鹹鏡道方向,去抵擋已經撲過來的女真諸部。

  相比於明軍,女真諸部果如朱景洪所料,對於懲戒朝鮮那真的是熱情高漲。

  他們全部是騎兵,機動性能尤其的好,輕易就找到了防守薄弱點,突入到了朝鮮各府縣去。

  這些女真騎兵,按照部族接夥出擊,多則上千少則一兩百,到處劫掠讓朝鮮方面根本無法防禦。

  中原王朝頭疼上千年的問題,如今全都降臨到朝鮮頭上,逼得李暄父子不得不求助於日本人。

  “海州衛有沒有消息?”

  聽到朱景洪發問,主管消息守法的參謀連忙答道:“回稟王爺,昨日午時他們已到新奠堡,今日暫無消息!”

  “短短一百多裡,走了三天還沒到位……”

  “再派人去告訴胡毅成,今天日落再趕不到預定位置,我砍他的腦袋!”

  “是!”

  這次從三個都司抽調兵力,總共動用了將近四萬戰兵,如今有三萬部署在九連城附近五十裡范圍內。

  可別小看這三萬軍隊,整個朝鮮的常備軍隊,加起來也就七八萬而已,其中還有大批留守漢城,真正能動用的也就五六萬。

  他們部署在義州附近的軍隊不過三萬,加上征召的青壯也最多不過五萬,雖兵力佔優但武器非常落後,所以朱景洪親領的三萬明軍,已經給對岸朝鮮軍隊帶去了極大壓力。

  而如今,朝鮮的軍隊就駐扎沿岸不遠處,基本上目視都能看到對面情況。

  反過來也一樣,明軍的部署朝鮮也清楚,所以偷襲是非常困的事。

  觀察完情況,朱景洪打馬往山峰下走去,蔡傳勝打馬緊跟了上去,幾名參謀則靠後兩三丈,至於隨行的侍衛就離得更遠了。

  “王爺,再過些日子河面結冰,即使奇襲失利……我大軍也可渡河強攻,此戰我軍已立於不敗之地!”蔡傳勝神色輕松說道。

  然而朱景洪卻高興不起來,而是反問道:“河面結冰,我們是可以渡河,但他們也可選擇撤回城內,閉門死守我等又該如何?”

  相比於安州,龍川、義州和朔州守軍充足,想要短時間拿下基本不可能。

  自己這邊勞師遠征,補給線被拉得格外的長,跟人家硬耗非常不智。

  何況接下來氣溫還會更低,對明軍來說更為不利。

  所以,朱景洪還是要寄希望於奇襲,安州被拿下他的這盤棋才能活。

  否則打成了消耗戰,他朱景洪一來無法跟皇帝交代,同時也墮了自身威名,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他們是前天出發,再過五六天也就該到了!”朱景洪沉聲說道。

  蔡傳勝答道:“臣以為……咱們這邊可以動手了!”

  “等海州衛到了一起動手,時間定在……明天拂曉吧!”

  “是!”

  所謂的“動手”,便是指進行佯攻,也是計劃之中的事。

  在九連城不遠的一處河灘,是朱景洪預定的進攻位置,這裡地勢平坦且河寬只有百多米,乃是展開攻擊的絕佳位置。

  “今天夜裡布置完成,明天一早發動進攻!”朱景洪吩咐道。

  “臣回去就安排!”

  返回九連城的路途上,朱景洪與蔡傳勝聊了很多,主要是完善明天的進攻計劃。

  雖然是佯攻,但也要做得跟真的一樣,畢竟佯攻也有一定可能成功。

  回到九連城內,朱景洪也沒得到休息。

  他要看最新傳回情報,還要處理各部臨時發來情況,還要及時根據對岸情況調整軍隊部署,還要簽發運抵的糧草和軍械……

  忙了一上午,當朱景洪準備吃午飯時,余海卻來報告說朝鮮使者求見。

  “朝鮮使者?”朱景洪很意外。

  局勢發展到這一步,兵戎相見已無可挽回,所以朱景洪不太想見來人。

  即便要談判,也得等到朝廷軍隊大勝之後,才能談出讓他滿意的結果。

  “轟出去!”

  聽到這話,余海沒有立即離開,而是提醒道:“王爺……來人是明川君李暉!”

  李暉這個名字,朱景洪非常熟悉,畢竟這廝經常給他送錢。

  當然,朱景洪並不是為那點兒錢選擇見面,而是因為他知道這廝是個不安分的人。

  如果能利用這小子,實現從內部瓦解敵人的目標,對朱景洪來說則是一本萬利。

  於是他吩咐道:“帶他進來!”

  “是!”

  沒一會兒,李暉被帶進了會客廳,此時朱景洪正翹著二郎腿,斜靠在椅子上看書。

  沒錯,朱景洪就是在看書,顯得非常的閑逸,與外面忙碌軍吏形成了強烈對比。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向李暉或是朝鮮展示,摁死他們這場叛亂對大明算不得什麽。

  而此刻,李暉確實被驚到了,這也讓他內心想法越發堅定。

  和大明作對死路一條,我這不是背叛父兄,而是要挽救李氏基業,不得不行此手段……李暉如此說服自己。

  “外臣李暉,叩見殿下!”

  朱景洪仍在看書,於是李暉只能繼續跪著,這一等就是好幾分鍾過去。

  保持一個姿勢不動,李暉膝蓋此時已疼得不行,正當他要堅持不住,打算再度開口之時,房間內響起了朱景洪的聲音。

  “按照他們的意思,是讓我把你砍了祭旗!”
    朱景洪輕飄飄的聲音,確實是把李暉給嚇到了,因為朱景洪真的可以砍了他。

  “殿下,我父兄不忠不孝,不仁不義……我則一心忠於朝廷,還望殿下明鑒!”為了保命,李暉第一時間亮明了態度。

  李暉本以為,自己表明態度會得到朱景洪的讚許,誰知後者冷笑問道:“忠於朝廷?你連至親都能背叛,我還信你忠於朝廷!”

  “來人,將此賊拿下,明日一早……”

  似乎奈何橋在眼前閃過,李暉被嚇得當場失態,連滾帶爬往前撲了去,同時說道:“殿下,殿下……還望殿下明鑒,臣此行當真是來投誠!”

  “我那父兄倒行逆施,必將為朝廷剿滅,我雖是父王的兒子,卻更是陛下的臣子!”

  “我豈能僅念血肉之親,而忘了對陛下的大孝大忠!”

  這些話當然稱得上冠冕堂皇,在李暉把最後一個字說完時,進入房間的兩名侍衛已將他拿下,只要朱景洪不再表態就會把李暉帶走。

  手指微動,示意侍衛們撤開後,朱景洪翻了一頁書冊,問道:“你打算如何向陛下盡忠?”

  “如今朝鮮上下,雖懼於我父兄兵威,隻得屈服……然則其下賢德之士,無不渴望王師南下,撥亂反正懲戒不臣!”

  “臣此次來,就是要向殿下稟告,臣已聯絡十幾名賢德之士,欲在龍川義州等地安插內應,待王師轉進則一同起事,裡應外合拿下城池!”

  聽到最後這句,朱景洪總算來了些興趣,於是問道:“你們能聚集多少人?”

  平安道將遭兵禍,本地士大夫多數心裡都不爽,其中極端的願意起事相助朝廷,是非常合理的現象。

  如果平安道被順利攻破,他們不但可以免遭兵禍,而且還能借此向大明表功,助力家族在朝鮮地位更上一層樓。

  這些事情,可不是他們的美好幻想,而是幾十年前世祖討平天下時,就已經發生過的真實案例。

  當年喜迎王師入朝鮮的那些人,便是如今朝鮮最頂級幾個家族,其中就包括領議政陳泰民的陳家。

  “已有十幾個家族願意起事,給他們十幾天的時間,集結六七百人不成問題!”

  關鍵不在於集結人手,而是如何設法把人送進城去。

  如今龍川等幾個城池,已完全被實行了軍管,全都是由士兵駐扎防守,普通青壯根本無法靠近城防。

  “十天之內,你們可以聚多少人到義州?”

  義州就在九連城對岸,也是朱景洪這支軍隊的主攻方向,龍川和朔州是由祁延澤和孫茂智負責。

  “三百人不成問題!”李暉咬咬牙說道。

  “好……就三百人,十日之後聽我指令,一同出擊拿下義州,到時算你大功一件!”朱景洪放下書冊說道。

  “是……臣願為殿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剛剛才說要對皇帝盡忠,此刻李暉又向朱景洪表忠心,是因為他明白縣官不如現管的道理。

  坦白來說,他李暉要想坐上王位,朱景洪的意見至關重要,因為他清楚皇帝與朱景洪這對父子關系多好。

  也只有作為局外人,才能很深刻的看清這一點,雖然李暉也覺得不可思議。

  “無須你赴湯蹈火,把事情辦好就行!”朱景洪平靜說道。

  “是!”

  其實李暉還想說說王位的事,考慮到這樣顯得過於著急,於是他把話憋了回去。

  “伱這次來,是自己來的,還是奉了你爹的令?”

  “回稟殿下,是奉了我爹的令,他是想讓我來拖延時間!”李暉直接把底給漏了。

  見他如此爽快,朱景洪不由得露出了笑容,隨即他便說道:“你父親連你都沒看透,也敢妄自反叛……他可真是太莽撞了!”

  “他是不忠不孝,我與他勢不兩立,不共戴天!”李暉依舊表著決心。

  但在朱景洪的眼中,他只看到了李暉對權勢的渴求,至於所謂的大忠大孝,那是一點兒都沒看出來。

  二人又密探了一陣,為了把戲給演足一些,讓李暉更受其父信任,朱景洪命侍衛抽了他十幾鞭子。

  最終,李暉是被抬出的九連城,讓第一眼見他的隨從們,以為他已遭遇了不測。

  “快……快送我渡河,去找大夫醫治!”李暉顫抖著說道。

  剛才的皮肉之苦,那是真沒有水分,所以他是真的難受。

  當李暉被隨從們帶走時,朱景洪已站在作戰室的沙盤前,看著參謀們調整上面的小旗。

  在他身旁,是匯報情況的蔡傳勝,進攻前的準備工作,已經下發到了參戰各部,他們會在夜間準備好一切。

  待蔡傳勝說完之後,朱景洪便講了李暉的事,這讓前者非常高興。

  日暮之前,海州衛總算趕到了預定位置,其指揮使胡毅成算是保住了腦袋。

  在太陽落山時,胡毅成本人進了九連城,參加明日進攻前的最後一場軍議。

  九連城北一處園子裡,十幾名指揮使外加幾個都指揮僉事和同知們,已經按照品級分別落座,胡毅成來得晚只能坐到靠後些。

  “好在沒耽誤事!”胡毅成暗自慶幸,此時氣溫已經比較低,可他還是在擦汗。

  “怎麽回事?耽擱了這麽長時間!”

  問話的人,坐在胡毅成的前面,乃是遼東都司都指揮僉事,算得上是胡毅成的頂頭上司。

  “大人,路上橋塌了,臨時修了一座,所以耽擱了時間!”胡毅成解釋道。

  “如今不比以往,襄王殿下治軍極嚴,萬不可再有差錯,否則沒人能救你!”

  “卑職明白!”

  他二人說話之間,朱景洪和蔡傳勝走了出來,在場眾人紛紛起身行禮,而朱景洪則是很隨和的讓大家坐下。

  然後議事正式開始,先是各部報告準備情況,然後再讓他們各自提出問題,朱景洪都一一聽取並當場回復。

  在所有流程走完後,朱景洪終於開始做總結性發言。

  “諸位,據我所知李爍父子倒行逆施,朝鮮百姓士人多有不滿……”

  “士人百姓,皆盼王師入朝平定亂局,人心向背在我大明……”

  “如此說來,以往是我高估了朝鮮,看來此番平叛未必困難!”

  言即於此,朱景洪笑著說道:“說不定咱們努把力……便能帶著兒郎們,到漢城去過年!”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