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紅樓襄王》474.第474章 精誠合作
  第474章 精誠合作
  楊隆山滔滔不絕的說著,主題思想只有一個,那就是正面尋找機會,擊敗準噶爾人的主力。

  這也符合寧煥祥的看法,所以在楊隆山講述過程中,寧煥祥出言肯定了幾句,同時補充了一些看法。

  對他們倆人的思路,朱景洪自然讚成,因為確實準噶爾人才是問題根源。

  他二人達成一致,王子騰便知自己的設想已無可能,但他本人卻沒有多少失落,因為楊隆山的看法確有其道理。

  作為將領,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那便是為皇帝把仗打贏,只要能贏那就會得到支持。

  確定思路之後,寧煥祥便讓外邦將領離開,隻讓侍衛親軍、京營、都司和行都司留下。

  這些人才真正的是自己人,接下來要商討具體作戰方案,也只有這些人才能參與其中。

  當然了,也只是參與而已,一般來講衛一級的將領,在此時沒有發言的資格。

  “準噶爾人狡猾,一意與我們糾纏對峙,卻始終不願與我軍決戰,其意是想要拖垮我們……”

  “他們耗得起,咱們可卻未必,所以我們要主動進攻!”

  見眾人認真的聽著,寧煥祥接著說道:“我的意思是,各部騎兵都集中到一起,分做兩部輪番向前推進,前後照應遇襲則相互支援……”

  他的意思很明確,那就是主動往前推進,壓縮準噶爾人的戰略空間,如此便可以逼迫對方決戰。

  計劃聽起來很好,但也面臨著各樣問題,而這些便是要完善的地方。

  比如最大的問題,大軍深入後勤如何保障?
  走得近沒意義,走遠了又會拉長補給線,如何確保糧草線路的安全,也就成了商討的重要內容。

  最終討論出的結果是,有京營步軍和甘肅都司,外加侍衛親軍來負責後勤,其余騎兵全部派遣到前線。

  當然了,這是比較籠統的安排,具體如何操作還得細分,但那是接下來的事情。

  然而聽了這番議論,京營步軍兩位指揮使,以及侍衛親軍的幾人都很不滿。

  尤其是江慶盛等人,他們被派遣到了西北來,為的就是檢驗新軍戰法,如今被安排到後勤那還檢驗個屁。

  更別待在二線,所謂戰功也不太可能獲得,只有跟人家身後撿剩下的吃。

  “總督,大人……卑職等奉皇命而來,一則平叛二則檢驗新軍戰法,今大人將我等置於後方,如此只怕不合聖上心意!”江慶盛起身說道。

  江慶盛也是出身定國勳貴,如今雖已降至一等男,但作為侍衛親軍指揮使,他說話還是非常的有底氣。

  當然了,他敢直接質問寧煥祥,最大的底氣還是來自於朱景洪。

  作為北四衛整訓的主導者,朱景洪對這支新軍傾注了太多期望,為親眼見證北四衛大殺四方,甚至不惜跳湖來表明心志氣。

  這樣的濃厚感情下,江慶盛幾人都能篤定,朱景洪絕不會坐視北四衛被冷遇。

  “江指揮使,本都也是奉旨行事,一切以平叛大局為重!”

  寧煥祥神色冷峻,他知道江慶盛等人的依仗,作為主帥他絕不會因此被裹脅。

  為了維護自身威嚴,寧煥祥語氣格外嚴厲。

  指揮作戰,最忌令出多門,寧煥祥自是要嚴厲杜絕此事。

  所以即使是朱景洪親自開口,他也不會顧忌太多,公私之間他分得很明白。

  作為京營主力,被寧煥祥安排去保護後勤,京營在場兩位指揮使也很憋屈。

  可如今江慶盛都被懟了,他倆也只能把話憋回去。

  “嗯哼……”

  現場傳來的這道聲音,直接讓寧煥祥頓時緊張起來,他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

  “十三爺,不知有何見教?”寧煥祥陪著笑臉問道。

  眼見朱景洪要說話,江慶盛等人心裡都松了口氣,隻覺得擺脫後勤崗有忘了。

  “寧總督,我覺得你的看法很對,準噶爾人確為大患,應當首要將其打敗擊潰,如此西北局勢自然可控!”

  朱景洪一開口就是認同,誰讓寧煥祥安心了不少,他就怕這位爺當眾拆他的台,那樣他這總督也就威嚴掃地了。

  然而朱景洪話鋒一轉,說道:“只是我有一點淺見,還望寧總督考慮!”

  意識到朱景洪可能有不同看法,寧煥祥頓時警覺起來,只見他笑著說道:“十三爺有見解,臣自當洗耳恭聽,若有助益自當采納!”

  這話反過來就是說,如果沒用處那就是廢話,而且有沒有用得他寧煥祥來定。

  “準噶爾以騎兵為主,我卻不覺得……我軍非得以騎兵抗之!”

  不用騎兵對抗騎兵,難不成用步兵去打?且不是能否將其打贏,你連跑都跑不過人家……

  想到這些,寧煥祥已在心中判定,朱景洪的意見毫無價值,他只需要將其反駁就是了。

  “十三爺,我軍如今騎兵眾多,若不以其抗之……總不能用步軍去吧?”

  “如此豈非舍長用短,自廢武功!”

  雖然京營騎兵只有一衛,但各部盟土司外加行都司的軍隊,這些可大多數都都是騎兵,兵力上並不比準噶爾人弱。

  所以用騎兵對抗騎兵,確實是堂堂正正的打法,連江慶盛等人也無法直接反駁,只能用所謂的聖意來壓寧煥祥。

  “寧總督先聽我說完嘛!”朱景洪平淡回了一句。

  他這是完全不按議事規則來,正常來說他該回答寧煥祥的質問,然後才能繼續講下去。

  對此寧煥祥雖有不滿,卻也是無可奈何道:“十三爺請說……”

  “我欲戰,敵雖高壘深溝,不得不與我戰者,攻其所必救也……這話的道理諸位只怕比我清楚!”朱景洪坦然自若道。

  還別說,這句話被引用得很恰當,是孫子提出這個理論,本來基於雙方戰爭陷於僵局時,用以尋求突破的的策略。

  “寧總督可知,敵之必救之處為何處?”

  “還請十三爺賜教!”寧煥祥表面謙遜,實則卻是不以為然。

  “我們擔心糧草轉運,那準噶爾人同樣如此,我們依靠的玉門關,他們仰賴的則是哈密城!”

  “他們不敢來攻玉門關,我們卻可以直擊哈密城!”

  作為準噶爾的東部重鎮,哈密城確實牆高城深,裡面儲存了大量的糧草軍械,並以此為核心供應所有準噶爾軍隊。

  所以哈密城,確實是準噶爾所必救之處。

  “十三爺可知,哈密城距玉門關,有近千裡之遙……”寧煥祥此刻已經想笑。

  跑到千裡之外,攻打哈密這等堅城,寧煥祥很佩服朱景洪的想象力,正常人確實不會有這等離譜想法。

  “雖是千裡之遙,但若以步軍行進,即使日行四十裡,一個月時間總是夠了!”

  “大軍多征馱馬,帶足兩個月的糧草,再以騎兵遊弋於左右,可保安然趕赴哈密……”

  朱景洪的意見,跟寧煥祥簡直背道而馳。

  前者是騎兵給步兵輔助,後者則是以步兵給騎兵輔助。

  客觀來說,朱景洪跨越千裡攻城的想法,確實顯得太過於離譜了,所以寧煥祥根本沒心思多問下去。

  “十三爺,打仗不是騎馬郊遊,遠赴千裡之外攻城,我軍勞師遠征且不說,敵方兵精糧足以逸待勞,我軍如何速速克敵製勝?”

  “且遠行千裡,糧草難以供應,一旦久攻不下軍心大亂,則覆滅不遠矣……”

  說到這裡,寧煥祥起身行禮道:“還請十三爺牢記聖上教誨,勿要任性妄為!”
    為防止朱景洪亂插手,寧煥祥就只能拿出殺手鐧。

  “我也只是建議,寧總督不必多想!”朱景洪找補了一句,而後他就沒有在多說。

  朱景洪如此識趣,讓寧煥祥再度安下心來,於是繼續闡述自己的看法。

  聽得出來,寧煥祥的準備很充分,所謂的利用騎兵打主攻,其中也包含有各種考量,聽起來還是很有可行性。

  一番講述之後,寧煥祥的目光掃向北四衛等人,神色鄭重說道:“諸位……此番作戰,只要參與其中,皆是為大明建功,待到報捷凱旋之日,本督會為所有人報功!”

  “但若誰存有二心,執行軍令推諉搪塞,本督也將嚴懲不貸!”

  “都聽明白了?”

  最後這幾句,是對所有人的警告,寧煥祥已做好殺人立威的準備。

  “謹遵大人之命!”眾人皆答道。

  接下來,就是更為具體的作戰部署,誰誰誰調動到那個位置,誰誰誰又承擔什麽樣的任務。

  所有人都立下了軍令,而從始至終朱景洪都沒說話。

  在議事這種場合,寧煥祥想要彰顯權威,他確實沒必要跟他硬碰,下來繼續解釋勸說就是了。

  大概半個時辰後,所有作戰部署已全部議定,這場議事也就到了結束的時候。

  眾人起身離開,朱景洪正要走,卻比寧煥祥叫住了。

  “你們先走,我跟十三爺有話說!”寧煥祥對眾人說道。

  於是眾人全都離去,現場只剩朱景洪與寧煥祥。

  “十三爺,北四衛那幾位或許心有不甘,臣只怕會出事!”

  其他所有將領,那怕是京營那些人,寧煥祥都有把握鎮得住,畢竟他也曾當過京營總兵官。

  可唯獨他缺了侍衛親軍的履歷,對這幫天子近臣,他寧煥祥可就力有未逮了。

  人家確實也是奉旨作戰,如今卻被安排在第二線,這官司即使打到禦前,北四衛也能有話說。

  想要人這些人服帖,寧煥祥就想到了朱景洪,他知道這位爺鎮得住那幫人。

  “軍令已下,他們能有何不甘?寧總督多慮了!”朱景洪笑著說道。

  如果僅靠軍令就能讓部將服帖,那統兵作戰就沒啥難度了。

  “十三爺,若他們心有不甘,總是對戰局無益,此事臣不可置之不理啊!”

  “若因此誤了戰事,辜負了聖上信重,臣便萬死難贖其罪!”

  停下腳步,看了身側的寧煥祥,朱景洪忍不住開口:“行了行了,有話伱直說就是,何必扯那麽遠去!”

  寧煥祥擠出一縷微笑,而後說道:“您與他們多有來往,若能出言規勸……臣想定能勸服他們!”

  轉過頭去,朱景洪徐徐說道:“那可未必!”

  寧煥祥吹捧道:“有十三爺的威名,他們豈敢造次!”

  “那我……試試?”朱景洪逐漸轉變口吻。

  “多謝十三爺!”

  這件事就算議下,讓朱景洪收獲了一點點感激,雖然這基本沒啥卵用。

  和寧煥祥分別後,朱景洪才返回營帳,就看見親軍和京營將領都在,顯然是在等朱景洪回來。

  有苦想到來跟他說,朱景洪心裡非常高興,衝抵了些剛才議事時候的不快。

  “參見十三爺!”眾人來到朱景洪面前行禮。

  示意眾人起身後,朱景洪方問道:“都在這兒作甚?”

  “十三爺,臣等有話要說!”

  “進帳裡說去!”

  雖是七月,但外面已涼嗖嗖的,自然是帳篷裡要暖和許多。

  進帳之後,朱景洪示意眾人落座,然後便讓人沏茶招待。

  “十三爺,您剛才說千裡奔襲,真有可行?”

  朱景洪答道:“千裡奔襲……說是奔襲,其實也可說是誘敵之計!”

  “諸位想想,若他們偏師來犯則難建功,而若其主力大軍來犯,我們正可以提前決戰!”

  “諸位以為……我所言可有道理?”

  至少不是全無道理,所以眾人陸續點頭,等待著朱景洪接著說下去。

  朱景洪接著說道:“若以騎兵轉運糧草,帶足兩個月的消耗不難,所以接下裡的關鍵問題是,我們能否在剩下的一個月裡,把哈密城給打下來!”

  “你們四個衛加上京營兩衛,火炮至少差不多有五百門,帶上個兩三萬發炮彈……把哈密城犁一遍也夠了!”

  幾萬發炮彈全砸進哈密城,這樣的打發聽得眾人心驚,最終隻歎自己格局太小。

  他們哪裡知道,此戰術在後世有響當當的名號,謂之曰“達則給老子炸”。

  “即使兩三萬不夠,那就再多帶些是了工部和兵仗局都攢了勁兒在造,咱們又不缺這勞什子!”

  炮彈這些東西當然不缺,關鍵在於這東西要花錢,而皇帝朱鹹銘更願意省錢。

  經過他這麽一說,奔襲哈密就更有搞頭了,這讓眾人更是心癢難耐。

  如果能自己立功,而且是立這樣的大功,誰又會願意給別人打下手。

  眾人思索之際,朱景洪卻是話鋒一轉,說道:“好了……這些都是我一廂情願,真要照此執行事情可不簡單,你們聽聽也就是了!”

  “如今寧總督已有定計,你們就該精誠協作,實現議定的作戰方略!”

  “都是為朝廷為聖上效力,誰都不可有內外親疏之分,更不可心懷怨懟直之意!”

  最後一句,朱景洪已是格外嚴肅,把勸誡的姿態做得很足。

  但他知道,這些的不滿起緣於自身利益,只要他們不能建功立業,那這種心思就難以消失。

  而朱景洪要的,本就不是他們做乖寶寶,而是在必要的時候引動情緒,實現自己“被迫”得權指揮的目的。

  所以接下來,他只需要等待機會。

  一旦戰局進展緩慢,乃至於發生逆轉,可就到了他表演的時候。

  而朱景洪有自信,那一天必會到來。

  即使不來,他創造機會也要讓他來,否則他就真是來看熱鬧的了。

  隨著眾人一一表態,朱景洪最終安心下來,隨後他便讓眾人各自離開,這些人還要回本部統兵去。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