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紅樓襄王》第486章 朕之乳虎
  第486章 朕之乳虎
  即使沒看信,楊清音也知道所謂的“小畜生”是誰,這讓她臉色頓時難看起來。

  “這個混帳,他竟然接過了指揮,梁潛和黃清竟未阻攔,他們簡直是該死!”

  “數萬大軍之生死,操於黃口小兒之手,前線將領莫非都是死人不曾!”

  眼看朱鹹銘越罵越難聽,楊清音忍不住開口:“什麽黃口小兒?誰是黃口小兒?”

  “人老十三別的本事沒有,行軍打仗可不一定比你差!”

  “且不說金陵剿倭的事,他這兩年天天練兵,就是再不懂也該懂了!”

  楊清音最看不得的,就是寶貝兒子被貶低,此時自然要跟皇帝分辨幾句。

  還別說,她這話也真有些奇效,讓朱鹹銘稍微冷靜了些。

  其實他也是受慣性思維影響,才總覺得朱景洪還是不成器,但他稍微冷靜一想就扭轉了看法。

  無論是各種新奇練兵手段,還是朱景洪對朝局世事的看法,都證明他絕非只是好勇鬥狠的渾人。

  朱鹹銘思索之間,楊清音接著說道:“前線諸將關系複雜,恐怕只有他這身份鎮得住,由他統兵未必是壞事!”

  “只怕這小子不知天高地厚,若是輕敵冒進,只怕……”

  楊清音打斷道:“當務之急,是盡快擬定新任總督,其它事日後再說也無妨!”

  朱鹹銘點了點頭,而後吩咐道:“立刻……召在京都督、都督同知進宮議事!”

  “是!”

  在京的都督和都督同知,大概半個時辰齊聚乾清宮,然後他們便得知了西北的情況。

  這些人日日分析戰局,非常清楚在寧煥祥死後,西北甚至有崩盤的可能,所以出任總督絕非明智選擇。

  商議了半個時辰後,最後總算是推選出來,由後軍都督府左都督柳芳出任總督。

  只等第二天朝會宣布,柳芳就要走馬上任去了。

  第二天清晨,襄王府內,寶釵正在侍女伺候下洗漱。

  “稟娘娘,張平安在外求見,說是有關王爺的事!”

  “讓他在銀安殿等候!”寶釵吩咐道。

  “是!”

  聽著是朱景洪的消息,寶釵又豈敢有絲毫怠慢,簡單洗漱更衣後就出了寢殿。

  幾息之後,寶釵在侍女簇擁下,來到了銀安殿前廳內。

  “奴才叩見娘娘!”

  坐到前廳左側客位上,寶釵方說道:“說吧……”

  張平安答道:“今天從宮裡傳出消息,總督西北軍務的寧總督死了,如今是咱們王爺主持西北大局!”

  一聽這話,寶釵頓時警覺起來,而後便問道:“這些消息,你是如何得知?”

  “此事瞞不住,宮裡都已經傳開了,上午朝議正是要定下新任總督!”

  消息傳回京要十天,這邊上任最快也要二十天,加起來差不多有三十天……寶釵心裡細細的算著。

  而這三十天時間,足夠朱景洪做很多事了。

  可是,畢竟是掌握兵權,會不會受陛下猜忌?
  想到這裡,寶釵從椅子上起身,思索著自己能做些什麽。

  即便陛下不猜忌,也難保睿王府和東宮不使壞,我得先一步出手才是……

  來回踱步,寶釵做出了決定,於是他立刻吩咐道:“備車……我要進宮!”

  “是!”

  另一頭集賢館內,學士們也在議論此事。

  按道理說,宮裡消息不該這麽快傳到此處,如果發生則證明有人刻意為之。

  沒錯,正是朱景淵派人散布的消息,就是讓學士們議論然後上奏彈劾。

  作為一母同胞的兄長,他當然不能親自指責弟弟,即便對方已經犯了“大錯”。

  集賢館裡的學士,多數都是投機者,這些人思維更活泛一些,多數都能明白朱景淵的難處。

  所以在商討時,他們都沒說要請朱景淵來拿主意,一番議論後就定下了議事基調,接下來他們要做的就是串聯上疏。

  睿王一黨人人在忙碌,而支持東宮的朝臣們,接到消息後也自發行動起來,他們人多動起來聲勢更大。

  上午常朝議事開始,但議事范圍僅限於六部九卿,以及五軍都督府的高級武官。

  而此時寶釵已然入宮,來到坤寧宮她才發現,睿王妃陳芷比她到得更早。

  “母后……”寶釵露出哭腔,直接跪倒在皇后面前。

  “你這是怎麽了?”楊清音略有詫異。

  “求母后下懿旨,把我們王爺叫回來吧!”

  “媳婦聽說,如今是他在西北主事,依他行事狂妄輕浮的性子,只怕會把前線攪得一團糟!”

  抬起頭來,寶釵淚流滿面道:“若因此誤了大事,只怕萬死難贖其罪!”

  楊清音歎了口氣,正要說話時卻見寶釵往前爬了兩步,直接來到了她的腳邊。

  然後便聽寶釵接著哭訴:“王爺在家時雖常說,要為父皇掃平不臣,如此才是父皇的好兒子……”

  “可前方畢竟刀劍無眼,不是媳婦不讓他為父皇盡孝,實在是怕他有個好歹,媳婦日哭夜哭死了……”

  寶釵滔滔不絕說著,盡可能把朱景洪往“孝”字上靠,最大程度避免他受到猜忌。

  眼見她著實傷心且擔憂,楊清音也只能安撫她,還安慰她朱景洪絕不會有事。

  看著寶釵如此動情,陳芷目光深邃思索著,她在想寶釵到底是不是在演戲。

  老十三,到底是不是想抓兵權?
  這個問題,按理來說無可爭議,畢竟朱景洪都已經掌權了。

  之所以會如此,全靠他此前人設立得好,蠢貨直人莽夫的形象,怎麽看都不可能有壞心。

  或許還是我們想多了……陳芷如此想到。

  但這並不妨礙,她和睿王攛掇官員上奏彈劾,畢竟有句話叫做“寧可殺錯也不放過”。

  所以,如今朱景洪人設的作用,更多體現在帝後二人這邊,可以使他保持聖眷不衰。

  而只要皇帝信任,那不管有多少彈章,對朱景洪而言都問題不大。

  “我說寶釵,此番隻盼十三弟不要闖出大禍,今日待議出新任總督,到時就可以把他換回來了!”

  伸手將寶釵扶起來,陳芷接著說道:“咱們皇家尊貴,多的是人願赴沙場盡忠,又何須十三弟親臨戰陣!”

  “母后,我看寶釵說得對,還是讓十三弟趕緊回來才是,在父皇母后膝前就是最大的孝了!”

  寶釵說了大半天,強調的是朱景洪在前線盡孝,沒有別的什麽心思。

  而陳芷的這番話,重點則是要讓朱景洪回來,這是釜底抽薪的手段。

  楊清音端起茶杯,平靜說道:“好了,此事陛下已有計議,待新任總督到任之後,便讓這小子回來就是!”

  聽到這話,寶釵心頭便是一緊,就這樣回來可就白忙活了。

  統兵就三十天時間,還能乾出多大功勞。

  寶釵正擔憂之時,卻突然想起朱景洪的一句話,讓他緊鎖的眉頭釋然下來。

  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
    寶釵相信,自家男人能想到會被召回,那麽他就一定會設法應對。

  “說起來,伱們也別太小瞧老十三,她讀書習字雖一塌糊塗,但行軍打仗未必不行!”

  聽到皇后這話,寶釵是既高興又擔心。

  高興的是朱景洪得到了認可,擔心則因為這話被陳芷聽到了,難免會讓她加深對朱景洪的猜忌。

  “母后……他哪裡懂什麽行軍打仗,全都是胡鬧罷了!”寶釵連忙找補了兩句。

  “好了,今天就別聊這些了,這是剛兩天新上的貢茶,你們也嘗一些吧!”

  言罷,皇后便命人去上新茶,留著寶釵和陳芷說了其它話。

  且說朝會之上,關於新人總督的議事已結束,柳芳已通過朝廷上下認可,可以出發西北上任了。

  就在朱鹹銘要宣布退朝時,好巧不巧的是又有軍報傳來。

  如今西北軍務,乃是朝廷頭一等的大事,所以軍情會第一時間送到禦前。

  而今天送來的軍報,講述的正是八月初八的戰報,與初七送出的正好相隔一天。

  寧煥祥死後,西北的局勢有多危急,朱鹹銘是再清楚不過,所以他當即拆開了來看。

  戰報開頭,講了準噶爾大軍壓境的緊迫情況,這看得朱鹹銘皺緊了眉頭。

  接著振威中衛出戰準噶爾先鋒,卻與對方戰況進入焦灼狀態,這讓朱鹹銘的心都懸到了嗓子眼。

  振威中衛,乃是左右兩大軍官的紐帶,他若被擊潰了後果可就嚴重了。

  若左右兩翼難以合攏,就有極大可能被人家分割包圍,形勢已經是萬分危急。

  連忙換頁,朱鹹銘繼續看了下去,他很迫切想知道結果如何。

  下方朝臣們看著皇帝緊鎖眉頭,一個個也都跟著緊張起來,以為是西北發生了大潰敗。

  眼看著皇帝臉色越來也難看,眾人也站得越發恭謹守矩,生怕自己會被皇帝所遷怒。

  “好……好啊……老十三,朕之雛虎也!”

  皇帝突如其來的大笑,讓在場大臣都摸不著頭腦,但也讓他們都松了口氣。

  斂去喜色,朱鹹銘放下奏報,平靜說道:“前線大捷,振威中衛大破敵之先鋒……殺敵三千五百余人!”

  聽到這話,眾人瞬間明了,也理解了皇帝為何會“失態”。

  前線局勢緊張,如此大勝定能振奮軍心,對穩定局面將是大有裨益。

  但此時,眾人心裡又生出新的疑惑,此番大勝為何會誇朱景洪,難道此事與這位爺還有關系?

  一眾文官心中疑惑,想要問又不方便發問,好在柳芳解決了他們的麻煩。

  “陛下,臣有一事不明!”

  柳芳是新任西北總督,他有事情不明白當然要回答,於是朱鹹銘說道:“卿有話直說吧!”

  “方才聽陛下誇讚十三爺,莫非此番大勝乃是王爺指揮?”

  眼看眾人都望了過來,朱鹹銘笑著說道:“振威中衛三千兵力,對上敵軍六千一人,酣戰膠著之時,老十三親領侍衛出擊,斬將奪旗大破敵陣地……”

  “這小子,橫衝直撞連取八十七級,最終一槍捅死敵軍萬戶,虎父無犬子啊!”

  這哪裡是在誇兒子,這明顯是在自誇嘛!
  在場朝臣們,都看出了皇帝陛下的自得,反應快的已經開始歌功頌德。

  “伏唯陛下英明神武,平日悉心教導栽培,方有十三爺大破敵虜之勝,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說話的人乃是戶部侍郎蘇文鑒,這廝雖然捅出了大簍子,但出於派系利益趙玉山還是保了他。

  蘇文鑒知道自己地位不穩,所以才會第一個出來拍馬屁,畢竟聖眷就是最大的保障。

  有了蘇文鑒這舔狗帶頭,其他人不管心裡何等想法,此時也只能跟著山呼萬歲。

  這就是皇權高度集中的結果,無論各派系利益糾葛如何,在皇帝面前只能俯首稱臣。

  此時朱鹹銘很是受用,然而他手裡的奏報還沒看完,示意眾人起身後他又接著看了起來。

  後面就是朱景洪的最新安排,他已將軍隊分成兩個部分,相互之間交替掩護撤退。

  這讓朱鹹銘很是不滿,可他也沒有當眾發作,因為他也知道後撤是最穩妥的法子,至少能保住有生力量。

  戰報看完,裡面附有一份朱景洪的信,裡面講的是朱景洪的戰略。

  完全將騎兵撤回,而後以騎兵撐起遠程防禦,協助步兵直往哈密城插去。

  關於這一戰略,此前朱景洪就提過,只不過被寧煥祥否掉了,但朱鹹銘對其內容知情,而且還仔細的思索過。

  如今朱景洪舊事重提,也讓朱鹹銘多想了一些。

  “好了……五軍都督府的人留下,其他人都退朝吧!”

  見皇帝看完奏報神色變得凝重,一眾朝臣就知道又有事了,讓武將留下肯定是有關戰局的事要議。

  於是文官們識趣退下,武將們則留下繼續議事。

  且說眾人出殿之後,一部分人三三兩兩離開,但多數人則分成了兩隊,分別以趙玉山和陳錦昀為首。

  眾人各自說著事,一起朝著遠處走了去,相互之間商議著事情。

  “見過閣老,見過諸位大人!”來人是集賢館學士之一。

  趙玉山等點頭應了一句,便要與眾人一起離去。

  誰知那人卻低聲喚道:“蘇大人……”

  這裡姓蘇的也就蘇文鑒一人,聽到這話他便停下回頭,便見此人果真盯著自己。

  “蘇大人,煩請借一步說話!”

  蘇文鑒知道此人是朱景淵的人,此番來找自己必定是有事,於是他便向趙玉山告了辭。

  看著蘇文鑒離去,趙玉山表面淡定,心中則是無比惱怒。

  自家提拔的學生和睿王攪一起,參與進了奪嫡這些破事,這無疑是自尋麻煩。

  此人留不得了,否則必壞我大事……趙玉山暗暗盤算。

  再說另一頭,蘇文鑒跟著那學士來到角落,隨後便問了此人所為何事。

  “蘇大人,襄王行事向來莽撞,如今執掌西北大權,這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把朱景洪批判了一番,便聽這學士接著說道:“所以卑職此番前來,是想請大人一道上奏,請陛下以西北安危為重……”

  此人來意蘇文鑒是聽明白了,簡單來說就是讓自己彈劾朱景洪。

  “此事還需從長計議,眼下西北萬事不明,貿然上奏萬一言錯,豈不鬧出笑話……”

  蘇文鑒出言搪塞,他親眼看到皇帝何等高興,此刻自然不會去找不痛快,哪怕這很可能是睿王的意思。

  “蘇大人……”

  “我說張學士,我衙門裡還有些事,閣老親自吩咐的,不敢耽擱……我就先走了!”

  “過幾天,待事情明晰,我再去集賢館與你商討!”

  “蘇大人……”

  “告辭,告辭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